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讀》~ 治集 (1)
治集 (1)
1. 治集
內經治法詳於針灸略於藥餌然其所論氣味大體已具若能觸類旁通用之亦覺不竭耳
白話文:
內經在治療方法上對於針灸有詳細的記載,而對藥物的使用則較為簡略。然而,它所討論的藥物性味的基本原則已經很全面了。如果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也會覺得資源豐富,不會枯竭。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素生氣通天論)
白話文:
陰性的產生,根源於過量攝取五種酸味食物,傷害了與肝、脾相應的五官。過量攝取酸味食物,會導致肝氣過盛,氣血津液不能濡養脾臟,導致脾氣虛弱殆盡。過量攝取鹹味食物,會使骨骼過度生長,肌肉萎縮,心氣抑鬱。過量攝取甜味食物,會導致心氣上逆,胸悶氣喘,面色發黑,腎氣失衡。過量攝取苦味食物,會導致脾氣受損,胃氣厚重。過量攝取辛味食物,會導致筋脈鬆弛,精神萎靡。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素藏象法時論)
白話文:
肝臟味苦,性急,急躁的人食用甘味食物可以緩和之。心臟味苦,性緩,緩慢的人食用酸味食物可以收斂之。脾臟味苦,性濕,濕氣大的人食用苦味食物可以乾燥之。肺臟味苦,性氣上逆,氣上逆的人食用苦味食物可以宣泄之。腎臟味苦,性燥,燥熱的人食用辛味食物可以滋潤之,打開腠理,引來津液,疏通氣息。(出自《素藏象法時論》)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同上)
白話文:
肝臟功能強,就吃辛辣的食物來促進散發,並用辛味的食物來補充。酸味的食物會耗散心氣,所以心氣不足時,就要吃鹹味的食物來滋養,並用鹹味的食物來補充。甘味的食物會耗散脾氣,所以脾氣不足時,就要吃甘味的食物來滋養,並用苦味的食物來補充。肺氣強,就吃酸味的食物來收斂,並用酸味的食物來補充。辛味的食物會耗散肺氣。腎臟功能強,就吃苦味的食物來滋養,並用苦味的食物來補充。鹹味的食物會耗散腎氣。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素宣明五氣)多食鹹則血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胸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素五臟生成)
白話文:
辛味藥材疏通氣血,過量食用會導致氣血失調。
鹹味藥材疏通血液,過量食用會導致血液凝固變色。
苦味藥材疏通骨骼,過量食用會導致皮膚乾枯,毛髮脫落。
甘味藥材疏通肌肉,過量食用會導致肌肉僵硬,指甲萎縮。
酸味藥材疏通筋絡,過量食用會導致肌肉萎縮,嘴脣乾裂。
過量食用鹹味食物會導致血液凝固,面色改變。
過量食用苦味食物會導致皮膚乾枯,毛髮脫落。
過量食用辛味食物會導致筋絡僵硬,指甲乾枯。
過量食用酸味食物會導致肌肉萎縮,嘴脣乾裂。
過量食用甘味食物會導致骨頭疼痛,頭髮脫落。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補益精氣(素藏氣法時論)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近而奇偶小其服遠而奇偶大其服大者數少小者數多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素至真要大論)
白話文:
肝臟呈青色,適宜食用甘味食物,如甘草、米飯、牛肉、葵菜,這些食物都具有甘味。
肺臟呈白色,適宜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羊肉、杏仁,這些食物都具有苦味。
脾臟呈黃色,適宜食用酸味食物,如酸棗、大黃、雞肉、芒果,這些食物都具有酸味。
腎臟呈黑色,適宜食用辛味食物,如薑黃、雞肉、桃子,這些食物都具有辛味。
辛味食物能夠發散,酸味食物能夠收斂,甘味食物能夠緩和,苦味食物能夠堅固,酸味食物能夠軟化。毒藥可以攻邪,五穀可以養生,五果可以助養,五畜可以益氣,五菜可以充補。
君臣配伍法:
君一臣二,為奇數配伍法。
君二臣四,為偶數配伍法。
君二臣三,為奇偶配伍法。
君二臣六,為奇偶配伍法。
配伍時,近性的用奇數,遠性的用偶數。
發汗的不配偶數,攻下的不配奇數。
補上治上,採用緩和的配伍;補下治下,採用急性的配伍。
配伍急則氣味厚,配伍緩則氣味薄。
近性的奇偶配伍,劑量小;遠性的奇偶配伍,劑量大。
