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升降出入論

六微旨論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王氏釋之曰:凡竅橫者,皆有出入去來之氣;竅豎者,皆有陰陽升降之氣往復於中。即如壁窗戶牖,兩面伺之,皆承來氣衝擊於人,是則出入氣也。

白話文:

《六微旨論》中說:如果不進行呼吸,人的精神就會消亡,如果不進行升降,人的氣血就會孤立無助。所以,沒有呼吸就無法生長壯老死亡,沒有升降就無法養生化收藏。升降出入,沒有器官不能有,但如果器官離散了,生化作用也就停止了。王叔和解釋說:凡是橫向的孔竅,都存在出入的氣息;凡是豎向的孔竅,都存在陰陽升降的氣息往返其中。就像牆上的窗戶一樣,從兩面看,都可以看到氣息撲在人的身上,這就是出入之氣。

(西醫謂:人居室中,不可兩面開窗,則人之中氣,為往來之氣所衝擊不能支,即頭空痛矣。)又如陽升則井寒,陰升則水暖,以物投井,及葉墜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氣所礙也。虛管溉滿,捻上懸之,水固不泄,為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溉不入,為氣不出而不能入也。

白話文:

(現代醫學說:人們居住的房子,不能兩面開窗,否則人體的正氣會被往來風氣沖擊而無法抵抗,因此會頭空痛。)就像太陽升起,井水變冷;月亮升起,泉水變暖一樣,都是因為上升的氣流阻礙所致。空竹充滿水,把它懸掛起來,水就不會漏出來,這是因為沒有上升的氣流,所以水不能下降。空瓶口小,倒水進去不進,這是因為瓶子裡的氣流無法排出,所以外面的水無法進去。

可謂發揮盡致矣。劉河間曰:皮膚之汗孔者,謂泄汗之孔竅也。一名氣門,謂泄氣之門戶也。一名腠理,謂氣液之隧道紋理也。一名鬼門,謂幽冥之門也。一名玄府,謂玄微之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萬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門戶也。經曰: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白話文:

這可以說是發揮到極致了。劉河間說:毛孔是排出汗液的小孔。氣門是排出氣體的門戶。腠理是氣液流動的通道紋路。鬼門是黑暗幽冥之門。玄府是深奧微妙的府邸。而這個玄府中,沒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的,人的臟腑、皮毛、血肉、筋膜、骨髓、爪牙,甚至萬物,都包含在其中,是出入升降的道路門戶。經書上說:升降出入,沒有什麼器物不具備。

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則不能用也。故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鬱,玄府閉塞,而致津液、血脈、榮衛、清濁之氣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怫鬱微甚,而為病之大小焉。

白話文:

因此,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思想、精神和意識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都是因為氣血能順利升降出入。如果某一部位閉塞了,就無法發揮作用。

所以,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鼻子聞不到香氣、舌頭嘗不出味道、筋骨僵硬、爪子萎縮、牙齒腐爛、毛髮脫落、皮膚麻木、腸胃無法消化吸收,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熱氣鬱積,氣血運行受阻,導致津液、氣血、營養物質和廢物無法正常升降出入造成的。根據熱氣鬱積的嚴重程度不同,所引發的疾病大小也不同。

李東垣曰:聖人治病,必本四時升降浮沉之理,權變之宜,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經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仲景謂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大抵聖人立法,且如升陽或散發之劑,是助春夏之陽氣令其上升,乃瀉秋冬收藏殞殺寒涼之氣。此升降浮沉之至理也。

白話文:

李東垣說:醫聖治療疾病,一定會遵循四季氣候的升降浮沉規律,根據時間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法,必須先了解一年中的氣候變化,不要違背自然規律。經書上說:順應升降浮沉,逆轉寒熱溫涼。仲景說,陽氣旺盛而陰氣虛弱,瀉下會好轉,發汗會死亡;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發汗會好轉,瀉下會死亡。總之,醫聖制定治療原則,就像扶助春夏的陽氣使其上升,阻擋秋冬的寒涼之氣。這就是升降浮沉的最高準則。

天地之氣,以升降浮沉,乃生四時。如治病,不可逆之。故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夫人之身,亦有四時天地之氣,不可只認在外,人亦體同天地也。《吳醫匯講》引蔣星墀說曰:《傷寒論》所謂傳經,即是出入精義。蓋正氣出入,由厥陰而少陰、太陰,而少陽、陽明、太陽,循環往復。

白話文:

天地之氣,以升降浮沉的運作方式,形成四時。治病時,不可違反這法則。因此,順應天意的就能昌盛,違逆天意的就會滅亡。人體也有四時變化,天地之氣不僅存在於外界,人體內部也有相同的運行規律。

蔣星墀在《傷寒論》中提到「傳經」,指的是正氣出入體內的精妙道理。正氣由厥陰經出入,循序經過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等經脈,循環往復。

六淫之邪,則從太陽,入一步,反歸一步,至厥陰而極。此邪氣進而正氣退行,不復與外氣相通,故開、闔、樞三者,最為要旨。(見《素問·陰陽離合論》、《靈樞·根結篇》中。)分言之,為出入,為升降;合言之,總不外乎一氣而已矣。觀東垣《脾胃論》浮沉補瀉圖,以卯酉為道路,而歸重於蒼天之氣。

白話文:

六種外來的病邪,會從太陽經進入人體,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反向回到厥陰經,到達極點。這是因為病邪進入身體後,正氣就會逐漸衰退,無法再與外在空氣相通,所以「開」、「闔」、「樞」這三個步驟就顯得至關重要。(見《素問·陰陽離合論》、《靈樞·根結篇》)如果把它們分別來說,就是出入和升降;如果把它們結合起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氣的變化而已。參看東垣的《脾胃論》中的浮沉補瀉圖,以卯酉為道路,而特別重視來自蒼天的氣。

