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附錄 (5)

回本書目錄

附錄 (5)

1. 繆仲醇陰陽臟腑虛實論治

此正邪氣勝則實之謂。宜清熱降氣,涼血豁痰。喉癬屬肺熱,宜同肺實,加鼠黏子、玄參、射干。上消屬肺家實及上焦熱,宜降氣清熱,補肺生津。甘寒、苦寒、酸寒、辛寒。

腎虛,即腎水真陰不足十八證。宜滋陰潤燥,生精補血除熱。甘寒、酸寒、苦寒、鹹寒。腎虛腰痛屬精氣虛;骨乏無力屬陰精不足,腎主骨故也。骨蒸潮熱屬精血虛極,以致陽無所附、虛火上炎諸症,皆同腎虛。傳屍勞,宜除熱益陰、殺勞蟲兼清鎮。五心煩熱為真陰不足;夢遺泄精屬腎虛有火。

宜滋陰生精,補血除熱,酸斂佐以澀精。小便短澀、熱赤頻數,屬腎虛有火,宜同腎虛。溺有餘瀝屬氣虛,宜同腎虛。以五味子、黃柏、人參為君;加菟絲子、覆盆子為臣;益智為佐。如覺平日肺家有熱,或咳嗽有火者,忌人參,用沙參。溺血血淋屬腎虛有火、熱傷血,不宜同腎虛。

加側柏、阿膠、茅根、地黃、戎鹽、蒲黃之類。傷精白濁屬房勞過度,以致精傷流出似白濁症,宜同腎虛。五淋屬腎虛兼有濕熱,宜同腎虛,加清濕熱。精塞水竅不通屬房欲不禁,或思欲不遂,或懼泄忍精,或老人氣不足以逐精出竅。宜行敗精;壯實人兼泄火;老人宜兼補氣血。外治用吮法。

齒浮真牙搖動,及下齦軟或齒衄,腎虛有熱,宜益陰涼血固腎。應以地黃、黃柏、五味子為君;桑椹、牛膝、沙蒺藜、鹿茸、天冬為臣;龍骨、牡蠣為使。下滑屬腎陰虛火伏下焦,宜清熱及峻補真氣,潤兼酸斂。宜以黃柏、五味子、生地、天門冬、人參為君;石斛、牛膝、知母、人乳及童便為臣;地骨皮、青蒿、側柏葉為佐。

善恐屬腎氣虛,腎藏志故也。宜補,強氣志,辛平、甘溫,佐以辛香。陰竅湧氣屬腎氣虛不固,腎主納氣,虛則不能納,故見是證。宜補真氣,酸斂固澀,參用腎虛諸藥。疝屬腎虛,寒濕邪乘虛客之所致;丹溪謂與腎經絕不相干者誤也。又有先因濕邪為病,後成濕熱者,藥宜分寒熱先後二途。

宜補氣通腎氣除濕。又有陰虛有熱之人病此,兼宜除熱。虛寒而痛,加桂、茴香、補骨脂、仙茅;虛熱而痛,加黃柏、車前子;濕盛者加朮。奔豚屬腎虛,脾家濕邪下傳客腎所致,宜補氣健脾,辛溫散結,參用東垣奔豚丸治之。

腎無實,故無治法。

命門虛,治元陽真火不足四證。宜益真陽之氣,甘溫、鹹溫、甘熱、酸斂。陰痿為命門火衰、下焦虛寒,宜同命門虛,加海狗腎、蛇床子、原蠶蛾、狗陰莖等。精寒精薄屬命門火衰、陽氣不足,宜同陰痿。腎泄,即五更及黎明泄瀉者是也,亦名火瘕泄,屬命門真火不足,宜益氣,甘溫、酸斂,畏寒足冷。

宜同命門虛。 命門實二證,宜苦寒、甘寒、鹹寒。強陽不倒屬命門火實,孤陽無陰所致,此證多不治,宜同命門實,加五味子、童便、生地黃。水竅澀痛屬命門實火,宜清熱利竅,甘寒、苦寒、咸佐以淡滲。小腸虛,宜補氣,甘溫、酸溫。遺尿屬小腸氣虛兼腎氣虛,宜同小腸兼固澀。小腸實,宜通利淡滲。

白話文:

繆仲醇陰陽臟腑虛實論治

實證,指的是正邪之氣旺盛的狀態,應當採取清熱降氣、涼血豁痰的治療方法。喉嚨長癬屬於肺熱,應當治療肺實,可以加入鼠黏子、玄參、射干等藥物。上消(指上焦消化系統疾病)屬於肺實以及上焦熱盛,應當採取降氣清熱、補益肺陰的治療方法,藥物應以甘寒、苦寒、酸寒、辛寒類為主。

