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風痹痿論

風者,以病因而為名者也。痹與痿,以病形而為名者也。夫風為六淫之長,痹則三氣雜合,故有以風痹同稱者。因其病形之相似也。痹與痿,俱有筋骨皮肉脈五者之分,又俱有氣血不行,肌肉不仁,四肢不用等證,故有以痹痿同稱者,因其病形之相似也。至於風與痿,則不可概而稱,又不可概而治,此丹溪所以斥《局方》之非,正千古之誤。

白話文:

風,是疾病的名稱,根據致病原因命名。痹與痿,是疾病的表現,根據病症形象命名。風是六大外邪之首,痹是三種元氣交雜所致,所以有把風痹合稱的情況,是因為它們的病症形象相似。痹與痿,都包括筋、骨、皮、肉、脈這五個方面,也都有氣血不通暢、肌肉不靈活、四肢無法活動等症狀,所以有把痹痿合稱的情況,也是因為它們的病症形象相似。至於風與痿,不能籠統地稱呼,也不能籠統地治療,這是丹溪批判《局方》的謬誤之處,糾正了千古以來的錯誤。

而徐彥純特分風痿為二門,有功於來學不小。雖然,寧獨風與痹不可混,即風證與痿皆不可混。如風證之四肢不用,分左癱為血虛為痰,右瘓為氣虛有痰。痹證之四肢不用,乃濕土化,重著不移,傷於風,則陽受之,感於風寒濕,則陰受之,是風與痹之不可混而稱,亦不可混而治也。痹者,三氣雜至,為外來有餘之邪,法當疏風散寒利濕為主,則氣行血順而愈。

白話文:

徐彥純特別將風症和麻證分為兩個類別,這對後學者幫助很大。不僅僅是風症和麻證容易混雜,風症與麻證本身也容易混雜。例如風症的四肢麻木,會將左側麻木歸於血氣不足或有咳疾,右側麻木則歸於氣血不足且有咳疾。而麻證的四肢麻木,則是因為體內過多的水氣沉積造成,行動不便;如果加上風的影響,就會導致陽氣受到影響;如果加上風寒和水氣的影響,則會導致陰氣受到影響。因此,風症和麻證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麻證是由於三種氣血雜亂而起,屬於外來的邪氣過剩,治療方法主要是疏通風氣、散寒、利水,這樣氣血才能運行通順,病情才能好轉。

痿則積虛內熱,而後病及於臟,為內生不足之證,法當獨取陽明,或兼瀉南補北,則氣升血旺而愈,是痹於痿之不可混而稱,亦不可混而治也。然則三者,既不可混,將安別之?亦在夫脈與證相參而已。如因中風卒倒之後,以至半身不遂,或手足不隨,兼有痰不語,口眼歪斜等證,雖有氣虛血虛之分,然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此風證也。

白話文:

痿症是由於體內虛弱和內熱積聚,進而影響到臟腑,是一種內因不足的證候。治療方法應當單獨調治陽明經脈,或同時瀉南補北,這樣氣血旺盛了,痿症就能痊癒。所以痹症和痿症不能混為一談,治療也不應混為一談。既然這三者不能混淆,那麼如何區分它們呢?還是在於參考脈象和症狀的相互配合。比如中風突然昏倒後,導致半身不遂,或手足不能活動,同時有痰而不語、口眼歪斜等症狀,雖然有氣虛血虛之分,但病情持續不退,表示病邪實際上是實證。這就是風證。

其脈必浮而滑。如因汗出當風,坐臥卑濕,涉水沖寒,以至骨節疼痛,皮膚不仁,肢體重著,四肢緩縱引急等證,雖與風證同系外邪,然引痛重著,自有三者之狀,此痹證也。其脈必緊而澀。如因七情勞役,酒色無節,既非沖寒受濕之邪,又無卒倒暴厥之證,日漸痿疲,而至精枯髓減,筋骨痿弱,緩縱不收,此痿證也。其脈必虛而數,明乎此,則三證之不可混,洞若觀火,又安得有混治之誤哉!