考其所訂諸方,用升、柴、苓、澤等法,實即發源於長沙論中葛根柴胡、五苓之意,引而伸之,所謂升之九天之上,降之九地之下。雖內傷、外感殊科,而於氣之升降出入,則無以異耳!吳鞠通《溫病條辨》有曰:風之體不一,而風之用亦殊。春風自下而上,夏風橫行空中,秋風自上而下,冬風刮地而行。

白話文:

考查前人所訂立的各種藥方,使用升、柴、苓、澤等方法,實際上都是源自於《長沙論》中葛根、柴胡、五苓的思想。這些方法進一步發展,提出所謂「升之九天之上,降之九地之下」。雖然內傷、外感有不同的病因,但在氣的升降出入方面卻沒有什麼不同!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風的性質各不相同,其作用也大不相同。春風從下往上吹,夏風橫吹空中,秋風從上往下刮,冬風在地面上吹。

其方位也,則有四正、四隅,此方位之合於四時八節也。諸家之論,闡發無餘蘊矣。

升降出入者,天地之體用,萬物之橐籥,百病之綱領,生死之樞機也。茲更舉天地之氣、人身之氣,與夫脈象、病機、治宜,一一而條析之。

白話文:

升降出入是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是萬物的呼吸門戶,也是百病的關鍵紐帶,決定著生與死的轉變。現在我們將天地之氣、人體之氣,以及脈象、病理和治療方法逐一分析和說明。

四時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其行也。如輪之轉旋,至圓者也。如春氣自下而上,直行者,是冬氣橫斂已極,堅不可解,若徑從橫散,則與冬氣驟逆矣。氣不可逆也,故先從直行以活其機,而後繼以夏之橫散也。夏氣疏散已極,若徑從橫斂,又與夏氣驟逆矣。轉旋之機不可驟也,故先以秋之直降,而後繼以冬之橫斂也。

白話文:

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春天生髮、夏天生長、秋天收斂、冬天貯藏。這種變化就像車輪轉動一樣,運行到極致就會反轉。比如春天的氣息自下而上直行,這是因為冬天的氣息橫向收斂到了極點,堅固得無法解開。如果直接從橫向散開,就會和冬天的氣息突然逆轉。氣不能逆行,所以先從直行開始來激發它的生機,然後再用夏天的橫向散開。夏天的氣息疏散到了極點,如果直接橫向收斂,又會和夏天的氣息突然逆轉。轉動的機制不能驟然轉變,所以先用秋天的直行下降,然後再用冬天的橫向收斂。

所以然者,各以其橫行、直行之極也。直行極,則不可以徑從直升、直降,而必先有橫行開闔之氣以疏之;橫行極,則不可以徑從橫散、橫斂,而必先有直行浮沉之氣以達之。若直行未極,則升者未嘗不可以直降,降者未嘗不可以直升;橫行未極,則散者未嘗不可以橫斂,斂者未嘗不可以橫散。

白話文: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它們各自達到橫向運動和縱向運動的極限。縱向運動達到極限,就不可以直接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而必須先有橫向開合的氣機來疏通;橫向運動達到極限,就不可以直接從散開或收斂,而必須先有縱向浮沉的氣機來達到。如果縱向運動沒有達到極限,那麼向上運動的就不可能直接向下運動,向下運動的就不可能直接向上運動;如果橫向運動沒有達到極限,那麼散開的就不可能直接收斂,收斂的就不可能直接散開。

即如春日未嘗無秋風,而春之後,決不可繼以秋也;夏日未嘗無冬風,而夏之後,決不可繼以冬也。此天地四時斡旋之機妙也。

白話文:

就像春天裡偶爾會有秋風,但春天之後,絕對不會緊接秋天;夏天裡偶爾會有冬風,但夏天之後,也不會接著冬天。這是天地四季運轉中微妙的規律。

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橫直腠理,為氣所出入升降之道。升降者,裡氣與裡氣相迴旋之道也;出入者,裡氣與外氣相交接之道也。裡氣者,身氣也;外氣者,空氣也。鼻息一呼,而周身八萬四千毛孔,皆為之一張;一吸,而周身八萬四千毛孔,皆為之一翕。出入如此,升降亦然,無一瞬或停者也。

白話文:

人體的肉、筋、骨骼都有橫向和縱向的紋理,這些紋理是氣出入升降的通道。氣的升降是人體內的氣與體內的氣相互旋轉的途徑;氣的出入是人體內的氣與外部空氣相互接觸的途徑。體內的氣就是人體的氣息;外部的氣就是空氣。當我們呼一口氣,全身的八萬四千個毛孔都張開;當我們吸一口氣,全身的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收縮。氣的出入是這樣,氣的升降也是如此,沒有片刻停止過。

《內經》曰: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又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陰氣者,藏精而起亟也。此出入之機也。又曰: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而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此出入之數也。《推求師意》曰:在肝則溫化,其氣升;在心則熱化,其氣浮;在脾則沖和之化,其氣備;在肺則涼化,其氣降;在腎則寒化,其氣藏。《內經》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白話文:

《靈》

《》》古,而,則水在《華經》,

又曰:夏暑汗不出,秋成風瘧。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升降出入之常變也。內而臟腑,外而肌肉,縱橫往來,並行不悖,如水之流,逝者自逝,而波浪之起伏自起伏也。

白話文:

還有說法:夏天中暑出不了汗,秋天就會得瘧疾。冬天沒有把精氣收藏好,春天一定會得溫熱病。這是自然界升降出入的規律變化。身體內部的臟腑,外部的肌肉,縱橫交錯,並行不悖,就像水流一樣,逝去的自然逝去,而波浪的起伏也自然起伏。

