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中風證治論

風之為病,最易誤治。誤治者,在不明其表裡耳。蓋外風者,八方之所中;內風者,五臟之本病也。八方自外而入,先有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之證,此因於外者,顯然有可察也。五風由內而病,則絕無外證,而忽病如風,其由內傷可知也,然既非外感,而經曰: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白話文:

風引起的疾病,最容易診治錯誤。診治錯誤的人,是因為不清楚風的表裡之分。因為外風是由外在八方侵襲而來;內風是由五臟的本病而產生。外風從外方侵犯進來,一開始會有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的症狀,這是因為外來之風,顯而易見。內風是由內部產生病變,因此完全沒有外在的症狀,但卻突然發病像風一樣,其原因是因為內部受傷所造成,雖非外感,但經書上說:「所有突然發生且動作僵硬的病症,都屬於風。所有和風有關的暈眩,都屬於肝臟。」

何也?蓋肝為東方之臟,其藏血,其主風,血病則無以養筋,筋病則掉眩強直之類,諸變百出,此皆肝木之化,故云皆屬於風。謂之屬者,以五氣各有所主,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類,其義同也。蓋有所中者,謂之中外感也。無所中者,謂之類中內傷也。故王安道有類中真中之辨,後世不明此義,不惟以類風者認為真風,而且以內奪暴厥等證,俱認為風,誤亦甚矣!夫外盛者,邪襲肌表,故多陽實。內傷者,由於酒色勞役七情口腹,致傷臟氣,故多陰虛。

白話文: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肝臟是東方之臟,負責儲存血液,主控風氣。如果血出了問題,就無法滋養筋脈,進而導致一系列的筋脈疾病,如頭暈、抽搐、僵直等,變化多端,這些都屬於肝木的影響,因此統稱為風。這裡所謂的「屬」,是指五種氣各自有所主宰,比如濕腫脹滿等疾病,都屬於脾的範疇,道理是一樣的。

「有所中」是指外在感染,而「無所中」是指內在損傷。因此,王安道將風病區分為「類中」和「真中」。後世卻不明此義,不僅把「類中」風病誤認為「真中」風病,甚至把內臟受損導致的暴厥等證狀也當成風病,謬誤甚大!外感風病是由邪氣侵襲體表所致,因此多表現為陽實證。而內傷風病是由於飲酒、縱慾、勞累、情志不暢、飲食不當等因素損傷臟氣所致,因此多表現為陰虛證。

凡臟氣受傷,脾虛者,病在四肢,或多痰飲;腎病者,或如在髓,或在二陰;心病者,或在血脈,或在神志;肺病者,或在營衛,或在聲音;肝病者,或在筋瓜,或在脅肋。故東垣曰:有中風卒然昏憒不省人事者,此非外來之邪,乃本氣自病也。夫人生於陽而根於陰,凡陽虛則氣衰耗,故病在元神,神志為之昏亂;陰虧則則形體壞,病在精血,故肢體為之廢弛。

白話文:

當內臟氣血受損時,脾氣虛弱的人,症狀會出現在四肢,或者有痰飲積聚。腎氣不足的人,症狀可能深入骨髓,或表現在陰部。心氣虛弱的人,症狀可能出現在血脈經絡,或精神意識。肺氣虛弱的人,症狀可能出現在營氣衛氣,或表現為聲音嘶啞。肝氣虛弱的人,症狀可能出現在筋腱肌肉,或兩肋部位。

因此,東垣說:有中風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的人,並不是外來邪氣所致,而是本身氣血出了問題。人生於陽,本於陰,陽氣虛弱時,氣血衰竭,因此疾病會影響到元神,導致精神意識混亂。陰氣不足時,身體會衰弱壞損,疾病會影響到精血,導致四肢機能廢弛。

俗以神離形壞之證,不求根本之虛,而以風治,鮮不危矣?然外感者,非云絕無虛證,氣虛則虛也;內傷者,非曰必無實證,有滯則實也。治虛者,當察其在陰在陽,而直補之;治實者,當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此於內傷外感虛實攻補之間,最當審其有無微甚,而配其治也。

