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質疑錄》~ 論小便不通用隔三之法

回本書目錄

論小便不通用隔三之法

1. 論小便不通用隔三之法

小便不通者,熱結膀胱而點滴不下也。經曰:膀胱不利為癃。此熱邪入於膀胱而為病。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能出,故三焦之氣不化,則水道不能通調,而下輸於膀胱為溺。丹溪隔二之治,以為水出高源,肺金者,腎之母,滋養肺金以生腎水,此法之善者也。若隔三之治,以脾濕不運,故精氣不調,當燥脾健胃,補土以生金,生金以壯水,用二朮、六君為治。夫氣虛則宜補氣以化水,若氣熱而反用燥氣、閉氣之劑,不幾助邪以為病。

此隔三之治,為迂而不切。

白話文:

小便不通,是熱氣積聚在膀胱,導致小便點滴排出。經典記載:「膀胱功能失常,稱為癃。」這種情況是由於熱邪入侵膀胱所致。膀胱是水液儲藏的倉庫,氣化功能必須正常才能排出小便。如果三焦之氣異常,水道就會不通暢,導致小便無法下輸到膀胱排出。

明朝醫家朱丹溪提出「隔二」療法,認為小便從高處產生,肺屬金,是腎的母親,滋養肺金就能生出腎水,這是治療不小便的良方。而另一種「隔三」療法則認為,脾臟濕氣過多,導致氣血失調,應該要健脾健胃,補土生金,生金壯水,使用二朮、六君之類的藥方治療。

如果氣虛,應該補氣以化水。如果氣熱,反而使用燥熱、閉氣的藥物,只會助長邪氣,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