其合四時也,春則上升者強,而下鎮者微矣;夏則外舒者盛,而內守者微矣;秋則下抑,而上鼓者微矣;冬則內斂,而外發者微矣。此其常也。逆冬氣,則奉生者少矣;逆春氣,則奉長者少矣;逆夏氣,則奉收者少矣;逆秋氣,則奉藏者少矣。太過不及,皆為逆也,此其變也。故聖人必順四時,以調其神氣也。

白話文:

這段話講述了中醫關於四季對人體的影響,以及順應四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春天,人體的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夏天,人體的陽氣外泄,陰氣內斂;秋天,人體的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冬天,人體的陽氣內斂,陰氣外泄。這是四季對人體的正常影響。

如果逆背冬天的氣候,人體的陽氣就會不足;如果逆背春天的氣候,人體的陽氣就會生長不足;如果逆背夏天的氣候,人體的陽氣就會收斂不足;如果逆背秋天的氣候,人體的陽氣就會藏匿不足。無論陽氣太過還是不足,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所以,聖人一定要順應四季,以此來調節人體的氣血。

其在脈象,則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以候形段之上下,以直言之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以候形層之表裡,以橫言之也。病在上則見於寸,在下則見於尺;病在裡則見於沉,在表則見於浮;裡寒外熱,則沉緊浮緩;裡熱外寒,則沉緩浮緊。上虛下實,則寸小尺大;上實下虛,則寸強尺弱。此脈象之大略也。

白話文:

脈象有「三部九候」之分。三部是指「寸、關、尺」,用來觀察身體上下部位的情況。九候是指「浮、中、沉」,用來觀察身體表裡的情況。

疾病在上半身,脈象會出現在寸部;疾病在下半身,脈象會出現在尺部。疾病在體內,脈象會沉;疾病在體表,脈象會浮。

體內寒冷,體表發熱,脈象會沉緊浮緩。體內發熱,體表寒冷,脈象會沉緩浮緊。

上半身虛弱,下半身實,脈象的寸部會較小,尺部會較大。上半身實,下半身虛,脈象的寸部會較強,尺部會較弱。

以上是脈象的大致規律。

其在病機,則內傷之病,多病於升降,以升降主裡也;外感之病,多病於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傷寒分六經,以表裡言;溫病分三焦,以高下言,溫病從里發故也。升降之病極,則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極,則亦累及升降矣。故飲食之傷,亦發寒熱;風寒之感,亦形喘喝。此病機之大略也。

白話文:

疾病的發生機制,內因引起的疾病,多半與升降功能失調有關,因為升降主導身體的內部;外因引起的疾病,多半與出入功能失調有關,因為出入主導身體的外部。傷寒分為六經,是從表裡角度來說;溫病分為三焦,是從高下角度來說,因為溫病是由內部發生的疾病。升降功能的疾病嚴重時,也會影響出入功能;出入功能的疾病嚴重時,也會影響升降功能。因此,飲食不節也會引發寒熱症狀;風寒入侵也會導致喘息或嘔吐。這些就是疾病發生機制的概略。

至於治法,則必明於天地四時之氣,旋轉之機,至圓之用,而後可應於無窮。氣之亢於上者,抑而降之;陷於下者,升而舉之;散於外者,斂而固之;結於內者,疏而散之。對證施治,豈不顯然而易見者乎?然此以治病之輕且淺者可耳!若深重者,則不可以徑行,而必有待於致曲。

白話文:

至於治療的方法,一定需要瞭解天地間四季的氣候,自然界的規律變化,事物的圓融變化,然後才能應對無窮無盡的事物。氣候亢盛在上的,要讓它收斂下降;沉降在下的,要讓它上升提升;向外擴散的,要讓它收斂凝固;結聚在內的,要讓它疏散開來。對症下藥的治療,難道不顯而易見嗎?不過,這種方法只適合治療輕微淺表的疾病!如果是深重疾病,就不能直接進行上述治療,而必須採取迂迴曲折的方式。

夫所謂曲者,何也?氣亢於上,不可徑抑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耶,先疏而散之,後清而降之;不足耶,行斂而固之,後重而鎮之。氣陷於下,不可徑舉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耶,先疏而散之,後開而提之;不足耶,先斂而固之,後兜而托之。氣鬱於內,不可徑散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者,攻其實而汗自通,故承氣可先於桂枝;不足者,升其陽而表自退,故益氣有借於升、柴。

白話文:

所謂治療彎曲的病症,是什麼呢?

當氣血上沖過盛時,不能直接壓抑。要仔細分辨氣血是否充盈:氣血過剩的,先疏通和分散它,再清解和降下它;氣血不足的,先收斂和固攝它,再補益和鎮固它。

當氣血下陷時,不能直接升提。要仔細分辨氣血是否充盈:氣血過剩的,先疏通和分散它,再打開和提振它;氣血不足的,先收斂和固攝它,再懷抱和託舉它。

當氣血鬱積於內時,不能直接疏散。要仔細分辨氣血是否充盈:氣血過剩的,攻逐它的病因,汗液自然通暢,所以承氣湯可以用在桂枝湯之前;氣血不足的,升提它的陽氣,表證自然退去,所以益氣藥可以借用升麻、柴胡。

氣散於外,不可徑斂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者,自汗由於腸胃之實,下其實而陽氣內收;不足者,表虛由於脾肺之虧,宣其陽而衛氣外固。此皆治法之要妙也。苟不達此,而直升、直降、直斂、直散,鮮不僨事矣!嘗憶先哲有言:胸腹痞脹,昧者以檳榔、枳、樸攻之,及其氣下陷,泄利不止,復以參、耆、升、柴舉之,於是氣上下脫而死矣。此直升、直降之禍也。

