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吐汗下該盡治法論

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良工先治其實,後治其虛;粗工或治虛,或治實;謬工則虛虛實實;惟庸工但補其虛,不敢治其實。舉世不省悟,此余所以著三法也。夫病非人身素有之物,或自外入,或自內生,皆邪氣也。邪氣中人,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留之輕則久而自盡,甚則久而不已,更甚則暴死矣。

白話文:

如果不先驅除邪氣,就使用補藥,就像強盜還沒出動,就先修繕房屋。正氣尚未恢復,邪氣已經橫行霸道了。只有脈搏微弱,身體虛弱,沒有邪氣和積滯的人,才適合考慮進補。其他疾病都需要先用攻邪三法(汗、吐、下)祛除邪氣,元氣才能自行恢復。《素問》一書中提到辛甘化發、滲淡歸屬於陽,酸苦湧泄歸屬於陰。發散化發歸於汗,湧泄化發歸於吐,泄利化發歸於下,滲透化發同於發汗,泄利方便同於瀉下,卻完全沒有提到補益。

若不去邪,先以補劑,是盜未出門,而先修室宇,正氣未勝,而邪氣已橫鶩矣。惟脈脫下虛,無邪無積之人,始可議補耳。他病惟先用三法攻去邪氣,而元氣自復也。《素問》一書,言辛甘發散滲淡為陽,酸苦湧泄為陰,發散歸於汗,湧歸於吐,泄歸於下,滲歸解表,解表同於汗,泄利便同於下,殊不言補。

所謂補者,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更相君臣佐使,皆以發腠理,致津液通血氣而已。非今人所謂用溫燥邪僻之補也,蓋草木皆以治病,病去則五穀果菜肉皆補也。又當辨其所宜,使無偏傾可也。若以藥為補,雖甘草、人參,亦有偏勝之患,是故三法猶刑罰也,粱肉猶德政也。

白話文:

所謂「補」,辛辣味補肝,鹹味補心,甘味補腎,酸味補脾,苦味補肺。它們互相搭配,促進皮膚腠理的疏通,讓津液運行通暢,疏通氣血而已。這與時下人們所說的用溫燥不正之藥補身體不同。由於藥草樹木都能用來治病,當疾病痊癒之後,五穀、水果、蔬菜、肉類皆具有補養作用。同時,還應該辨別不同體質應採用的補法,以避免偏頗。如果過度依賴藥物來補養,即使是甘草或人參,也可能造成偏盛的問題。因此,藥物補養猶如刑罰,而適當的飲食調理纔是德政。

治亂用刑,治治用德,理也。余用三法,常兼眾法,有按有蹺,有揃有導,有增減,有續止。醫者不得余法而反誣之,哀哉!如引痰、漉涎、取涕迫淚,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熏蒸、渫洗、熨烙、針制、砭射、導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積、逐水、破經、泄氣,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發病多在於上。

白話文:

地之六氣,霧露雨雪水泥,發病多在於下。酸苦甘辛鹹淡,發病多在於中。發病者三,出病亦三。風寒之邪,結搏於皮膚之間,滯於經絡之內,留而不去,或發痛麻淋痹腫癢拘攣,皆可汗而去之。痰飲宿食,在胸膈,發為諸病,皆可湧而去之。寒熱痼冷火熱,客下焦,發為諸病,皆可泄而出之。

六種天氣因素(霧露雨雪水泥)對身體的影響主要表現於下部。酸苦甘辛鹹淡六種味道對身體的影響主要表現於身體中部。疾病的產生有三個原因,疾病的消除也有三個方法。

風寒之邪侵襲,結滯在皮膚之間和經絡之內,不去除就會引起疼痛、麻痺、腫脹、瘙癢、抽筋等症狀,可以用發汗法去除。

痰飲宿食停留在胸膈,會引起各種疾病,可以用催吐法去除。

寒熱痼冷火熱之邪侵犯下焦,會引起各種疾病,可以用瀉下法去除。

吐中有散,下中有補,經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此之謂也。

白話文:

六種天氣因素與六種味道對人體的影響

六種天氣因素(霧、露、雨、雪、泥、塵)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下半身。酸、苦、甘、辛、鹹、淡六種味道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身體的中部。

疾病的產生有三個原因,而消除疾病也有三個方法:

  • 風寒邪氣侵襲,停滯在皮膚之間和經絡之中,如果不加以去除,就會引起疼痛、麻痺、腫脹、瘙癢、抽筋等症狀,可以用發汗法來驅除。
  • 痰飲宿食停留在胸膈,會引起各種疾病,可以用催吐法來去除。
  • 寒熱、痼冷、火熱邪氣侵犯下焦,會引起各種疾病,可以用瀉下法來去除。

