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承製生化論

天地一傾軋之宇也,陰陽一摩蕩之氣也,五行一倚伏之數也,萬物一推移之象也,四時一更代之紀也。此之謂日新,此之謂不息。不制則不生,不勝則不復,而天地之機息矣,人物之類滅矣。

白話文:

宇宙是一個傾斜的容器,陰陽就像兩股摩擦的氣體,五行就像一個輪迴的數字,萬物就像一個不斷運轉的圖象,四季就像一個更替的時代。這就是所謂的「日新月異」,這就是所謂的「永不停止」。如果不控制,就不能產生;如果不勝出,就不能恢復,而控制和勝出的機制一旦停止,人和萬物就會滅亡。

其機不激則不動,不動則鈍而不靈,而陰陽五行積於無用之地矣,天地萬物有不摧裂破壞者乎?《內經·六微旨大論》曰: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白話文:

身體的機制不受到刺激就會靜止不動,不動就會遲鈍不靈活,而陰陽五行就會積聚在無用的地方,難道天地萬物就沒有摧毀破壞的時刻嗎?《內經·六微旨大論》說:相火之下,是水氣承載著它;水位之下,是土氣承載著它;土位之下,是風氣承載著它;風位之下,是金氣承載著它;金位之下,是火氣承載著它;君火之下,是陰精承載著它。如果亢盛過度就會造成傷害,承載就會制約,制約就會生化,外在表現出盛衰,傷害就會導致敗亂,生化就會導致大病。

夫曰下曰承云者,此以六氣之步言,其措詞不得不如此。若推究萬物之體,則所謂下者,非本體之外,別有所為下也,乃本體之中,自有此氣渾於無間者也。所謂承者,非從其外而附之,乃具其中而存之者也。何者?天下無一物不備五行,四時無一刻不備五行之氣,但有多寡之數,盛衰之宜。

白話文:

古人說「下」和「承」,這是從六氣的變化來說的,所以用詞不得不如此。如果要探究萬物的本質,所謂「下」並不是指本體之外,另有東西在下方,而是指本體之中,本身就存在著這種氣,與無形無間。所謂「承」,並不是從外部附著上去,而是本身就具備著,並始終存在著。這是因為天下沒有一樣東西不包含五行,四季沒有一刻不包含五行的氣,只是多寡不同,盛衰有別而已。

一或運行有差,則勝者亢,而不勝者害矣。其所以不終於害者,以有制之者也。其制也,非制於既亢之後也。火承以水,則火自有所涵而不越;水承以土,則水自有所防而不濫;土承以木,則土自有所動而不郁;木承以金,則木自有所裁而不橫;金承以火,則金自有所成而不頑。承者,隱制於未然,斯不待其亢而害,消於不覺矣。

白話文:

當各種五行相互作用時,如果有一方運行失常,那麼強盛的一方就會過度活躍,而虛弱的一方就會受到傷害。之所以不會最終導致嚴重後果,是因為存在控制它的因素。

這種控制並不是在一方過度活躍之後才進行的。例如:

  • 火被水所承接,那麼火就會受到水的約束,不會過於旺盛。
  • 水被土所承接,那麼水就會受到土的阻擋,不會泛濫成災。
  • 土被木所承接,那麼土就會受到木的疏通,不會凝結成塊。
  • 木被金所承接,那麼木就會受到金的約束,不會過度生長。
  • 金被火所承接,那麼金就會受到火的鍛造,不會過於堅硬。

通過這種方式,五行之間相互制衡,在它們過度活躍之前就已經被隱性地控制住了。這樣,它們就不會過度活躍和造成傷害,問題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化解。

至於制之云者,世皆以為抑其生之過,而不知制者,正以助其生之機也。木得金制,則不致橫溢而力專於火矣;火得水制,則不致渙散而精聚於土矣。此言生也。木亢不成火,以其濕也,得金制之,則木燥而火成矣;火亢不成土,以其燥也,得水制之,則火濕而土成矣。此言化也。

白話文:

至於「制」的說法,世人普遍認為是抑制其過度生長的現象。然而,不知「制」的真正含義,正是幫助其發揮生長機制的行為。

木生長過度會產生橫生的現象,而金可以約束木,使木不致於過度生長,從而專注於生火。火生長過度會產生渙散的現象,而水可以約束火,使火不致於過度生長,從而凝聚精華,生長成土。這就是「生」的原理。

木生長過度無法化成火,是因為木太濕潤的緣故。如果用金來約束木,木就會變得乾燥而能化成火。火生長過度無法化成土,是因為火太乾燥的緣故。如果用水來約束火,火就會變得濕潤而能化成土。這就是「化」的原理。

制也者,萬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既防亢害之後,而又開生化之先,其諸乾坤合闢陰陽不測之妙乎!明斯義也,其於病氣勝復倚伏之機,治法氣味合和之道,豁然貫通矣乎!謹採先哲之名談,一得之管見,有關於運氣之旨,病機之變,治法之要者,條列於下,以備觀覽焉。

白話文:

制化是萬物興起和結束的規律。在避免過剩和有害後,又開啟了生化之先,其中蘊含著乾坤交合、陰陽變化無窮的奧妙。理解這個道理,就能夠洞悉疾病盛復起伏的機制,以及治療方法和藥物配伍的規律。

謹記前賢的經典論述,從我的管見中,整理出有關運氣、病機變化和治療原則的要點,列出如下,以供參考。

夫以四時、五行、運氣之變也,,其機甚微。亢之害也,木亢則土害,土害則水肆而火熄,土愈失發生之源矣;火亢則金害,金害則木橫而土微,金愈乏資生之本矣。土、金、水仿此。此亢之害,害乃於他者也。亦有亢之害,害反及於身者。史載之曰:經言,天火下臨,則肺金上從,白起金用,而草乃眚;燥氣下臨,則肝氣上從,蒼起木用,而土乃眚。以常所勝論之,則火至而肺病,金至而肝病。

白話文:

由於四季、五行、運氣的變化,其機制非常微妙。過旺的害處:木旺則土受損,土受損則水肆虐而火熄滅,土越發失去生發的根源;火旺則金受損,金受損則木橫行而土衰微,金越發缺乏滋生的基礎。土、金、水依此類推。這是過旺的害處,損害的是其他臟腑。還有過旺的害處,損害反過來及於自身。史書記載:醫經上說,天火下臨,則肺金上從,白色主肺金的使用,而草木因此受到傷害;燥氣下臨,則肝氣上從,青色主肝木的使用,而土因此受到傷害。按通常的相剋論,則火太旺會導致肺病,金太旺會導致肝病。

今也天火下臨,則金以從天之氣,而白乃用,故病反生於肝;天金下臨,則木以從天之氣,而蒼乃用,故病反生於脾。舉此類推,則厥陰司天,脾氣上從,而水斯眚;太陽司天,心氣上從,而金斯眚;太陰司天,腎氣上從,而火斯眚。皆可知矣。此天度之尊,獨異於他。經言:天能制色,以其能制勝己,而使不為害。