白話文:

人體的氣機升降出入,相互配合使用,但不可過度。如果升氣過度,不僅下氣不足,體內元氣也會不固,氣喘患者可能會出現虛脫的危險;如果降氣過度,不僅上氣不能上升,體表衛氣也會不足,腹瀉患者經常會有惡寒的症狀;如果斂氣過度,不僅體內元氣鬱滯,下氣也不能上升;如果散氣過度,不僅體表衛氣疏鬆,上氣也不能下降。因此,醫者對人體的氣機變化必須瞭然於心,更必須擅長靈活運用;不僅要通曉正常的氣機變化,更要能夠應對異常的變化。

況升降出入,交相為用者也,用之不可太過。當升而過於升,不但下氣虛,而裡氣亦不固,氣喘者將有汗脫之虞矣;當降而過於降,不但上氣陷,而表氣亦不充,下利者每有惡寒之證矣;當斂而過於斂,不但裡氣郁,而下氣亦不能上朝;當散而過於散,不但表氣疏,而上氣亦不能下濟矣。故醫者之於天人之氣也,必明於體,尤必明於用;必明於常,尤必明於變。

物性亦然。寒熱燥濕,其體性也;升降斂散,其功用也。升、柴、參、耆,氣之直升者也;硝、黃、枳、樸,氣之直降者也;五味、山萸、金櫻、覆盆,氣之內斂者也;麻黃、桂枝、荊芥防風,氣之外散者也。此其體也。而用之在人,此其常也。而善用之,則變化可應於不窮;不善用之,則變患每生於不測。

白話文:

萬物的屬性也是如此。寒、熱、燥、濕是它們的本質;升、降、斂、散是它們的功能。人參、柴胡、參苓、黃耆,氣息直升;硝石、黃柏、枳實、樸硝,氣息直降;五味子、山茱萸、金櫻子、覆盆子,氣息內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氣息外散。這些都是它們的本質。而運用到人體上,則是它們的常規。善於運用這些藥物,就可以靈活變化,應付各種情況;不善於運用,就會變生禍患,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

王漢皋論溫病大便秘,右寸洪實,而胸滯悶者,宜枳、樸、菔子橫解之,蘇子桔梗半夏、檳榔豎解之。其言橫解、豎解是矣,其所指諸藥,則未是也。即東垣諸方,慣用升、柴、枳、樸,亦未免直撞之弊。若潔古枳朮丸,以荷葉燒飯為丸,則有欲直先橫之妙矣。籲!醫豈易言者乎?

白話文:

王漢皋討論溫熱病出現嚴重便祕的情況,如果患者右手寸脈洪大有力,且胸中鬱悶,應該使用枳實、厚朴、萊菔子等藥物橫著解除胸中的鬱悶,使用蘇子、桔梗、半夏、檳榔等藥物豎著解除上焦的鬱悶。他所說的「橫解」「豎解」的理論是正確的,但具體所指的藥物卻不妥當。即使是東垣派的方劑,也經常使用升麻、柴胡、枳實、厚朴等藥物,難免有直接攻伐之弊。而像是潔古的枳朮丸,是用荷葉燒焦後煮飯成丸,就有先橫著解除鬱悶,再豎著疏通的巧妙之處。哎!醫學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呢?

又嘗論之,氣之開闔,必有其樞。無升降則無以為出入,無出入則無以為升降,升降出入,互為其樞者也。故人之病風寒喘咳者,以毛竅束於風寒,出入之經隧不利,而升降亦迫矣。病屍厥卒死者,以升降之大氣不轉,而出入亦微矣。生氣通天曰:大怒則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白話文:

探討氣的開合,必定有其樞紐。沒有升降,就不能鼓動;沒有開閉,就無法升降。升降和開閉,相互為其樞紐。

因此,人患風寒喘咳,是因為毛孔被風寒所束縛,經脈氣血不通暢,升降受到阻礙。

屍厥卒倒的人,是因為升降之氣無法轉動,出入之氣微弱。

《生氣通天論》中提到:大怒則氣血上衝,會使人頭暈眼花。

調經曰: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扁鵲曰:陽脈下墜,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凡人出入之氣,本微於升降,升降既息,出入更微矣。故扁鵲謂: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

白話文:

治療經絡失調的方法:當血氣同時向上運動,就會出現「大厥」症狀。扁鵲說:陽脈向下流入,陰脈向上爭奪,會導致氣血閉塞不通,陰氣上升而陽氣內行,下方內部鼓動但不能上升,上方外部絕斷而不能發揮作用;上方有絕陽的脈絡,下方有破陰的關節,破陰、絕陽的顏色已經消失,脈絡混亂,所以身體靜止如死灰。一般人的氣息出入,本來在升降之間微弱運行。升降已經停止,出入就更加微弱了。所以扁鵲認為:應該聽到耳鳴而鼻孔張開,沿著兩股內側到大腿根部,那裡還應該溫熱。

此所謂出入更微者也。

又嘗著《左右陰陽論》、《勞痹證治論》,文義淺陋,而與此相發。

其《論左右陰陽》曰:朱丹溪謂脾具坤靜之體,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升,而成地天交之泰矣。近世黃元御著書,專主左升右降立說,以為心、肺陽也,隨胃氣而右降,降則化為陰;肝、腎陰也,隨脾氣而左升,升則化為陽。故戊己二土中氣,四氣之樞紐,百病之權衡,生死之門戶,養生之道,治病之法,俱不可不謹於此。

