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諸血病論

經云:榮者,水穀之精氣也,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出入升降,皆有所使。故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苟調養未周,而內動於相火,外傷於寒熱,則氣血亂其常度,而病生矣。凡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升,越出上竅,則上見於鼻。

白話文:

經典上說:「榮氣」是食物精華所化成的氣,運行於五臟六腑,才得以進入脈絡。它源源而來,化生於脾,統領於心,儲藏於肝,發佈於肺,排出於腎,滋潤全身,出入升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以眼睛得到它就能視物,耳朵得到它就能聽聲,手得到它就能抓握,手掌得到它就能握緊,腳得到它就能行走。但如果調養不當,內在受相火(虛火)影響,外在受寒熱侵襲,那麼氣血就會亂了規律,導致生病。凡是陽氣過盛,陰液不足,上升有餘,下降不足,氣血就會隨著陽氣上升,越出上竅,就會從鼻子裡流出來。

故鼻中出者為衄血,以鼻竅通於腦,火上衝於腦,又肺竅通於鼻,火內炎其金也。口中出者為吐血,又有嘔血、咯血、咳血、嗽血之不同焉。吐血者,血雖出而無聲。一吐輒以升計,甚至鬥許,而色頓白,舉體懈惰,乃陽明胃經之火上逆。證雖極陰,而實易治,以邪淺在腑,未動臟陰,又陽明為氣血俱多之經故也。

白話文:

因此,從鼻子中流出的血稱為「衄血」,因為鼻腔與腦相通,火氣上衝於腦,肺部與鼻子也相通,火氣內部灼燒肺部,就會導致鼻出血。

從口中吐出的血稱為「吐血」,還可細分為:嘔血、咯血、咳血、嗽血。吐血時,血液會大量湧出,沒有聲音,一次吐出的量可以達到升鬥,而且臉色會突然變白,全身虛脫,這是胃經之火上逆造成的。即使症狀極為嚴重,但其實容易治療,因為邪氣淺在於臟腑之間,還未影響到臟腑陰氣,而且胃經是氣血都很充足的經脈。

嘔血者,血每出則先有嘔逆聲。其血必紫黑成塊,脅痛內熱,氣塞煩悶,乃肝厥陰經之火,或盛怒不和所致,急宜降氣清火,以肝為牝藏,為納血之海,其氣最宜靜固。一有不寧,則衝脈騰沸,譬如大海生濤,未有不拍天而撼島者,倘遷延不治,必至上湧不止而死矣。咯血者,每血出喉中先癢,癢則所咯皆血,其血或鮮或紫,或兼有痰,口燥嗌乾,心虛驚悸,乃手少陰君火太盛。

白話文:

嘔血

嘔血的人在嘔吐之前通常會出現反胃嘔吐的聲音。嘔出的血通常是紫黑色,且凝結成塊狀。患者會伴有肋痛、體內發熱、氣機阻滯和煩躁等症狀。這是因為肝臟經絡中的厥陰之火過於旺盛,或由於情緒暴躁導致氣血不調和所致。應立即疏通氣機,清熱降火。肝臟是女性的藏器,也是貯藏血液的場所,其氣機最需要寧靜安定。如果稍有不寧,就會導致衝脈上衝,就像大海中掀起巨浪,勢必會波及天空和撼動島嶼。如果延誤治療,勢必會導致上衝的血液無法停止,最終導致死亡。

咯血

咯血的人在咯血之前喉嚨通常會發癢。一癢,咯出的都是血。咯出的血可能是新鮮的,也可能是紫色的,或者同時帶有痰液。患者會伴有口乾舌燥、心慌心悸等症狀。這是因為手少陰經中的君火過於旺盛所致。

或夏月暑熱傷心所致,宜清心降火,若由於情思者,又宜於自己消息之,苟患是而一任其縱橫,雖瓊漿玉醴,其如心病何哉?咳血者,其證必先病咳嗽,咳之不已,復有鮮血,即世所謂虛勞之證。或痰內有紅絲,是為肺痿,皆陰精虧損,陽火亢極,銷鑠肺金所致,患此必十死八九,最為難治。

白話文:

如果夏季暑熱傷心所致,應以清心降火為宜,但如果是由於情感因素所致,又宜自己調適情緒。如果放任病情發展,即使是瓊漿玉液也無法治療心病。

咳血患者,證狀必然先有咳嗽,咳個不停,並咳出鮮血,就是世人所說的虛勞之證。或者痰中帶有紅絲,這屬於肺痿,都是因為陰精虧損,陽火過旺,損耗肺金所致,患此病者十死九活,最難治療。

嗽血者,素未嘗病咳,而又無咳逆聲,但痰嗽則必有血,四肢無力,或兼泄瀉,乃鬱結傷脾,或久坐臥傷氣所致,宜培補真元,雖人參、煨姜,亦可選用,惟忌苦燥,以苦傷陽而燥傷陰也。唾血者,每有鮮血必隨唾而出,骨蒸內熱,乾咳肌瘦,乃腎水枯涸,火反內淫,或入房太甚,陰虛火盛所致,與肺病咳血同為危候。治此者,必曲盡其術,天始克旋,毋專恃功於知藥也。

白話文:

肺部出血者,通常沒有咳病史,也沒有咳嗽或逆氣的聲音,但稍微咳嗽一定會咳出血,四肢無力,或兼有氣喘,多是由於外傷或久坐傷氣所致,應當補益元氣,雖然人參和黃芪也可以使用,但是忌用苦燥之品,因為苦味傷陽,燥味傷陰。

肺部出血者,每次咳血時一定會帶出血絲,骨頭發熱,乾咳,肌肉消瘦,多是由於身體內水分不足,虛火上炎,或房事過度,陰虛火旺所致,與肺病咳血同樣是危險的徵兆。治療此病必須用心盡力,才能取得效果,最重要的是瞭解病情,針對性用藥。

又血從齒齦出,謂之牙宣,胃與腎之火也。血從汗孔出,謂之肌衄。從舌出,謂之舌衄,心與肝之熱也。此皆血之見於上者也。其病於下,在大便,則有腸風、臟毒、滯下、便紅之殊,在小便,則有赤淋、溺血、帶下、崩中之異。腸風者,其人本腸胃蓄熱,熱則生風,或邪氣外入,滲透腸間,其血來色必清淡。

白話文:

古文:

又血從齒齦出,謂之牙宣,胃與腎之火也。血從汗孔出,謂之肌衄。從舌出,謂之舌衄,心與肝之熱也。此皆血之見於上者也。其病於下,在大便,則有腸風、臟毒、滯下、便紅之殊,在小便,則有赤淋、溺血、帶下、崩中之異。腸風者,其人本腸胃蓄熱,熱則生風,或邪氣外入,滲透腸間,其血來色必清淡。


如果從牙齦出血,叫做牙宣,是由於胃火和腎火過旺造成的。如果從汗毛孔出血,叫做肌衄。如果從舌頭出血,叫做舌衄,是由於心火和肝火過旺造成的。這些都是血液上逆造成的。如果出血發生在下半身,那麼在排大便時會出現不同的表現,比如腸風、臟毒、腹瀉、便血等。在排小便時也會出現不同的表現,比如小便赤紅、小便帶血、白帶下、崩中出血等。腸風是由於腸胃蓄積熱火,熱火生風,或者邪氣侵入,滲透到腸道,導致血液流出時顏色清淡。

藏毒者,喜食膏粱,過耽醇醴,或偏服熱藥,蘊毒臟腑也,其血來必渾濁,滯下之由,多由濕蒸熱瘀,故必膿血相雜,裡急後重。便紅之病,多由脾虛先統,故但有血而無膿,澼澼作聲,赤淋則溺管澀痛,法宜清利,溺血便是溺中見紅,法當涼解。帶下者,經水淋漓,如帶不斷之謂。

白話文:

隱藏毒素的人,喜歡吃肥甘厚味,過度沉迷於醇酒,或偏好服用熱性藥物,導致毒素積聚在臟腑中。他們的血液往往渾濁,大便不通暢的原因多是濕熱瘀阻,所以大便中必定混有膿血,伴有裡急後重的症狀。

