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選醫衡》~ 卷下 (19)
卷下 (19)
1. 治積按初中末法論
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衰也,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勝則一負,邪氣日甚,正氣日消,不攻去之,喪亡無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
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日積月累,匪伊朝夕,所以去之者,亦當有漸,太急則傷正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余嘗制陰陽二積之劑,藥品稍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伐,不問其積之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旺,則復攻之,屢攻屢補,以平為期,此余獨得之訣,百發百中者也。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故去積及半,純與甘溫調養,會脾土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而自走,必欲攻之,無餘不遺,其人之不夭殃者,亦鮮矣。經曰:壯者氣行即愈,怯者著而為病。潔古云:壯盛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故當養正,則邪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一二小人,自無容身之地,雖然,此謂輕淺者言爾。
若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湯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物成積?見之既確,髮直入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愈?兵法之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是亦醫中之良將也夫。
白話文:
治積按初中末法論
積病的形成,是因為正氣不足,邪氣才能乘虛而入。就像小人當道,是因為君子衰弱一樣,正氣和邪氣勢不兩立,此消彼長,邪氣一天比一天厲害,正氣一天比一天衰弱,如果不積極治療,就會導致死亡。但是,治療也不能過於急躁,以免傷到正氣,所以要掌握初、中、末三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初期,疾病剛剛開始,正氣還很強,邪氣也較淺,可以積極治療。中期,疾病持續了一段時間,邪氣較深,正氣較弱,治療時既要攻邪,又要補益正氣。到了末期,疾病時間很長,邪氣侵襲嚴重,正氣已經很虛弱了,治療時主要應以補益正氣為主。
積病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因此治療也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傷到正氣,正氣受傷後就無法運化水谷,邪氣反而會更加頑固。我曾經根據陰陽學說制定了治療積聚的兩種方劑,藥性比較峻烈,使用時必須掌握分寸。先服用補益的藥物數日,然後再攻伐邪氣,不管積聚的多少,都要先補益身體,等到氣血充盈,精神旺盛時再繼續攻邪,這樣反覆攻補,直到病癒為止。這是我的獨特經驗,屢試不爽。
經典醫書上說:「積聚很嚴重時,治療不可以過於猛烈,應當攻治到病情減輕一半就停止。」所以,治療積聚應當攻治到病情減輕一半,然後用甘溫的藥物調養,讓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運作,這樣即使還有殘留的積聚,也會不治自愈。如果一定要把積聚完全清除乾淨,那樣做的人很少能倖免於難。經典醫書上也說:「身體強壯的人,氣血運行順暢,病就好了;身體虛弱的人,邪氣就會停滯而生病。」古代醫家潔古也說:「身體強壯的人沒有積聚,虛弱的人才會有積聚。」因此,應該注重養護正氣,邪氣自然就會消除。這就像滿座都是君子,一兩個小人就無處容身一樣。
但是,以上只是針對輕淺的積聚而言。如果是嚴重積聚,如果不積極治療,單純地服用補益藥物是沒有用的。必須仔細辨別是哪個臟腑患病,什麼物質形成了積聚,明確診斷後,再用有效的藥物來治療,這樣才能保證療效。善於攻伐的軍事將領,能使敵人不知道他的防禦策略,這也是醫術中高明的醫生應該具備的才能。
2. 蟲積論
蟲由濕熱鬱蒸而生,觀之日中有雨,則禾節生蟲,其理明矣。古分九蟲三尸等論,余謂自積成蟲,難以定名。若盜食人之氣血,得其清者,謂之靈蟲,久能移害於人,即勞蟲、傳屍、屍疰之類是也。若採人之飲食,得其濁者,謂之物蟲,久而能變異,即寸白、蛔蟲、魚鱉、癥瘕之類是也。
故物蟲者,多因自積而成,乃有形可驗之物,治宜以有形相制相畏之藥,如雷丸、蕪荑、使君、川椒、黃連、苦楝之屬。靈蟲者,多因自虛而致,乃變化莫測之物,治宜以氣類相感之藥,如桃仁、川椒、天靈蓋、蘇合香、麝香、硃砂之屬。外有鬼氣中惡,亦靈蟲之類也。因飲食蟲蛭,及果中毒蟲,亦物蟲之類也。
治宜格其物理,考其所畏以制之。又有久患勞瘵,氣亢血熱之人,勿用辛烈等藥,大抵人面萎黃,四肢無力,飲食不為肌膚,乃血氣虛損,起伏作痛,聚散不定,皆有蟲害,宜急攻之。若待成靈,傷殘臟腑,不可救矣。服蟲藥宜前半月上半日,蟲頭向上時,忌妄言預泄,蓋蟲既有靈,能拒避湯藥故也。
白話文:
蟲積是由於濕熱鬱結而產生。就像晴天忽然下雨,禾苗莖節就會生蟲一樣,道理很清楚。古人將蟲分為九蟲、三尸等等,但我認為,蟲積成形後,很難精確命名。如果蟲子吸收人體精華氣血,得到清淨的部份,就稱為靈蟲,長期下來會危害人體,像勞蟲、傳屍蟲、屍疰等都屬於這一類。如果蟲子攝取人體飲食中的濁氣,就稱為物蟲,時間久了會變異,像寸白蟲、蛔蟲、魚鱉蟲、癥瘕等都屬於這一類。
所以物蟲大多是自身積聚而成,是有形體可以驗證的,治療應該使用具有形體、能克制蟲子的藥物,例如雷丸、蕪荑、使君、川椒、黃連、苦楝等等。靈蟲大多是因人體虛弱而導致,變化莫測,治療應該使用氣味相通的藥物,例如桃仁、川椒、天靈蓋、蘇合香、麝香、硃砂等等。外邪入侵導致中惡,也屬於靈蟲之類;因飲食吃到蟲、蛭,或食用有毒蟲的果實,則屬於物蟲之類。
治療蟲積應根據蟲的特性,找出其害怕的東西來對付它。對於長期患有勞瘵,氣盛血熱的人,不要使用辛辣刺激的藥物。總而言之,如果人面黃肌瘦,四肢無力,飲食難以化為肌膚,而且腹部起伏作痛,時聚時散,都是蟲害的表現,應該立即積極治療。如果等到蟲子變成靈蟲,損害臟腑,就難以治癒了。服用驅蟲藥應選擇上半個月的前半天,蟲子頭朝上的時候服用,忌諱胡言亂語或洩露病情,因為蟲子有靈性,能夠抵抗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