白話文:

在《論臟腑陰陽》中,朱丹溪認為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態特質,卻有乾金的動態功能,因此它能使心、肺的陽氣下行,肝、腎的陰氣上升,形成地與天交合的泰卦之象。近代黃元御在其著作中專門主張左升右降的理論,認為心、肺屬陽,隨著胃氣向右下行,下行後轉化為陰;肝、腎屬陰,隨著脾氣向左上升,上升後轉化為陽。所以戊己二土的中央之氣是四氣的樞紐,是百病的關鍵,是生死的門戶,養生的方法和治病的法則,都必須謹慎對待。

其書八種,直將《素問》、《靈樞》、《傷寒》、《金匱》、《本草》五大部聖經,俱籠入左升右降四字之中。蓋自以為獨開生面,得《內經》左右陰陽道路之奧旨矣。竊思《內經》之論陰陽也,不只言升降,而必言出入。升降直而出入橫,氣不能有升降而無出入,出入廢則升降亦必息矣。

白話文:

這八本書直接把《素問》、《靈樞》、《傷寒》、《金匱》、《本草》這五部經典納入「左升右降」四個字當中。他們自以為獨創新意,掌握了《內經》中左右陰陽運行規律的奧祕。但我認為,《內經》論述陰陽時,不僅講述了升降,還強調了出入。升降是縱向的,而出入是橫向的。氣不可以只有升降而沒有出入,一旦出入作用消失,升降作用也就會停止。

只論升降,不論出入,是已得一而遺一,況必以升降分屬左右,則尤難通之義也。左右俱有陰陽,俱有升降。嘗推求西醫所論人身脈絡功用,與夫氣血之流行,合之《內經》大旨,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氣是隨六陰、六陽之經循環往來,終而復始,即以經脈之升降為升降也。

白話文:

只講述升降,不講述出入,這已經抓住了重點卻遺漏了另一部分。況且一定將升降分別歸屬於左右兩側,這更是難以理解的說法。左右兩側都存在陰陽,都有升降。我曾探討過西醫所討論的人體經絡功能,以及氣血的運行,與《黃帝內經》的基本原則相符合。榮血在經脈中運行,衛氣在經脈外運行。榮氣隨著六陰、六陽經脈循環往復,周而復始,也就是以經脈的升降作為升降。

衛氣不拘於經,行於手足六陽之部分則上升,行於手足六陰之部分則下降,是表升而里降也。《內經》以左右為陰陽之道路,未嘗以左即升、右即降也。其義如寸口候陰,主中;人迎候陽,主外。舉其大概而已。脈法又以左尺主膀胱、前陰;右尺主大腸、後陰。其於《內經》背陽腹陰,將何以合之?故確求升降之道路,只當分表裡,而無分於左右也。

白話文:

衛氣不受經脈束縛,在手足六陽經絡活動時向上走,在手足六陰經絡活動時向下走,這就是表氣上升,裏氣下降。

《內經》認為左右分別是陰陽的道路,但沒有說左邊就是上升,右邊就是下降。它的意思是:寸口脈反映陰氣,主裡;人迎脈反映陽氣,主外。這只是舉例說明,脈學還認為:左尺脈主膀胱、生殖器;右尺脈主大腸、肛門。

對應《內經》說的背為陽、腹為陰,如何解釋呢?所以,準確地探究氣血升降的道路,只要區分表裡,而不必區分左右。

或曰:人之患半身不遂者,何也?曰:半身不遂,是橫病,不是直病。何以言之?人身腠理毛竅,在左邊者,俱左外向;在右邊者。俱右外向,前自鼻柱,後自脊骨,截然中分。故人側臥,汗出顯有界畔者,因側臥,則向上半邊毛竅熱氣上蒸,向下半邊毛竅熱氣不能下蒸也。《內經》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人會有半身不遂的疾病?

回答:半身不遂屬於橫病,不是直病。

為什麼這麼說?人體的肌肉紋理和毛孔,在左側的都朝著左側向外;在右側的都朝著右側向外,從鼻樑開始,到脊椎骨結束,中間清晰地分開。

所以人側著睡覺的時候,出汗就會有明顯的界限,因為側臥時,朝上的半邊的毛孔熱氣向上蒸騰,朝下的半邊的毛孔熱氣就無法蒸騰。

《內經》中說:汗出偏向一邊,會導致人身體一側部分癱瘓。

故偏枯者,橫氣不能左右相通也;下痿者,直氣不能上下相濟也。左有左之升降,右有右之升降;上有上之升降,下有下之升降;上下左右,又合為一大升降者也。是故先天八卦,坎離分東西。此左陽右陰之義也;後天八卦,坎離分南北,此表升里降之義也。即如人身,熱氣蒸騰,只是向上,其表升可知也;水穀入胃,糟粕下傳,此必有氣以行之,其里降可知也。經必以左右分陰陽者,日月升於東,降於西,人為日月所照,氣亦隨之而轉旋。

白話文:

偏癱是因為橫行的氣無法在左右之間流通;下肢痿弱是因為直行的氣無法在上下之間互相協調。左邊有左邊的升降,右邊有右邊的升降;上面有上面的升降,下面有下面的升降;上下左右,又合而為一個大的升降系統。

因此,先天八卦中,坎離代表東西。這是左陽右陰的意思;後天八卦中,坎離代表南北。這是表示陽氣升、陰氣降的意思。

就好像人體一樣,熱氣上升,只會往上升,這表示表面上的升,可以理解;食物進入胃裡,殘渣會向下排出,這裡一定有氣在推動,表示裡面的降,可以理解。

經絡理論一定依照左右來區分陰陽,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人受到太陽照射,氣也會跟著旋轉。