大便帶血的疾病,多由於脾虛先損,因此只有血液而沒有膿液,排便時發出噗噗的聲音。血淋則表示尿道管狹窄疼痛,治療方法宜清熱利尿。

尿血是指尿液中出現紅色,治療方法應為清熱解毒。

帶下是指經血淋漓不斷,猶如帶子一樣。

崩中者,血下崩騰,妄行不止之稱。二者於婦人多有之,此皆血病之見於下者也。其病於內,則熱勝於陰,必發瘡瘍,濕滯於血,必發痛癢癮疹,凝澀皮毛,則為冷痹,損壞肌肉,則為破傷。病於外,則跌僕留瘀疼痛,寒冷相搏,必凝取成瘕。蓄於上焦,人必喜妄;蓄於下焦,人必如狂。

白話文:

崩中:是指婦人血崩不止、血流如注,而且無法自行停止的一種病症。這類病症在女性中很常見,都是血病在下焦(腰部以下的區域)發生的症狀。

如果病在身體內部,往往是熱邪勝於陰液,會導致瘡瘍腫毒;濕邪阻滯於血脈,會導致疼痛、瘙癢、疹子、皮膚乾澀發麻,甚至肌肉損傷、外傷。

如果病在身體外部,往往是外傷跌打造成的瘀血疼痛,或者寒邪和凝滯之邪相互影響,會凝結成塊狀的腫塊。如果這些病邪積聚在上焦(胸腔以上),人會出現情緒激動、神志恍惚的表現;如果積聚在下焦,人會出現發狂似的狂躁症狀。

此又血證之見於內外者也。先哲云:血貴寧靜,不喜疏動,疏動則有泛溢之虞。又云:血宜流通,不當凝滯。凝滯則有瘀著之慮。人苟能善調其營,靜而不至於凝,通而不至於動,則經脈流行,皮膚潤澤,筋骨強勁,關節清利矣。又何有以上數者之病哉?

白話文:

這也是血瘀證同時表現在身體內外的一種表現。前人說:血液貴在安靜,不喜歡流動過快。一旦流動過快,就有溢出的風險。又說:血液應該流通,不能凝滯。凝滯就有血瘀積聚的隱患。人如果能夠妥善地調養氣血,保持安靜又不至於凝滯,通暢又不至於過度流動,那麼經脈就會暢通,皮膚會水潤光澤,筋骨強健有力,關節靈活自在。哪還會出現以上所說的這些疾病呢?

2. 內傷余議

嘗觀東垣內外篇辨曰:外傷風寒客邪,有餘之病,當瀉不當補。內傷飲食勞役,不足之病,當補不當瀉。自此議一出,而天下後世,知內傷外感之有別,而仲景之法不可例用,其惠也不亦大哉?然夷考其說,猶或有可疑者,僭用條之如曰飲食勞倦傷而內熱者,乃陰火乘其坤土之位,故內熱極乎胸中。又曰:經云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惟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

白話文:

東垣先生在他的《內外篇》中說,外感風寒邪氣是屬於「有餘」的病症,應該瀉而不補;內傷飲食勞役是屬於「不足」的病症,應該補而不瀉。從此說法提出以後,天下後世都明白了內傷和外感的區別,不再把仲景的治療方法一概而論,這實在是功德無量。然而仔細推敲他的觀點,卻也有些值得懷疑的地方。比如他說:「飲食勞倦傷而內熱者,乃陰火乘其坤土之位,故內熱極乎胸中。」又說:「經云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惟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

又云:甘溫能除大熱。又曰:飲者無形之氣,傷之則宜發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谷,其次莫如消導。若此者,皆不能使人無疑者也。謹按調經論曰:陰虛生內熱奈何?歧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嗟呼?此內傷之說之源乎!請釋其義如左。夫人身之陰陽,有以表裡言者,有以氣血言者,有以臟腑言者。

白話文:

另外還說:甘溫能消除大熱。又說:飲酒是無形之氣,傷害飲酒者時,應使他們發汗和利尿,讓濕氣從頭到腳消散;進食是有形之物,傷害進食者時,應減少他們的飲食,消除對食物的依賴,其次是消導。如果這樣,這些就不能讓人懷疑了。謹慎對待《調經論》中所說:陰虛生內熱怎麼辦?歧伯說:因勞累而疲倦,身體氣血虛弱,飲食不足,上焦氣血不暢,下腹不適,胃氣過熱,熱氣上蒸胸腔,所以內熱,嗟呼?這是內傷之說的來源嗎!請按如下釋義。人體的陰陽,可以用裏表來形容,可以用氣血來形容,可以用臟腑來形容。

