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硯錄》~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漢軍王爵字大封,博通今古,不求進取,而工醫,能起死回生,危疾遇之罔不活。某軍有大貴人,舉家數百口皆疫,疫且將死,延之治。王逐一視脈投劑,皆立起。惟貴人不與療,強之再,乃開方,大書云:砒霜三錢,火酒四兩,煎服。
貴人愕然,謂之曰:「若是者不速死耶?」王正色曰:「若貴人者,不速死何俟?」貴人曰:「我何罪而至是耶?」王曰:「貴人身為大臣,不思致君澤民,乃以貨利為心,橫求苛索,八旗軍士,痛恨入骨,一旦聖明知之,賜死西市,身首異處,家財籍沒,妻孥入官,不若速飲余之砒酒,庶幾完其頭領,保全家口,此真良藥也,寧以為毒而卻之乎?」於是貴人悚然受教,卒改其行。
郡中朱姓,素有飲癖,在左脅下,發則脹痛嘔吐。始發甚輕,醫者每以補劑療之,發益勤而甚。余戒之曰:「此飲癖也,患者甚多。惟以消飲通氣為主,斷不可用溫補,補則成堅癖,不可治矣。」不信也。後因有鬱結之事,其病大發,痛極嘔逆,神疲力倦,醫者乃大進參、附,熱氣上衝,痰飲閉塞,其痛加劇,肢冷脈微,醫者益加參、附、助其閉塞。飲藥一口,如刀箭攢心,哀求免服。
妻子環跪泣求曰:「名醫四人合議立方,豈有謬誤?人參如此貴重,豈有不效?」朱曰:「我豈不欲生?此藥實不能受!使我少緩痛苦,死亦甘心耳。必欲使我痛極而死,亦命也。」勉飲其半,火沸痰壅,呼號宛轉而絕。大凡富貴人之死,大半皆然,但不若是之甚耳。要知中病之藥,不必入口而知,聞其氣即喜樂而欲飲;若不中病之藥,聞其氣則厭惡之。
故服藥而勉強若難者,皆與病相違者也。《內經》云:臨病人問所便。此真治病之妙訣也。若《孟子》云:藥不瞑眩,厥疾不瘳。此乃指攻邪破積而言,非一例也。
鄰人顧姓者,因少年勤內事,頭皮血出如汗。此肝腎之火逆上,因血熱甚,所以從發竅直出。蓋汗乃血之液,從氣化白。經有肌衄一條,因氣散不能從化,故肌膚汗血。此證非氣不能化,化亦不及也。與甘露飲而痊。
章御臣屢夢白人,持刀自割其頭,至流血即驚醒,漸至閉目即夢,眾醫莫措。松江沈魯珍治之,曰:寐而見白人者,肺虛也。以獨參湯,每劑一兩,服之而愈。
當湖汪希生內政中年時,每食豬肉即體戰慄,屢醫不效。嗣因他病服逍遙散數劑,而舊疾亦瘳。後與余談及此事,並詢其故。余謂《素問》云:諸禁鼓慄,皆屬於火。此必肝膽素有鬱熱,豬肉乃動風之物,能引動其病,而不能開其鬱,故食之即發。逍遙散乃開鬱散火之劑,所以偶服得愈。
愚按錢塘吳君馥齋令正,每食豬肉少許,即腹痛氣衝,神瞀如寐,必嘔吐而始舒,如是者經年。余亦作厥陰鬱熱治,以雪羹吞當歸龍薈丸而瘥。
白話文:
[卷三]
漢朝一位王爵,博學多才,通曉古今,卻不追求功名利祿,反而精通醫術,能夠起死回生,遇到危急重症,都能治癒。某軍中有一位高官,全家數百口都染上瘟疫,眼看就要死了,便請這位王爵來醫治。王爵一一診脈開方,病人全都立刻痊癒。唯獨這位高官不肯接受治療,王爵再三勸說,才給他開了個方子,上面大書特書寫著:砒霜三錢,燒酒四兩,煎服。
