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醫學讀書記》~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素問》傳寫之誤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按「傳」,當作「專」,言精神專一,則清淨弗擾,猶蒼天之氣也。老子所謂專氣致柔;太史公所謂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班氏所謂專精神以輔天年者是也。若作「傳」,與義難通。王注精神可傳,惟聖人得道者乃能爾。予未知精神如何則傳也?

因於寒、因於暑二節,丹溪重定章句,為是。

白話文:

天地之氣清明純淨,心志就會安寧平和,順應自然法則,陽氣就能堅固,即使有外邪入侵,也無法傷害。所以聖人專注精神,順應天時,就能通達神明。這裡的「傳」應該理解為「專」,意思是精神專一,就能清淨無擾,就像天地之氣一樣。老子說專心致志,就能達到柔軟的境界;司馬遷說精神專一,就能與無形相合,洞察萬物;班固說專注精神,就能輔助天命延年。如果理解為「傳」,意思就說不通了。王注認為精神是可以傳承的,但只有聖人得道才能做到。我不明白精神究竟如何傳承?

因為寒暑兩季的緣故,丹溪先生重新整理了這段文字。

脈乍疏乍數者死,謂氣亂而失常也。又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夫少陽氣即未齊,其脈大小不同已耳!何至失其常度耳?按扁鵲陰陽法云: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長、乍短。大豈好異而云然哉!

春脈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王氏謂「忘」當作「怒」,是。

白話文:

脈搏忽快忽慢的人可能會死亡,因為這表示氣血運行混亂,失去規律性。另外,少陽脈出現時,脈搏可能忽快忽慢、忽短忽長。因為少陽之氣還不充足,脈搏的粗細長短難以確定。為什麼會嚴重到失去規律程度呢?根據扁鵲的陰陽學說,少陽脈出現時,脈搏會忽小忽大、忽長忽短。這並不是刻意追求奇特而這麼說的。

解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又云: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怒。詳本篇備舉諸經腰痛,乃獨遺帶脈,而重出解脈。按帶脈起於少腹之側,季脅之下,環身一周,如束帶然。則此所謂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者,自是帶脈為病。云解脈者,傳寫之誤也。

白話文:

解除脈絡(指治療帶脈)會導致腰痛,疼痛會延伸到肩膀,眼睛昏暗,偶爾會尿失禁。另說:解除脈絡會導致腰痛,就像被腰帶勒住一樣,經常像腰折一樣彎曲,容易生氣。仔細研究本章,列舉了所有經絡的腰痛,但唯獨漏掉了帶脈,卻重複提到了解除脈絡。根據經絡的記載,帶脈起於小腹兩側,季脅之下,環繞身體一週,就像腰帶一樣。因此,這裡所說的「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應該是帶脈出問題了。至於「解脈」的說法,應該是傳抄時的錯誤。

血溫身熱者死。按:「溫」當作「溢」。夫血寒則凝而不流,熱則沸而不寧,溫則血之常也。身雖熱,何遽至死,惟血既流溢,復見身熱,則陽過亢而陰受逼,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今人失血之後,轉增身熱、咳嗽者,往往致死,概可見矣。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暑解」當是「骨解」,言骨散墮如解也。「骨」與「暑」相似,傳寫之誤也。

白話文:

出血導致身體發熱的話會死亡。註:「溫」字應當寫作「溢」。血涼則凝滯不流,血熱則沸騰不寧,血溫則為正常狀態。身體發熱,怎麼會突然死亡?是因為血已經流溢出來,再出現身體發熱,說明陽氣過於亢盛,陰氣受到逼迫,有不斷流溢的趨勢,所以會死亡。現在的人失血後,轉而加重身體發熱、咳嗽的,往往會導致死亡,這一點可以看出。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按營衛生會篇云: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夫陰方盡,何云未動?陽氣方受,何云未散?疑是「陽氣未動,陰氣未散」。「動」謂盛之著,「散」謂衰之極也。

白話文:

診斷通常在清晨進行,因為此時陰氣尚未活躍,陽氣尚未衰退,飲食尚未進食,經脈尚未充盈,絡脈運行順暢,氣血未擾,因此可以診斷出過度的脈象。

根據《營衛生會篇》記載:「清晨陰氣消盡,而陽氣得到滋養。」但如果陰氣才剛消盡,怎麼能說尚未活躍?陽氣才剛得到滋養,怎麼能說尚未衰退?我懷疑應該是「陽氣尚未活躍,陰氣尚未衰退」。「活躍」表示旺盛狀態,「衰退」表示極度虛弱狀態。

2. 《甲乙》之誤

《素問》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又曰: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此二段乃岐伯分答黃帝問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昏不知人二語之辭。所謂陰氣者,下氣也。下氣而盛於上,則下反無氣矣;無氣則不化,故腹脹滿也。

