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質疑錄》~ 論疝不當專屬肝經病

回本書目錄

論疝不當專屬肝經病

1. 論疝不當專屬肝經病

巢氏序疝症,有厥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狐疝、瘕疝之名。子和非其謬立名色,以環陰器、抵少腹者,屬足厥陰肝經部,是受疝處也。故凡疝,非肝木受邪,則肝木自甚,皆屬肝經,因立七疝之名,曰:寒、水、氣、狐、筋、血、㿗,治多用下法。丹溪以來,皆宗其說,而亦未得也。

夫前陰小腹間,乃足三陰、陽明,沖、任、督三脈所聚,豈得獨以厥陰經為言?但如本篇六疝,皆兼言風者,本非外入之風,風屬肝,肝主筋,故凡病各經之疝,謂其病多在筋,皆挾肝邪則可,若謂必在厥陰一經,則不可也。

白話文:

巢氏將疝氣分為厥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狐疝、瘕疝等七種。雖然他把疝氣歸類到足厥陰肝經,認為疝氣發生在陰部與小腹交界處,屬於肝經的範圍,並據此提出了七種疝氣的類型(寒疝、水疝、氣疝、狐疝、筋疝、血疝、痛疝),治療多採用下法。從丹溪翁以來,許多醫家都遵循這個說法,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

其實,陰部和小腹是足三陰經、陽明經以及沖、任、督三脈交匯的地方,怎麼能只說疝氣屬於厥陰肝經呢?雖然巢氏所說的六種疝氣都提到「風」,但這並不是指外來的風寒,而是指肝氣的「風」。肝主筋,所以各種疝氣都可能涉及筋脈受損,都可能夾雜著肝邪,這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所有疝氣都一定屬於厥陰肝經,那就說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