白話文:

痹證:

脈象浮滑。如果因為出汗後受風、坐臥潮濕陰冷處、涉水寒氣侵襲,導致骨節疼痛、皮膚麻木、肢體沉重、四肢活動緩慢抽搐等症狀,雖然與風證同屬外邪,但引發疼痛較重、肢體沉重的症狀不同,這是痹證。脈象一定緊澀。

痿證:

如果因為七情內傷、過度勞累、過度縱慾,既沒有寒濕侵襲,也沒有突然暈倒抽搐的症狀,而是逐漸出現疲軟無力、精氣枯竭、骨髓減少、筋骨無力、行動緩慢的症狀,這是痿證。脈象一定虛弱而頻數。

明白這三種證狀的區別後,就能像看火一樣清楚,避免混淆治療的錯誤。

2. 厥論

厥者,手足逆冷,陰陽不相接之謂也。凡陰虛而不接者,則溫之;陽陷伏而不相順者,則下之。熱邪入而未深者,則散之,皆四肢逆冷之厥也。至於《內經》厥意則不然,以足三陰起於足趾之端,足三陰聚於足心之下。若陽氣盛則陰氣虛,陽乘陰位,故熱厥,必從足下始,而陰虛之病,足心多熱也。

白話文:

所謂寒厥,是指手腳冰冷,陰陽氣血運行不通暢的情況。

  • 陰氣虛弱導致氣血無法運行時,應該溫補;
  • 陽氣鬱抑,氣血不通暢時,應該瀉下;
  • 外熱邪氣入侵但還不深時,應該疏散;

這些都是四肢寒厥的病因。

不過,《內經》中對於寒厥的解釋不同,認為足三條陰經的經絡起源於腳趾頭,匯聚於腳心。如果陽氣旺盛,陰氣就會虛弱,陽氣就會侵犯陰氣所處的位置,導致熱厥;這種情況通常從腳底開始,而陰虛的病症也會讓腳心發熱。

若陰氣勝則陽氣虛,陽不勝陰,故寒厥,必起於足五指而不行於膝,其寒非從外入,皆由內生。所以陽虛之證,四肢多不溫也,論得寒厥之由,則謂其人自恃質壯,於秋冬陰盡之時,縱欲以奪精,精虛於下,寒氣因而上逆,陽衰不能滲營其經絡,而手足寒也。論得熱厥之由,則其人醉飽入房,酒谷之氣相薄,耗竭真元,脾腎之陰傷於內,元陽無制,而手足熱也。夫陰陽內外,各有所司。

白話文:

當陰氣過盛時,陽氣就會受到壓制。陽氣無法戰勝陰氣,因此會導致寒氣聚集,從腳趾開始,而不會往上蔓延到膝蓋。這股寒氣並非從體外入侵,而是從體內產生。因此,陽氣虛弱的表現,往往是四肢不溫暖。

寒氣聚集的原因,是因為體質虛弱的人在秋冬陰氣旺盛的季節,縱慾過度,導致精氣下陷,寒氣乘虛而上。陽氣衰弱,無法溫煦經絡,因此手腳會發冷。

熱氣聚集的原因,則是因為醉酒或過食後行房,酒氣和食物之氣相互作用,耗損真元。體內的陰寒受損,元陽失去約束,因此手腳會發熱。

陰陽在體內外各司其職,相互制約。

陽主表,其氣溫,陰主裡,其氣寒。表裡之脈,循環相接於四肢,故舉傷於酒色,以陰陽二厥之大者為例。著於篇首,續序十二經病形,皆不言手足之厥,亦不及受病之因,謂二例在前,可因此而推之。故葉氏曰:內經所謂寒熱二厥,乃陰陽氣逆而為虛損之證。寒厥補陽,熱厥補陰,正合王太僕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法。

白話文:

陽氣主宰人體表面,特性溫暖;陰氣主宰人體內部,特性寒冷。人體表裡脈絡互相連接且延續到四肢。所以以下舉出因沉迷酒色而導致的「陰厥」和「陽厥」,說明其發病機理,並作為範例。這兩個例子放在文章開頭,後續說明十二經絡的病症形態,都沒有提到手足厥脈相關的內容,也沒有提到發病的原因。這是因為,前兩個例子可以用來推論其他十二經絡病症。因此,葉天士說:「《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寒厥(陰厥)和熱厥(陽厥),指的是陰陽氣逆運,導致虛損的證狀。治療寒厥需要補陽,治療熱厥需要補陰,這與王太僕用壯水(滋養腎水)之法來抑制陽氣過盛,用益火(壯旺心火)之法來消除陰氣過多的方法是相符的。」