奇數配伍不成,則用偶數配伍,這叫重方。
偶數配伍不成,則反佐以取之,即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急者緩之收者散之損者益之驚者平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求其屬也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同上)
白話文:
君一臣二,屬於較小的方劑;君一臣三佐五,屬於中等的方劑;君一臣三佐九,屬於較大的方劑。
- 高的要壓下去,低的要提升上去。
- 有餘的要減掉,不足的要補充。
- 寒冷的要溫熱,溫熱的要寒涼。
- 虛弱的要用增強的藥物,強盛的要用減弱的藥物。
- 勞累的要用溫和的藥物,結實的要用疏散的藥物。
- 急性的要用緩和的藥物,收縮的要用舒展的藥物。
- 損傷的要用補益的藥物,驚恐的要用安神的藥物。
- 逆行的要用正常的藥物,順行的要用相反的藥物。
- 熱證用寒藥,寒證用熱藥;閉證用通藥,通證用閉藥。
- 必須避開病因,先治療誘因。
- 病症的開始是相似的,但最終的治療方法是不同的。
- 寒症而熱的,用陰藥治療;熱症而寒的,用陽藥治療。
- 要找出它們的屬性。
- 主治疾病的藥物稱為君藥,輔助君藥的稱為臣藥,配合臣藥的稱為使藥。
- 上述三類藥物不是指上下級關係,而是指藥物的不同作用。
此論治病之定法其高者二句更覺有味前陰陽大論中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治實邪法也此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治虛氣之升降也喻嘉言云人身陰陽相抱不離陽欲上脫陰下吸之則不能脫陰欲下脫陽上吸之則不能脫故氣虛之人多下陷陰虛之體多上升治之者不特補氣補血已也當用靈動之藥升降陰陽為妥高者其氣多升少降抑之者有鎮墜一法有潛伏一法有納氣法有引陽歸宅一法何莫非抑之之義下者其氣多降少升舉之者有升提清氣一法有用大氣舉之一法有用諸角本乎天者親上一法何莫非舉之之義讀此覺東垣論升為春生之令主生萬物降為秋冬之令主殺萬物之說猶偏而不全
白話文:
為治病者多方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素五常政大論)
白話文:
當疾病發生在上焦(胸腔以上),取穴位於下焦(腹部以下);當疾病發生在下焦,取穴位於上焦;當疾病發生在中焦(胸腔與腹部之間),取穴位於兩側。治療熱症,使用寒涼療法,以驅散熱氣;治療寒症,使用溫熱療法,以驅散寒氣;治療溫症,使用清冷療法,以緩解溫熱;治療清症,使用溫熱療法,以溫暖身體。(《素問五常政大論》)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全上)
白話文:
使用毒性很大的藥物治病,可以除去疾病的十分之六。使用毒性一般的藥物治病,可以除去疾病的十分之七。使用毒性小的藥物治病,可以除去疾病的十分之八。使用無毒的藥物治病,可以除去疾病的十分之九。多吃肉類、水果、蔬菜,小心不要過量,否則會損傷正氣。如果不徹底治病,那麼疾病會按照規律再次復發(重申上文)。
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素六元正紀大論)有病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有治胸脅支滿妨於食病至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傷中及傷肝也(素腹中論)
此以下經未必真而方則古矣用甚有驗故錄之
白話文:
熱證不可用熱藥,寒證不可用寒藥。表證不能用發散藥物治療,熱證不能用攻裡藥物治療。
肝鬱證宜疏達,火熱證宜發散,脾胃鬱結證宜攻逐,水濕證宜利水,金氣鬱結證宜舒緩。
(《素六元正紀大論》)
有心腹滿脹,早上還能吃東西但晚上不能吃的病症,稱為鼓脹。治療方法:雞矢醴一劑,兩劑即可見效。
胸脅脹滿,影響進食。發病前先聞到異味,吐出清液,先咳血,四肢發涼,頭暈目眩,時而出現前後下血的病症,稱為血枯。這是因為年輕時大量失血所致,就像喝醉酒後行房,氣血耗盡,傷及肝臟,導致月經減少,甚至閉經。治療方法:使用烏鰂骨、藘茹兩種藥物合成的藥丸,每丸大小如雀卵或小豆,每天服五丸,飯後服用。用鮑魚汁送服,可治療中氣受損和肝臟受傷的病症。
(《素腹中論》)
