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四 (3)
卷四 (3)
1. 病機
凡內熱而躁者,有邪之熱也,病多屬火;外熱而躁者,無根之火也,病多屬寒,此所以熱躁宜寒,陰躁宜熱也。狂,陽病也。邪入於陽則狂,重陽者狂,如赫曦之紀,血流狂妄之類,陽狂也。然復有虛狂者,如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陽重脫者陽狂,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是狂亦有虛實,補瀉不可誤用也。)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暴,猝也。強直,筋病,強勁不柔和也,肝主筋,其化風。風氣有餘,如木鬱之發,善暴僵仆之類,肝邪實也;風氣不足,如委和之紀,其動緛戾拘緩之類,肝氣虛也。
此皆肝木本氣之化,故曰「屬風」,非外來虛風、八風之謂,凡諸病風而筋為強急者,正以風位之下,金氣乘之,燥隨風生,其燥益甚,治宜補陰以制陽,養營以潤燥,故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最善之法也。設誤認為外感之邪,而用疏風愈風等劑,則益燥其燥,非惟不能去風,而適所以致風矣。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鼓之如鼓,脹而有聲也。為陽氣所逆,故屬於熱。然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此又皆寒脹之有聲者也。)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胕腫,浮腫也。胕腫疼酸者,陽實於外,火在經也。驚駭不寧者,熱乘陰分,火在臟也。
故如少陰、少陽司天,皆為瘡瘍、胕腫之類,是火之實也。然伏明之紀,其發痛;太陽司天為胕腫,身後癰;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太陽在泉,寒復內余則腰尻、股脛、足膝中痛之類,皆以寒濕之勝,而為腫為痛,是又火之不足也。至於驚駭,虛實亦然,如少陰所至為驚駭,君火盛也;若委和之紀,其發驚駭;陽明之復,亦為驚駭,此又以木衰金勝,肝膽受傷,火無生氣,陽虛所致,當知也。)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轉反戾,轉筋拘攣也。
水液,小便也。熱氣燥爍於筋,則攣瘛為痛,火主燔灼,燥動故也。小便渾濁者,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清潔,水體清而火體濁故也;又如清水為湯,則自然濁也,此所謂「皆屬於熱」,宜從寒者是也。
然其中亦各有虛實之不同者,如傷暑霍亂而為轉筋之類,宜用甘涼調和等劑清其亢烈之火者,熱之屬也;如感冒非時風寒,或因暴雨之後濕毒中臟而為轉筋霍亂,宜用辛溫等劑理中氣以逐陰邪者,寒之屬也。大抵熱勝者必多煩躁焦渴,寒勝者必多厥逆畏寒。故太陽之至為痙;太陽之復為腰脽反痛,屈伸不便,水鬱之發為大關節不利。
是皆陽衰陰勝之病也。水液之濁,雖為屬火,然思慮傷心,勞倦傷脾,色欲傷腎,三陰損虧者多有是病,又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則陰陽盛衰,又未可盡為實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水液者,上下所出皆是也。水體清,其氣寒,故凡或吐或利,水穀不化而澄澈清冷者,皆得寒水之化,如秋冬寒冷,水必澄清也。)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白話文:
[病機]
凡是內在有熱而煩躁的,是邪熱,疾病大多屬於火;外在有熱而煩躁的,是無根之火,疾病大多屬於寒,所以熱躁宜用寒涼之法,陰虛煩躁則宜用溫熱之法。
狂症是陽氣盛的疾病。邪氣入侵陽氣則會導致狂症,陽氣過盛也會導致狂症,例如陽氣極盛的時期,或血液衝動導致的狂妄,都是陽盛之狂。然而也有虛證導致的狂症,例如悲哀過度傷及魂魄,魂魄受損則會神志不清;過度喜樂傷及魄,魄受損則會神志恍惚。
狂症患者神志不清,陽氣過盛脫落者為陽盛之狂,若陽氣虛弱則也會導致狂症,因此狂症也有虛實之分,補瀉方法不可錯誤使用。
凡是身體強直暴發的症狀,都屬於風;(暴,突然的意思。強直,筋脈病變,僵硬不柔和的意思,肝主筋,其氣化為風。風氣過盛,例如木氣鬱結而發病,常有突然僵直仆倒之類,是肝邪實證;風氣不足,例如身體萎軟無力,動作遲緩拘謹,是肝氣虛證。
這些都是肝木之氣本身的變化,所以說「屬於風」,並不是指外來的風邪、六淫之風。凡是因風邪導致筋脈強急的疾病,是因為風邪在下,金氣克制,燥邪隨風而生,燥邪加重,治療應該補益陰氣來制約陽氣,滋養營血以潤燥,所以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誤認為是外感邪氣,而使用疏風解表等藥物,則會加重燥邪,不僅不能祛風,反而會加重病情。
凡是疾病伴有聲音,像鼓聲一樣的,都屬於熱;(像鼓聲一樣,脹滿而有聲音。是陽氣逆亂,所以屬於熱。但是胃寒則腹脹,腸寒則腸鳴泄瀉,中氣不足,腸胃也會發出聲音,這些都是寒邪引起的脹滿有聲。)
凡是疾病有腫脹,疼痛酸楚,驚恐不安的,都屬於火;(胕腫,浮腫。腫脹疼痛酸楚,是陽氣實邪在外,火邪在經絡。驚恐不安,是熱邪入侵陰分,火邪在臟腑。
例如少陰、少陽主氣時,常出現瘡瘍、腫脹之類,是火邪實證。但某些時候,發病疼痛;太陽主氣時為腫脹,背部生癰;太陰主氣時為重度腫脹;太陽主氣時,寒邪內留則腰骶、股脛、足膝疼痛,都是寒濕盛,導致腫痛,這是火邪不足。至於驚恐不安,虛實證亦然,例如少陰主氣時出現驚恐不安,是君火亢盛;某些時候出現驚恐不安;陽明主氣時,也會出現驚恐不安,這是因為木氣衰弱金氣旺盛,肝膽受損,火氣不足,陽氣虛弱所致,應該明白這一點。)
凡是筋脈拘攣反折,水液渾濁的,都屬於熱;(筋脈拘攣反折,指筋脈攣縮抽搐。
水液,指小便。熱邪燥灼筋脈,則筋脈攣縮疼痛,火邪具有燔灼,燥動的特性。小便渾濁,天氣熱則小便渾濁,天氣冷則小便清澈,水體清澈而火體渾濁。又如清水煮沸,則自然渾濁,這就是所謂的「都屬於熱」,應該用寒涼之法。
但是其中也有虛實不同的,例如中暑霍亂導致筋脈拘攣,應該用甘涼和解的藥物清熱,屬於熱證;例如非時感冒風寒,或者暴雨後濕毒入侵臟腑導致筋脈拘攣霍亂,應該用辛溫的藥物理氣,驅逐陰邪,屬於寒證。總的來說,熱證患者多煩躁焦渴,寒證患者多厥逆畏寒。所以太陽主氣時會出現痙攣;太陽主氣時會出現腰骶反折疼痛,屈伸不利,水液鬱結則關節不利。
這些都是陽氣衰弱陰氣盛的疾病。水液渾濁,雖然屬於熱證,但是思慮過度傷心,勞累過度傷脾,房事過度傷腎,三陰虧損的人多有此病,又中氣不足,大小便也會異常,所以陰陽盛衰,不能完全歸為實熱。)
凡是水液澄澈清冷的,都屬於寒;(水液,指上下所出的一切水液。水體清澈,其性寒冷,所以凡是嘔吐或泄瀉,水谷不化而水液澄澈清冷的,都是寒水所致,例如秋冬寒冷,水必澄清。)
凡是嘔吐酸腐,大便下墜急迫的,都屬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