白話文:

當天氣炎熱的時候,身體會出現金氣上升的現象,這時應該使用白芍藥來治療,這樣可以讓肝臟的疾病得到緩解;當天氣寒冷的時候,身體會出現木氣上升的現象,這時應該使用防風來治療,這樣可以讓心臟的疾病得到緩解。以此類推,肺臟、脾臟、腎臟等臟器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會出現不同的氣血變化,從而導致不同的疾病,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這是由於天氣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它可以控制人體的氣血變化,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天氣的因素,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至於司地,則氣化之正,各隨其證矣。惟勝復之候不同,亦隨其氣之多寡以求之。勝之為病輕,復之為病重;勝則所不勝者,順受其克,復加報怨仇焉,此不可不知也。如木之受病,本於肺金所制,則不過肺氣有餘,凌犯於肝,生眼昏、眥癢、耳無所聞、胸痛、體重諸病耳!若乃木化之盛,肝氣妄行,大傷於脾,則金必相救,邪反傷肝,能使人體重、煩冤、胸痛引背、兩脅滿痛引少腹:故經言上應太白星者,謂金之復也。載之之論如此。

白話文:

至於(病症的)部位,則氣的變化和正氣應有的情況,各隨其不同的證狀而定。只有「勝」和「復」的時機不同,也隨著氣的盛衰來判斷。「勝」時病情較輕,「復」時病情較重;「勝」時被剋制的部位,會順應被剋制的因素,而「復」時則會反過來報復剋制它的部位,這一點不可不知。

例如:木(肝)受到病情侵犯,原本是源於肺(金)的制約,那麼只是肺氣過剩,侵犯到肝,引起眼睛昏花、眼角發癢、耳朵聽不到聲音、胸痛、身體沉重等疾病而已。如果肝氣旺盛到極點,胡亂運行,嚴重地傷害了脾,那麼金(肺)必定會出來相救,邪氣反而會反過來傷害肝,會讓人身體沉重、煩躁鬱悶、胸痛延伸到背部、兩側肋骨疼痛延伸到小腹:因此經書上說「上面應於太白星」,就是指金氣反撲的意思。載之的論述就是如此。

所謂勝者,亢之害也;所謂復者,承之制也。經曰:風傷肝,燥勝風;熱傷氣,寒勝熱;濕傷肉,風勝濕;燥傷皮毛,熱勝燥;寒傷血,濕勝寒。此勝之氣也。又曰: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甚則水閉胕腫。此勝之證也。又曰: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隨之。

白話文:

所謂「勝」,是指亢盛的邪氣對身體的侵害。所謂「復」,是指相剋的正氣對邪氣的制約。

經典中說:風邪傷肝,燥邪會剋制風邪;熱邪傷氣,寒邪會剋制熱邪;濕邪傷肉,風邪會剋制濕邪;燥邪傷皮毛,熱邪會剋制燥邪;寒邪傷血,濕邪會剋制寒邪。這些就是「勝」的道理。

又說:風邪過盛則導致身體運動異常,熱邪過盛則導致腫脹,燥邪過盛則導致乾燥,寒邪過盛則導致身體浮腫,濕邪過盛則導致水瀉,嚴重時還會導致水腫、腹水。這些就是「勝」的證狀。

又說:有餘的邪氣會向外發展,不足的正氣會隨之而來;不足的邪氣會向外發展,有餘的正氣會隨之而來。

此復之機也。又曰: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往來小大,不能相過也;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又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此勝復之大數也。所以然者,如木亢害土,則土氣無所泄而專精於金矣;土亢害水,則水氣無所用而積力於木矣。金反報木,而土氣得伸矣;木反報土,而水氣得伸矣。

白話文:

這些都是疾病復發的原因。又說:虛實盛衰,不能相差很多;往來大小,不能相差太多;使用升降,不能相差太遠。又說:氣有餘則會剋制能剋制自己的東西,進而欺負不能剋制自己的東西;氣不足則不能剋制自己的東西,反而被欺負和壓制,而自己能剋制的東西則輕視和欺負。欺負別人反而受到傷害,受欺負而受到傷害,都是因為不夠畏懼。這是病邪盛衰復發的大原則。之所以會這樣,就像木太盛會傷害土,那麼土氣就無法宣泄,而專門聚集於金;土太盛會傷害水,那麼水氣就無處可去,而力量積聚於木。金反而報復木,那麼土氣就可以伸展;木反而報復土,那麼水氣就可以伸展。

不但此也,今日之亢,即是前日之制,而今日之制,又為來日之亢,制之不已,則又亢矣,經曰:侮反受邪。史載之曰:復之病重者,復之氣以積久而力厚,勝之氣以發泄而無餘也。故經曰: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勝至而復,復已而勝,無常數也。故經又曰:無翼其勝,無贊其復。

白話文:

,復之厚簿,而未發之氣也。復之氣,未發而慮,慮而發之,復之氣發而不存,發而不存,復之氣存而不慮,慮而不存,復之氣存而不發,發而不存,然存慮發存者,皆非慮而存之勝者,未存而出,皆勝慮存而不發,發而不存,故勝慮存而不發,不勝而不存,故復。而慮復發而存,故曰:常慮而無常復,無常而常復。沉沉,復復之,常慮而不常慮,而常復其慮者也。曰:而慮而復發,而不沉焉之慮,而復之沉焉,之者,而慮之之復,而慮之復沉,沉慮無沉,而沉以復之之,復沉而無之,之復而沉之沉,沉之而存,存之而慮,慮之而發,發而復之沉,而沉復之,沉而不沉,而發能之,則存沉能之,復發而沉,發而不沉,能沉復之,沉之而不沉,發而不沉,沉而不發,發而不沉。沉復而發,發而復沉,沉而不發,而發沉之,沉而不存,而存沉發之,的發而存,而存發沉之,沉而不存,而存發,沉而復存之之沉,沉而不發,而發之存,之而沉,沉而復之,沉於而存,存而發,發而沉。然之使然,故曰:

謂治勝氣者,宜預安其屈伏,無令復氣之反侮也。嗚呼!聖人之教深矣。此亢之害,害反及於身者,所謂不戢自焚也。所謂制也,所謂復也,此皆承製之實也。更有承製之虛。實者能生能化,虛者不能生化也。何以言之?承製之實者,木亢而金來制木,實已生化金氣來復也;金亢而火來制金,實已生化火氣來復也。

白話文:

他說治療亢盛之氣,應該預先控制它的盛衰變化,不要讓反盛之氣再次侵犯。啊!聖人的教誨深遠。這亢盛的危害,危害反過來傷害自身,就是所謂的不約束自己就會自取滅亡。所謂的制約,所謂的復反,這些都是遵循制約法則而產生的實際結果。但還有遵循制約法則的虛假情況。實際的情況能夠生長和轉化,虛假的情況不能夠生長和轉化。為什麼這樣說?遵循制約法則的實際情況,比如木氣亢盛則金來制木,金氣已經生長和轉化出金氣來反制;金氣亢盛則火來制金,金氣已經生長和轉化出火氣來反制。

