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四 (32)
卷四 (32)
1. 經臟
此下三節,皆不言甚則入臟,文雖缺而義則同也。)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支膈,塞也。胠,脅之上也。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上膈,足陽明之脈屬胃,絡脾,其支者循腹裡,且脾、胃皆主四肢,故為支膈胠脅,而四肢厥逆於下,胸腹冒悶於上者,皆過在足太陰、陽明經也。)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
(上氣,喘急也。肺居胸中,手太陰也。其脈起於中焦,上膈屬肺。手陽明,大腸也,為太陰之表,其脈下入缺盆,絡肺。二經之氣皆能逆於胸中,故為咳嗽上氣之病。)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膈中,膈上也。手太陽小腸之脈,入缺盆絡心,其支者循頸上頰,至目銳眥;手少陰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其支者上挾咽,系目系,故病在膈中而為心煩頭痛者,過在手太陽、少陰也。
白話文:
經臟
以下三段論述,都未明確說明病情嚴重到會侵犯臟腑的程度,雖然文字有所缺漏,但意思相同。腹部脹滿,胸膈阻塞,肋部脹痛,下肢厥冷,上半身氣悶,都是足太陰、足陽明經脈不通造成的。(胸膈阻塞,是氣機阻塞的意思。肋部脹痛,是指肋骨上方的疼痛。足太陰脾經循行腹部,與脾臟相連,並與胃相絡;足陽明胃經與胃臟相連,並與脾臟相絡,其分支沿著腹部內側運行。因為脾、胃都主管四肢,所以才會出現胸膈阻塞、肋部脹痛等症狀;而四肢厥冷,胸腹氣悶,都是足太陰、足陽明經脈不通造成的。)咳嗽氣喘,胸中厥冷,是手陽明、手太陰經脈不通造成的。(氣喘,是指呼吸急促。肺臟位於胸中,屬手太陰肺經。其經脈起於中焦,上達膈肌,屬肺臟。手陽明大腸經,是大腸經,為手太陰肺經的表裡經脈,其經脈向下進入鎖骨上窩,與肺臟相絡。這兩條經脈的氣血逆亂,都會導致咳嗽氣喘。)心煩頭痛,病在膈肌上,是手太陽、手少陰經脈不通造成的。(膈肌上,指膈肌以上部位。手太陽小腸經循行經過鎖骨上窩,與心臟相絡,其分支沿著頸部上行,到面頰,到達眼角;手少陰心經起於心臟,聯繫心包,其分支上行至咽喉,連繫眼睛。所以出現膈肌上不適而引起心煩頭痛,是手太陽、手少陰經脈不通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