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選醫衡》~ 卷下 (12)
卷下 (12)
1. 驚風論
驚風一證,從來謬認,蓋小兒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臟腑血脈,俱未充長。陽則有餘,陰則不足,不比七尺之軀,陰陽交盛也。惟陰不足,陽有餘,故身內易至於生熱。熱甚則生痰生風生驚,亦所恆有,設當日直以四字立名,曰熱痰風驚。則後人不炫,因四字不便立名,乃節去二字,以驚字領頭,風字煞尾,使後人不能解,遂以為奇特之病。
白話文:
驚風這個病證,從古至今都被誤解了。初生的嬰兒和年幼的孩子,他們的肌肉、筋骨、臟腑和血脈都還沒有發育完善。陽氣較盛,陰氣不足,與成年人陰陽平衡的情況不同。由於陰虛陽盛,所以孩子的身體內很容易產生熱氣。熱氣過盛就會產生痰、生風、發驚,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如果當初直接用四個字來命名這個病,叫做「熱痰風驚」,那麼後人就不會迷惑不解。但因為四個字的名字不便書寫,於是就把「熱痰」兩個字去掉,用「驚」字作為開頭,「風」字作為結尾,導致後人無法理解,誤以為這是一種奇特的疾病。
且謂此病有八候:以其頭搖手痙也,而立抽掣之名;以其卒口噤腳攣急也,而立目斜心亂搐搦之名;以其脊強背反也,而立角弓反張之名,相傳既久,不知其妄造,遇見此等證出,無不以為奇特。
白話文:
而且說這種病有八種症狀:因為頭搖 دست抽搐,所以稱為「抽掣」;因為嘴巴突然緊閉,腳筋抽縮,所以稱為「目斜心亂搐搦」;因為脊椎僵直,背部反弓,所以稱為「角弓反張」。這種說法流傳很久,不知道是誰胡亂捏造的。如果遇到這種症狀出現,就都認為是奇特的病症。
不知小兒之腠理未密,易於感冒風寒,風寒中人,必先入太陽經,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夾脊抵腰中,是以病則經脈強,因經脈牽強,則生抽掣搐搦角弓反張。種種名目,而用金石藥鎮墜,外邪深入臟腑,千中千死,萬中萬死,間有體堅證輕得愈者。
白話文:
不知道小孩子的皮膚組織結構還沒有緊密,容易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風寒邪氣一旦侵入人體,必定首先進入太陽經。太陽經的經脈從眼睛內眼角開始,向上經過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腦部,然後再從腦部出來,分佈於頸部、脊柱旁,一直到達腰部。因此,太陽經脈受邪氣侵犯後,就會出現經脈強直的症狀,由於經脈強直牽拉,就會產生抽搐、角弓反張等各種症狀。
如果使用寒涼的藥物,邪氣就會深入到臟腑,十個人中十個人都會死亡,萬個人中萬個人都會死亡。偶爾有體格強壯、病情較輕的患者能夠痊癒。
又詫為再造奇功,遂至各守專門,雖日殺數兒,不知其罪。如方書有云:小兒八歲以前無傷寒,此等糊語,竟出自高明,偏足為驚風之說樹幟,曾不思小兒肌肉柔脆,不耐風寒,初傳入太陽一經,早已身強多汗,筋脈牽動,人事昏沉,勢已極於本經,湯藥亂投,死亡踵接,何由見其傳經耶。
白話文:
有些人稱讚某些醫生具有再造的奇功,因此固守專門的方法,儘管每天治死幾個孩子,卻不自知其罪。比如方書中有言:「小兒八歲以前不會患傷寒。」這種荒謬的說法,竟然出自所謂的高明醫者,成為風邪引起驚風(小兒抽搐)的主要理論。卻不曾想過,小兒肌肉柔弱,經不起風寒。一旦外邪侵入太陽經,小兒因身體虛弱會大量出汗,筋脈牽動,意識昏沉,病情很快就會嚴重,甚至直接進入病情的最後階段。亂用湯藥,死亡接踵而至,怎麼會看到病情傳變呢?