有病怒狂者生於陽也陽氣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陽厥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以生鐵落為飲生鐵落下氣疾也有病身熱懈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病名酒風治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素病能論)
白話文:
有的人發病時會狂暴易怒,這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驟然折損而難以疏通,所以容易發怒。這種病症稱之為「陽厥」。治療方法是:患者飲食後,服用生鐵落地散。生鐵落地散可以清熱降氣,緩解病人的症狀。
有的人發病時會出現身體發熱、精神疲倦、出汗如淋浴、怕風、氣短等症狀。這種病症稱之為「酒風」。治療方法是: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三指撮取,在飯後服用。對於有素病史的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調整用量。
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素奇病論)
白話文:
有糖尿病的人口中發甜,這是因為五種臟腑的氣氣多而溢出的緣故,稱為脾膈病。這些人一定經常吃甜食和肥肉。肥肉使人內部發熱,甜食使人肚子脹滿。因此,它們的氣上溢,轉變成消渴症。用蘭草治療,可以消除積聚的陳舊之氣。
刺寒痹藥熨法用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㕮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內酒中置酒馬矢熅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絮綿曝乾之干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晬其日乃出乾乾並用滓與綿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此所謂納熱痹可已(素壽夭剛柔)
白話文:
治療寒痹的刺藥熨貼法
用二十斤陳年老酒、一升四川花椒、一斤乾薑、一斤桂心,四種藥材都搗碎,浸泡在酒中。再加入一斤棉絮、四丈細白布,也放入酒中。將酒液放在有馬糞的火爐上加溫,蓋住密封,不要漏氣。五天五夜後,取出白布和棉絮,晾乾。晾乾後再放回酒中浸泡,直到藥液用盡為止。每次浸泡都要在沒有陽光的日子進行,浸泡後取出晾乾。
將藥渣和綿絮、白布一起裝入袋子裡,做成一條條長六七尺的復巾,一共做六七條。用生桑木炭燒熱復巾,用熱復巾熨貼寒痹刺痛的部位,讓熱氣深入病竈。熱復巾熨貼後,再用燒熱的復巾熨貼,重複三十次,直至出汗為止。用復巾擦拭身體上的汗液,也重複三十次。起身活動時,不要讓風吹到身體。每次刺後都要熨貼,這就是所謂的「納熱痹可已」。
足陽明之筋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緩不收故僻治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炙肉不飲酒者強之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度(靈經筋)
白話文:
沿着現代化的高速公路疾馳,兩旁的風景飛快地向後閃去。
人目不瞑者衛氣行於陽不得入於陰也行於陽則陽氣盛不得入於陰則陰虛故目不瞑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通其臥立至其方以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炊以葦薪火沸置秫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其病新發者覆杯即臥久者三飲而已(靈邪客)
附運氣辨
白話文:
人的眼睛睜不起來,是因為人體的陽氣運行於身體陽部而無法進入陰部。陽氣運行於陽部,陽氣就會旺盛;陽氣無法進入陰部,陰部就會虛弱。所以,眼睛睜不起來。服用一劑半夏湯,陰陽就流通了,人就能夠入睡了。它的方子是:取千里之外的流水八升,揚起它一萬遍,取出它清澈的部分五升,用葦薪火燒開,再加入一升秫米。將半夏五合研磨成粉,緩慢地熬煮,直到剩下一升半,去掉渣滓,喝它的汁液一小杯,每天喝三次,逐漸增加飲用的量,直到症狀消失為止。如果病情剛發作,喝完藥後蓋上杯子就能入睡;如果病情持續很久,喝三劑藥就能痊癒。(《靈邪客》)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天元紀)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君火以名相火以位(同上)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同上上見又名司天)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同上)
