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質疑錄》~ 論心肺遠血腎肝近血
論心肺遠血腎肝近血
1. 論心肺遠血腎肝近血
《金匱要略》論大便下血,分糞前為近血,糞後為遠血。此以血來有遲早,而分遠近,未嘗主於心肺、腎肝之所出為遠近也。丹溪乃言血在糞後者,出於心肺,心肺在上,故血來遲;血在糞前者,出於腎肝,腎肝在下,故血來早。夫心主血,肺則主乎氣矣;肝藏血,腎則藏乎精矣。
大便所下之血,本於濕熱之氣,傷於大腸而為病。此血總屬大腸經來,故人有終年患之,而不見其形痿體憊者。此濕熱之邪,而非四臟所傷之血。若四臟有傷,而頻下無度,必心肺損而色敗,腎肝損而形痿,而可以云無患乎?故以便下之血,以先後分遠近則可,以便下之血分心肺與腎肝,則鑿矣!
白話文:
《金匱要略》討論大便出血,將排便前出血稱為「近血」,排便後出血稱為「遠血」。這是根據出血時間的早晚來區分遠近,並不是說遠血就一定是心肺出血,近血就一定是腎肝出血。
朱丹溪認為,糞便後出血,來自心肺,因為心肺位於上方,所以出血較晚;糞便前出血,來自腎肝,因為腎肝位於下方,所以出血較早。然而,心主血,肺主氣;肝藏血,腎藏精。
大便出血,根本原因是濕熱之氣損傷大腸所致。這種血都屬於大腸經的病變,所以有些人終年患病,卻不見身體消瘦虛弱。這是濕熱邪氣作祟,而非四臟受損導致的出血。如果真是四臟受損,導致頻頻出血且沒有節制,那麼心肺受損則面色會敗壞,腎肝受損則身體會消瘦虛弱,怎麼還能說沒有問題呢?
因此,用出血時間的先後來區分遠近血是可以的,但硬要將大便出血區分為心肺出血與腎肝出血,那就太牽強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