腎虛,即腎臟精氣陰液不足所導致的十八種症狀,應當採取滋陰潤燥、生精補血、除熱的治療方法,藥物應以甘寒、酸寒、苦寒、鹹寒類為主。腎虛引起的腰痛屬於精氣虧虛;骨骼乏力、無力屬於陰精不足,因為腎主骨;骨蒸潮熱則屬於精血虛損到極點,以致陽氣無處依附,虛火上炎等症狀,都屬於腎虛範疇。傳屍勞(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應當採取除熱益陰、殺蟲兼清熱鎮靜的治療方法。五心煩熱是真陰不足的表現;夢遺、滑精都屬於腎虛有火,應當採取滋陰生精、補血除熱的治療方法,並輔以酸斂澀精的藥物。小便短澀、灼熱、頻數,屬於腎虛有火,治療方法與腎虛相同;小便餘瀝則屬於氣虛,治療方法也與腎虛相關,可以用五味子、黃柏、人參為主藥,菟絲子、覆盆子為輔藥,益智仁為佐藥。如果平時肺部有熱,或者咳嗽帶有熱症,則應避免使用人參,改用沙參。尿血、血淋屬於腎虛有火、熱傷血絡,治療方法與腎虛不同,應當加入側柏葉、阿膠、茅根、生地黃、戎鹽、蒲黃等藥物。傷精白濁屬於房事過度,導致精液受損,出現白濁症狀,治療方法與腎虛相同。五淋(指五種尿道疾病)屬於腎虛兼有濕熱,治療方法與腎虛相同,並需加入清熱利濕的藥物。精液阻塞,水道不通,可能是房事不節制,或者思慮過度,或者害怕遺精而忍精不洩,或者老年人氣血不足,無法將精液排出,應當採取行氣通絡、排出精液的方法;壯實者應當兼顧瀉火,老年人則應當兼顧補益氣血,外治可用吮法。

牙齒鬆動,真牙搖動,牙齦軟弱,或者牙齦出血,都屬於腎虛有熱,應當採取益陰涼血、固腎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用地黃、黃柏、五味子為主藥,桑椹子、牛膝、沙苑子、鹿茸、天冬為輔藥,龍骨、牡蠣為使藥。下滑(指下焦虛寒)屬於腎陰虛、虛火下移,應當採取清熱、峻補真氣、滋潤兼酸斂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用黃柏、五味子、生地黃、天冬、人參為主藥,石斛、牛膝、知母、人乳、童便為輔藥,地骨皮、青蒿、側柏葉為佐藥。

容易害怕屬於腎氣不足,因為腎主藏志,應當採取補益腎氣、增強意志的方法,藥物應以辛平、甘溫為主,輔以辛香類藥物。陰部湧氣屬於腎氣不足,腎主納氣,腎虛則不能納氣,所以出現此症,應當採取補益真氣、酸斂固澀的治療方法,並參照腎虛的治療方法。疝氣屬於腎虛,寒濕之邪乘虛而入所致,丹溪(張元素)認為與腎經毫不相干是錯誤的。也有一些疝氣是先由濕邪引起,後發展成濕熱的,用藥應當分寒熱兩途徑,先治寒後治熱。應當採取補氣、通利腎氣、除濕的方法;陰虛有熱的患者,應當兼顧除熱;虛寒疼痛者,應當加入桂枝、茴香、補骨脂、仙茅等溫陽藥物;虛熱疼痛者,應當加入黃柏、車前子;濕邪盛者,應當加入蒼朮。奔豚氣(一種胸脅脹滿疼痛,氣上衝胸的症狀)屬於腎虛,脾胃濕邪下傳,客於腎經所致,應當採取補益脾氣、健脾利濕、辛溫散結的方法,並參考東垣(李東垣)奔豚丸的治療方法。

腎臟沒有實證,所以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

命門虛弱,指的是元陽真火不足的四種症狀,應當採取益補真陽之氣的方法,藥物應以甘溫、鹹溫、甘熱、酸斂類為主。陽痿是命門火衰,下焦虛寒所致,治療方法與命門虛弱相同,並可以加入海狗腎、蛇床子、原蠶蛾、狗陰莖等藥物。精寒精薄也是命門火衰,陽氣不足所致,治療方法與陽痿相同。腎泄,指的是五更或黎明時分腹瀉,也稱為火瘕泄,屬於命門真火不足,應當採取益氣的方法,藥物應以甘溫、酸斂為主,畏寒、足冷者,治療方法與命門虛弱相同。

命門實證,應當採取苦寒、甘寒、鹹寒類藥物治療。陽強不倒屬於命門火實,孤陽無陰所致,此症多難治癒,治療方法與命門實證相同,並可以加入五味子、童便、生地黃等藥物。水竅澀痛屬於命門實火,應當採取清熱利竅的方法,藥物應以甘寒、苦寒、鹹寒為主,並輔以淡滲利水的藥物。小腸虛弱應當採取補益氣血的方法,藥物應以甘溫、酸溫類為主。遺尿屬於小腸氣虛兼腎氣虛,治療方法與小腸虛弱相同,並需加入固澀的藥物。小腸實證,應當採取通利、淡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