白話文:
甲己年是土運統治,乙庚年是金運統治,丙辛年是水運統治,丁壬年是木運統治,戊癸年是火運統治。(天元紀)
天以六為節氣,地以五為時制,人主是火,以名相確定方位。(同上)
子午年司天的是少陰,醜未年司天的是太陰,寅申年司天的是少陽,卯酉年司天的是陽明,辰戌年司天的是太陽,巳亥年司天的是厥陰。(同上,司天又稱上見)
厥陰之上由風氣主導,少陰之上由熱氣主導,太陰之上由濕氣主導,少陽之上由相火主導,陽明之上由燥氣主導,太陽之上由寒氣主導。(同上)
(彭)思正誤必先正名名正而誤自見如三陰三陽人身之經脈名也以其行於手足之陽故謂之手足三陽行於手足之陰故謂之手足三陰內連臟腑有形有質非若老少陰陽空論理氣可以到處配合也又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臟為心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臟為脾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臟為肺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臟為腎此是醫經妙諦即運氣篇中亦嘗引用非以五行之氣天地人一線貫通有斷斷不可移易者耶今乃云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則偏舉其心而遺漏其腎矣又云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則偏舉其脾而遺漏其肺矣若雲陽明燥氣指大腸言即所以言肺太陽寒氣指膀胱言即所以言腎若然則同一論五行何以論風熱濕則以藏言論寒燥獨以府言無非欲勉強配合三陰三陽而已況五行之外硬添一火謂其火有陰陽二種也不思火有陰陽金木水土獨無陰陽二種乎何以絕不分舉也且中見一條明明指臟腑表裡言然亦頗有誤處若一指出立見其謬何則少陰與太陽為表裡者心與小腸腎與膀胱也今論太陽止曰寒氣治之中見少陰論少陰則曰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則是心與膀胱為表裡也錯亂如此可謂經文乎然歷代名醫除扁鵲仲景外無不引用故錄而辨之
白話文:
彭思正認為糾正錯誤必須先正名,名正則錯誤自見。例如三陰三陽,是人體經脈的名稱。由於它們運行於手腳的陽經,所以稱為手足三陽;而運行於手腳的陰經,所以稱為手足三陰。這些經脈內連臟腑,是有形有質的,不像「老陰陽」派空談理氣,可以隨意配合。
又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臟為心」;「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臟為脾」;「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臟為肺」;「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臟為腎」。這是醫經的妙理,運氣篇中也引用過。難道不是因為五行之氣貫穿天地人,不能隨意移易?
現在有人說「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只說了心,遺漏了腎。又說「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只說了脾,遺漏了肺。如果說「陽明燥氣指大腸」,就是指肺;「太陽寒氣指膀胱」,就是指腎。如果是這樣,同是論五行,為什麼論風熱濕時以臟腑來說,論寒燥時卻只以腑來說呢?無非是勉強配合三陰三陽罷了。
況且,他們在五行之外硬加上一個「火」,說火有陰陽兩種。難道只有火有陰陽,金木水土就沒有陰陽了嗎?為什麼不分別列出呢?
此外,書中有一段明顯指明臟腑表裡,但也有一些錯誤。如果一一指出,就能立見其謬誤。為什麼呢?少陰與太陽是表裡,也就是心與小腸、腎與膀胱。但現在論太陽時只說「寒氣治之」,在少陰論中卻說「熱氣治之」。這不就表示心與膀胱是表裡嗎?如此錯亂,還能稱為經文嗎?