表之升也,動於左而右隨之;里之降也,動於右而左隨之。左則表升之力強,右則里降之力強耳!經謂:人左手足不及右強,右耳目不及左聰明者,亦此意也。

白話文:

表證向上升發時,左側先動而右側隨之;裡證向下下降時,右側先動而左側隨之。右側先動,表示表證上升的力量強盛;左側先動,表示裡證下降的力量強盛罷了!《黃帝內經》上說:人的左手腳不如右手強健,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聰明,也是這個道理。

其《論勞痹證治》曰:痹者,閉也。其病有二:有虛勞之痹;有積聚、癰疽、麻木、疼痛之痹。其積聚、癰疽、麻木、疼痛之痹,有在經絡者,有在臟腑者,前人論之詳矣。《內經》、《中藏經》諸篇,可熟讀也。至於虛勞之痹,即俗所謂乾血勞者。人身外而經絡,內而臟腑,其氣不外五行。

白話文:

關於勞痹證狀的治療,書中記載:痹指氣血不通。痹症有兩種:虛勞之痹和積聚、癰疽、麻木、疼痛之痹。積聚、癰疽、麻木、疼痛之痹,有的在經絡上,有的在臟腑中,前人都已詳細論述過了。《內經》、《中藏經》等篇章,可以仔細閱讀。至於虛勞之痹,就是民間俗稱的乾血勞。人體的外部經絡和內部臟腑,其氣血不外乎五行。

自上而下直分之,有直五行,即直五層,一肺、二心、三脾、四肝、五腎也;自外而內橫分之,有橫五行,即橫五層,亦一肺、二心、三脾、四肝、五腎也。《內經》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言直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言橫也。脈法:左寸心、關肝、尺腎,右寸肺、關脾、尺命,亦言直也;三菽肺,六菽心,九菽脾,十二菽肝,按之至骨腎,亦言橫也。升降出入,雖分橫直,統歸於陰陽之噓吸而已。

白話文:

由上到下直線劃分,有直行的五行,也就是五個層次:第一層是肺,第二層是心,第三層是脾,第四層是肝,第五層是腎。由外到內橫向劃分,有橫行的五行,也就是五個層次:第一層是肺,第二層是心,第三層是脾,第四層是肝,第五層是腎。

《黃帝內經》中說:「升降呼吸通暢,則氣息獨自存在而危急」,這是指直行的五行。又說:「出入呼吸失去作用,則精神功能消亡」,這是指橫行的五行。

脈診的方法:左手寸脈與心臟相應,關脈與肝臟相應,尺脈與腎臟相應;右手寸脈與肺臟相應,關脈與脾臟相應,尺脈與命門相應,這也是指直行的五行。把三粒豆子放在肺上,六粒豆子放在心上,九粒豆子放在脾上,十二粒豆子放在肝上,按壓到骨頭就是腎,這也是指橫行的五行。

升降和出入,雖然分為橫行和直行,但總的來說,都屬於陰陽的呼吸而已。

人病虛勞,直氣不能布於周身。若陰氣先傷,則吸力先微,內不能至腎,至肝而還,而有骨痿之事矣;若陽氣先傷,則呼力先微,外不能至肺,至心而還,而有皮聚毛悴之事矣。所謂肝腎心肺者,謂分野之表裡淺深也。如是則脈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者,其數有不盈矣;不盈則升降出入之期促,故脈數也。

白話文:

虛勞的人,正氣無法佈滿全身。如果陰氣先受傷,吸氣的力量就會先變弱,氣血無法到達腎臟,會到達肝臟再返回,因此就會出現骨瘦如柴的情況;如果陽氣先受傷,呼氣的力量就會先變弱,氣血無法到達肺臟,會到達心臟再返回,因此就會出現皮膚暗沉、毛髮枯槁的情況。所謂的肝、腎、心、肺,是指體表體內的分佈與深淺。如果這樣的話,脈絡運行一圈十六丈二尺,它的次數一定會減少;次數減少,就會縮短氣血升降出入的時間,所以脈搏才會變快。

《難經》論損至之脈曰:一呼三至,至一呼六至,此至之脈也;一呼一至,至四呼一至,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損脈之為病,始於皮聚毛落,而極於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之為病也。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窮之於其極也。

白話文:

《難經》中關於虛弱和強健脈象的論述:

  • 強健的脈象:一吸氣間出現三到六次脈搏,稱為「至脈」。
  • 虛弱的脈象:一吸氣間僅出現一次脈搏,或四次吸氣間纔出現一次脈搏,稱為「損脈」。
  • 至脈由下向上運行,損脈由上向下運行。
  • 損脈導致的疾病從皮膚乾澀、毛髮脫落開始,嚴重時會發展為骨瘦如柴、無法起身。
  • 反之,至脈導致的疾病則相反。
  • 由下向上運行的損脈容易導致皮膚乾澀、毛髮脫落而死亡;由上向下運行的損脈容易導致骨瘦如柴、無法起身而死亡:這說明瞭脈象虛弱的極端後果。

盧子由曰:脈來之損至,即脈至之疾徐,至固不離乎至,損豈獨外於至乎?是蓋疑虛損之脈,必數而無遲也。扁鵲亦曰;一呼脈四至以上,謂痹者脫脈氣,謂失十六丈二尺一周之常經也。然虛損脈遲者甚多,但其情不同。脈數者,血液先敗,塞其氣道,氣悍而不通,故短促也;脈遲者,血液未敗,而真氣之力不能勁達,如人行路遙,力倦而欲息也。

白話文:

