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錄》~ 論關格是脈而非症
論關格是脈而非症
1. 論關格是脈而非症
《素問》云:人迎與氣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靈樞》云: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不和則陽脈盛;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不和則陰脈盛。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故曰關;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故曰格。關格者,不得盡命而死。
白話文:
《素問》中說:人迎脈和氣口脈都比平時盛了四倍以上,這是關格脈象。有這種脈象的人,脈氣虛弱,不能與天地之間的元氣相通,就會死亡。《靈樞》中說:邪氣在六腑,則陽脈失去調和,調和不好就會導致陽脈旺盛;邪氣在五臟,則陰脈失去調和,調和不好就會導致陰脈旺盛。陽氣太盛,陰氣就會得不到滋養,所以稱為「關」;陰氣太盛,陽氣就會得不到滋養,所以稱為「格」。關格脈象出現,人就會還沒盡完天年就死亡。
此《靈》、《素》之論關格,以脈言,而非症也。自仲景宗之,而謂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夫人迎四倍,寸口四倍。則非尺寸之謂,而曰吐逆者,此隔食症也。曰不得小便者,此癃閉症也。自此叔和以後,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關格。而潔古則曰:寒在上,熱在下。
白話文:
《黃帝內經·靈樞》和《素問》中關於「關格」的論述,是用脈象來說明,而不是疾病症狀。從東漢醫學家張仲景開始,才提出「在尺部(手腕靠近肘部)為關,在寸部(手腕靠近手指)為格」的說法,認為關脈不通則小便不利,格脈不通則嘔吐反胃。
「夫人迎四倍,寸口四倍」這句話,並不是講寸和尺的長度,而是描述脈象的動態。其中「夫人迎」指脈象有力、「寸口」指脈象柔和。如果脈象出現「吐逆」的現象,表示這是隔食證(食滯胃中引起的消化不良)。而脈象出現「不得小便」的現象,表示這是癃閉證(小便不暢)。
從南朝醫學家巢元方之後,醫家們都未能正確區分「關格」的脈象和疾病症狀,都籠統地以寸和尺來解釋關格。而唐朝醫學家王冰(潔古)則指出,寒邪在上,熱邪在下。
夫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而可謂之寒在上、熱在下乎?東垣則以清氣反行濁道曰格,濁氣反行清道曰關。丹溪但言膈中覺有所礙,不能升降,是有格而無關。元方以大小便不通為關格,其說尤為舛錯。後丹溪竟以關格立症分門,致後學茫然莫辨。獨馬元臺力辨諸子之非,謂關格非隔食、癃閉之症。
夫巢、張、李、朱為醫之宗,尚與《內經》相乖,況下工?豈知關格為脈體,而非病名者哉!
白話文:
脈搏的兩寸處都比正常強盛四倍以上,這可以說是寒在上、熱在下嗎?東垣認為,清氣逆行在濁氣的通路中叫「格」,濁氣逆行在清氣的通路中叫「關」。丹溪只說橫膈膜中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阻礙,不能升降,就是有「格」而沒有「關」。元方認為大便和小便不通是「關格」,他的說法尤為錯誤。後來的丹溪竟然以「關格」建立分類症狀的門派,導致後人茫然無措,無法分辨。唯有馬元臺力辯各家的謬論,認為「關格」並非隔食、便祕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