然而,歷代名醫除了扁鵲、仲景之外,幾乎都引用這段話。因此,我特地將它記錄下來並加以辨正。
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五運行此司天之左右間氣)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五運行在下即在泉在泉亦有左右間氣)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謂氣之標也(六微旨)
白話文:
在身體的上方,厥陰位於左側,少陰位於右側;陽明位於左側,太陰位於右側;厥陰位於左側,太陰位於右側;太陰位於左側,少陽位於右側;少陽位於左側,陽明位於右側;陽明位於左側,太陽位於右側;太陽位於左側,厥陰位於右側。
(五運在人體上運行,支配著左右間氣。)
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
(五運在人體下方運行,藏於泉穴中,也有左右間氣。)
少陽的右側由陽明之氣治理;陽明的右側由太陽之氣治理;太陽的右側由厥陰之氣治理;厥陰的右側由少陰之氣治理;少陰的右側由太陰之氣治理;太陰的右側由少陽之氣治理。
這就是氣候標誌的原理。(六微旨)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同上)
白話文:
陽明經上方的火氣,治療時會看到厥陰經的症狀;少陽經上方的燥氣,治療時會看到太陰經的症狀;太陽經上方的寒氣,治療時會看到少陰經的症狀;厥陰經上方的風氣,治療時會看到少陽經的症狀;少陰經上方的熱氣,治療時會看到太陽經的症狀;太陰經上方的濕氣,治療時會看到陽明經的症狀。這所謂的「本」是指經絡的源頭,「下中之見」是指治療時看到的症狀,「見之下氣」是指症狀的根源。
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同上)
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天元紀)
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六微旨歲會即歲直)
白話文:
天樞以上的部分由天氣主宰,天樞以下的部分由地氣主宰,氣的交匯之處,人的氣候隨之而變。
符合天道的就是天符,承接歲時的就是歲直,三合的情況則為治理。
木運到卯位,火運到午位,土運到四季,金運到酉位,水運到子位,這就是所謂的歲會,也就是氣候的平衡狀態。
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天與之會也(同上天會即天符)
白話文:
土年遇到太陰(水)年,會出現少陽(火);土年遇到少陰(火)年,會出現陽明(土);土年遇到金年,會出現厥陰(木);土年遇到木年,會出現太陽(火);土年遇到水年,會出現陽明(土)。這是天地之間的相互作用。(上天會同,即天符)
天符與歲會合此太乙天符也(同上)
天符為執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同上)
白話文:
天符和歲會合是指太乙天符。
天符像是執法的官員,歲會像是發布命令的官員,太乙天符則像是尊貴的人中的執法者。遇到天符執法的情況,疾病會來得快且危險;遇到歲會行令的情況,疾病會慢慢發展並持續;遇到太乙天符的情況,疾病來得急且致命。
厥陰司天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以所臨藏位命其病也地化同候間氣皆然司左右者是為間氣主歲紀歲間氣紀步(至真要大論)
果如此治病只看歷日足矣何須胗脈
白話文:
厥陰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風為主;少陰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熱為主;太陰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濕為主;少陽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火為主;陽明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燥為主;諏主司天氣,它的變化以寒為主。根據所臨藏腑的位置,來判斷疾病成因。地氣的變化與候氣相同,間氣也是如此。掌管左右的是間氣,用來主管歲數和歲間的氣候變動。
顯明(春分)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小滿)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大暑)土氣治之復行一步(秋分)金氣治之復行一步(小雪)水氣治之復行一步(大寒)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亢則害承乃制(六微旨)
白話文:
春分之後是君火,再過一步(小滿)是相火,再過一步(大暑)是土氣,再過一步(秋分)是金氣,再過一步(小雪)是水氣,再過一步(大寒)是木氣,再過一步是君火。
相火之下有水氣支撐,水氣之下有土氣支撐,土氣之下有風氣支撐,風氣之下有金氣支撐,金氣之下有火氣支撐,君火之下有陰精支撐。如果過於亢盛,支撐的部分就會受到控制(《六微旨》)。
按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復生木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復剋木皆如環無端此固天地自然之理也自一火分為二火五行變作六行如環者斷矣五行旋轉之餘忽贅君火之下陰精承之試問陰精下又何物承之耶
白話文:
根據五行相生的法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五行相剋的法則為,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又剋木,這就像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沒有終點,這是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自從一火分為二火之後,五行變成六行,就像一個環被切斷了。五行互相運轉後,忽然在君火之下出現陰精,這陰精之下又承接著什麼呢?
