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三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8)

1. 論治第八

臟腑之原,有寒熱溫涼之主,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故或治熱以熱,治寒以寒,所謂「求其屬」也。屬者,根本之謂,水火之本,則皆在命門之中耳。)不治王而然者,五味之屬,治有不當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

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不因治王而病不愈者,以五味之屬,治有不當也。凡五味必先入胃,而後各歸所喜攻之臟。喜攻者,謂五味、五臟各有所屬也。如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犯之者,即所謂五味之屬不當也。五味之性,各有所入。

若味有偏用,則氣有偏病。偏用既久,其氣必增,此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則臟有偏勝,臟有偏勝,則必有偏絕矣。此致夭之由也。如「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之類是也。言寒熱者,言病機也。後言五味者,言藥餌也。藥餌、病機,必審其真,設有謬誤,鮮不害矣。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邪風中人疾速如此。)故善治者治皮毛,(皮毛尚淺,用力少而成功易也。)其次治肌膚,(深於皮毛矣。)其次治筋脈,(深於肌膚矣。)其次治六腑,(深於筋脈矣。)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邪愈深則治愈難,故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救其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凶吉相半矣。)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天之邪氣,即風、寒、暑、濕、火、燥,受於無形者也。喉主天氣而通於臟,故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即穀食之氣味,受於有形者也。咽主地氣而通於腑,故感則害於六腑。

)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人之應土者肉也,濕勝則營衛不行,故感則害於皮肉筋脈。)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此下皆言診法。「診」之一字,所該者廣,先別陰陽,不可緩也。)審清濁而知部分;(色者神之華,故可望顏察色,審清濁而知部分。如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中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

」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之類是也。)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病苦於中,聲發於外,故可視喘息、聽音聲而知其苦也。如肝在音為角,聲為呼;心在音為徵,聲為笑;脾在音為宮,聲為歌;肺在音為商,聲為哭;腎在音為羽,聲為呻之類。

又如「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白話文:

論治第八

臟腑的根本特性,各有寒熱溫涼的屬性,治療心臟不必一定用溫熱之法,治療腎臟也不必一定用寒涼之法。只要能增強心臟的陽氣,寒涼之法也可以通行;只要能增強腎臟的陰氣,溫熱之法也可以使用。所以,有時用溫熱的方法治療熱證,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寒證,這叫做「根據其根本屬性」治療。所謂「屬性」,指的是根本的特性,水火之本都存在於命門之中。治療疾病不能痊癒的,是因為五味藥物使用不當。五味藥物進入胃部後,各自歸屬於其所喜好的臟腑而發揮作用。

長期服用某種味道的藥物,會增加某種臟腑的氣,這是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但如果某種臟腑的氣長期增強,就會導致身體早衰。治療疾病不能痊癒的,是因為五味藥物使用不當。凡是五味藥物,都必須先進入胃部,然後各自歸屬於其所喜好的臟腑而發揮作用。五臟各有其所偏好的味道,例如筋病不吃酸,氣病不吃辛,骨病不吃鹹,血病不吃苦,肉病不吃甘,如果違背了這些,就是五味藥物使用不當。五味的特性各有其歸屬的臟腑。

如果藥物味道使用偏頗,就會導致臟腑之氣的偏盛。如果這種偏頗的藥物使用時間長了,其氣就會增強,這是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氣增強久了,就會導致某個臟腑過盛,而某個臟腑過盛,必然會導致其他臟腑衰竭。這就是導致早衰的原因。例如,「味道過於酸,肝氣過盛而津液減少,脾氣就會衰竭;味道過於鹹,大骨勞損,肌肉萎縮,心氣受抑」等等,都是這個道理。前面說寒熱,是說疾病的病機;後面說五味,是說藥物。藥物和病機,都必須審察其真實情況,如果判斷有誤,很少有不造成傷害的。

邪風入侵,疾病傳播迅速如同風雨。所以善於治療的人,先治療皮毛;其次治療肌膚;其次治療筋脈;其次治療六腑;其次治療五臟。治療五臟的疾病,往往是半死半活的狀態。邪氣越深入,治療就越困難,所以高明的醫生治療疾病,注重預防,及早治療;而水平較低的醫生,則是在疾病已經形成後才治療。在疾病已經形成後才治療,需要耗費更多精力,但成功的可能性卻很小,預後凶吉難料。

外界的邪氣,入侵人體則傷害五臟;水穀的寒熱,則傷害六腑。外界的邪氣,指的是風、寒、暑、濕、火、燥,是無形的邪氣。咽喉主管人體的天氣,並與五臟相通,所以外邪入侵則傷害五臟。水穀的寒熱,指的是飲食的氣味,是有形的邪氣。咽喉主管人體的地氣,並與六腑相通,所以外邪入侵則傷害六腑。

地上的濕邪,則傷害皮肉筋脈。人體的肉屬土,濕邪過盛則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濕邪入侵則傷害皮肉筋脈。善於診斷的人,觀察面色、按壓脈象,先區分陰陽;仔細辨別清濁,然後知道病情所在;觀察呼吸、傾聽聲音,然後知道病苦所在。疾病的痛苦在內,聲音從外發出,所以可以通過觀察呼吸、傾聽聲音來了解病苦。例如,肝的音律是角,聲音是呼;心的音律是徵,聲音是笑;脾的音律是宮,聲音是歌;肺的音律是商,聲音是哭;腎的音律是羽,聲音是呻吟等等。

例如,「病人說話聲音低沉,喜歡驚呼的,是骨節疾病;說話聲音低沉沙啞的,是心膈疾病;說話聲音細弱而長的,是頭部疾病」;「呼吸時肩膀顫抖的,是心臟有硬塊;呼吸時胸部上氣的,是咳嗽;呼吸時張口短氣的,是肺痿唾沫」;「吸氣輕微而次數少,病在中焦,是實證,應該瀉下治療就能痊癒,虛證則不宜治療;病在上焦,吸氣急促;病在下焦,吸氣緩慢,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呼吸急促而顫抖的,是不能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