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2. 疾病第九

3. 病機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氣之正者為化,氣之邪者為變,故曰「之化之變」也。)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審察病機,無失氣宜。(病隨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要,是無失也。)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類不一,故曰「諸風」。掉,搖也。

眩,運也。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於肝。其虛其實,皆能致此。如發生之紀,其動掉眩巔疾;厥陰之復,筋骨掉眩之類者,肝之實也。又如陽明司天,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者,燥金之盛,肝受邪也;太陰之復,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者,木不制土,濕氣反勝,皆肝之虛也。下虛則厥,上虛則眩,實者宜涼宜瀉,虛則宜補宜溫。

反而為之,禍不旋踵矣。余治仿此。掉,提料切。)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收,斂也。引,急也。腎屬水,其化寒。凡陽氣不達則榮衛凝聚,形體拘攣,皆收引之謂。如太陽之勝為筋肉拘苛,血脈凝泣。歲水太過為陰厥,為上下中寒。水之實也;歲水不及為足痿清厥,涸流之紀,其病癃閉,水之虛也。

水之虛實,皆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膹,喘急也。郁,痞悶也。肺屬金,其化燥。燥金盛則清邪在肺而肺病有餘,如歲金太過,甚則喘咳逆氣之類是也;金氣衰則火邪勝之而肺病不足,如從革之紀,其發喘咳之類是也。肺主氣,故諸氣膹郁者,其虛其實,皆屬於肺。

膹,音憤。)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屬土,其化濕,土氣實則濕邪盛行,如歲土太過,則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之類是也。土氣虛則風木乘之,寒水侮之:如歲木太過,脾土受邪,民病腸鳴,腹支滿,卑監之紀,其病留滿痞塞;歲水太過,甚則腹大脛腫之類是也。脾主肌肉,故諸濕腫滿等症,虛實皆屬於脾。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瞀,昏悶也,瘛,抽掣也。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故皆屬於火,然歲火不及,則民病兩臂內痛,鬱冒矇昧;歲火太過則民病身熱、煩心、躁悸、渴而妄冒,此又火之所以有虛實也。)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熱甚則痛,熱微則癢。心屬火。

其化熱,故瘡瘍皆屬於心也。然赫曦之紀,其病瘡瘍,心邪盛也;太陽司天,亦發為癰瘍,寒水勝也。火盛則心實,水勝則心虛,於此可見。)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厥,逆也。厥有陰陽二證:陽衰於下,則為寒厥;陰衰於下,則為熱厥。固,前後不通也。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清濁不化,寒閉也;火盛則水虧,水虧則精液乾涸,熱結也,泄,二陰不固也。命門火衰,則陽虛失禁,寒泄也;命門水衰,則火迫注遺,熱泄也。

下,腎也。蓋腎居五臟之下,為水火陰陽之宅,開竅於二陰,故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痿有筋痿、脈痿、骨痿、肉痿之辨,故曰「諸痿」。凡肢體痿弱,多在下部,而曰「屬於上」者,如五臟使人痿者,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也。肺居上焦,故屬於上。

白話文:

病機

所有疾病的產生,都源於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邪氣的化生變化。(氣的正常運作稱為化,氣的異常變化稱為變,所以說「之化之變」)。病情盛實的就要瀉去,病情虛弱的就要補益,仔細觀察病情機理,不要違背人體氣機的規律。(疾病隨著氣的變化而發展,必須仔細觀察其機理,才能對症下藥,這樣就不會出錯了。)

各種風引起的頭暈目眩,都屬於肝臟的病變;(風的種類很多,所以說「諸風」。掉,搖晃之意。眩,頭暈目眩之意。風的特性是運動和搖晃,屬木的特性,所以屬於肝臟。肝臟虛證和實證,都能導致這種病症。例如,發生在春季的頭暈目眩、頭痛等症狀,是肝實;厥陰復治時期,筋骨痠痛、頭暈目眩等,也是肝實;陽明司天時,身體顫抖、肌肉萎縮、站立不穩,這是燥金盛而肝受邪;太陰復治時期,頭痛沉重,並且伴有抽搐等症狀,這是木不制土,濕氣過盛,都是肝虛。下焦虛則出現厥冷,上焦虛則出現眩暈,實證宜用寒涼瀉下之法,虛證宜用溫補之法。反其道而行之,禍患就會很快到來。我治療疾病也遵循此法。)

各種寒邪引起的肢體拘攣,都屬於腎臟的病變;(收,收斂之意。引,牽引之意。腎屬水,主寒。凡是陽氣不能到達的地方,都會導致氣血凝滯,身體拘攣,都屬於收引。例如,太陽司天時,肌肉拘緊,血脈凝滯;歲水太過,則出現陰厥,上下皆寒;歲水不及,則出現足痿、清厥等,這些都是水的實證;水的虛證則表現為尿閉等。水的虛實,都根源於腎臟。)

各種氣喘憋悶,都屬於肺臟的病變;(膹,喘息之意。郁,鬱悶之意。肺屬金,其性燥。燥金盛則清邪在肺而肺病有餘,例如歲金太過,就會出現喘咳、氣逆等症狀;金氣衰則火邪盛行,而肺病不足,例如從革之紀,就會出現喘咳等症狀。肺主氣,所以各種氣喘憋悶,無論虛實,都屬於肺臟。)

各種濕邪引起的腫脹,都屬於脾臟的病變;(脾屬土,主濕。土氣實則濕邪盛行,例如歲土太過,就會出現飲食減少、四肢無力等症狀;土氣虛則風木乘之,寒水侮之,例如歲木太過,脾土受邪,就會出現腸鳴、腹脹等症狀;歲水太過,就會出現腹脹、腿腫等症狀。脾主肌肉,所以各種濕腫等症,無論虛實,都屬於脾臟。)

各種熱邪引起的昏迷抽搐,都屬於火邪的病變;(瞀,昏迷之意。瘛,抽搐之意。邪熱傷神則昏迷,亢陽傷血則抽搐,所以都屬於火邪。但是歲火不及,就會出現兩臂內痛,頭昏眼花等症狀;歲火太過,就會出現發熱、煩躁、心悸、口渴等症狀,由此可見,火邪也有虛實之分。)

各種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的病變;(熱盛則痛,熱微則癢。心屬火,主熱,所以瘡瘍都屬於心。但是赫曦之紀,就會出現瘡瘍等症狀,這是心邪盛;太陽司天,也會出現癰瘍,這是寒水勝。火盛則心實,水勝則心虛,由此可見。)

各種厥逆、便秘、腹瀉,都屬於下焦的病變;(厥,逆亂之意。厥分陰陽兩種:陽衰於下,則為寒厥;陰衰於下,則為熱厥。固,不通之意。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清濁不化,寒閉;火盛則水虧,水虧則精液乾涸,熱結;泄,二陰不固之意。命門火衰,則陽虛失禁,寒泄;命門水衰,則火迫注遺,熱泄。下,指腎臟。因為腎臟位於五臟之下,是水火陰陽的居所,開竅於二陰,所以各種厥逆、便秘、腹瀉,都屬於下焦。)

各種肌肉萎縮、氣喘、嘔吐,都屬於上焦的病變;(痿有筋痿、脈痿、骨痿、肉痿之分,所以說「諸痿」。各種肢體痿弱,大多在下部,但是這裡說「屬於上」是指,例如五臟導致人體痿弱,是因肺熱葉焦,而出現痿躄等症狀。肺在上焦,所以屬於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