此所以誤言小兒無傷寒也,不知小兒易於外感,易於發熱,傷寒為獨多,世稱為驚風者即是也。小兒傷寒,要在三日內即愈為貴,若待經盡方解,必不能耐矣。又剛痙無汗,柔痙有汗,小兒剛痙少,柔痙多,世醫見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往往以慢驚風證為名,而用參、附、耆、術等藥,閉其腠理,熱邪不得外越,亦為大害。
白話文:
這正是人們錯誤地說小兒不會得傷寒的原因,他們不知道小兒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容易發熱,因此傷寒的發生是很多的,而人們所說的驚風其實就是小兒傷寒。小兒傷寒必須在三日內治癒纔好,如果等到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治療,小兒的身體一定承受不了。此外,硬痙攣是沒有汗的,而軟痙攣是有汗的,小兒多見軟痙攣,少見硬痙攣。世俗的醫生看到小兒汗出不止,神志不清醒,往往會以慢驚風來診斷,並使用人參、附子、黃耆、白術等藥物,結果卻會閉塞小兒的肌膚腠理,使熱邪不能外泄,也是一種很大的害處。
所以凡治小兒之熱,但當徹其出表,不肯引其入里也,仲景原有桂枝,若舍而不用,從事東垣內傷為治,毫釐千里,最宜詳慎。又新產婦人,去血過多,陰虛陽盛,其感冒發熱,原與小兒無別,醫者相傳,稱為產後驚風,尤堪笑破口吻。
白話文:
因此治療小兒發熱,應該將熱氣徹底驅除,不要讓它進入體內。仲景曾提出使用桂枝,如果捨棄不用而採用東垣的內傷療法,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必須特別慎重。另外,新產婦失血過多,陰虛陽盛,感冒發熱與小兒的狀況並無不同。然而醫者相傳稱之為「產後驚風」,真是可笑。
然小兒亦非無驚風病也,一二歲時氣怯神弱,凡遇異形異聲,驟然跌僕,皆生驚畏,其候面青糞青,多煩多哭,略有所觸,則洒洒然,時恐懼不寧,不比熱邪塞竅,神識昏迷,對面撞鐘放銃,全然不聞者,斟酌細勘自識,從來混治之誤矣。
白話文:
不過,小兒也並非沒有驚風病。一、兩歲時,他們氣虛精神弱,凡是遇到異形奇聲,突然摔倒,都會產生驚恐。其症狀是臉色青白,糞便青綠,煩躁哭鬧,稍受觸碰就驚嚇得發抖,時常恐懼不安。這與熱邪堵塞竅道,神識昏迷,面對撞鐘放槍都完全聽不到的情況不同。仔細辨別就能自行識別,從前混淆治療的錯誤做法,現在明白了。
2. 七情考
世之所謂七情者,即《內經》之五志也。五志之外,尚餘者二,總之曰喜、怒、憂、思、悲、恐、驚,然情有七,無非出於五臟。如陰陽應象論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此五臟五志之分屬也。至若五志有互通之病者,如喜本屬心,而有曰肺,喜樂無極則傷魄,蓋心肺皆主喜也。
白話文:
一般人所說的七情,就是《內經》所說的五志。五志之外,還有額外的兩情,總共有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但這七情都來源於五臟。比如《陰陽應象論》中說:心臟對應的志是喜,肝臟對應的志是怒,脾臟對應的志是思,肺臟對應的志是憂,腎臟對應的志是恐。這就是五臟和五志的對應關係。至於五志之間有互相影響的情況,例如喜本屬於心,但也有肺喜之說,這是因為過度的喜樂會傷到人體的魄,而心和肺都主喜。
夫喜傷於陽,而心肺皆為陽臟,故喜出於心而移於肺,所謂多陽者多喜。又若怒本屬肝,而有曰膽為怒者,以肝膽為表裡,肝氣雖強盛,而取決於膽也。有曰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者,以陽為陰勝,故病及於心也。有曰腎盛怒不止則傷志,有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無故喜怒者,以怒發於陽而侵乎腎也。
白話文:
過度喜悅會損傷陽氣,而心肺都是陽性臟器,所以喜悅是由心產生,再轉移到肺部,因此陽氣過盛的人常會過度喜悅。生氣原本屬於肝,但有句話說「膽生氣」,這是因為肝膽是表裡關係,就算肝氣強盛,也要受到膽的影響。有句話說「血上衝,氣下行,心煩不安,容易生氣」,這是因為陽氣被陰氣勝過,因此會引起心臟疾病。有句話說「腎氣太盛,生氣就會不停歇」,這是因為腎臟是陰性臟器,如果生氣過度,就會傷及腎氣。還有種情況是「有邪氣入侵腳少陰經脈,會讓人無緣無故地喜怒無常」,這是因為生氣來自陽氣,而陽氣侵犯了腎臟所致。
是以肝、膽、心、腎四臟,皆能病怒,所謂多陰則怒,亦曰陰出之陽則怒。又若思本屬脾,而有曰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蓋心為脾之母,母氣不行,則病及其子,所謂心脾皆病于思也。又若憂本屬肺,而有曰心之變動為憂者,有曰心小則易以傷憂者,蓋憂則傷神,故傷心也。
白話文:
因此,肝、膽、心、腎這四個臟器,都能夠導致發怒。所謂「多陰則怒」,也叫做「陰出之陽則怒」。
另外,如果思考過度,本應該屬於脾的功能,但有說法稱「思考時,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滯留而不運行,所以氣就會鬱結」。因為心是脾的母臟,母臟的氣運行不暢,就會影響其子臟,這就是所謂的「心脾皆病於思」。
還有,如果憂慮過度,本應該是屬於肺的功能,但有說法稱「心的變化導致憂慮」,也有說法稱「心小就容易因憂慮而受傷」。因為憂慮會損傷精神,所以會傷及心臟。