仲景、河間、安道所論,乃傷寒手足之厥冷也,證既不同,治法亦異,可稱明辨。他如煩勞過度,陽氣必張,陰精內竭,積至於夏,則為煎厥。大怒傷肝,形氣暴絕,血菀於上,則為薄厥,亦名氣逆。二陽一陰發病,則為風厥。五絡俱竭,或飛屍鬼擊,卒然中惡,則為屍厥。

白話文:

仲景、河間、安道討論的,都是傷寒導致手腳冰冷的狀況。由於病症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這點可以說是辨證清楚。除此之外,比如疲勞過度,陽氣必定亢盛,陰精內部枯竭,累積到夏季,就會變成「煎厥」。大怒傷肝,臟腑氣血突然斷絕,血液鬱積在上方,就會變成「薄厥」,也稱作「氣逆」。兩陽一陰發病,就會變成「風厥」。五條脈絡都枯竭,或者中了飛屍或鬼魅襲擊,突然染上惡疾,就會變成「屍厥」。

惡血衝心,則為血厥。痰涎迷悶,則為痰厥。因醉得者,則為醉厥。因飽得者,則為食厥。此皆卒中暴僕之厥也。外有骨枯爪痛為骨厥,身立如椽為骭厥,漏而強直為陽明厥,長蟲吐出為蛔厥,與夫厲頭痛,厥心痛,厥腰痛、厥疝、痿厥、痹厥、腳氣厥等,此因有逆氣而名厥者也。學者詳其治以施之。

白話文:

  • **血厥:**惡血衝擊心臟。
  • **痰厥:**痰液阻塞,導致昏迷。
  • **醉厥:**飲酒過量導致。
  • **食厥:**暴飲暴食導致。

以上四種厥症都是突然發作,危及生命。

  • **骨厥:**因骨骼乾枯,指甲疼痛。
  • **骭厥:**身體站立如柱子,不動如木。
  • **陽明厥:**陽明經脈堵塞,瀉下大便強直。
  • **蛔厥:**蛔蟲吐出。

此外,還有以下情況也會引起厥症:

  • 頭痛劇烈
  • 心臟絞痛
  • 腰痛
  • 疝氣
  • 癱瘓
  • 痹症
  • 腳氣

這些厥症都是由於體內有逆氣造成的。醫者應仔細辨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治療。

3. 風厥辨

《內經》風厥並陳,後世不察,概以卒倒暴厥之急候名為中風,僅以手足逆冷則名為厥,抑何顛倒之甚也。經云:暴厥者,不知與人言。又云: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又云: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俱竭,令人身脈俱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屍,或曰屍厥。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記載的「風厥」和「厥」,後世醫家混淆不清,概括性地把突然昏倒、氣絕的危急症狀稱為「中風」,僅以手腳冰冷症狀稱為「厥」,真是顛倒黑白。經文說:「突然昏厥的,神智昏迷,不能言語。」又說:「血氣同時上衝到頭部,就會導致嚴重的厥症,如果厥症發作,就會突然死亡,氣血迴流後就能救活,否則就會死亡。」還有:「手腳的三條陰經脈和一條陽經脈同時氣血耗盡,會讓全身脈搏都流動,但是意識失去,就像一具屍體,又稱『屍厥』。」

觀此則不但手足之謂,辨之之法,靜而不搐者為厥,動而伸搐者為風;脈微身冷者為厥,脈浮身暖者為風。風為邪氣有餘,病多經絡之受傷。厥為正氣不足,或挾氣食卒倒,純系外邪。病形俱實者,乃為中風。氣衰邪犯,形虛病實者,即名風厥。絕無外邪,形病俱虛者,是名暴厥。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不僅指手足,辨別它們的方法是:靜止不動且不抽搐的是厥證,動搖並抽搐的是風證;脈搏微弱身體發冷的是厥證,脈搏浮動身體發熱的是風證。風證是由於邪氣過盛,病症多發於經絡受傷。厥證是由於正氣不足,或因飲食不節而突然發病,純系外感邪氣所致。病狀和症狀都很明顯的,是為中風。氣血衰弱而邪氣侵犯,形體虛弱而病症明顯的,稱為風厥。完全沒有外感邪氣,形體和病症都很虛弱的,稱之為暴厥。

