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虛損宜分陰陽施治論

陽虛多寒者,最嫌涼潤,恐助陰邪也,尤忌辛散,恐傷陰氣也,只宜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消陰,則柔得其主,而沉寒自斂,而陰從乎陽矣。是以氣虛者,宜補其上;精虛者,宜補其下;陽虛者,宜補而兼暖;陰虛者,宜補而兼清。此固陰陽之治辨也。

其有氣因精而虛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自當補氣以生精,又如陽失陰而離者,非補陰何以收散亡之氣;如陽失火而敗者,非補火何以蘇隨散之陽,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而升,泉源不渴,故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以寒熱分陰陽,則陰陽不可混。此又陰陽邪正之離合也,知陰陽邪正之治,則陰陽和而生道得矣。

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白話文:

虛損需區分陰陽來治療。

陽氣虛弱、怕冷的人,最怕寒涼濕潤,因為這會助長陰邪;更忌諱辛辣發散的藥物,以免損傷陰氣。只適合服用甘溫溫補的藥物,溫補陽氣來消除陰寒,這樣陰氣就能得到陽氣的調理,寒邪自然收斂,陰氣就能順從陽氣。所以,氣虛的人要補益其上焦;精氣虛弱的人要補益其下焦;陽氣虛弱的人要溫補;陰虛的人要清補。這就是陰陽治療方法的區別。

如果氣虛是因精氣虛弱而導致的,就應該補益精氣來化生氣血;如果精氣虛弱是因氣虛而導致的,就應該補益氣血來生髮精氣。同樣,如果陽氣失去陰氣的滋養而離散,不補益陰氣,怎麼能收斂散失的陽氣呢?如果陽氣因火氣不足而衰敗,不補益陽氣,怎麼能恢復衰敗的陽氣呢?這就是陰陽相互滋養的妙用。所以,善於補益陽氣的人,一定在陰氣中尋找調理陽氣的方法,這樣陽氣就能得到陰氣的幫助,生生不息;善於補益陰氣的人,一定在陽氣中尋找調理陰氣的方法,這樣陰氣就能得到陽氣的提升,如同源泉般生生不息。因此,要根據精氣區分陰陽,則陰陽就不會分離;要根據寒熱區分陰陽,則陰陽就不會混亂。這就是陰陽邪正之間的離合關係。明白了陰陽邪正的治療方法,就能使陰陽調和,達到養生的境界。

經典著作說:「不能治療它的虛弱,其他就不用多問了」,這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