虛者,乃木亢極,而見金之幻象,其金不但不能制木,而實害土之極也;金亢極,而見火之幻象,其火不但不能制金,而實害木之極也。劉河間曰:瘡瘍屬火,而反腐出膿水者,猶谷、果、肉、菜,熱極則腐爛,而潰為汙水也。潰而腐爛者,水之化也。所謂五行之理過極,則勝己者反來制之,故火熱過極,則反兼於水化也。

白話文:

虛弱的人,是因為肝氣過度旺盛,而看到金元素的幻象。這股金氣不僅無法剋制肝氣,反而對脾胃造成極大的傷害;金氣過度旺盛,而看到火元素的幻象。這股火氣不僅無法剋制金氣,反而對肝氣造成極大的傷害。劉河間說:瘡瘍屬於火氣,但是卻反過來腐爛並產生膿水。就好像穀物、水果、肉類和蔬菜,過度加熱就會腐爛,並變成污水。腐爛的原因是水元素的變化。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是,當某個元素過於旺盛,它的剋星就會反過來剋制它。因此,火熱過度旺盛,反而會兼具水元素的變化。

又曰:諸暴強直,支痛緛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者,燥金主於緊斂,短縮勁切,風木為病,反見燥金之化,由亢則害,承乃制也。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一部《原病式》,其論皆如此。此承製之虛也。其承製乃亢害,非生化也。易老《保命集》中,所謂兼化之虛象者也。而劉氏乃曰:經云亢,則害,承乃制者,謂亢過極,反兼勝己之化,制其甚也。

白話文:

另有人說:各種突然發生的強直、肢體疼痛、筋骨收縮、肌肉痙攣,都屬於風邪所致。燥金性質為收緊、縮短、堅硬。風木為病時,反而會看見燥金的變化,因為過旺就會有害,剋制才能制伏。況且風邪能勝過濕邪而化為燥邪,一本《原病式》,其論點皆是如此。這是剋制之後的虛象。其剋制是在過旺後有害,而非生化。易老《保命集》中,所謂兼化之虛象者就是這個意思。而劉氏卻說:經書上說「過旺就會有害,剋制才能制伏」,是指過旺到極點,反而會兼勝本身的變化,以制伏其過度之處。

如以火鍊金,熱極則反為水。五行之理,微則當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如此,是直以亢極之幻象,誤為承製之實用矣。認似作是,豈不謬乎?(河間所論,乃承製之虛,此辨最精透,自古無人見及。)

白話文:

修煉這樣的道法,自然如此強大,又豈會虛妄(沒有人)。

治病者,於承製之實,必能安其屈伏,而始有防微之功;於承製之虛,必能察其本原,而後為見真之智也。且夫五行之相生相制也,萬物由此而成,萬法由此而出。故張隱菴有曰:棗色黃味甘,脾家果也。凡木末之實,而為心家果者,生化之道也;(木生心火。)木末之實,而為脾家果者,制化之道也。

白話文:

要醫治疾病,必須能夠區分病情的實証與虛証。對於實証,必然能夠平穩其過盛,才能發揮防患未然的作用;而對於虛証,必然能夠找出典故,然後才能真正看清疾病的根本。況且五行相生相剋,萬物由此產生,萬事萬物也因此而出現。所以張隱菴曾說:棗子顏色黃、味道甘,是屬於脾臟的果實。凡是木頭末端的果實,而被認為是屬於心臟的果實,這是生化的道理(木頭生心火)。木頭末端的果實,而被認為是屬於脾臟的果實,這是制化的道理。

(木製脾土。)蓋天地所生之萬物,咸感五運六氣之生化,明乎陰陽生克之理,則凡物之性,皆可用之而生化於五臟六腑之氣矣。故桃為肺之果,核主利肝血;杏為心之果,核主利肺氣。皆制化之理然也。本草述大黃條,引盧不遠曰:大黃味大苦,氣大寒,似得寒水正化,而炎上作苦,苦性走下,不相反乎?《參同》云:五行相剋,更為父母。《素問》曰:制則生化。

白話文:

(用木性治療脾臟的虛寒。)凡是天地所生的萬物,都受到五行六氣的生化作用,只要明白陰陽相生相剋的道理,那麼任何物品的屬性都可以利用,通過生化作用提升五臟六腑的氣。所以桃子屬於肺部的果實,它的核可以通利肝血;杏子屬於心部的果實,它的核可以通利肺氣。這些都是生化制化的道理。本草書中關於大黃的記載,引用盧不遠的話說:大黃味道非常苦,藥性非常寒,似乎受到了寒水正氣的化生,但是它的炎性向上而產生苦味,苦性具有走下行的特性,這樣豈不是相反了嗎?《參同契》中說:五行相剋,可以轉化為父母。《素問》中說:通過制約可以產生生化作用。

是故五行之體,以克為用。其潤下者,正炎上之用乎!則凡心用有所不行,變生痰疾者,舍同類之苦,巽以入之,不能彰其用而復其常也。夫是說也,即六元正紀曰: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陽;少陰、少陽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此有所施,則彼有所奉。

白話文:

因此,五行之間的關係,以制約為作用。潤下之氣,正好壓制炎上之氣。所以,凡是心氣運行不暢,產生痰疾的,都應該去除同類的苦味,用酸味來調和。這樣才能發揮酸味的制約作用,使心氣恢復正常。這個說法,如同《六元正紀》所說的:"六種元氣的作用,各歸於被它制約的一方而發生變化。"所以,太陰的雨氣滋潤,施加於太陽;太陽的寒氣寒冷,施加於少陰和少陽;少陰和少陽的熱氣灼熱,施加於陽明;陽明的燥氣乾燥,施加於厥陰;厥陰的風氣颳動,施加於太陰。一方有所施加,則另一方有所承接。

所謂太陰雨化,施於太陽者,太陽寒水之用,必受太陰雨化之施,而其用乃成;而太陰雨化之用,亦必受太陽寒水之奉,而其用乃成也。故制也者,六氣之所以成己而成物也。盧氏不引《內經》而引《參同》,舍近取遠,非引掖後學之道也。此生物之體性也。

白話文:

所謂「太陰雨化」,就是陰氣滋養萬物,對萬物成長很重要,必須接受太陰雨化的滋養,萬物才能長成;而太陰雨化的滋養,也必須接受寒水的奉養,滋養才能得以進行。所以,寒水這種屬性,是構成萬物成長的必備條件。盧太醫不引用《黃帝內經》,而引《參同契》的說法,近於望文生義,偏離了引導後學之道。這就是寒水的本性。