如上下前後升降呼吸之類甚多,不必悉舉。此所謂陰虛之陰,其所指數者皆不同。蓋勞動之過,則陽和之氣亢極而為火矣。況水穀之味又少入,是故陽愈甚而陰愈衰,此陰虛之陰,蓋指身中之陰氣,與水穀之味耳。或以下焦陰分為言,或以腎水真陰為言,皆非也。夫有勞役者,過動皆火也;形氣衰少者,壯火食氣也;穀氣不盛者,勞傷元氣,則食少而氣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陰不降也。夫胃受水穀,故清陽升而濁陰降,以傳化出入,滋榮一身。

白話文:

就像上下呼吸、升降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必一一列舉。這裡所說的「陰虛」的「陰」,所指的內容並不相同。總的來說,過度勞動就會導致陽氣過剩而化火。而且飲食攝取量少,所以陽氣就更盛,陰氣就更衰。這裡說的「陰虛」的「陰」,指的是身體中的陰氣,以及飲食攝取量。有的說是指下焦的陰分,有的說是指腎水的真陰,都不是。勞動的人,過動都是火的緣故;形氣衰弱的人,壯火會消耗氣;飲食攝取量不充足的人,是因為勞累損傷了元氣,所以飲食攝取量少,氣也衰弱;上焦不通的人,清陽無法上升;下脘不通的人,濁陰無法下降。胃部負責接受飲食,所以清陽能上升,濁陰能下降,用來傳化出入,滋潤全身。

今胃不納穀,而穀氣衰少,則清無升而濁無降矣。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謂絕不行不通也,但比之尋常無病時,則謂之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不通,則鬱矣,鬱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胃居上焦下脘之間,故胃氣熱,熱則上炎,故熏胸中而內熱也。東垣固宜引此段經文,以為內傷發熱之本,乃反不引而謂陰火乘其土位,故內熱及胸中,此不能無疑者也。夫陰火二字,《素》、《難》未嘗言,而東垣每每言之。

白話文:

現在胃部不消化食物,而消化能力不足,那麼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所以說:上焦不運作,下脘不通暢。但並非說完全不運作、不通暢,而是與平常無病時相比,才說是運作不暢、不通暢。上焦不運作,下脘不通暢,就會鬱結,鬱結了,小火都會變壯火,胃位於上焦和下脘之間,所以胃氣熱,熱就會上炎,所以烘烤胸中,引起內熱。東垣先生本應引述這段經文,作為內傷發熱的根本緣由,但卻反而沒有引述,而說陰火入侵胃的部位,所以引起內熱而侵襲胸中,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陰火這兩個字,《素問》、《難經》都沒有記載,而東垣先生卻經常提到。

《素問》止有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二句,而守真推其為命門屬火不屬水,引仙經心為君火,腎為相火以為證,然亦不以陰火名之,是則名陰火者,其東垣始歟。竊謂內熱之作。非皆陰火,但氣鬱則成熱耳。雖曰心為君不主事,然《內經》所敘諸病之屬熱者甚眾,豈君火不能為病,而直欲純歸之陰火乎?至真大要論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夫勞則動之大過,而神不寧矣。

白話文:

《素問》中提到七節旁有「小心」兩字,守真推測它們屬於命門,命門屬火而非水。他引用仙經中的「心為君火,腎為相火」作為證據。但是,他沒有將其稱為陰火。因此,最早將其稱為陰火的是東垣嗎?

