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質疑錄》~ 論傷寒無補法

回本書目錄

論傷寒無補法

1. 論傷寒無補法

傷寒千態萬狀,只虛實二字盡之。一實一虛,則邪正相為勝負,正勝則愈,邪勝則死。若正氣實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輕;正氣虛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故凡氣實而病者,但去其邪,攻之無難,所可慮者,惟傷寒挾虛為難耳!最可恨者,有曰「傷寒無補法」,惑亂人心,莫此為甚。

獨不觀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脈症之虛寒者一百有餘;定一百十三方,用參者三十,用桂、附者五十餘。孰謂傷寒無補法耶?矧今人患挾虛傷寒者,十嘗六七,傳誦「傷寒無補法」者,十之八九,虛而不補,且復攻之,不可勝紀。故力辨之,欲以救時弊,非好補也。即如表邪不解,屢散之而汗不出者,中虛無力,陰氣不能達也。

不知汗生於陰,補陰最能發汗。又如身熱不退,屢清之而熱猶熾者,陰不足也。人知惟寒可以去熱,不知滋陰方能降火也。又如正氣不足,邪氣有餘,正不勝邪,病必不解,但實中氣,使正氣內強,逼邪外出,榮衛漸平。此不散表而表自解,不攻邪而邪自退。今人不識虛實,見發熱胸悶不退,動手便攻,邪氣未去,而正氣因攻先敗。

此皆守「傷寒無補法」一言誤之也。

白話文:

傷寒症狀繁多複雜,但歸根結底只有虛實兩種情況。實證和虛證的差別,在於邪氣和正氣的勝負,正氣勝則痊癒,邪氣勝則死亡。正氣充足的人,即使感染了很重的邪氣,病情也較輕;正氣不足的人,即使感染了輕微的邪氣,病情也會很嚴重。因此,對於正氣充足而生病的人,只要去除邪氣,治療並不困難。真正棘手的,是傷寒夾雜虛證的情況!最令人痛恨的是有人宣稱「傷寒無補法」,這嚴重迷惑人心,危害最大。

難道沒看見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立三百九十七法,其中脈症虛寒者就超過一百種;更制定了一百一十三個方劑,使用人參的就有三十個,使用桂枝、附子的則有五十多個嗎?誰說傷寒不能補呢?況且現在患有夾雜虛證的傷寒病人,十個至少有六七個,而宣揚「傷寒無補法」的人,十個至少有八九個,他們不補虛,反而繼續攻邪,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我極力辯駁,想要糾正目前的錯誤,並不是鼓吹濫用補法。例如,表邪不解,多次使用散邪的方法卻仍然汗出不來,這是因為身體虛弱,陰氣不足以達於肌表。

殊不知汗液的產生來自陰液,補益陰液最能幫助發汗。又例如,發熱不退,多次使用清熱的方法卻仍然高燒不退,這是因為陰液不足。人們只知道寒能去熱,卻不知道滋陰才能降火。再例如,正氣不足,邪氣有餘,正氣不能勝過邪氣,病情必然不能好轉,此時應當補益中氣,使正氣內強,逼迫邪氣外出,使營衛之氣逐漸恢復平衡。這樣就能不散表邪而表邪自解,不攻邪氣而邪氣自退。現在很多人不懂得虛實的辨證,見到發熱胸悶不退,就立刻使用攻邪的方法,結果邪氣還沒去除,正氣反而因為攻邪而先被損傷。

這些都是因為執著於「傷寒無補法」這句話而造成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