至於制方之法,則柯韻伯論四神丸方義,有曰: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陽氣當至不至,虛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瀉於黎明。其由有四:一為脾虛不能制水;一為腎虛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補骨脂之辛燥者,入腎以制水;佐肉豆蔻之辛溫者,入脾以暖土;丸以棗肉,又辛甘發散為陽也。一為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一為少陽氣虛,無以發陳。

白話文:

至於開藥配方的方法,柯韻伯論述四神丸的方劑要義,曾經說過:從雞叫到黎明,是天地陰氣最盛的時候,但此時卻是陰中陽氣初生的時候。原本應該升起的陽氣如果因為虛弱而難以升起,邪毒因此而停滯不散,所以選擇在黎明進行瀉除。其來源有四點:第一,脾虛無法控制水氣;第二,腎虛無法推動水氣。因此二神丸運用辛燥的補骨脂以治療腎虛;配合辛溫的肉豆蔻以溫暖脾土;藥丸包裹在紅棗肉中,也具有辛甘發散的陽性作用。第三,命門之火衰弱,無法生養脾土;第四,少陽氣虛,無法發陳代謝。

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溫,以收坎宮耗散之火,少火生氣,以培土也;佐吳茱萸之辛溫,以順肝木欲散之勢,為水氣開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因雖異,而見症則同,皆水亢為害。二神丸是承製之劑,五味散是化生之劑也。二方理不同而用則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

白話文:

因此,有「五味子散」這個方劑。五味子酸溫,用來收斂腎水過旺而耗散的真陽,少火生氣,用來滋養脾土;搭配吳茱萸辛溫,順應肝氣升散的趨勢,為水氣的滋生開闢道路,以助春生。這四種藥物,致病原因不同,但症狀相似,都是水氣過盛所造成的。二神丸是抑制水氣的方劑,五味散是化水生氣的方劑。兩方的治療原理不同,但用途卻相似,所以可以互相輔助,也可以合用以達到調理的效果。

合為四神丸,是制生之劑也,制生則化,久泄自瘳矣。此制方之法,必本於五行承製生化之理也。若此者,皆往哲之名論,或論運氣,或論物性,或論病機,或論方法,亦云備矣。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混合成四神丸,這是用來控制病情使其好轉的藥方。控制病情使其好轉就會產生變化,長期的腹瀉會因此痊癒。這個配方的制定方法,必定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孕育萬物生化的原理。像這樣子的,都是前人的有名論述,有的論述疾病的運作變化,有的論述物體的特性,有的論述疾病的機理,有的論述治療方法,可以說是相當完備了。

至於平日讀書之管見,則有論五行體性、功用,與病機吉凶、緩急之篇。曰:肝主東方風木,其體溫潤,是土氣也。木剋土,即為土所供奉也。其性疏泄,是木之正氣也。其用燥,凡濕得風則干,是金氣也。金剋木,木含金氣即為金所制伏,不使疏泄太過也。心主南方火熱,其體乾燥,凡物必乾燥始能著火,又物得火則堅,是金氣也。

白話文:

平時讀書的一些見解,有討論五行特性、作用,與疾病機理吉凶、緩急的文章。文中說:肝臟屬東方的風和木,其特性溫潤,是土的特性。木克土,就是受土滋養的。肝臟的特性是宣洩,這是木的正氣。它的作用是乾燥,凡是濕氣被風吹到就會乾燥,這是金的特性。金克木,木中含有金的特性就被金所制約,不讓它宣洩得太過分。心臟屬南方的火和熱,其特性堅硬,所有東西都必須燒得很熱才能著火,又因為東西被火燒就會變硬,這是金的特性。

火剋金,即為金所供奉也。其性大熱,是火之正氣也。其用蒸,凡物為火所逼則潮,是水氣也。水剋火,火含水氣即為水所制伏,不使炎熱太過也。脾主中央濕土,其體淖澤,是水氣也。土剋水,水為土之奴,當供奉夫土者也。其性鎮靜,是土之正氣也。靜則易郁,必借木氣以疏之,土為萬物所歸,四氣具備,而求助於水與木者尤亟。

白話文:

火剋制金,就像金子臣服於火一樣。火的性質極熱,這是火的正氣。火的作用是蒸發,任何物質受到火逼迫都會潮濕,這是水氣的作用。水剋制火,火中含有水氣,因此受到水控制,不至於過度炎熱。脾主宰中央濕潤的土,它的本質黏膩潮濕,這是水氣的作用。土剋制水,水是土的奴隸,應該供養土。土的性質平穩,這是土的正氣。平穩則容易鬱結,必須借用木氣來疏通。土是萬物所歸,具備四種氣,但它特別需要藉助水和木。

何者?土不可燥,亦不可郁,故脾之用主於動,是木氣也。肺主西方燥金,其體勁潔,是木氣也。其性清肅,是金之正氣也。其用酷烈,酷暑烈火,火使人畏,金亦使人畏,是金中有火神也。火有光明,金亦有光明者也。腎主北方寒水,其體流動,是火氣也。其性沉下,是水之正氣也。

白話文:

什麼意思呢?土質不能過於乾燥,也不能過於淤積,所以脾臟的作用以活動為主,這是木氣的作用。肺臟掌管西方的乾燥金氣,其性質剛健潔淨,這是木氣的作用。其性質清靜肅穆,這是金氣的正氣。而它的作用卻是酷烈,酷暑和烈火讓人畏懼,金氣也會令人畏懼,這是因為金氣中含有火神。火光明亮,金氣中也有明亮的一面。腎臟掌管北方的寒冷水氣,其性質流動,這是火氣的作用。其性質沉著,這是水氣的正氣。

其用溫潤,是土氣也。由是觀之,五行之中,各有五行,不待外求,而本體自足。此天地相生相成,自然之數,當然之常也。停停勻勻,不偏不倚,至於有變,則為病矣。變者,謂自病而所不勝者乘之,與自病而乘所勝者,皆是也。二者吉凶緩急,前人皆混統立說,未曾分析。

白話文:

五行之中各有相生相剋,天地自然之道理,當然也要均衡依序,至於深入的分析。

今吾思之,凡自病而所不勝者乘之,其吉凶未可知,而其勢必緩也;自病而乘所勝者,其勢急而必凶矣。何以言之?自病則本當為人所乘,其勢順;自病而反能乘人,其勢逆也。其順逆奈何?正虛與邪實之別也。

白話文:

現在我思索著,若自己生病了,卻被剋制自己病情的因素所侵襲,吉凶難以預料,但病情發展必定緩慢;若自己生病了,反過來剋制了原本剋制自己的因素,病情發展將會急劇惡化,必定兇險。為什麼這麼說?若自己生病了,理應被剋制,這是順勢而為;但自己生病了卻能反過來剋制別人,這是逆勢而行。順勢與逆勢的區別在哪裡?就在於正氣虛弱與邪氣旺盛。