盧子由說:脈象發生的損耗,也就是脈跳動的快慢,脈象跳動本質上不能脫離脈象本身,損耗怎麼可能獨自存在於脈象之外呢?這是懷疑氣血虛損的脈象,一定是數脈而沒有遲脈。扁鵲也說:一呼之間脈跳四次以上,說明氣血瘀滯導致脈氣脫落,表示失去了十六丈二尺一週的正常經絡運行。然而,虛損脈遲的例子很多,但是它的具體情況並不相同。脈數的人,說明血液先出現問題,阻塞了氣道,氣勢強盛卻不通暢,所以脈象短促;脈遲的人,說明血液還沒有出現問題,但是真氣的力量不足以強勁地運行,就像人走長路,力氣疲乏了想要休息一樣。

是其病始於氣,而未壞有形之血液,故易治,補其氣而血自生也;氣不能周,反見脈數者,是血壞而氣無所歸,故難治,補其氣而血愈壅也。是故初病即見脈數者,是因痹致虛,血病累氣,故曰從下損上,即由里而表也;先脈遲而漸見脈數者,是因虛致痹,氣病累血,故曰從上損下,即由表而里也。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在於氣,而血液尚未受損害,所以容易治療。只需補氣,血液便會自行生成。如果氣血不暢,導致脈搏加快,說明血液已經受損,氣無法順利運行,所以治療困難。補氣只會加重血液鬱積。因此,如果疾病初期脈搏就加快,說明是由氣虛導致血虛,血病累及氣,所以說是「從下損上」,也就是由裡到外。如果先脈搏緩慢,漸漸加快,說明是由虛弱導致氣血不通,氣病累及血液,所以說是「從上損下」,也就是由外到裡。

至於氣不能至腎至肺,非全無氣也,正氣為邪氣所據,不能應期而至耳!若全無氣,則一臟氣絕,五臟俱無以自存矣。此勞痹之大義也。積聚、癰疽、麻木、疼痛之痹,在經絡之中,只是兩頭有氣,中間隔塞,其本未傷,疏之而即復矣。譬如一管之中,有物結之,去其結而氣自行矣。

白話文:

至於氣無法到達腎和肺,並不是完全沒有氣,而是正氣被邪氣佔據,無法按時到達。如果完全沒有氣,那麼一個臟器的氣息就消散了,五臟都無法維持了。這是勞痹的大致道理。積聚、癰疽、麻木、疼痛等痹症,在經絡中有所阻礙,只是兩端有氣,中間有阻隔,其根源未傷,疏通後就會恢復。就像一根管子被東西堵住,去除堵塞物後,氣就會自行通行了。

此實痹之大義也。實痹之治無論矣。勞痹之治,《難經》有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皆以虛言之也。而勞痹之為病,往往虛實夾雜。仲景治血痹風氣百疾,有薯蕷丸,是補其虛也;有大黃䗪蟲丸,是攻其實也。

白話文:

這就是痹證的大致情況。治療痹證就不必多說了。勞痹的治療,《難經》中說:損傷肺的,要補養其氣;損傷心的,要調和其榮衛;損傷脾的,要調和其飲食,適應寒暖;損傷肝的,要緩和其氣血;損傷腎的,要補益其精氣。這些都是從虛證的角度來說的。而勞痹之病,往往虛實夾雜。仲景治療血痹、風氣等百疾,有薯蕷丸,這是補虛的;有黃䗪蟲丸,這是攻實的。

更有外邪久結,證同虛損,如徐靈胎所謂風寒不醒成勞病者。近日凡病咳嗽,輒稱肺熱,桑葉、麥冬,搖筆即來。生地、知母,滿紙俱是。於是陽氣日衰,風寒與水飲合力盤踞膻中,漸致夜不伏枕,涎中帶紅,頭面胕腫,呼吸喘促,飲食嘔逆,大便溏泄,而危矣。故今之病五苓、青龍證者,無不逼入勞損,覆轍相尋,至死不悟。

白話文:

此外,還有外邪長期積聚,症狀類似虛勞,就像徐靈胎所說的風寒未醒而演變成勞疾。近來每逢有咳嗽的病人,總是說肺部發熱,於是桑葉、麥冬這些藥材就被隨意開了出來。生地、知母等藥物更是在處方上滿滿都是。結果陽氣日益衰弱,風寒和水飲合力積聚在胸腔,漸漸導致夜不能寐,痰中帶血,頭面浮腫,呼吸急促,飲食嘔吐,大便溏泄,最後危及生命。因此,現在的病人中有五苓湯證狀和青龍湯證狀的,往往都演變成勞損,前車之鑑在前,卻還是不醒悟。

張景岳曰:外感之邪未除,而留伏於經絡;飲食之滯不消,而積聚於臟腑。或鬱結逆氣,有不可散;或頑痰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致羸,似形不足,不知病本未除,還當治本。若誤用補,必益其病矣。醫能明此,其寡過矣乎!

白話文:

張景嶽說:外來病邪沒有清除,卻潛伏在經脈中;飲食留滯沒有消化,堆積在臟腑裡。有的鬱結逆氣,無法散去;有的頑固痰液和瘀血,淤積在體內。疾病久了導致身體虛弱,看起來像氣血不足,卻不知疾病的根源還沒消除,還需治根。如果誤用補藥,必定會加重病情。醫生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減少錯誤了。

大抵治病必先求邪氣之來路,而後能開邪氣之去路。病在升降,舉之、抑之;病在出入,疏之、固之。或病在升降而斡旋於出入,或病在出入而斡旋於升降。氣之上逆,下不納也;氣之下陷,上不宣也;氣之內結,外不疏也;氣之外泄,內不諧也。故趙晴初曰:人身內外作兩層,上下作兩截,而內外上下,每如呼吸而動相牽引。

