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硯錄》~ 卷一 (7)
卷一 (7)
1. 卷一
驢、騾,馬屬也,而騾介驢、馬之間。楊素園大尹云:牡驢、牝馬交而生者曰馬騾,形較馬尤高;牡馬、牝驢交而生者曰驢騾,形較驢為大。皆有牝而無牡。余謂騾既皆牝,再與驢馬交而生者何名?楊云:騾性貞,從無與驢、馬交者。余曰:然則《易》言利牝馬之貞,當是騾也。
有牝無牡,正合坤之純陰,以其為馬所生,仍為馬類,故直謂之牝馬耳。大令深頷之。又乾為馬,馬之牝者,猶是陽中之陰,惟騾行最健,雖駿馬不能及,而性極調良,故日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有君子攸行之象焉。世傳騾之前陰,有骨如環,不能闢翕,故性貞而不交。余按女人有賦此形,而不能安貞如彼者,必遭產厄。
曩仁和謝金堂先生云:有姚穩婆者,嘗為其親串家洗一女,即曰:此女騾形,長成後慎勿嫁,可享長年。初不信,久亦忘之。後適某氏,孕而欲娩,諸穩婆莫能措手,母家遣人召姚。曰:我雖耄矣,猶憶二十年前,即囑勿嫁,汝主豈不憶乎?辭不往。竟不產而亡。噫,此嫗手眼可雲精矣。
故於初生時一捫,即知其交骨無縫也。古書訛騾為螺,致令費解,余已考正於《女科輯要》中。或云驢、馬交非其匹,而騾性獨貞,誠不可解。余謂人亦有之,目擊屢矣,當以不解解之。
本草據《月令》,強分麋、鹿二角有補陰、補陽之別。純廟謂木蘭之鹿、吉林之麋,角皆解於夏,惟麈角解於冬,曾於南苑見之,特正其訛。於乾隆三十三年,改時憲書仲冬月令「麋角解」為「麈角解」。後之修本草者,當遵奉改注。
《蠡海集》云:凡鳥卵皆系著於脊,乃本於天者親上也。脊系卵處,下生一腸,上口連屬於系卵。卵既長足而產,則入於此腸,俗謂之花腸也。下口乃並於直腸,以通於後竅出焉。凡獸之胎,則系著於腹,而其結處為胎室。既長足則並膀胱下口,以通於前竅出焉。此本乎地者親下也。
又云:天賦氣,氣之質無性情,雨、露、霜、雪,無性情者也;地賦形,形之質有性而無情,草、木、土、石,無情者也;天地交則氣形具,氣形具則性情備焉,鳥、獸、蟲、魚,性情備者也。涎、涕、汗、淚,得天之氣;羽、毛、鱗、甲,得地之形。
又云:萬物之所為生者,必由氣,氣者,金也。金受氣,順行則為五行之體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歷之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元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土以止蓄,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四行之賴土以定位,敵大撓作甲子,分配五行為納音:初一日金,二日火,三日木,四日水,五日土,乃知金者,受氣居先也。所以金為氣母,在天為星,在地為石,天垂象,地賦形,故石上云而星降雨,天地氣交。
白話文:
[卷一]
驢和騾都是馬科動物,而騾是驢和馬的雜交後代。楊素園大尹說:公驢和母馬交配生下的叫馬騾,體型比馬更高大;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體型比驢更大。它們都有母的,沒有公的。我問道:既然騾都是母的,那麼再讓它與驢或馬交配生下的後代叫什麼呢?楊素園說:騾的性情貞潔,從來沒有與驢馬交配的。我說:那麼《易經》裡說的“利牝馬之貞”,指的應該就是騾子了。
騾子有母的而無公的,正好符合坤卦的純陰之象。因為它是馬所生,仍然屬於馬類,所以直接稱之為母馬。大尹深以為然。又乾卦為馬,馬的母的,猶如陽中之陰,而騾子的行動最健壯,即使駿馬也趕不上,而且性情溫順,所以叫做“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有君子所行的象徵。民間傳說騾子的陰部,有像環一樣的骨頭,不能張開閉合,所以性情貞潔而不交配。我觀察到,有些女人也有這種體質,但是不能像騾子一樣保持貞潔,必定會遭遇生產的困難。
以前仁和謝金堂先生說:有個叫姚穩婆的人,曾經為她親戚家的一個女孩洗澡,就說:這個女孩有騾子的體質,長大後一定不要嫁人,這樣才能長壽。當時沒人相信,後來也忘了這件事。後來女孩嫁給某家,懷孕臨產時,眾多穩婆都束手無策,娘家派人去請姚穩婆。姚穩婆說:我雖然老了,但還記得二十年前說過的話,囑咐你們不要讓她嫁人,你們主人難道不記得嗎?她拒絕前往。結果女孩難產而死。唉,這位老婦人的醫術真是精湛啊!
所以,在嬰兒剛出生時摸一下,就能知道她的交合骨是否有縫隙。古書中把“騾”誤寫成“螺”,導致難以理解,我已經在《女科輯要》中做了考證。有人說驢馬交配不是同類,而騾子性情卻獨特貞潔,真是令人費解。我認為人也是如此,我親眼見過很多次,應該用不能理解來解釋它。
本草書根據《月令》的記載,硬要區分麋鹿兩角有補陰補陽的不同。純廟說木蘭的鹿和吉林的麋,角都在夏天脫落,只有麈的角在冬天脫落,我曾在南苑見過,特地糾正了這個錯誤。在乾隆三十三年,將時憲書仲冬月令“麋角解”改為“麈角解”。後世的本草書編修者,應該遵從這個修改的註釋。
《蠡海集》說:凡是鳥蛋都系在脊椎骨上,這是本於天的,所以靠近上面。脊椎骨連接著卵的地方,下面生出一根腸子,上端連接著系著卵的地方。卵長大成熟後產出,就進入這根腸子,俗稱“花腸”。下端與直腸相連,從後竅排出。凡是獸類的胎兒,都系在腹部,而它連接的地方是胎室。長大成熟後就與膀胱的下端相連,從前竅排出。這是本於地的,所以靠近下面。
又說:萬物之所以能夠生存,必定是由於氣,氣就是金。金受到氣的滋養,順行的就成為五行之體: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是一年之始,從冬到春,春到夏,夏到長夏,長夏到秋,然後迴歸本原而收斂;逆行的就成為五行的作用:金從礦石中產生,經過火的鍛鍊而成為器物,成為器物後就能夠為萬物所用,但是火非木不生,必須依次循木來繼承,木必須依靠水來滋養,水必須依託土來儲存,所以木依靠水,水依靠土,這是四行依靠土來確定位置。大撓制定甲子,將五行分為納音:初一日金,二日火,三日木,四日水,五日土,由此可知金是首先接受氣的。所以金是氣的本源,在天為星,在地為石,天垂象,地賦形,所以石上雲氣,星降雨,天地之氣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