正虛者,脾土虛則肝木盛,心火虛則腎水盛,肝、腎本無邪,本無意來克脾、克心,不過五臟之氣,此虧則彼溢,有互相挹注之勢,故土虛不運,則木氣滿悶;火氣不揚,則水氣寒凝耳!其病在自虛之臟,而不在來乘之臟也。其吉凶不可知者,何也?謂自虛之臟氣微,則相生之力微,但以藥助之,而可復矣,並無事瀉來乘之臟也。是其治最易,而無待輾轉斡旋也。

白話文:

虛弱的體質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肝氣過盛,心火虛弱導致腎水過盛。肝腎本身沒有邪氣,也沒有意圖來侵犯脾胃和心臟。只不過是五臟之氣,哪個虛弱了,哪個就會過盛,相互影響補充而已。所以脾胃虛弱不能運化,就會導致肝氣鬱結;心火不旺,就會導致水氣寒凝。而疾病的根源在於虛弱的臟腑,而不是侵犯的臟腑。

至於病情是吉是兇很難預料,為什麼呢?因為虛弱的臟腑機能微弱,相生的力量不足,但只要用藥物幫助,就可以恢復了,不需要瀉掉侵犯的臟腑。所以治療這種虛弱的體質最容易,不需要反覆調動。

必自虛之臟氣竭,而後相生之力竭,而不可為矣,故曰其勢緩也。邪實者,肝邪實則剋土,不必土臟之虛也,而徑克之。腎邪實則剋火,不必火臟之虛也,而徑克之。克之則傳之,七傳而生氣絕矣。其絕也,不待其七傳而知也,當其初傳,而預決之矣。何也?有病之臟,本不當力能乘人,今其力能乘人者,邪盛而本臟之元氣已絕,不能自主,惟邪氣之所欲為而肆行無忌也。若本臟元氣未絕,則自能監製邪氣,不使橫溢至此矣。

白話文:

疾病必定是由於臟腑虛弱,而後生機耗盡,無法繼續活動。所以說疾病發展的勢頭是緩慢的。

邪氣強盛時,肝邪強盛就剋制脾胃,不一定非得脾胃虛弱才剋制它,而是直接剋制。腎邪強盛就剋制心火,不一定非得心火虛弱才剋制它,而是直接剋制。剋制之後,邪氣便會傳播,七次傳播後生機就消亡了。生機消亡,不必等到七次傳播才知道,在第一次傳播時就能預先判斷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有病的臟腑,本來不應該有力氣侵犯人體,現在它有力氣侵犯人體,這是因為邪氣強盛,而本臟器官的元氣已經消亡,不能自主,只能任由邪氣所欲為,肆無忌憚地流行。如果本臟器官的元氣沒有消亡,那麼就能夠自己控制邪氣,不讓邪氣橫行到這種地步。

本臟氣絕,則生生之源竭,而所勝之臟失其所恃,故克而傳之易易也。如肝邪實,則肝之正氣不能生火,而土之化源已虛。肝邪來逼,略無救援,既經傳脾,肝脾合氣,邪力愈大,正氣愈微,勢如破竹。初或數日而傳一臟,繼則一日而傳一臟,或一日而傳數臟矣。當其初傳,化源已絕,用藥補瀉,皆窮於無可施,故曰其勢凶而急也。

白話文:

如果本臟的能量耗盡,那麼生命之源就會枯竭,而被本臟約束的臟器失去依賴,所以入侵和傳播疾病就會很容易。比如肝臟邪氣旺盛,肝臟的正氣就不能生火,而脾臟的轉化功能也已經虛弱。肝臟的邪氣來襲,幾乎沒有援兵,一旦傳播到脾臟,肝脾之氣合在一起,邪氣的力量越大,正氣就越弱,就像破竹之勢。最初或許幾天傳播到一個臟器,後來一天傳播到一個臟器,或者一天傳播到幾個臟器。當疾病最初傳播時,轉化功能已經斷絕,無論是用藥補益還是瀉下,都已經窮盡了方法,所以說這種情況兇險而緊急。

何也?所謂邪實者,以其得母氣之生助也。肝挾水邪而剋土,則火不能生;脾挾火邪以剋水,則金不能助故也。是同一相乘相剋,而其吉凶緩急,如是懸隔,臨診決病,視人生死,其可不盡心乎?故越人、仲景論治未病,皆曰見肝之病,必先實脾,是當其未傳而急防之也。急防云者,抑木之亢,扶土之衰,仍資火氣,以導木之去路,培土之來源。

白話文:

為什麼呢?所謂病邪的力量強盛是因為它們得到了母氣的生長幫助。肝主水,如果肝氣夾帶水邪去剋制脾土,則心火無法生長;脾主土,如果脾氣夾帶火邪去剋制腎水,則肺金無法相助。雖然都是相剋的關係,但吉凶和緩急的差別卻如此懸殊。在臨牀診斷疾病和預測生死時,豈能不全力以赴呢?所以,越人(高武)和仲景(張仲景)在討論未病先治時,都說看到肝臟疾病,必定先補脾胃,這是因為在疾病傳變之前就設法預防。所謂急防,就是抑制亢盛的肝木,扶持衰敗的脾土,並且依賴心火,引導肝木洩散的通道,培補脾土生長的來源。

其法攻補兼施,輾轉斡旋,如隔二隔三,瀉南補北,良工心苦,正為此耳!至如薛立齋、張景岳輩,每曰補正則邪自去。此乃自虛而為人所乘者,變因自虛,人本無邪,故直補本宮,無事誅伐也。

白話文:

這種方法採取攻補並用的方式,不斷地調整,就像隔兩次才一次,瀉去南方的火氣,補充北方的腎水。高明的醫師煞費苦心,正是為了這個。像薛立齋、張景嶽他們常說:補強正氣,邪氣自然離去。這是因為正氣虛弱而被人所乘,虛弱纔是病變的根源,人本來沒有邪氣,所以直接補強正氣,沒有必要誅伐邪氣。

又嘗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假者反之之義,曰:前賢有言,實熱以苦寒折之,虛熱以甘溫除之。用苦寒者,是熱者寒之、微者逆之之義也;用甘溫者,是假者反之之義也。又言陰盛格陽,陽盛格陰,則先其所主,伏其所因,或寒藥而熱服,或熱劑而寒佐,是甚者從之之義也,所謂反佐是也。

白話文:

作者曾經談論過「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假者反之」的原則:

  • 古人說,如果是實熱(熱症),就用苦寒的藥來攻克它;如果是虛熱(虛證),就用甘溫的藥來消除它。使用苦寒藥物,符合「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的原則;而使用甘溫藥物,則符合「假者反之」的原則。
  • 此外,如果陰氣過盛阻礙陽氣,陽氣過盛阻礙陰氣,那就先加強受阻一方,抑制造成阻礙的一方。例如,使用寒藥時加服熱性藥物,或使用熱劑時加入寒性藥材。這符合「甚者從之」的原則,也稱為「反佐」。