白話文:

總而言之,治療疾病首先要找出病邪的來源,然後才能找到清除病邪的途徑。因病位在升降,就升舉或抑制;病位在出入,就疏散或固攝。有的病在升降,卻與出入有關;有的病在出入,卻與升降有關。氣往上逆,是因下方不接納;氣往下陷,是因上方不宣發;氣在內凝聚,是因外不疏散;氣外泄,是因內部不調和。因此,趙晴初說:人體內外分為兩層,上下分為兩段,而內外上下就像呼吸一樣相互牽引。

譬如攻下而利,是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即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內入,此結胸之根也。譬如發表而汗,是疏其在外之上截,而在內之氣跟出,內上即空,其內下之陰氣上塞,此痞悶之根也。故在上禁過汗,在內慎攻下,此陰陽盈虛消長之理也。

白話文:

如果過度瀉下,就會損傷身體下部的能量,導致上部的能量下陷,內部上空。這時,外部表面的能量連同外邪就會進入體內,這是胸悶的根源。如果過度發汗,就會疏通體外上部的能量,而體內能量也會跟著排出,內部上空。這時,內部下部的陰氣會上升阻塞,這是胸悶的根源。因此,在體表過度發汗時要小心,在體內過度攻下時也要謹慎,這是陰陽盈虛消長的道理。

抑吾尤有默會之旨,不欲為外人道,而不得不道也。《內經》以升降出入關於生長壯老己者,何也?本草稱日能松物,以絮久曝日中,則松矣,是日有提攝之力也。凡物皆向日,不獨葵、藿也。非物有知,日有攝力也。人在日下,其氣亦為日所提攝矣。物置地上,久則下陷,以地心有吸力也。

白話文:

但我還有更深一層的心領神會,不想告訴外人,但不得不說。

《黃帝內經》中提到,升降出入與生長壯老衰老的生理過程有關,這是為什麼呢?

《本草綱目》中說太陽能夠使物品鬆脆,絮絮的東西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中就會變鬆脆。這是因為太陽有提振收攝的力量。

所有的東西都會向著太陽,不僅僅是向日葵和豬草。這不是因為物品有意識,而是因為太陽有收攝的力量。

人處於陽光下,其氣也會被太陽提振收攝。

物品放在地上久而久之就會下陷,這是因為地心有吸力。

人在地上,其氣亦為地所吸引矣。至於氣之往來於空中,更無一息之或間。莊子曰:人在風中。仲景曰:人因風氣而生長。人為風所鼓盪,其氣之出入不待言矣。人之初生,合父精母血而成形。其體象地,各有自具之吸力。其力多藏於五臟及骨髓之中,故氣能自固於體中而不散也。

白話文:

人生活在地上,他的氣息也會被大地所吸引。至於氣息在空中往來,更是片刻也不曾間斷。莊子說:人活在風中。張仲景說:人因為風氣而生長。人被風吹動,他的氣息出入就不必多說了。人最初出生,是結合了父親的精華和母親的血液而形成的。他的形體就像大地,各有各吸納的力道。這些力道大部分儲存在五臟和骨髓之中,所以氣息才能固守在體內而不散開。

及其生也,則上為日所攝,下為地所吸,中為風所鼓盪,而日長日壯矣。及其衰也,攝之久而氣漸上脫矣,吸之久而氣漸下脫矣,鼓盪之久而氣漸外散矣,故為老為已也。大抵三氣之中,惟地之吸力最強,故人死則體重,以本體不能自主,全為地所吸也。又人死,其屍不可見日,恐復為日氣所提攝而屍走也。

白話文:

,然則地之力又衰於日,衰者愈於上脫,而上則愈遠矣。故曰:“上焉上焉華而復華,上而上則且華而且遠,無無無無,華而復遠,無上無上。” 無量無上。然則無量無上,華無反,遠無復。故曰:“無遠華,無遠華。”

生人不可與屍騎牛臨面,生人身有吸力,恐屍中游氣未盡,二氣相感而相吸,而亦有屍走之事也。是說也,前人未言,得毋駭俗乎?夫人勞則氣動,而心勞則五臟之吸力皆疏,故氣易散,而易老易已也。人靜則氣固而心靜,則五臟之吸力尤固,故氣常完而多壽難老也。然則明於斯義,是亦養生之助也,而又何駭乎?痹論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白話文:

健康的人不可與屍體騎牛而對面,因為健康的人身上有吸力。擔心屍體中的靈氣尚未散盡,兩股氣息互相感應而相吸,就會發生屍體走動的事情。這是這樣說的,前人沒有講過,難道會嚇壞世人嗎?人如果勞動,氣息就會流動。如果心理勞累,五臟的吸力就會減弱,因此氣息容易散失,也容易衰老和死亡。人如果安靜,氣息就會凝聚。如果心理安靜,五臟的吸力就會更加穩固,因此氣息經常充沛,而且壽命長、不容易衰老。那麼明白這個道理,也是養生的幫助,又何必感到驚嚇呢?中醫典籍《痹論》說:陰氣,安靜時能藏神,躁動時就會消散。

生氣通天曰:陽氣者,靜則養神,柔則養筋。大惑論曰:心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故經脈別論敘五臟喘汗之事,而申其戒曰:四時之病,常起於過用也。故曰:無形無患,與道合同,惟真人也。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說:陽氣靜止時,可以滋養精神;舒展時,可以滋養筋脈。《大惑論》說:心神過度操勞,魂魄就會散亂,思緒也會混亂。因此,《經脈別論》在敘述五臟喘汗症的同時,特別提出戒告:四季的疾病,常常起因於過度使用身體。所以說:身體健康,與自然之道相符,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