又若因氣、因食、因邪祟暴僕之證,既可名中氣、中惡、中食,亦可名氣厥、食厥、屍厥也。如此則經旨彰明。風厥有別,而從來類中風證紛紛辨喙可息矣。

白話文:

另外,如果是因為氣候、飲食或邪祟導致的突然昏迷徵狀,可以稱為「中氣」、「中惡」、「中食」,也可以稱為「氣厥」、「食厥」、「屍厥」。這樣一來,經典的旨意就清楚明瞭了。風厥有其獨特之處,而從今以後關於中風證狀的各種紛紛議論都可以停止了。

4. 傷寒約法

(從李念莪刪本)

傷寒一法,變態不測。其中立言之善,無出仲景。用藥之善,須遜節庵。其於曲折之微,靡不詳盡,余復何言?然猶有不能已於言者,在於條目之洪繁,而後學求之不易也。陶節庵曰:得其綱領,易如拾芥,脈證與理而已,求之多歧,則支離破碎,如涉海問津矣。脈證者,表裡陰陽虛實寒熱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方法,變化無常,難以預測。其中理論之完善,無人能出仲景之上。用藥之精妙,甚至超過了節庵(陶華)。對於(傷寒病)的複雜變化,他們都已詳細探討,我還能說什麼呢?

但是,我仍有不得不說的地方,那就是條目繁多,後學者學習起來不易。陶節庵說:抓住要領,就像撿起芥末一樣容易,只要把握脈象、徵候和病理,追求太多的歧途,就會支離破碎,就像在海上茫然無措。脈象、徵候是指:表裡、陰陽、虛實、寒熱。

理者如其常,通其變也。多歧者,蔓衍之方書也。余有感於斯言,約六法以盡之。曰:汗吐下溫清補。汗者,治其表也,而汗法有三,一曰溫散,寒勝之時,陰勝之臟,陽氣不充,則表不解,身雖有大熱,必用辛溫。一曰涼解,炎熱熾盛,表裡枯涸,陰氣不榮,亦不能汗,宜用辛涼。

白話文:

理的法則是遵循既定的原則,但也要適應變化的情況。多歧的治療方法就像蔓生的藥書一樣。我對此有感,總結了六種治療法,包括:發汗、催吐、瀉下、溫補、清熱和滋補。

發汗療法,主要用於治療表證(身體外層),其中有以下三種方法:

  • 溫散法:適用於寒氣過盛、陰氣旺盛的臟腑,陽氣不足時,身體表層無法宣散,雖然高燒,但仍需要使用溫熱的藥物。
  • 涼解法:適用於炎熱熾盛、表裡津液耗損,陰氣不足時,身體也無法發汗,此時應使用辛涼的藥物。

一曰平解,病在陰陽之間,既不可溫,又不可涼,但宜平用期於解表而已。吐者,治在上也,吐中有發散之意,可去胸中之實。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下者,攻其里也。而下法有五,痞滿在氣,燥實在血,四證具者,攻之宜峻也。但見滿燥實者,攻之稍緩。但見痞實者,攻之更緩,或行血蓄,或逐水停,輕重緩急,隨證變通也。

白話文:

第一種叫做「平解法」,適用於疾病處於陰陽之間的時候,既不能溫補,也不能寒涼,只宜使用平性的藥物來解表。嘔吐的症狀,屬於上焦疾病,嘔吐的方劑具有發散的作用,可以祛除胸中實熱。經典裡說:「上焦有病,應當向上發散。」下焦的疾病,應當攻裡。攻裡的方法有五種:痞滿是氣滯,燥實是血瘀,同時出現這四種證狀的,攻伐應峻烈一些。只見滿燥實的,攻伐應緩和一些。只見痞實的,攻伐應更緩和一些。或者活血化瘀,或者逐水利濕,輕重緩急都要根據證狀而靈活應變。

溫者溫其中也,臟有寒邪,不溫則死。夫氣為陽,氣虛則寒,故溫即是補。又名救里者,以陽虛可危,急當救里也。清者清其熱也,有熱無結,本非下證,若不清之,熱何由散,下後餘邪亦宜清之。

白話文:

「溫」的意思是溫暖內部。「臟腑」有寒邪,如果不溫暖它們,就會死亡。陽氣,又是氣,如果氣虛就會寒冷,所以溫補氣。又叫「救裏」,是因為陽氣虛弱很危險,需要緊急搶救內部。