有曰精氣並於肝則憂者,肝勝侮脾也。有曰憂愁而不解則傷意者,脾主中氣,中氣受抑,則生意不申,故鬱而為憂,是心、肺、肝、脾四臟,皆能病於憂也。又若恐本屬腎,而有曰恐懼則傷心者,神傷則恐也。有曰血不足則恐,有曰肝虛則恐者,以肝為將軍之官,肝氣不足,則怯而恐也,有曰恐則脾氣乘矣。有曰精並於脾則畏,畏即是恐,以腎虛而脾勝之也。
白話文:
有人說,當精氣聚集在肝臟時,就會產生憂鬱,這是因為肝臟壓制脾臟所致。也有人說,憂愁鬱結不解,就會傷及心意,因為脾臟主管人體中心之氣,鬱結使得生機無法暢通,於是情緒抑鬱而產生憂鬱,因此心、肺、肝、脾四個臟腑都能因憂鬱而生病。另外,恐懼本屬腎臟所管,但有的人說恐懼會傷及心臟,這是因為傷神就會產生恐懼。還有的人說,血氣不足會產生恐懼,或者肝氣虛弱也會產生恐懼,因為肝臟是人體的將軍,肝氣不足,就會膽小而恐懼。還有的人說,恐懼會使脾氣乘勝,或者精氣聚集在脾臟時,就會產生畏懼,畏懼等同於恐懼,這是因為腎臟虛弱,而脾臟壓制了腎臟所致。
有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者,以陽明土勝,亦傷腎也。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皆主於恐,而恐則氣下也。五志五病之辨,既詳如上,其外尚有悲病者,有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是悲傷於肝也。有曰精氣並於肺則悲,有曰悲則肺氣乘矣,亦金氣傷肝也。有曰心虛則悲,有曰神不足則悲,有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心下崩,致溲血者,皆悲傷於心矣。此肝、肺、心三臟皆病於悲,而氣為之消也。
白話文:
有些人說,胃氣上逆會導致嘔吐和恐懼,因為胃屬土,陽明胃氣旺盛,也會傷及腎臟。心、肝、脾、肺、腎五臟都主導恐懼,而恐懼會導致氣下陷。
五臟五志的關係,前面已經詳細說明。除此之外,還有因悲傷而生病的。有人說,肝臟受悲傷影響,會動搖心神,傷及魂魄。有人說,肺氣與精氣相併,會導致悲傷,也有人說,悲傷會導致肺氣侵犯肝氣。還有說法認為,心虛也會導致悲傷,神氣不足也會悲傷,悲傷過度會導致膀胱經絡破裂,陽氣內動,引起心下出血。這些都是悲傷傷及心臟的表現。
所以,肝、肺、心這三個臟器都會受到悲傷的影響,導致氣血消散。
有病為驚者,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以肝應風木,風主震動而連乎膽之。有曰陽明所謂甚則驚厥,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肝邪乘胃也。有曰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者,心神散失也。此肝、膽、胃、心四臟皆病於驚,而氣為之亂也。由此言之,是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所發。
白話文:
患有驚嚇症的人,(古人認為)這種疾病的性質是東方的青色,對應於肝臟。它的發病表現爲驚恐發作,因爲肝臟對應着風木屬性,而風木屬性主要表現爲震動,並與膽囊相連。也有人說,陽明經的病症中,最嚴重的程度就是驚厥,聽到木頭敲擊的聲音就會突然驚嚇,這是因爲肝臟的邪氣侵犯到了胃。還有一種說法是,驚嚇會導致心神無處依傍,魂魄無處歸宿,這是因爲心神渙散所致。這說明了肝、膽、胃、心這四個臟器都會受到驚嚇的影響,而氣血也會因此而混亂。由此可見,情志受到損傷,雖然會導致不同的臟器出現相應症狀,但是追根溯源,無一不是從心而發的。
故本神篇曰:憂愁恐懼傷心。病形篇曰;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口問篇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可見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志意,故憂動於心則肺虛,思動於心則脾虛,怒動於心則肝虛,恐動於心則腎虛。
白話文:
《本神篇》說:憂愁恐懼會傷心。《病形篇》說:憂慮思考會傷神,神受傷就會出現恐懼而失魂。《口問篇》說:悲傷憂愁會使心臟跳動,心臟跳動就會使五臟六腑都搖晃。可見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統轄著魂魄,包含著思想意志,所以憂愁作用於心臟就會導致肺虛,思考作用於心臟就會導致脾虛,憤怒作用於心臟就會導致肝虛,恐懼作用於心臟就會導致腎虛。
所謂五志惟心所使,設能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則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臟俱安,邪亦安從奈我哉。
白話文:
所謂的「五志」,就是由心所支配的。如果能好好培養你的心,讓你的住所安定寧靜,不要害怕或過度激動,隨順自然而無所爭奪,隨著時間變化而沒有自我意識,那麼你的志向和意念就會和諧,精神就會穩定,悔恨和憤怒的情緒也不會產生,魂魄也不會渙散,五臟也會安然無恙。邪祟又怎麼能傷害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