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暇卮言》~ 納音釋義 (3)
納音釋義 (3)
1. 納音釋義
庚子辛丑壁上土者,土於丙戌丁亥,己蓋萬物於下,而喻以屋。然子為十一月,醜為十二月。天寒地凍,況資以庚辛之金,則風益冷,氣益寒。萬物雖得土以蓋之,然四圍風雨,亦必假土以庇之,故用庚子辛丑土以圍之,如屋復有壁之。人得以居室周密,物得以固本深藏,故醜名壁上土也。
戊寅己卯城頭土者,土自九月十月,庇覆萬物於其下。十一月十二月,圍護萬物於其中,又包裹至寅卯之地,有如城焉。況戊己之土,置寅卯木上,非城而何?萬物得土包藏,見寅正月,東風解凍,物當甲坼卯為二月,雷乃動聲,萬物皆奮土而出,物在土內,如人在城中,擁並候門,欲奮城出。故物之與人,俱候其時次第而出,故以城為喻也。
丙辰丁巳沙中土者,蓋土自路傍,積坤成地,為驛路,為城頭,愛覆萬物。至於動雷齊巽,則長成矣,物既長成於巽,各自奮榮,土乃木母,至此氣血枯燥,退居於缺之隅。雖假天干丙丁火以相生,然體終枯燥,不能復生物也。雖有土之名,誠不足培物,如沙石焉,故以為喻。
丙午丁未天河水者,蓋午未南方,屬火為盛夏,午為離位,則真火也。況丙丁之火,加於午未之上,則陽極矣。陽極陰生,《素問》故曰熱極生寒,寒極生熱,水化為火,火化為水。又曰:地氣上升為云,天氣下降為雨,天地氣交,物窮則變。火者陽也,水者陰也,陽化為陰,水自火出,非雨而何?且如盛夏天氣鬱蒸,而雨必作,自上而下,甘雨及地。
故曰天河水也,自此潤下為泉源,為澗,為溪沼,為大海,為長流濟舟楫,能潤物以及人也。
甲申乙酉井泉水者,自丙午丁未火化為水,須賴土以容受。土者坤也,而居為申,故水生於申,因土而生,此則雨出地氣也。坤土既受天河之水,當潤下為泉源,然後有江淮河濟,以流衍澤萬物。於其酉水在土下,非木鑿土不能以見泉,是用天干甲乙之木,鑿坤之土,始見泉源。所以甲申乙酉,為井泉水也。
壬戌癸亥大海水者,蓋戌亥為干,干為天為屬金。是干為出水之源,而連於坎,加之天干壬癸之水,臨於其上。壬癸得位,上則生於干,下則聚於坎,流蕩無窮,源深浩浩,土不可退,非海而何?故以大海名之。
丙子丁丑澗下水,蓋子為北坎,醜連乎艮,北坎乃水之正位,坎在艮山之奧,為水之源。非艮止而聚之,則漂流浩蕩,損物害人。非天干丙丁火以和暖之,上化為霜雪,下凝為冰凍,殺物而絕物也。故艮山之奧,習坎之水,止而聚,和而暖,所以能灌物而生物也。山奧積水曰澗,故曰澗下水也。
甲寅乙卯大溪水,蓋水聚艮山之奧,出艮之下曰溪。以天高西北,地缺東南,艮山漸近於巽,將至缺陷之危,其水則順流而下,水深土陷,流衍於東,可以潤物而濟人也。故天干甲乙臨官於寅卯之位,上下俱木,為舟楫以濟其流,利人濟物,故以大溪名之。
白話文:
納音釋義
庚子辛丑壁上土:這類土的特性出現在丙戌丁亥之後,如同屋頂覆蓋萬物,比喻成房屋。但子月(十一月)和丑月(十二月)天寒地凍,加上庚辛屬金,更添寒冷之感。萬物雖然藉由土的覆蓋保護,但四周風雨交加,也需要土來庇護,所以用庚子辛丑的土來圍繞,如同房屋加上牆壁。人得以居住在溫暖的房屋裡,萬物得以穩固深藏,因此稱為壁上土。
戊寅己卯城頭土:這類土出現在九月十月,庇護萬物於其下。十一月十二月則圍護萬物於其中,並延伸至寅卯之地,如同城牆一般。戊己屬土,位於寅卯木之上,不就是城牆嗎?萬物被土包覆著,到了寅月(正月),東風解凍,到了卯月(二月),春雷乍響,萬物都從土中萌發而出。萬物在土中,如同人在城中,等待時機,準備衝出城外。所以萬物與人一樣,都按時序次第而出,因此以城為喻。
丙辰丁巳沙中土:這類土如同路旁堆積而成的土地,形成道路、城牆,覆蓋萬物。等到雷聲響動,萬物長成,各自蓬勃發展。土是木的母親,此時氣血乾燥,退居於角落。雖然藉由丙丁火來相生,但本質上依然乾燥,無法再滋養萬物,如同沙石一般,所以以此為喻。
丙午丁未天河水:午未屬南方,為火,是盛夏時節,午為離位,是真火。丙丁之火加於午未之上,陽氣達到極點。陽極則陰生,《素問》說:「熱極生寒,寒極生熱」,水化為火,火化為水。又說:「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天地氣交,物窮則變。」火屬陽,水屬陰,陽化為陰,水由火生,不就是雨嗎?如同盛夏時節,天氣悶熱,必定降雨,從天上而下,滋潤大地。所以稱為天河水,從天而降,滋潤萬物,形成泉源、溪流、湖泊、大海,長流不息,造福萬物。
甲申乙酉井泉水:丙午丁未的火化為水,需要土來承載。土為坤,而申位屬土,所以水生於申,依託於土而生,這是地氣化雨。坤土承載天河之水,潤澤大地,形成江河湖泊,滋養萬物。酉水位於土下,非用木來挖掘土層,無法見到泉水,所以用甲乙木來挖掘坤土,才能見到泉源。因此甲申乙酉稱為井泉水。
壬戌癸亥大海水:戌亥屬金,金為天,為出水之源,與坎水相連,加上壬癸之水,居於其上。壬癸得位,上通於天,下達於地,奔騰不息,源頭深遠,無窮無盡,如同大海一般,所以稱為大海水。
丙子丁丑澗下水:子為北坎,丑連於艮,北坎為水之正位,坎水在艮山的深處,為水之源頭。若非艮土阻擋聚集,則水將奔流浩蕩,損害萬物。若非丙丁火來溫暖它,則會上化為霜雪,下凝為冰凍,傷害萬物。所以艮山深處,坎水被阻擋而聚集,溫暖和順,才能滋養萬物。山間積水稱為澗,所以稱為澗下水。
甲寅乙卯大溪水:水聚集在艮山深處,從艮山流出稱為溪。因為西北高,東南低,艮山漸漸靠近巽位,水則順流而下,水深土陷,流向東方,滋潤萬物。所以甲乙木臨官於寅卯之位,上下俱為木,如同舟楫一樣,幫助水流,造福萬物,所以稱為大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