白話文:

《素問》中說:陰氣在上半身旺盛,下半身就會空虛,空虛就會導致腹脹。又說:陽氣在上半身旺盛,下半身的氣就會往上沖,病邪就會逆行,逆行就會擾亂陽氣,陽氣擾亂就會神志不清,無法認知事物。這兩段話是岐伯分別回答黃帝詢問的有關腹脹和意識不清的問題。所謂的陰氣,指的是下半身的氣。下半身的氣如果旺盛到上半身,那麼下半身反而會沒有氣;沒有氣就不能運化,所以會腹脹。

所謂下氣者,即陰氣也。陽氣上盛,則陰氣上奔,陰從陽之義也。邪氣亦即陰氣,以其失正而上奔,即為邪氣。邪氣亦即陰氣,以其失正而上奔,即為邪氣。邪氣既逆,陽氣乃亂。氣治則明,亂則昏,故不知人也。《甲乙經》削「陽氣盛於上」五字,而增「腹滿」二字於「下虛則腹脹滿」之下,「則下氣重上」之上。林氏云:當從《甲乙》,謂未有陰氣盛於上,而又陽氣盛於上者。

二公並未體認分答語辭,故其言如此,殆所謂習而弗察者耶!

白話文:

所謂「下氣」,就是陰氣。如果陽氣在上面過於旺盛,陰氣就會往上衝,這是陰氣遵循陽氣的道理。邪氣也是陰氣,因為它失去平衡而往上衝,所以成為邪氣。邪氣既然逆行,陽氣就會混亂。氣運行正常時,人就會清醒,混亂時就會昏迷,所以人就會神志不清。

《甲乙經》刪掉了「陽氣盛於上」五個字,而在「下虛則腹脹滿」的下面、「則下氣重上」的上面增加了「腹滿」兩個字。林氏說:我們應該按照《甲乙經》的說法,因為不可能同時存在陰氣盛於上和陽氣盛於上的情況。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自己。按「搏堅而長」者,太過之脈。心象火,而脈縈舌;心火有餘,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軟而散」者,不足之脈。心者生之本,神之處;心不足則精神為消,如卑惵、遺亡、恐懼之類是也。「環自己」者,言經氣以次相傳,如環一周,復至其本位,而氣自復,病自已也。

白話文:


當心脈搏動堅硬而綿長時,通常會出現舌頭捲縮無法說話的症狀。

當心脈搏動柔軟而散亂時,通常會出現精神衰弱的症狀。

「搏堅而長」的脈象表示心氣過盛。心屬火,脈絡與舌相關;心火旺盛,就會出現舌頭捲縮無法說話的症狀。

「軟而散」的脈象表示心氣不足。心是生命之源,神志的居所;心氣不足,精神就會衰弱,出現疲倦、健忘、恐懼等症狀。

「環自己」是指經絡氣血順序相傳,就像一個環形一樣,在回到原點時,氣血自身恢復,疾病自然痊癒。

診要經終論云:刺中心者,環死。義與此同。「環自已」者,經盡氣復則生;「環死」者,經盡氣絕則死也。《甲乙經》「環」作「渴」,非。

白話文:

《診要經·終論》說:針刺心臟正中會導致死亡。這個意思與本段文字相同。「環自已」的意思是:經絡氣血循環順暢則會復甦;「環死」的意思是:經絡氣血循環中斷則會死亡。《甲乙經》把「環」寫作「渴」,是錯誤的。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甲乙經》「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非。蓋「上而不下」者,上盛而下虛,下虛則下無氣,故腰足冷;「下而不上」者,有降而無升,不升則上不榮,故頭項痛也。經文前二段是有餘之病,故受病處脈自著;後二段是不足之病,故當病之處脈反衰。

按之至骨而脈氣少,為腰脊痛而身有痹者,亦不足之診也。經文虛實互舉,深切診要,自當從古。

白話文:

如果脈象從體外往身體裡推,體內卻沒有脈象反映,說明有腹中積聚。如果脈象從體內往外推,體外卻沒有脈象反映,說明身體發熱。脈象向下走卻沒有往上走,說明頭和脖子痛。按壓脈搏時能按到骨頭,脈象微弱,說明腰椎疼痛且身體麻痺。《甲乙經》中的「上而不下」寫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寫作「上而不下」,這是錯誤的。因為「上而不下」指上面氣血旺盛,下面氣血虛弱,氣血虛弱則下面沒有氣血,所以腰部和腳部會發冷。「下而不上」指氣血只往下走,不往上走,氣血不上升則上面得不到滋養,所以頭部和脖子會疼痛。醫書上前面兩句說的是氣血過多的疾病,所以能按到病竈處的脈搏;後兩句說的是氣血不足的疾病,所以本該有脈搏的部位反而脈象微弱。