高官大吃一驚,說:「這樣豈不是要立刻死掉嗎?」王爵嚴肅地說:「像您這樣的人,不死才怪呢!」高官問:「我犯了什麼罪要落到這個地步?」王爵說:「您身為朝廷大臣,卻不思為國為民,一心只圖謀私利,橫徵暴斂,八旗軍士都恨透了您,一旦皇上知道了,您就會在西市被處死,身首分離,家產充公,妻兒入官,還不如趕快喝了我的砒霜酒,好歹保住性命,保全家人,這才是真正的良藥啊,您怎麼把它當成毒藥而拒絕呢?」於是高官嚇得魂飛魄散,接受了教誨,最終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郡裡一位姓朱的,素來有酗酒的毛病,左脅下發病時就會脹痛嘔吐。一開始病症很輕,醫生總是給他開補藥,結果病情反而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我告誡他說:「這是酒癖,患者很多。治療要以消解酒積、通利氣血為主,絕對不能用溫補的藥物,補藥會讓酒積凝固,那就沒辦法治了。」他不相信。後來因為一些鬱悶的事情,他的病嚴重發作,疼痛難忍,嘔吐不止,疲倦無力,醫生就大量使用人參、附子,熱氣上衝,痰飲阻塞,疼痛加劇,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醫生又加大了人參、附子的劑量,加劇了阻塞。他喝了一口藥,就感覺像刀箭一樣扎心,哀求不要再喝了。
妻子跪在地上哭著求說:「四位名醫共同商議制定的藥方,怎麼會有錯呢?人參這麼貴,怎麼會沒效果呢?」朱某說:「我難道不想活嗎?這種藥我實在是喝不下去!讓我少受點痛苦,死了也甘心。如果一定要讓我痛苦地死去,那也是命。」他勉強喝了一半,火熱上衝,痰液阻塞,呼喊翻滾後就死了。一般來說,富貴人的死,大多都是這樣,只是沒有他這麼嚴重而已。要知道,對症的藥,不必入口就知道,聞到藥味就會感到愉快想喝;如果藥不对症,聞到藥味就會厭惡。
所以服藥時感到勉強困難的,都是與病情相違背的藥物。《內經》說:診治病人要問其舒適與否。這才是治療疾病的妙訣。就像《孟子》說:藥物如果不引起劇烈反應,疾病就不會痊癒。這指的是攻邪破積而言,並不是通例。
鄰居一位姓顧的,因為年輕時操勞內務,頭皮出血如同出汗一樣。這是肝腎之火逆行上衝,因為血熱太盛,所以從頭髮的孔竅直往外流。因為汗液是血液的精華,由氣化而成。經書中有肌膚出血一條,是因為氣散不能化成汗液,所以肌膚汗血。這種病症不是氣不能化,而是化得不夠。我給他服用甘露飲,病就好了。
章御臣經常夢見白衣人,拿刀自割他的頭,流血了就驚醒,漸漸地閉上眼睛就會做夢,很多醫生都沒辦法。松江的沈魯珍給他治病,說:睡覺時看見白衣人,是肺虛。他用獨參湯,每劑一兩,服後就好了。
當湖的汪希生中年時,每次吃豬肉就渾身發抖,很多醫生都治不好。後來因為其他的病服用了逍遙散幾劑,舊病也好了。後來我和他談起此事,並詢問原因。我說《素問》說:凡是禁止震顫,都屬於火。這一定是肝膽素有鬱熱,豬肉是動風之物,能引發他的病,卻不能疏通鬱結,所以吃了就發病。逍遙散是疏通鬱氣、散解鬱火的藥物,所以偶然服用就好了。
我(作者)記下:錢塘吳君馥齋令正,每次吃一點豬肉,就會腹痛氣衝,神志昏迷像睡著一樣,一定要嘔吐後才能舒服,這樣持續了很多年。我也按照厥陰鬱熱來治療,用雪羹送服當歸龍薈丸,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