六元正紀一篇以甲子排列年分不異星卜選擇之書難以備錄約而言之除天符歲直外其論五運有三曰大運主運客運大運又名中運主一歲之氣甲己土運為宮乙庚金運為商丙辛水運為羽丁壬木運為角戊癸火運為徵陽年為太陰年為少欲知主運客運須明五運分步大寒日交初運角(木)春分後第十三日交二運徵(火)芒種後十日交三運宮(土)處暑後七日交四運商(金)立冬後四日交終運羽(水)陽年為太陰年為少如甲為陽年土運太宮作主太少相生則太角起初運少徵二運太宮三運少商四運太羽終運己為陰年土運少宮作主則少角起初運太徵二運少宮三運太商四運少羽終運此為主運又如甲為陽年土運太宮作主即以太宮加初運少商加二運太羽加三運少角加四運太徵加終運此為客運也
白話文:
《六元正紀》這本書用甲子排列年份,跟星卜擇日之書類似,內容繁多,難以一一列舉。
簡要來說,除了天符歲直之外,這個理論還講述五運,分為大運、主運、客運三種。
大運又稱中運,主宰一年之氣。
- 甲己土運:官
- 乙庚金運:商
- 丙辛水運:羽
- 丁壬木運:角
- 戊癸火運:徵
陽年為太歲,陰年為少歲。
要了解主運和客運,首先要了解五運的交運時序:
- 大寒日:交大運角(木)
- 春分後第十三天:交徵(火)
- 芒種後十天:交宮(土)
- 處暑後七天:交商(金)
- 立冬後四天:交羽(水)
陽年為太歲,陰年為少歲。
舉例來說:
- 甲為陽年,土運太宮為主,則太角為初運,少徵為二運,太宮為三運,少商為四運,太羽為終運。
- 己為陰年,土運少宮為主,則少角為初運,太徵為二運,少宮為三運,太商為四運,少羽為終運。
這是主運。
同樣的:
- 甲為陽年,土運太宮為主,即以太宮為初運,少商為二運,太羽為三運,少角為四運,太徵為終運。
- 這是客運。
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素至真要大論)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同上)
白話文:
北方政令的年份,少陰在泉,則寸口脈不應;厥陰在泉,則右手脈不應;太陰在泉,則左手脈不應。南方政令的年份,少陰司天,則寸口脈不應;厥陰司天,則右手脈不應;太陰司天,則左手脈不應。北方政令的年份,三陰在下,則寸脈不應;三陰在上,則尺脈不應。南方政令的年份,三陰在天,則寸脈不應;三陰在泉,則尺脈不應,左右脈同。各種氣在泉,風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辛涼藥物佐以苦味藥物,以甘味緩解,用辛味散發熱邪;熱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鹹寒藥物佐以甘苦藥物,用酸味收斂,用苦味發散;濕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苦熱藥物佐以酸淡藥物,用苦味燥濕,用淡味泄濕;火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鹹冷藥物佐以苦辛藥物,用酸味收斂,用苦味發散;燥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苦溫藥物佐以甘辛藥物,用苦味下降;寒邪侵入體內,治療應以甘熱藥物佐以苦辛藥物,用鹹味瀉寒,用辛味潤澤,用苦味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