3. 王注之誤

《素問》曰: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經脈沮弛,精神乃央。注云:苦性堅燥,又養脾胃,故脾氣不濡,胃氣強厚;辛性潤澤,散養於筋,故令筋緩脈潤,精神長久。按經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以五臟資生於味,而味過反傷五臟。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味道過於苦,脾氣會變得乾燥,胃氣就會變強;味道過於辛辣,經脈會變得鬆弛,精神就會萎靡。」

註解中說:「苦味具有堅硬乾燥的性質,又能滋養脾胃,所以脾氣會變得乾燥,胃氣會變強;辛味具有滋潤的性質,可以散養於筋脈,所以使筋脈緩和滋潤,精神得以持久。」

按照經典記載:「陰氣的產生,來源於五味;五臟的內傷,也與五味相關。」因此,五臟靠五味滋養生長,但味道過度反而會損傷五臟。

此所謂「脾氣不濡,胃氣乃厚」者,由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胃亦不能輸其精氣於脾也;胃不輸,脾不行,則津液獨滯於胃,而胃乃厚。「厚」猶滯也,寧強厚之足言哉?「沮」,消沮也。「弛」,懈弛也。由辛散太過,而血氣消沮,筋脈懈弛,精氣衰及其半也,豈潤澤長久之謂哉?以過為正,以傷為益,誤矣!誤矣!

白話文:

所謂「脾氣濡養不足,胃氣就會過盛」,是因為脾臟無法為胃運輸津液,而胃也無法將精氣輸給脾臟;胃不運輸精氣,脾臟不運作,就會導致津液僅滯留在胃中,讓胃變得過盛。「過盛」猶如滯留,難道能誇大過盛的程度嗎?「衰竭」是指精神和體力衰落。「懈怠」是指筋脈鬆弛。由於過度辛散發散,導致血氣衰落,筋脈鬆弛,精氣衰退到一半,難道這是滋潤長久的表現嗎?拿過度當正常,把傷害當益處,這真是錯了!錯了!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精明者,兩目之精光也。注云:明堂左右近目之穴,非是。下文云: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然則非目中之精明而何?

白話文:

通過按脈搏來判斷身體的動態變化,同時還要觀察精神狀態。這裡所說的精神狀態,是指兩眼的精光。有人註解說,明堂穴在眼睛附近,這是錯誤的。下文說:精神狀態,可以讓人看清萬物、分辨黑白、估量長短。既然如此,那麼這所指的就不可能是眼睛中的精神狀態了。

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灌汗」者,汗出淋漓,如以水灌之。謂肺氣衰弱,故散而不收也。至秋肺金司令之時,其氣自收,其汗自斂,而不復散發也。非寒水灌洗,皮密無汗之謂也。

白話文:

肺部脈絡虛弱鬆散的人,容易患上大汗淋漓的症狀,這種症狀持續到現在都還沒消散。所謂「大汗淋漓」,就是汗水像用水灌溉一樣傾瀉而出。這是因為肺氣衰弱,所以散發不收斂。等到秋天肺金當令的時候,肺氣自然會收斂,汗液也會自行減少,不再大汗淋漓。這裡的「灌汗」並非指用冷水澆灌,導致皮膚緊閉不出汗的情形。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死。王注云:「從」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也。然則經文何必更出「其從者」三字?按《玉版論要》云:男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

白話文:

婚姻法中明確規定,男子二十二歲,女子二十歲,始得結婚。

本文蓋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於法為逆,然不喑、舌轉,則受邪輕,故證雖逆,而猶可治;若男子發右,女子發左,於法為從,然喑則受邪重,證雖從,必三歲乃起也,設逆而邪重者,必死不治。從而邪微者,奚待三歲而後起哉?

白話文:

這篇文章的意思是,按照中醫理論,男子發病在左側,女子發病在右側,屬於「逆」,但如果沒有舌頭發黑發僵、說話不清的情況,說明邪氣較輕,因此即使症狀是「逆」,也還有得治;而如果男子發病在右側,女子發病在左側,屬於「從」,但如果舌頭發黑發僵,說明邪氣較重,雖然症狀是「從」,但也要三年才能恢復;如果既是「逆」又是邪氣重,那就必死無疑,而如果既是「從」又是邪氣輕,怎麼會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恢復呢?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蓋西北寒束於外,而陽聚於內,故宜散而寒;東南陽泄於外,而陰伏於內,故宜收而溫。非食冷、食熱之謂也。

白話文:

西北方的天氣,會使人體陽氣散開而感到寒冷;東南方的天氣,會使陽氣收斂而感到溫暖。這是因為,西北方的寒氣在體外,陽氣聚集在體內,所以適合散寒;東南方的陽氣在體外疏泄,陰氣潛伏在體內,所以適合溫補。這裡說的是氣候對人體的影響,而不是指飲食上要吃涼的還是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