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質疑錄》~ 論天癸非精血
論天癸非精血
1. 論天癸非精血
天癸之義,諸傢俱以精血為解,是不詳《內經》之旨也。玩本經云: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氣溢瀉。則是天癸在先,而後精血繼之,天癸非即精血之謂明矣。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謂元陰,即曰元氣。人之未生,此氣蘊於父母,謂之先天元氣;人之既生,此氣化於吾身,謂之後天元氣。
但氣之初生,真陰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旺。然必真陰足而後精血化,是真陰在精血之先,精血在真陰之後。不然女子四十九,男子六十四,而天癸俱絕,其周身之精血,何以仍運行於榮衛之中,而未嘗見其涸竭也?則知天癸非精血明矣。其以精血即為天癸者,王太僕、陳良甫以下之謬論也。
白話文:
許多醫家都將「天癸」解釋為精血,這並未真正理解《內經》的本意。《內經》說:女子十四歲天癸至,月經按時來潮;男子十六歲天癸至,精氣外洩。由此可見,天癸出現於先,精血隨後而至,天癸並非精血的意思很清楚。天癸是上天所生的真水,在人體內稱為元陰,也就是元氣。人未出生前,此氣蘊藏在父母體內,稱為先天元氣;人出生後,此氣化生於自身,稱為後天元氣。
然而,氣剛開始產生時,真陰非常微弱,等到真陰充足,精血才會旺盛。必須真陰充足,精血才能化生,所以真陰在精血之前,精血在真陰之後。否則,女子四十九歲、男子六十四歲天癸衰竭,他們體內的精血為何還能運行於全身,而不見枯竭?由此可知,天癸並非精血。將天癸等同於精血,是王太僕、陳良甫等人的錯誤觀點。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