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一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2)

1. 臟象上第三

罷,音皮。)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此六者,皆主盛受水穀,故同稱「倉廩之本」。營者,水穀之精氣也,水穀貯於六腑,故為營之所居,而皆名曰器。凡所以化糟粕、轉五味者,皆由乎此也。粕,音樸。

)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四白,唇之四際白肉也。唇者,脾之榮;肌肉者,脾之合。脾以陰中之至陰而分王四季,故通於土氣。此雖若指脾為言,而實總結六腑者,皆倉廩之本,無非統於脾氣也。故曰「此至陰之類」。)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五臟六腑共為十一,稟賦不同,情志亦異,必資膽氣,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決於膽也。五臟者,主藏精而不瀉,故五臟皆內實;六腑者,主化物而不藏,故六腑皆中虛,惟膽以中虛,故屬於腑。然藏而不瀉,又類乎臟,故足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恆之府,所以能通達陰陽而十一臟皆取決乎此也。然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生則餘臟從之,所以十一臟皆取決於膽。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此言臟腑各有所合,是為一表一里。肺與大腸為表裡,故相合也。)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心與小腸為表裡,故相合也。)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肝與膽為表裡,故相合也。膽為中正之官,藏清淨之液,故曰「中精之府」。蓋以他府所盛者皆濁而此獨清也。

)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脾與胃為表裡,而胃司受納,故為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腎與膀胱為表裡,而津液藏焉,故為津液之府。)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少陽,三焦也。三焦之正脈指天,散於胸中,而腎脈亦上連於肺;三焦之下腧屬於膀胱,而膀胱為腎之合,故三焦亦屬於腎也。然三焦為中瀆之府,膀胱為津液之府,腎以水臟而領水腑,理之當然,故腎得兼將兩臟。

將,領也。兩臟腑亦可以言臟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中瀆者,謂如川如瀆,源流皆出其中也。即水穀之入於口,出於便,自上而下,必歷三焦,故曰「中瀆之府,水道出焉」。膀胱受三焦之水而當其疏泄之道,氣本相依,體同一類,故三焦下腧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也。然於十二臟之中,惟三焦獨大,諸臟無與匹者,故名曰「是孤之府也」。

肺合大腸,皆金也;心合小腸,皆火也;肝合膽,皆木也;脾合胃,皆土也;腎合膀胱,皆水也。惟三焦者,雖為水瀆之府,而實總護諸陽,亦稱相火,是又水中之火府,故曰「三焦屬膀胱」。夫少陽與心主為表裡,其在下者為陰,屬膀胱而合腎水,在上者為陽,合包絡而通心火,此三焦之所以際上極下、象同六合而無所不包。觀六腑之別,極為明顯,以其皆有盛貯,因名為腑。

白話文:

臟象上第三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人體營養物質的倉庫和精氣的住所,稱為「器」,它們能消化食物殘渣,轉化味道,並排出廢物。(這六個器官都主要負責吸收和容納水穀,所以統稱為「倉廩之本」。營氣是指水穀精華的氣,水穀貯存在六腑中,所以六腑是營氣的住所,都稱為「器」。凡是消化食物殘渣、轉化五種味道的過程,都由這六個器官負責。)它們的榮華之氣表現在嘴唇四周的白色區域,充實的狀態則反映在肌肉上。它們屬陰中至陰,與土氣相通。(唇周的白色區域是指嘴唇四周的白色肌膚。嘴唇是脾的榮華所在;肌肉是脾氣的歸宿。脾氣屬陰中至陰,並分主四季,所以與土氣相通。雖然這段話似乎專指脾,但實際上總結了六腑,它們都是營養物質的倉庫,都歸屬於脾的氣機運化。所以說「此至陰之類」。)人體的十一臟腑,都受膽的支配。

(五臟六腑共十一臟腑,先天稟賦和情志活動都不同,都必須依靠膽的氣機才能發揮各自的功能,所以都受膽的支配。五臟主要負責藏精而不瀉,所以五臟內部都比較充實;六腑主要負責化物而不藏,所以六腑內部都比較空虛,膽也屬中虛,所以屬於腑。但膽藏精而不瀉,又類似於臟,所以足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經脈,膽又稱為中正之官、奇恆之府,所以它能夠通達陰陽,十一臟腑都受其支配。膽氣是少陽春生之氣,春天之氣上升則萬物生長,所以膽氣在春天生發則其他臟腑也隨之運作,所以十一臟腑都受膽的支配。)肺和大腸相表裡;大腸是傳導食物殘渣的器官。(這說明臟腑之間都有表裡關係,一表一裡。肺和大腸互為表裡,所以相合。)心和小腸相表裡;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器官。(心和小腸互為表裡,所以相合。)肝和膽相表裡;膽是精氣的倉庫。(肝和膽互為表裡,所以相合。膽為中正之官,貯藏清淨的液體,所以稱為「中精之府」。因為其他腑中貯存的都是濁物,而只有膽中貯存的是清淨之液。)脾和胃相表裡;胃是容納食物的器官。(脾和胃互為表裡,胃負責受納食物,所以是五穀的倉庫。)腎和膀胱相表裡;膀胱是貯存津液的器官。(腎和膀胱互為表裡,津液貯存在膀胱中,所以膀胱是津液的倉庫。)三焦屬於腎,腎向上連接著肺,所以腎統管這兩個臟腑。(三焦,指上、中、下三焦。三焦的正經向上通天,散佈於胸中,腎經也向上連接著肺;三焦的下部經脈屬於膀胱,膀胱是腎的表裡器官,所以三焦也屬於腎。三焦是水液運行的通道,膀胱是貯存津液的器官,腎屬水臟,主導水液代謝,所以腎統管這兩個臟腑是符合生理規律的。 「將」指統管。)三焦是水液運行的通道,水液由此排出;它屬於膀胱,是獨特的腑,與六腑相通。(「中瀆」是指如同河流和溝渠一樣,水液的源頭和流向都在其中。即水穀從口中進入,從大便排出,從上到下都要經過三焦,所以稱為「中瀆之府,水道出焉」。膀胱接受三焦的水液,並負責其疏泄,氣機相互依賴,性質也相似,所以三焦下部的經脈從委陽穴出來,與太陽經的正脈相連進入膀胱,大約屬於下焦。但在十二臟腑中,只有三焦獨大,沒有與之匹敵的臟腑,所以稱為「是孤之府也」。)

肺和大腸都屬金;心和小腸都屬火;肝和膽都屬木;脾和胃都屬土;腎和膀胱都屬水。只有三焦,雖然是水液運行的通道,但實際上總攝諸陽,也稱為相火,是水中之火,所以說「三焦屬膀胱」。少陽(三焦)與心臟互為表裡,三焦的下部屬陰,屬於膀胱並與腎水相合,三焦的上部屬陽,與包絡相合並與心火相通,這就是三焦能夠聯繫上下、涵蓋六合而無所不包的原因。觀察六腑的不同,非常明顯,它們都有盛貯的功能,因此稱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