此三者,逆之義為最顯,從之義前賢發之為最詳,獨所謂假者反之,自昔未有篤論,而又往往混於甚者從之之中,漫無分別。不揣狂愚,聊獻一得,以質高明。即如甘溫除大熱一事,豈真大熱而可用甘溫耶?是必虛熱也;夫所謂虛者,何也?氣虛則心寒,寒非熱也;血虛則必燥,燥為次寒,亦非熱也。其熱何也?是亢極而見勝己之化也。

白話文:

乾燥的屬性為金,具有金氣;炎熱的屬性為火,具有火氣;寒冷的屬性為水,具有水氣。

燥為金氣,熱為火氣,寒為水氣。燥之化熱,是化其所不勝,以火剋金,即經之所謂承也;寒之化熱,是化其所勝,火反侮水,即仲景之所謂橫,是陰陽二氣之對化也。虛熱生於寒,燥熱由虛生。虛、熱二字,當折看,不當連讀。惟其虛也,燥也,故以甘潤燥,以溫煦寒也。

乾燥轉化為炎熱,是化解它所不能克服的,即以火剋金,這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承」;寒冷轉化為炎熱,是化解它所剋制的,即火反過來欺負水,這是仲景所說的「橫」,這是陰陽二氣的相互轉化。

虛寒會生出虛熱,乾燥性虛也會生出虛熱。「虛」和「熱」兩個字應該分別看待,不能連在一起讀。正是因為虛弱和乾燥,才用滋潤的東西化解乾燥,用溫和的方法溫煦寒冷。

白話文:

乾燥變成炎熱,是克服它本身無法克服的,也就是火克金,這是《黃帝內經》裡的「承」;寒冷變成炎熱,是剋制它所剋制的,也就是火反過來欺負水,這是仲景的「橫」,這就是陰陽二氣互相轉化的道理。

虛寒會產生虛熱,乾燥性虛也會產生虛熱。「虛」和「熱」這兩個字要分開理解,不能連在一起讀。正是因為虛弱和乾燥,才要用滋潤的東西來化解乾燥,用溫和的方法來溫暖寒冷。

虛燥去而熱自除,是真火蒸騰,而物轉潤矣。故不知者以為大熱,其知者以為寒燥;不知者以為甘溫除大熱,其知者以為甘溫除寒燥;不知者以為反治,其知者以為正治。就其假者而言之,則謂之反;就其真者而言之,則猶是正也。劉河間謂:己亢過極,反似勝己之化。似也者,假之謂也。

白話文:

當虛火和乾燥被去除後,內熱自然消除,這纔是真正的火氣蒸騰,讓身體轉變為滋潤的狀態。所以不懂的人認為身體很熱,而懂得的人則認為是寒冷乾燥;不懂的人認為用甘溫的藥物來去除大熱,而懂得的人則認為用甘溫的藥物來去除寒冷乾燥;不懂的人認為這是反向治療,而懂得的人認為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從假象來看,可以說是反向治療;從本質來看,仍然是正確的治療。劉河間說:如果亢盛過度,就會看起來像是被剋制了一樣。看起來像是,就表示是假象。

醫者能見其真,而不眩於假,斯可矣!雖然甘溫除假熱,固矣。而用甘溫之法,又有術焉,非徒曰甘溫,遂盡厥妙也。凡病氣正來者,其氣多實而強;病氣反來者,其氣多變而幻。故《內經》每致警於虛邪也。何者?其氣既能自化,是已挾人身之靈氣以為氣矣。以甘溫治其本原,直搗老巢,而真相可見矣。

白話文:

醫師如果能夠辨別出疾病的真實本質,不被虛假的症狀所矇蔽,這樣就夠了!雖然說用溫補的方法可以消除虛熱,這是肯定的。但是運用溫補的方法,裡面還有技巧,並不是單純地說溫補,就能發揮它的妙用。凡是導致疾病的正氣來襲時,其氣勢往往充滿實力和旺盛;導致疾病的邪氣來襲時,其氣勢往往具有變化性和幻象。所以《內經》常常告誡人們要提防虛邪。為什麼呢?因為邪氣既然能夠自行變化,說明它已經挾持了人體的元氣作為了它自己的氣勢了。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它的根本,直接打擊它的老巢,那麼疾病的真實面貌就可以看清楚了。

但氣靈而藥不靈,往往藥力為病氣所據,而不得達其巢窟,將甘溫反助病氣以為虐,故藥之中亦必具有靈氣,而後足以與病氣相敵。所謂靈者,何也?凡物必力有餘而後能化。寒燥化熱,必寒燥厚積日久可知也。厚積日久者,鬱結之謂也。氣虛不足以推血,則血必有瘀;血虛不足以滑氣,則氣必有聚。

白話文:

但如果元氣不靈而藥物靈驗,往往是因為藥力被病氣阻擋,無法到達病竈處。甘溫藥物就會反過來幫助病氣作惡。因此,藥物中也必須具備靈氣,才能與病氣對抗。

所謂的「靈氣」,是指什麼呢?任何事物都必須有餘力才能發生作用。例如,寒氣和燥氣可以化為熱氣,必須寒氣和燥氣積聚到一定程度才能發生作用。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是鬱結的意思。如果氣虛不足以推動血液,血液就會瘀滯;如果血虛不足以滋潤氣體,氣體就會聚積。

東垣諸方,多用升、柴。而滑伯仁謂每用補劑,加桃仁等破血疏絡之品,其效最捷。經謂反佐,治實熱者,苦寒而佐之以熱;治虛熱者,甘溫亦可佐之以寒。(虛勞大熱,每用熱藥涼服。)又,昔人論連理丸治吞酸,能變胃而不受胃變,是皆靈之類也。病有化氣,藥亦有化氣。

白話文:

劉河間等人的醫方中,常用升麻、柴胡這類升提之藥。而滑壽伯認為,在使用補益藥劑時,加入桃仁等破血通絡的藥物,效果會非常迅速。

《黃帝內經》中提到,治療實熱的藥物,通常是苦寒的,它們會配伍一些溫熱的藥物;治療虛熱的藥物,通常是甘溫的,它們也會配伍一些寒涼的藥物。(對於虛勞發熱,常常使用溫熱藥物,但是用冷水送服。)此外,古人討論過連理丸治療反酸,它能改變胃的性質,而不被胃本身所改變,這都是非常神奇的例子。

疾病有化氣的現象,藥物也有化氣的作用。

如酸甘化陰,辛甘化陽是也。善用者,且能借病之假氣,以助藥之真力,是即兵法之招撫者也。昔人又謂:化氣之力,甚於本氣。蓋氣之所以能化者,必其人之正虛,而邪氣之力厚,有以勝夫人之正氣,於是化良為寇,反挾人之氣,以還而傷人。如寒燥化熱,非寒燥已化為熱也。

白話文:

酸性甘味的食物化生陰氣,辛味甘味的食物化生陽氣。善於運用的人,還可以借用病氣,來幫助藥物的真正效力,這就像兵法中的招降納編。

古人又說:化氣的力量,勝過本氣的力量。因為氣之所以能化,一定是這個人正氣不足,邪氣力量強大,能勝過這個人的正氣,於是把好的氣質變為敵人,反而劫持這個人的氣,來傷害這個人。比如寒燥化熱,並不是寒燥本身就化為了熱。

寒燥自在,而其力又能驅使人身之正氣為熱,以為之疑陣作障於外也。所謂承製之虛也,其氣最幻而最銳,故醫者必以全神全力制之,視其變化而捷應焉,乃可有濟。此虛勞內傷大病之所以難治也。虛勞大病,往往近於鬼神,非鬼神也,化氣之靈者也,仍即人身本氣之靈者也。

白話文:

寒冷和乾燥的環境往往會影響人體的正氣,使其產生熱量,形成一種假象。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的虛弱所造成的,氣息既虛幻又尖銳,因此醫生必須全心全力地去調整,根據變化快速應對,這樣才能取得療效。這種虛勞引起的重大疾病之所以難以治療,正是因為它常常與鬼神相似,實際上不是鬼神,而是氣的變化所引起的,仍然是源於人體內在氣息的變化。

此二篇者,或論物性,或論病機,或論治法,揆之經旨,固未能發明萬一;又嘗綜而論之,世間無物不本於五行也。天地之氣,有常有變。風,其性升,其體寒,其用溫,其化燥;寒,其性斂,其體濕,其用寒,其化風;暑,濕熱之合也,生於郁,體用俱同濕熱,其化風燥;濕,其性重,其體熱,其用濕,其化寒;燥;其性降,其體風,其用燥,其化火;火,其性散,其體燥,其用熱,其化濕。此順化也,亦曰傳化。

白話文:

這兩篇文章,有的是討論事物的屬性,有的是探討疾病的發病機理,有的是探討治療的方法。用經典的理論來衡量,也不能領悟其中的萬分之一。但我曾嘗試將它們加以綜合論述,世上沒有任何事物不源於五行。天地間的氣,有恆常的,也有變動的。風,它的屬性是升,它的本質是寒涼,它的作用是溫暖,它轉化為燥氣;寒,它的屬性是收斂,它的本質是濕潤,它的作用是寒涼,它轉化為風氣;暑熱,是濕熱結合而成,產生於鬱結,本質和作用都與濕熱相同,它轉化為風燥;濕,它的屬性是重濁,它的本質是溫熱,它的作用是濕潤,它轉化為寒氣;燥,它的屬性是下降,它的本質是風氣,它的作用是乾燥,它轉化為火氣;火,它的屬性是散發,它的本質是乾燥,它的作用是溫熱,它轉化為濕氣。這是氣的順序轉化,也稱為傳化。

更有對化,即濕極化燥、寒極化熱是也。對化有虛有實。傳化是氣機更代之常,對化是氣機憤激之變,故必極而後化也。又有兼化,亦虛化之類也。又有合化,如風合熱而化燥,寒合濕而化熱,亦實化之類也。五行之氣,金木皆有燥,水土皆有濕,但金燥而斂,風燥而散,土濕而熱,水濕而寒,火則能燥能濕,其燥者木亢而水不交也,其濕者土鬱而木暢也。故火得風而焰長,以器掩之,而器即潤矣。

此五行生化之性情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對化」,指的是濕氣極盛化為燥熱、寒氣極盛化為熱氣。對化可以分為虛化和實化。傳化是氣機更新代謝的正常現象,對化則是氣機激憤變化的結果,所以一定要達到極致才會發生化變。還有一種「兼化」,類似於虛化。還有一種「合化」,例如風與熱結合化為燥熱,寒與濕結合化為寒濕,也屬於實化。五行之氣中,金氣和木氣中都有燥氣,水氣和土氣中都有濕氣,但是金氣的燥氣是收斂的,風的燥氣是散發的,土的濕氣偏熱,水的濕氣偏寒,火氣則既能燥也能濕,它的燥氣是由於木氣過旺導致水氣不交,它的濕氣是由於土氣鬱結導致木氣暢通。所以火氣得到風的助力,火焰會旺盛,如果用容器蓋住它,容器就會被弄濕。

四時更代,成功者退,一盛一衰,互相牽制,不獨天地之氣然也,即人之性情亦如之。經曰: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悲傷肺,喜勝悲;恐傷腎,思勝恐。又膽為中正之官,謀慮久不決則傷膽也;肝為將軍之官,鬱怒不得發則傷肝也。恐懼不止,注而為思;思慮不得,激而為怒;盛怒不止,鬱而為悲,喜無節,則易恐;悲太過,則易喜。此五臟性情之承製生化也。

故扁鵲、華佗,皆能以激怒起沉疴,張子和亦能以引笑開痼疾,非大具神通者乎!

白話文:

隨著季節變換,成功與衰敗交替出現,相輔相剋,不僅適用於天地之氣,人體的生理和情緒也受此規律影響。

醫經中記載:

  • 憤怒會損傷肝,悲傷能剋制憤怒。
  • 喜悅會損傷心,恐懼能剋制喜悅。
  • 思慮過度會損傷脾,憤怒能剋制思慮。
  • 悲傷會損傷肺,喜悅能剋制悲傷。
  • 恐懼會損傷腎,思慮能剋制恐懼。

此外,膽是主導決斷的器官,如果長時間猶豫不決,會損傷膽。肝是統領身體的器官,如果憤怒得不到發泄,會損傷肝。

恐懼如果持續不斷,會轉化為思慮;思慮過多,會激發憤怒;憤怒如果長時間持續,會積壓成悲傷;喜悅過度,容易產生恐懼;悲傷過度,容易轉化為喜悅。

這些情緒變化反映了五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

至於治病之法,則以安仇之義為最奧要其義大著於《至真要論》中。如太陽寒水之勝而剋火矣,治之者,必以甘溫土性之藥制水,以苦溫火性之藥扶火是矣。然水之亢者,不可徒制也,必有以順其性而導之,故復以酸溫木性之藥,開水氣滋生之路,即以培火氣發生之源也,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法至密矣。而未已也,如此治之,則水必退,火必進,水哀火銳,土氣又將上僭矣。

白話文:

至於治療疾病的方法,最深奧的就是「平衡陰陽」的法則。這個法則在《至真要論》中被詳細闡述。例如,如果陽明寒水亢盛而剋制了陽火,治療方法就必須使用甘溫的土性藥物來約束水,同時使用苦溫的火性藥物來扶助陽火。但是,亢盛的水不能只用約束的方法,還必須順著它的特性來引導它,因此再使用酸溫的木性藥物,打開水氣生發的通道,以此培育陽火生發的源頭。再加上對症的藥物,滋養生發,這個方法十分精妙。但是還沒有結束,如此治療,水氣必定會退去,陽火必定會旺盛,水氣衰弱,陽火旺盛,土氣又會過盛。

故仍以鹹寒水性之藥小佐其間,合酸溫木性以併力制土,此所以安其屈伏,無使勝復之相尋無已也。前賢醫案,常有先用熱藥以愈病,後用涼藥以清余患者。此類多矣,非熟於氣化,能如是乎?