吐法中有散寒之效,瀉下法中有補益之功。古籍中已有明確的說明,此乃精華所在,一言以蔽之。

2. 補瀉當分緩急有無說

經言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句為治病之大關。其詞甚顯,其義甚微,敢為詳辨。蓋實言邪氣實,宜瀉也;虛言正氣虛,宜補也。凡邪正相搏而為病,則邪實正虛,皆可言也。故主瀉者,則曰邪氣盛則實,當瀉也;主補者,則曰精氣奪則虛,當補也。各執一詞,毫無確據,藉口文飾,孰得言非,是以至精之訓,反釀莫大之害。

白話文:

經典裡說:邪氣強盛則為實證,正氣被奪則為虛證,這兩句話是治療疾病的大原則。這句話表面上很明白,但實際意義卻很深奧,我試著詳細說明。所謂「實」就是邪氣實,適合用瀉法;「虛」就是正氣虛,適合用補法。凡是邪氣與正氣交戰而形成疾病,邪氣實了正氣就虛,正氣虛了邪氣就實。因此主張用瀉法的人,就說「邪氣盛則實,當瀉」;主張用補法的人,就說「精氣奪則虛,當補」。各自堅持一詞,沒有確切依據,只用辭藻掩飾。那麼,誰能說他們不對呢?因此,再高明的理論,如果不注意細微之處,反而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不知理之所在,必有不可移易者,奈醫者不能察耳。余請析之為四,孰緩孰急,其有其無也。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遠,留則生變也;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早,臨期無濟也;微虛微實者,亦治其實,可一掃而除也;甚虛甚實者,所畏在虛,但固守根本。以先為己之不可勝,則邪無不退矣。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病情所在,一定有不能改變的因素,可恨醫生們卻不能察覺。我請求把病情歸為四類,分別說明哪個緩哪個急,有的還是沒有的。沒有虛證的,急在驅除邪氣,邪氣不去就會變生他病;虛證多的,急在扶助正氣,不早點治療,到發病時就回天乏術;虛實兼有的,同樣治療實證,這樣就可以一網打盡;虛實都很嚴重,最怕的是虛證,只要守住根本,把虛證先治好,那麼邪氣自然就會退散。

二虛一實者,兼其實,開其一面也。二實一虛者,兼其虛,防生不測也。總之,實而誤補,固必增邪,猶或可救;虛而誤攻,真氣忽去,勢必難回,此虛實之緩急,不可不思也。所謂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凡風寒暑濕燥火,皆能增邪,邪之在表在裡在臟在腑,必有所居,求得其本而直取之。

白話文:

同時虛證和實證並存,那就要針對實證,打開一側的經絡。同時實證和虛證並存,那就要針對虛證,以防發生意外。

總之,實證誤補,固然會加重病情,但還可以挽救;虛證誤攻,真氣會迅速耗散,很可能難以挽回。因此,虛實之間的緩急輕重,不可不考慮。

所謂的「有無」,是指辨別邪氣的存在與否。無論是風寒暑濕燥火,都能夠增加邪氣。邪氣在表、裡、臟、腑中必定有其所在,找出其根本,直接針對它。

此所謂有,有則邪氣之實也,若非六氣之邪而病出之陰,則皆情欲以傷內,勞倦以傷外,似邪非邪,似實非實。此所謂無,無則病在元氣也。不明虛實有無之人,必致以逆為從,以標為本,絕人長命,可不慎哉!

白話文:

所謂「有」,就是指有真正的邪氣侵犯。如果病不是由六氣(風、寒、暑、濕、燥、火)邪氣所致,而是從體內的情緒慾望或從體外勞累所傷,這類病症看起來像因邪氣所致,但實際上並不是;看起來是實證,但實際上卻是虛證。所謂「無」,就是指病在元氣。不懂得虛實有無的人,必定會把誤以為虛證的實證加重,把誤以為實證的虛證忽略,這樣做會耽誤人的性命,豈能不謹慎呢!

