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二 (51)
卷二 (51)
1. 經絡上第五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
(此膀胱與腎為表裡,故其經脈相為一合也。足太陽之正,入膕中,與少陰合而上行,其別一道,下尻五寸,當承扶之次,上入肛門,內行腹中,屬於膀胱,散於腎,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而復屬於本經太陽,此內外同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自膕中合於太陽內行,上至腎,當十四椎旁腎俞之次,出屬帶脈,其直者上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是為六合之一也。
然有表必有里,有陽必有陰,故諸陽之正,必成於諸陰之別,此皆正脈相為離合,非旁通交會之謂也。余仿此。)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足厥陽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
(此膽肝二經為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足少陽繞髀陽,入毛際,與足厥陰合。其內行而別者,乃自季脅入胸屬膽,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貫心,上挾咽,自頤頷中出散於面,上系目系,復合少陽本經於目外眥瞳子髎也。足厥陰之正,別足跗內行,上至陰毛之際,合於足少陽,與別者俱行,上布脅肋,是為六合之二也。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還系目,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此胃脾二經表裡相為一合也。足陽明上至髀關,其內行者由氣街入腹裡,屬於胃,散於脾,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上頞䪼,入承泣之次,系目系,為目下綱,以合於陽明本經也。足太陰之正,上股內,合於足陽明,與別者俱行,上咽貫舌,是為六合之三也。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此小腸與心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指地者,地屬陰,居天之內。手太陽內行之脈,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繫於小腸,皆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故曰「指地」。
手少陰之正,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行兩筋之間,內屬於心,與手太陽入腋走心者合,乃上行挾於咽,出於面,合於目內眥,是當與足太陽睛明相會矣,此六合之四也。)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此三焦,心主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
白話文:
經絡上第五
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主幹,進入膕窩(膝後窩),其中一條支脈向下延伸五寸,進入肛門,屬於膀胱經,並散佈到腎臟,沿著脊柱往上走,經過心臟部位再散開;直行的經脈則從脊柱上方出來,到達頸項,再回到太陽膀胱經,這是一條完整的經脈。足少陰腎經的經脈主幹,到達膕窩後分支與太陽膀胱經相合,向上到達腎臟,在第十四節椎骨旁出來,屬於帶脈;直行的經脈則連接到舌根,再從頸項出來,與太陽膀胱經相合,這是經脈的相互匯合。所有陰經的分支,都與其主幹經脈相連。
膀胱經與腎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它們的經脈相互匯合。足太陽膀胱經的主幹,進入膕窩,與少陰腎經相合向上運行,其分支一條向下延伸五寸,在承扶穴附近,進入肛門,在腹腔內運行,屬於膀胱經,散佈到腎臟,沿著脊柱,經過心臟部位再散開,從頸項出來,回到太陽膀胱經,這條經脈內外貫通。足少陰腎經的主幹,從膕窩與太陽膀胱經相合內行,向上到達腎臟,在第十四節椎骨旁腎俞穴附近,屬於帶脈,其直行的經脈向上連接到舌根,再從頸項出來,與太陽膀胱經相合,這是六種經脈相互匯合之一。
有表必有裡,有陽必有陰,所以所有陽經的主幹,一定會與所有陰經的分支相連,這些都是經脈主幹相互聯繫,而不是經脈之間的旁通交會。其餘經脈的連接方式也以此類推。足少陽膽經的主幹,環繞股部,進入陰毛區,與足厥陰肝經相合;分支則進入脅肋之間,沿著胸腔內側,屬於膽經,散佈到肝臟,貫穿心臟,向上經過咽喉,從下巴出來,散佈到面部,連接到眼睛,與少陽膽經在外眼角相合。足厥陰肝經的主幹,從足跗部分支,向上到達陰毛區,與足少陽膽經相合,與其分支一起運行,這是兩種經脈的相互匯合。
膽經和肝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它們的經脈相互匯合。足少陽膽經環繞股部陽面,進入陰毛區,與足厥陰肝經相合。其內部分支,從脅肋進入胸腔屬於膽經,散佈到肝臟,從肝臟向上貫穿心臟,經過咽喉,從下巴出來散佈到面部,連接到眼睛,再次與少陽膽經在外眼角瞳子髎穴相合。足厥陰肝經的主幹,從足跗部內側分支,向上到達陰毛區,與足少陽膽經相合,與其分支一起運行,佈於脅肋,這是六種經脈相互匯合之二。
足陽明胃經的主幹,向上到達股部,進入腹腔內,屬於胃經,散佈到脾臟,向上貫穿心臟,沿著咽喉,從口腔出來,到達鼻樑,再連接到眼睛,與陽明胃經相合。足太陰脾經的主幹,向上到達股部,與陽明胃經相合,與其分支一起運行,向上到達咽喉,貫穿舌頭,這是三種經脈的相互匯合。胃經和脾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它們的經脈相互匯合。足陽明胃經向上到達髀關穴,其內部經脈從氣街穴進入腹腔內,屬於胃經,散佈到脾臟,向上貫穿心臟,沿著咽喉從口腔出來,到達鼻樑,在承泣穴附近,連接到眼睛,與陽明胃經相合。足太陰脾經的主幹,沿著大腿內側,與足陽明胃經相合,與其分支一起運行,向上到達咽喉,貫穿舌頭,這是六種經脈相互匯合之三。
手太陽小腸經的主幹,經脈走向如同指向地面,在肩關節外側分支,進入腋下,經過心臟,連接到小腸。手少陰心經的主幹,分支進入腋下兩條肌肉之間,屬於心經,向上經過咽喉,從面部出來,與眼睛內眼角相合,這是四種經脈的相互匯合。小腸經與心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它們的經脈相互匯合。指向地面的經脈,地屬陰,位於天之內。手太陽小腸經內行的經脈,在肩關節外側分支,進入腋下,經過心臟,連接到小腸,都是從上往下,從外往內,所以稱為「指地」。
手少陰心經的主幹,從腋下三寸,足少陽膽經淵腋穴附近,行於兩條肌肉之間,內屬於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從腋下經過心臟的經脈相合,然後向上經過咽喉,從面部出來,與眼睛內眼角相合,應該與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相會,這是六種經脈相互匯合之四。手少陽三焦經的主幹,經脈走向如同指向天空,在頭頂分支,進入鎖骨上窩,向下經過三焦,散佈到胸腔。手心包經的主幹,分支從腋下三寸,進入胸腔,分支屬於三焦經,從咽喉出來,經過耳後,與少陽三焦經在完骨穴下方相合,這是五種經脈的相互匯合。三焦經與心包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它們的經脈相互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