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暇卮言》~ 靜觀居士雲遊疏
靜觀居士雲遊疏
1. 靜觀居士雲遊疏
(附《卮言》後)
靜觀居士者,姓程名林,字云來,歙槐塘之元愷也。名家令子,雅好閒靜,行在人間,志在物外,既葬其親,遂慨然有遠遊之賦。奕先子觴而送之曰:子固且奚適耶?子以事親禮終而遊始於此,其賢於婚嫁畢而為五嶽之行者遠矣,而子固且奚適耶?其將遊東中諸郡名山泛滄海耶,其將往來苕雪間耶?其將窺九疑,浮於沅湘涉汶泗,講學鄒魯之都耶?其將過廬山棲賢谷耶,抑將登華山落雁峰耶,豈將州有九而遊其八耶?不然,抑將遊玄關至蒙擊之上,與汗溫遊於九垓之外耶?是皆余所不得而知也。
余所可知者,云來有巧思絕藝,常為竹根如意,筍籜冠,鹿皮巾,貌叔夜之杯,仿景山之槍,以示奇服奇器也。云來素服上池之水,能見垣一方人,必當如仲長子光賣藥自給也。云來不恨無二王法,但恨二王無其法。有請道者,必當劍書老易示之也。云來善畫,必當畫向子平於壁,圖阮藉遇蘇門於行障上,坐臥觀之,且所遊歷皆得圖之也。
云來精於刻篆,必當留題象耳山,投筆峻極中院,皆手自摩崖勤之也。云來工文章,必當有山水漫遊之記也。他日余或遇之於山之陽,水之央,庶幾折芰為,以荷薦肉,瓠瓢盈酒,為披其記,發其圖,則所謂俯仰之問。若日再升,撫琴動操,眾山首響聲,古人豈欺我哉。更為乞碧霞餌刀圭匕服之,使尪羸之軀,忽變為濟勝之具,於是相與道崑崙之墟,題其柱而刻之曰:奕先云來遊此。
順治己亥冬十二月朔後一日弟光禮拜題
白話文:
靜觀居士程林,字云來,是歙縣槐塘人,出身名門望族,喜好清靜,雖然生活在人世間,卻心繫於物外。他父親下葬後,便毅然決然地決定遠遊。好友奕先以酒相送,問他要去哪裡?說他孝順父母後才開始遊歷,比那些婚嫁完畢才去遊覽五嶽的人要高尚得多,究竟要去哪裡呢?是遊覽東部和中部各郡的名山大川,泛舟滄海嗎?還是要去往苕溪和雪山之間?又或者要去探訪九疑山,遊歷沅湘、汶泗,到鄒魯講學?抑或是去廬山棲賢谷,還是登華山落雁峰?莫非是要遊遍天下名山大川,只留下一個地方不去?或者是要遊歷玄關,到達蒙山擊石之地,甚至遊歷到九天之外?這些我都不清楚。
我知道的是,云來才思敏捷,技藝超群,經常製作竹根如意、筍殼帽子、鹿皮頭巾,仿效叔夜的酒杯,模仿景山的長槍,以顯示其奇特的服飾和器物。他平常用水清洗素服,能透過牆壁看到一丈遠的人,一定能像仲長子光一樣,靠賣藥來維持生計。他不後悔沒有得到二王書法的真傳,只後悔二王沒有他的這種書法造詣。有人向他請教書法之道,他一定會用劍刻《老易》來展示。云來擅長繪畫,一定會在牆壁上畫《向子平》,在屏風上畫《阮籍遇蘇門》,坐臥欣賞,並且把他遊歷的地方都畫下來。
云來精通篆刻,一定會在象耳山上留下題刻,在峻極中院題字,都是親自刻在石崖上的。云來文筆精湛,一定會寫下遊歷山水之間的遊記。他日若在山巔水湄遇到他,我一定會採摘芰荷,以荷葉盛肉,用瓠瓢斟酒,為他披閱遊記,欣賞圖畫,這就是所謂的“俯仰之間”。如果太陽再次升起,我們撫琴奏樂,群山迴響,古人的話豈不是欺騙了我們?更要為他祈求神仙賜予碧霞丹藥,使他羸弱的身體,轉變為強健的體魄,然後一起遊覽崑崙仙境,在柱子上題刻“奕先云來遊此”。
順治己亥冬十二月朔後一日,弟弟光禮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