白話文:

因此,仍然使用鹹寒水性藥物作為輔助,結合酸溫木性藥物共同抑制土性,這樣才能穩定(身體)陰陽失衡的狀態,避免(土性)持續過旺。前人醫案中,經常先使用熱性藥物治療疾病,然後再使用涼性藥物清除殘餘病邪。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只有熟知氣化理論的人才能做到。

總之,五行之氣,有亢而後有制,有制而後有生有化,此自然之數也。故業醫者,必講求亢害承製生化六字,而善用之,於是每遇一病,可以逆而制之,亦可順而導之,調其氣使之平,而生化之常復矣。試更以經義證之。經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白話文:

總而言之,五行之氣,亢盛了之後纔有抑制,抑制之後纔有生長和變化,這是自然法則。所以從事醫學的人,一定要研究亢、害、承、制、生、化的六個字,並且善於運用。這樣,每當遇到一種疾病,可以逆勢抑制,也可以順勢引導,調和氣機使之平衡,恢復生化常態。再通過經典義理來證明。經典上說:木遇到金就會被砍伐,火遇到水就會熄滅,土遇到木就會疏通,金遇到火就會熔化,水遇到土就會枯竭。

此五行之相制也。又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義,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又曰:折其鬱氣,資其化源,無翼其勝,無贊其復。迎而奪之,惡得無虛;隨而濟之,惡得無實。又曰: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此五勝、五郁之治法也。

白話文:

這句話講述了五行之間的相剋關係。又說:木氣鬱盛,要用火來疏通;火氣鬱盛,要用土來剋制;土氣鬱盛,要用金來洩洩;金氣鬱盛,要用水來滋潤;水氣鬱盛,要用土來剋制。

但具體怎麼調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過盛了,就要想辦法疏通或遏制,就像前面說的「瀉之」的意思。

又說:疏通鬱氣,幫助它們運化,不能助長它們的旺盛,也不能幫助它們恢復。

如果順著(五行相生)的方向奪取(五行相剋)的力量,那麼肯定會導致虛弱;如果逆著(五行相生)的方向幫助(五行相剋)的力量,那麼肯定會導致實熱。

又說:用相生的五行來幫助它,用相長的五行來滋養它,這樣才能達到陰陽氣血的和諧。

這五勝(指相剋)和五鬱(指相剋過度)的治法就是這樣。

故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而厥陰遂先酸后辛矣;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咸,而少陰、少陽遂先甘後咸矣。土、金、水仿此。先用瀉者,制其勝也;後用補者,安其復也。

白話文:

木屬的臟腑主氣,瀉它用酸味,補它用辛味,所以厥陰先用酸味後用辛味;火屬的臟腑主熱,瀉它用甘味,補它用鹹味,所以少陰、少陽先用甘味後用鹹味。土、金、水類推。先用瀉的方法,是為了剋制它的亢盛;後用補的方法,是為了使其恢復平衡。

又如氣味之用,互用生化。經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者,不治五味屬也。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服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蓋以自來用藥者,只求其氣,不求其味。但取氣寒以治熱,而不知寒之苦者入心化火也;但取氣熱以治寒,而不知熱之咸者入腎化水也。味久則化氣者,經曰:味歸形,形歸氣。

白話文:

就好像氣味的作用可以相互影響,促進化生。經典上說:吃了寒性的藥反而發熱,吃了熱性的藥反而發寒,這是因為沒有把握好五味的歸屬所致。五味進入胃中,各歸其所喜的臟腑發揮作用: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長期服用能增強氣血,這是物質轉化的規律。氣血增強過度和時間過久,就會導致夭折。這是因為以往用藥的人,只注重藥的氣性,不注重藥的味道。只用寒氣來治療熱症,卻不知道寒性苦味的藥物入心會化生火氣;只用熱氣來治療寒症,卻不知道熱性鹹味的藥物入腎會化生水液。味道長期作用就會轉化為氣。經典上說:味道歸屬於形體,形體歸屬於氣。

又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故五味久服,即增氣也。味陰氣陽,陽動而散,陰靜而留,留則久積力厚,與臟氣合同而化,用藥者當知防微矣。李東垣曰:同味之物,必有諸氣;同氣之物,必有諸味。用其味者,必審其氣;用其氣者,必防其味也。

白話文:

此外,食物的五味進入口中,會儲藏在腸胃中。不同的食物味道儲藏在不同的部位,用來滋養五臟之氣。因此,長期食用五味,就會增加身體的元氣。

不同的食物味道有陰陽之分。陽性味道會動而散發,陰性味道會靜而積聚。長期積聚,力量就會增強,與臟腑之氣結合而化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該注意預防不良反應。

李東垣說:味道相同的物質,一定會產生特定的氣;產生特定氣的物質,一定會有特定的味道。使用某種味道的藥物,必須仔細考慮它的氣性;使用某種氣性的藥物,必須預防它的味道。

又如脈象之至,亦本六氣。經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閒氣左右,隨其所在。何者?謂不得以天地之氣,主診一歲,必隨六氣之至,分診四時也。六氣之脈奈何?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

白話文:

例如脈象的變化,也與六氣有關。醫書上說:天地間的氣候變化,無法用脈診來判斷,而是要根據六氣的流轉而判斷。為什麼呢?因為不能用天地之氣來診斷一整年,必須根據六氣的到來,分時段診療。六氣的脈象是怎麼樣的?厥陰之氣到來,脈象會弦緊;少陰之氣到來,脈象會鉤形;太陰之氣到來,脈象會沉細;少陽之氣到來,脈象會大而浮;陽明之氣到來,脈象會短促而澀滯;太陽之氣到來,脈象會大而長。

其至也,或太過,或不及,更有澀極似滑,弦極似緩,虛寒似熱,大熱似寒,病內寒而脈中空,邪外充而脈內陷,故承製有虛實,生化有真假,雖明者往往為所眩矣。經曰:脈從病反者,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諸陰之反者,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明乎此,而脈無遁矣,而病無遁矣,而治亦無難矣!

白話文:

病證到了極致時,有的過分,有的不足,更有的澀脈極像滑脈,弦脈極像緩脈,虛寒像發熱,大熱像發寒,病情內部寒而脈中空虛,邪氣外盛而脈內沉陷,因此鑑別脈證有虛實之分,分析病證有真假之別,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常常被弄得迷惑不解。經書中說:脈象和病證相反的,脈至而從容,按壓時不鼓動,所有陽脈都是這樣;所有陰脈相反的,脈至而從容,按壓時鼓動得厲害而旺盛。明白這些道理,脈象就無處遁形,病情也無處遁形,治療起來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