「清」的意思是清除熱氣。有熱氣但沒有實邪,本來不屬於需要下瀉的證候。如果不進行清熱治療,熱氣怎麼能散掉?下瀉後,剩下的邪氣也應該進行清熱治療。

補者補其虛也,古人言之已詳,今人畏而不用,使傷寒犯虛者,坐而待斃,大可憾也!如屢發而汗不解,陰不能達也,人知汗屬於陽,升陽可以解表,不知汗生於陰,滋陰可以發汗也。又如內熱不解,屢清火而不退,陰不足也,人知寒涼可以退熱,不知壯水可以清火。又如正虛邪熾,久而不痊,補正則里自除,溫中則邪自散,此必見衰微之陰脈者也。

白話文:

補充就是補充它的虛弱,古人對此已經說得很詳細了,現在的人卻畏懼而拒絕,導致患上傷寒證而虛弱的人,坐等病死,實在很可惜!例如多次發汗卻無法解除,是因為陰氣無法發達,人們只知道汗液屬於陽氣,提升陽氣可以解表,卻不知道隱藏的汗液生於陰氣,滋養陰氣就可以發汗。又例如內熱無法解除,多次清熱卻不退,是因為陰氣虛弱,人們只知道寒涼可以退熱,壯水可以清熱。再例如正氣虛弱邪氣旺盛,長時間無法痊癒,補充正氣可以讓裡面的邪氣自行消除,溫暖中焦可以讓邪氣自行消散,這一定是因為看到了衰弱的陰脈。

《傷寒論》曰:陰證得陽脈者生,陽證見陰脈者死。人皆奉其言,未知釋其義。夫正氣實者,多見陽脈;正氣者,多見陰脈。證之陽者,假實也;脈之陰者,真虛也。陳氏曰:凡察陰證,不論熱與不熱,惟憑脈用藥,是為穩當,不論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伏陰。

白話文:

《傷寒論》中說:陰證患者出現陽脈,表示會康復;陽證患者出現陰脈,表示會死亡。大家都信奉這句話,但卻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正氣旺盛的人,通常會顯現陽脈;正氣虧虛的人,通常會顯現陰脈。陽證,是假性的實症;陰脈,是真正的虛症。陳師說:遇到陰證,不論有熱還是無熱,只憑脈象用藥,這樣比較妥當。不論脈象是浮脈還是沉脈、大脈還是小脈,只要指壓下去沒有力量,用力按壓也感覺不到,這就是潛伏的陰脈。

然則沉小者,人知為陰脈,而不知浮大者,亦有陰脈也,是則傷寒雖有萬變,虛實二字,可以提綱。正勝則愈,邪勝則死。正氣實者,雖感大邪,其病亦輕。正氣虛者,雖感微邪,其病亦重。氣實而病者,攻之即愈,雖不服藥,經盡亦安,何足慮也。所可慮者,惟挾虛耳。奈何庸淺之輩,不察虛實,但見發熱,動手便攻,虛而攻之,無不死者。

白話文:

然而脈象沉細,人們都知道這是陰脈,卻不知道脈象浮大,也有可能是陰脈。所以說,傷寒病症變化萬千,但總離不開「虛實」兩字,可以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正氣強盛,則病輕或愈;邪氣強盛,則病重或死。正氣充足的人,即使遇到大邪氣,病情也會較輕。正氣虛弱的人,即使遇到微弱邪氣,病情也會較重。正氣充足而生病的人,治療後即可恢復健康,即使不服用藥物,病情也會自然而愈,不需要擔心。需要擔心的,只有夾雜虛證。然而,那些庸俗淺薄的人,不辨虛實,只見患者發熱,就動手治療,對於虛證患者進行治療,必定會導致死亡。

且曰傷寒無補法,謬之甚矣!獨不觀仲景三百九十七法,而治虛寒者,一百有奇。垂一百一十三方,而用人參附桂八十有奇,東垣、丹溪、節庵,亦有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未嘗不補也,而謂傷寒無補法可歟。

白話文:

有人說傷寒不能使用補法,這真是大錯特錯!難道沒看過《傷寒論》中仲景所列三百九十七個治療方法,其中治療虛寒的竟有超過一百個?又列舉一百一十三個藥方,其中使用人參、附子、桂枝的超過八十個!東垣、丹溪、節庵等人也有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的湯劑,豈不是都在補法之中?因此,說傷寒沒有補法,豈不是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