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五氣

五臟所藏:心藏神,(精氣之靈明也,兩精相搏謂之神。)肺藏魄,(精氣之質地也,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肝藏魂,(神氣之佐輔也,隨神往來者謂之魂。)脾藏意,(神有所注者也,心有所憶謂之意。)腎藏志,(意有專一者也,意之所存謂之志。)是謂「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心主血脈,應火之動而運行周身也。)肺主皮,(肺主皮毛,應金之堅而保障全體,捍禦諸邪也。)肝主筋,(肝主筋膜,應木之柔而聯絡關節也。)脾主肉,(脾主肌肉,應土之厚而蓄養萬物也。)腎主骨,(腎主骨髓,應水石之沉堅,為立身之干,為萬化之原也。)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視則勞神,故傷血。血者神氣也。)久臥傷氣,(久臥則陽氣不伸,故傷氣。)久坐傷肉,(久坐則血脈滯於四體,故傷肉。)久立傷骨,(立者之勞在骨也。)久行傷筋,(行者之勞在筋也。)是謂「五勞所傷」。

五脈應象:肝脈弦,(耎弱而滑,端直以長,其應春。)心脈鉤,(來盛去衰,外實內虛,故應夏。)脾脈代,(代,更代也。脾脈和耎,分王四季,如春當和耎而兼弦,夏當和耎而兼鉤,秋當和耎而兼毛,冬當和耎而兼石,隨時相代,故曰「代」,非中止之謂。)肺脈毛,(脈來浮虛,輕如毛羽,其應秋。

)腎脈石,(沉堅如石,其應冬。)是謂「五臟之脈」。

白話文:

五氣

五臟各藏有什麼:心藏神(神的產生,是精氣的靈明之處,精氣互相撞擊融合就產生了神);肺藏魄(魄是精氣的物質基礎,與精氣一同出入);肝藏魂(魂是神氣的輔助,隨著神一起活動);脾藏意(意是指神有所關注的對象,心有所憶念就稱為意);腎藏志(志是指意念專注於某一點,意念所停留的地方就稱為志)。這就是「五臟所藏」。

五臟各主掌什麼:心主血脈(心主宰血脈的運行,藉由火的動能推動血液周流全身);肺主皮毛(肺主宰皮毛,藉由金的堅固性來保護全身,抵禦外邪);肝主筋膜(肝主宰筋膜,藉由木的柔韌性來連結關節);脾主肌肉(脾主宰肌肉,藉由土的厚實性來滋養萬物);腎主骨髓(腎主宰骨髓,藉由水的沉穩堅固特性,作為人體的支柱,以及萬物變化的根本)。這就是「五臟所主」。

五種勞損會造成什麼傷害:久視傷血(長時間用眼會損耗精神,所以會傷血,血是神氣的物質基礎);久臥傷氣(長時間臥床會使陽氣無法舒展,所以會傷氣);久坐傷肉(長時間久坐會使血液滯留在四肢,所以會傷肌肉);久立傷骨(長時間站立會使骨骼承受過度勞損);久行傷筋(長時間行走會使筋脈承受過度勞損)。這就是「五勞所傷」。

五臟脈象的表現:肝脈弦細(脈搏柔軟而滑利,直而長,應於春天);心脈鉤(脈來盛而衰,外盛內虛,應於夏天);脾脈代(代,指交替變化。脾脈平和柔軟,分佈在四季,如春天平和柔軟兼具弦細,夏天平和柔軟兼具鉤,秋天平和柔軟兼具毛,冬天平和柔軟兼具石,隨時交替變化,故名「代」,並非指脈搏停止);肺脈毛(脈來浮虛,輕如羽毛,應於秋天);腎脈石(脈沉堅如石,應於冬天)。這就是「五臟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