3. 推《內經》不宜主旺氣說

經言治其旺氣者,謂病有陰陽,氣有盛衰,旺則治之反甚。如陽盛陰衰者,陰虛火旺也,治之者,不知補陰以配陽,而專用苦寒治火之旺,豈知苦寒皆沉降,沉降則亡陰,陰愈亡則火愈盛,故服寒反熱者,陰虛不宜降也。又如陽衰陰盛者,氣弱生寒也,治之者,不知補陽以消陰,則寒愈甚,故服熱反寒者,陽虛不宜耗也。又如夏令本熱,而伏陰在內,故多中寒,冬令本寒,而伏陽在內,故多內熱。

白話文:

中醫經典指出,治療疾病時要考慮陰陽平衡和氣的盛衰。如果旺氣盛,治療就會適得其反。

例如,陽盛陰衰,陰液不足,火氣旺盛。如果治療時只用苦寒藥物降火,卻忽略滋補陰液來平衡陽氣,這將導致陰液更虛,火氣更旺。因此,服用寒性藥物反而會加重發熱,因為陰虛不適宜再降。

同樣地,如果陽衰陰盛,氣虛生寒。如果治療時只用溫熱藥物驅逐寒氣,卻忽略溫補陽氣來消解陰盛,這將使寒氣更甚。因此,服用溫熱藥物反而會加重寒症,因為陽虛不適宜再耗。

此外,夏季本屬炎熱,但人體內可能會潛伏著陰氣。因此,夏季容易受寒。冬季本屬寒冷,但人體內可能會潛伏著陽氣。因此,冬季容易發熱。

設不知此,而必欲用寒於夏,治火之旺;用熱於冬,治寒之旺;則有中寒隔陽者,服寒反熱;中熱隔寒者,服熱反寒矣,是皆治旺之謂,而病之所以反也。

白話文: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卻一定要在夏天用寒涼藥物來治療火氣旺盛;在冬天用溫熱藥物來治療寒氣旺盛,那麼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 本身寒氣過盛,陽氣被阻隔者,服用寒涼藥物後反而發熱。
  • 本身熱氣過盛,寒氣被阻隔者,服用溫熱藥物後反而發寒。

這都是因為只顧著治療旺盛的症狀,卻不考慮病人的體質,導致病情惡化的結果。

4. 陽有餘陰不足論

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在天地則該萬物而言,在人身則該一體而言,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陰也。經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長也。姑以治法兼證論之曰:氣虛者,氣中之陰虛也,治法以四君子湯,補氣中之陰;曰血虛者,血中之陰虛也,治法以四物湯,補血中之陰;曰陽虛者,心經之元陽虛也,病多惡寒,責其無火,治法以補氣藥中加桂,甚則三建中湯、正陽散之類;曰陰虛者,腎中之真陰虛也,病多壯熱,責其無水,治法以補血藥中加知柏等藥,或大補陰丸、滋陰地黃丸之類。夫真元極衰之候,初不可服桂、附等藥,恐反助火而爍真陰。

白話文:

人的陽氣通常過剩,陰氣通常不足,談到天地萬物,如此說法;談到人體,也是如此說法,並不是單純指稱氣為陽、血為陰。經書上說:陽中包含陰,陰中包含陽,這正是所謂「只有陽不會產生,只有陰不會成長」的意思。姑且從治療方法的同時驗證來看:氣虛的人,是指氣中的陰氣虛弱,治療方法可以用四君子湯來補氣中的陰氣;血虛的人,是指血中的陰氣虛弱,治療方法可以用四物湯來補血中的陰氣;陽虛的人,是指心經中的元陽虛弱,症狀多是怕冷,原因是沒有陽氣,治療方法是將補氣藥加入肉桂一同服用,嚴重時可使用三建中湯、正陽散等藥方;陰虛的人,是指腎中的真陰虛弱,症狀多是發熱,原因是沒有陰液,治療方法是將補血藥加入知母、柏子等藥物一同服用,或可使用大補陰丸、滋陰地黃丸等藥方。如果真正元氣極度衰弱時,一開始不可服用肉桂、附子等藥物,擔心反而會助火灼燒真陰。

元陽虛脫之軀,亦不可投芎、苓等辛散淡滲之劑,恐反開腠理而泄其氣。昧者謂氣虛即陽虛,止宜用四君,斷不可服芎、苓之屬。血虛即陰虛,止宜用四物,切不可用參、耆之屬。殊不知血脫補氣,昔賢之治法也。惟真陰虛極,將為勞蒸咳嗽,必用參、耆,恐肺熱傷肺,不能抵當,而反益其病,可勿泥也。

白話文:

對於元陽虛脫的身體,不可使用辛散、淡滲的藥物,如紅花、茯苓等,以免毛孔過於舒展,耗散陽氣。有些人誤以為氣虛就是陽虛,只適合使用四君子湯,而不能使用紅花、茯苓等藥物。也有些人誤以為血虛就是陰虛,只適合使用四物湯,而不能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殊不知,對於血虛脫失的人,需要同時補氣,這是古代醫家的治療方法。只有在真陰極度虛弱,即將出現勞熱咳嗽時,才需要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然而,如果肺部有熱,使用這些藥物會加重肺熱,導致疾病惡化,因此不必拘泥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