我認為,內部發熱的情況並不都是由陰火造成的,而是氣血鬱滯導致的。雖然說心為君火,並不主事,但是《內經》中記載的各種熱性疾病卻很多,難道君火不能致病,而只能歸咎於陰火嗎?《至真大要論》中說:「疲勞就要溫熱,受損就要滋補。」疲勞是由於過度運動,神氣失寧所致。

故溫之,溫之者,養也,所謂調其飲食,適其起居,澄心息慮,從容以待其真氣之復也。《禮記》所謂柔色以溫之,即是此義。今東垣乃以溫涼之溫,謂宜溫藥以補元氣之虛而瀉火邪;又易損者益之,為損者溫之;又以溫能除大熱為《內經》之言,而遍考《內經》並無此論,此亦不能無疑者也。然溫藥之補元氣,瀉火邪,亦惟氣溫而味甘者,斯可矣。

白話文:

因此要溫養,溫養就是調養,也就是調整我們的起居作息,放鬆心情,從容等待真氣的恢復。《禮記》中說「以溫柔的態度去溫養」,也是這個意思。現在東垣派主張用溫涼之藥的「溫」,認為應該用溫補的藥物來補充元氣的不足,排除火邪;又將「損傷的人要滋養」改為「損傷的人要溫養」;還認為溫熱的藥物能消除大熱,是《黃帝內經》中的說法。但是仔細查考《黃帝內經》,並沒有這種說法,這一點也值得懷疑。不過,用溫熱藥物來補充元氣,排除火邪,也只有氣溫味甘的藥物才能做到。

養溫能益氣,甘能助脾而緩火,故元氣復而火邪息也。夫宜用溫藥,以為內傷不足之治則可,以為勞者溫之之證則不可。陰陽應象論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其溫字亦是滋養之義,非指藥也。夫形不足,乃陽虛而不充也。氣者藥之氣也,藥有氣厚氣薄,味厚味薄。味厚者屬陰而滋精;氣厚者,屬陽而滋形。

白話文:

溫補可以增強氣血,甘味可以幫助脾胃並緩解火氣,因此元氣得以恢復,邪火得以平息。

適合使用溫藥的情況,是針對內傷不足的治療。但是,如果用來治療勞累的證狀,就不合適了。

《陰陽應象論》中提到,身形不足的人,要用藥物補充氣血。這裡的「溫」字,也是滋養的意思,並不是指藥的屬性。

身形不足,是陽氣虛弱而不能充盈的表現。氣,是指藥物的藥性,藥物有藥氣濃淡之分、藥味濃淡之別。藥味濃的屬於陰性,可以滋養精氣;藥氣濃的屬於陽性,可以滋養形體。

今以藥氣厚者滋陽,不兼形乎?故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雖以藥溫養之,亦未嘗不兼乎調飲食,適起居,與澄心息慮者也。溫字固具二義,然終不可視為溫涼之溫。苟以補之除之抑之舉之散之等語,比類而推焉,則其義自著矣。夫五行運於天,則無形質可觀,其麗於地,則有形質矣。

白話文:

現在用藥物的氣味來增強陽氣,這樣並不會對身體產生負擔吧?所以說:身體虛弱的人,要用氣來溫補。儘管用藥物來滋養身體,但也不能忽略飲食調理、作息適當,還有心境的平靜與放鬆。這裡的“溫”字其實有兩種含義,但永遠不能只看成是“溫暖”或“涼爽”。如果用“補充”、“去掉”、“抑制”、“提升”、“釋放”等詞來類比推斷,那麼它的意思就會很明顯。五行在天運行時,是沒有具體形質可以觀察的,但在地上表現出來時,就有具體的形質了。

金木水土,有形有質者矣。火者,有形而質不實者也,酒性雖熱,體同於水,今東垣乃謂飲者無形之氣,此又不能無疑者也。既待發汗利小便以去之,其可謂之無形之氣乎?且勞倦傷、飲食傷二者雖俱為內傷,然不可混而為一。《難經》云:飲食勞倦則傷脾。蓋謂脾主飲食,而四肢亦屬脾,故飲食失節,勞役四肢,皆能傷脾,非謂二者同類而無辨也。

白話文:

金、木、水、土,都是有形有質的物質。火,是有形但質地不實的物質。酒的性質雖然溫熱,但它的形體卻和水相似。而現在李東垣認為喝酒後產生的酒氣是無形的,這一點令人懷疑。既然要發汗和利小便來排出酒氣,那麼如何能說酒氣是無形的呢?勞倦傷和飲食傷雖然都屬於內傷,但不能混為一談。《難經》說:「飲食勞倦,則傷脾。」這是因為脾胃主管飲食,而四肢也屬於脾胃所主,所以飲食不當和勞累四肢,都能損傷脾胃,並非說這兩種情況是相同的。

