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醫學讀書記》~ 徐序

回本書目錄

徐序

1. 徐序

文中子云:醫者,意也;藥者,瀹也。謂先通其意,而後用藥物以疏瀹之也。善哉言乎!醫理在是矣,而意之通實難。泥一成之見,而欲強人之病以就吾說,其患在固執;好作聰明,而不窮究乎古人之成書,是猶兵家之廢陣圖,法吏之廢律令也,其患在不學。由前之說,在不能用意;由後之說,在誤於用意。

白話文:

文中子說:醫術在於理解,藥物的作用在於疏通。意思是說,在運用藥物之前必須先了解病症的本質。說得多好!醫學的道理就在於此,但是理解病症的本質確實很困難。拘泥於既定的成見,強行解釋別人的病症來符合自己的理論,問題出在固執;自以為聰明,卻不深入鑽研古人的著作,這就像軍隊廢棄軍陣圖,官吏廢棄律令一般,問題出在不學習。從前者的角度看,是不能正確理解病症;從後者的角度看,是誤用了理解病症的方法。

夫然以不學之人,與不通不識,而又熾以忮同列,競名利之心,以此用藥,其不致抱薪而救火,持水而投石者幾何哉!語云:學書紙費,學醫人費,蓋為此也。尤君在涇,讀書好古士也,而肆其力於醫,於軒岐以下諸書,靡昕夕寒暑,穿穴幾遍,而以己意條貫之。其間凡有所得,筆之於書,日月既多,卷帙略定。

白話文:

如果一個沒有學識的人,與那些不通醫理、不懂藥性的人,卻熱衷於追求名利,用這樣的心態來用藥,恐怕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拿著水去潑石頭一樣,有多少能不失敗的!有句俗話說:「學寫字花費紙張,學醫術花費人命」,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尤先生在涇縣,是一個博學好古的人,他把自己的精力用在醫術上,從軒轅黃帝到岐伯的醫書,他日日夜夜、寒暑不輟地鑽研,幾乎反覆深入地讀了無數遍,並且融會貫通,用自己的理解整理成書。書中凡是有所心得,就筆之於書,時間一久,卷帙也逐漸成形。

辨五行之生克,察四氣之溫嚴,審人事之陰陽虛實,與夫藥性之君臣佐使。凡成書之沿誤者,釐而正之;古人紛紜聚訟者,折而衷之。夫惟多讀古人之書,斯能善用古人之書,不誤於用意,亦不泥於用意,於長沙氏之旨,庶幾得之,可謂通其意矣。

白話文:

辨別五行之間的生剋關係,觀察四氣的寒熱溫涼,審查人體的陰陽虛實,以及藥物的君臣佐使關係。對於沿襲下來的書本錯誤,要加以釐清和糾正;對於古人爭論不休的問題,要加以折衷調和。只有多讀古人的書籍,才能很好地運用古人的知識,既不錯誤理解其用意,也不拘泥於其用意,這樣大致上就能領會到張機的宗旨,可謂真正通曉其思想。

抑吾觀太史公之傳扁鵲也,云長桑君以禁方盡與之,忽然不見,後遂能生死人,其說近於鬼物,其人不可再得;而其傳淳于意也,謂得禁方於公乘陽慶,傳黃帝扁鵲脈書五色診病,是多讀書而通於意者。扁鵲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如淳于意者斯可矣。尤君之學不知於古人何如,然多讀書而通以意,是聞古人之風而興起者,由此書以治病,當不貽譏於人費也夫!

白話文:

我認為太史公描寫扁鵲的故事,說長桑君將祕方全部給了扁鵲,然後便忽然消失,接著扁鵲就能使死人復活。這種說法接近於神怪傳說,這樣的人是不可再現的。但是,太史公描寫扁鵲傳授淳于意的故事,卻說淳于意從公乘陽慶那裡得到祕方,並傳承了黃帝扁鵲的脈書和五色診病術。這是由於淳于意博覽羣書,融會貫通了書中的精義。

扁鵲這樣的人物我無法見到了,如果能遇到像淳于意這樣的人,那就可以了。尤先生的學問與古人相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博覽羣書,並融會貫通書中的精義,這是繼承了古人的精神而奮發向上的。用這本書來治病,肯定不會遭到別人的譏笑和指責。

乾隆四年己未春三月松陵徐大椿靈胎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