夫勞倦傷、飲食傷,雖與風寒暑濕有餘之病不同,然飲食傷比之勞倦傷又不同者,誠當於不足之中,更觀其有餘不足也。夫飢渴不飲食者,胃氣空虛,則為不足,固失節也。以傷言則不足,以停滯言則有餘矣,惟其不足故補益。惟其有餘故消導。

白話文:

過度勞累和不當的進食都會損傷人體,雖然它們都可能與風寒暑濕等過剩的疾病有關,但因進食不當而造成的損傷比過度勞累更嚴重。這是因為,當人體處於虛弱狀態時,更會顯現出過剩和虛弱的症狀。

不進食的人,胃氣空虛,就會出現虛弱,這是虛弱的表現。但如果進食不節制,就會出現過剩,這是虛弱的表現。因此,對於虛弱的人,要進行補益;對於過剩的人,要進行消導。

亦有物滯氣傷,必消補兼行者;亦有物暫滯而氣不甚傷,獨宜消導者;亦有既停滯,不復自化,不須消導,但當補益,或亦不須補益者,潔古枳朮丸、東垣橘皮枳實丸等,雖曰消導,固有補益之意存乎其間。他如木香分氣丸、導氣枳實丸,雖無補益,然施之於物停滯氣不甚傷者,豈不可哉?但不宜視為通行之藥耳。

白話文:

有些人氣滯是因為有東西堵塞,需要同時消導和補益。有些人氣滯是暫時性的,氣血損傷不大,只適合消導。還有些人氣滯已經嚴重到無法自行化解,不需要消導,只需要補益。也有一些人不需要補益。

潔古枳朮丸、東垣橘皮枳實丸等藥物雖然是消導藥,但其中也含有補益的意思。其他像木香分氣丸、導氣枳實丸等藥物雖然沒有補益的作用,但用於氣滯不嚴重、有東西堵塞的情況下,也不失為良方。但是不能將其當作通用的藥物。

且所滯之物,非枳朮之力所能去者,安可泥於消導而不知變乎?故備急丸、感應丸之推逐者,潔古、東垣亦未嘗委之而弗用也,故善將兵者,攻亦當,守亦當;不善將兵者,宜攻而守,宜守而攻,其敗也,非兵之罪,用兵者之罪耳。

白話文:

如果身體滯留的物質,並非枳實和朮這些消導藥物所能去除的,怎麼可以死守著「消導」而不知道變通呢?所以,備急丸、感應丸這些有驅逐作用的藥方,潔古和東垣也不曾一概捨棄而不用。所以,善於帶兵的將領,進攻時應當進攻,守備時應當守備;不善於帶兵的將領,該進攻時守備,該守備時進攻,其戰敗的結果,不是士兵的錯,而是指揮用兵的人的錯。

觀乎此,則知消導推逐補益之理矣!若夫勞役傷,則純乎補益,自不待議,雖東垣丁寧告戒,然世人猶以苦寒之劑,望除勞倦內傷之熱,及其不愈而反甚,自甚而至危,但曰病熱已極,藥不能勝耳。

白話文:

因此,觀察上述情況就可以明白氣血運行的理論了。如果是勞累導致身體受傷,那就單純地進行補益,這是不用討論的。雖然東垣多次鄭重告誡,但世人卻仍然用寒涼的藥物,期望消除勞倦內傷的熱氣,結果不僅沒有好轉反而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他們只是說,病情熱性已經極度嚴重,藥物無法奏效罷了。

醫者病者,一委之天命,皆不悟其妄治之失,嗚呼!仁人君子,能不痛心哉?夫東垣先哲之出類者也,奚敢輕議,但嫌白壁微瑕,或貽後人毫釐千里之謬,故不得不僭陳耳,知我者其鑑之。

白話文:

醫生和病人把一切歸咎於天命,卻都不明白自己錯誤治療的過失。唉,有仁義道德的人,能不感到痛心嗎?東垣先生是醫學界傑出的先驅,我不敢妄自批評,只是擔心白璧微瑕,可能會讓後人產生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錯誤。所以我鬥膽提出我的看法,希望有眼光的人能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