白話文:

一般人對於神志恍惚、身體虛弱的狀況,不追究根本原因是虛弱,反而用治療風寒的方法來治,這種做法很危險。但外感疾病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虛弱的狀況,氣虛就是虛弱;內傷疾病也不能說必定沒有實熱的狀況,有積滯就會有實熱。治療虛弱的,應分辨是陰虛還是陽虛,然後直接用補藥;治療實熱的,應分辨是痰濕還是氣滯,然後暫時用行氣化痰的藥。在治療內傷、外感、虛實、攻補之間,最重要的是判斷虛弱、實熱的程度是否嚴重,再根據情況對症下藥。

甚至有元氣素弱,猝然仆倒,上無痰,下失禁,瞋目昏沉,此厥竭之證,尤與風邪無涉。使非大劑參附,或七年之艾,破格挽回,又安望其復真氣於將絕之頃哉?倘不察表邪,不辨虛實,但以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藥皆燥,燥復傷真陰,風藥皆散,散復傷元氣,以內傷為外感,以不足作有餘,此促人之死也。可不慎哉!

白話文:

甚至元氣虛弱的人,突然倒地不起,上面沒有痰,下面不能控制大小便,雙眼圓睜昏沉,這就是「厥竭」的證狀,更與風邪無關。如果不使用大劑量的參附,或是七年陳艾,破格搶救,怎麼可以在元氣將盡之際,期望它恢復呢?假若不探查表面的邪氣,不分辨虛實,只把它當作風寒邪氣來治療,大量使用發散風寒的藥物,卻不知道這些藥物都具有燥性的特質,燥性會進一步損傷陰液;這些藥物都具有發散的特質,發散會進一步損傷元氣,將內傷誤認為外感,將虛損誤認為實邪,這無疑是在加速病人的死亡。難道能不小心謹慎嗎?

2. 酒人多中風說

按中風之證,先哲皆尚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而未嘗言虛之所自。乃後世輒指之曰:某中風因少年曾多斫喪也,某中風因高年尚有侍姬也。以余視之,房勞致虛者固眾,而沉湎致虛者尤多。蓋嘗歷治中風之人,強半系善飲者,亦大明驗也。按《內經》云:飲酒中風,亦名酒風。

白話文:

在中風的病因上,古代醫家大多重視邪氣入侵,認為身體必然有虛弱的地方纔會發病,但卻沒有說明這些虛弱從何而來。後來的人便隨便推究,說某人中風是因為年輕時縱慾過度,某人中風是因為年紀大了還有侍妾。在我看來,縱慾而導致身體虛弱的人確實不少,但過度飲酒導致身體虛弱的人更多。我曾經治療過很多中風病人,其中有大半都是好喝酒的,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驗證。根據《內經》的記載,飲酒後中風,也稱為「酒風」。

《醫壘元戌》云:酒濕之為病,亦能作痹證,口眼斜歪,半身不遂云云。丹溪亦曰;頭風之病,多見於嗜酒之人,頭風眩暈,即中之漸也。是知酒人多中,洵不誣也。蓋酒性溫散,善解腠理,衛虛則外邪易入,酒氣濕熱,能釀痰涎,痰多則內風易動。當少壯時,血強氣雄,不能為害。

白話文:

《醫壘元戌》中提到:酒氣入體導致濕氣過重,會引發疾病,例如麻痺、面部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狀。朱丹溪醫師也表示:嗜酒之人容易患頭風,頭暈眩悶就是中風的先兆。由此可知,喝酒的人確實容易中風,這一點並不誇張。酒具有溫散的性質,容易使人體的腠理疏通,導致抵抗力虛弱,外邪容易侵入。酒氣濕熱,容易產生痰液,痰液過多會導致體內風氣容易流動。在年輕氣盛時,氣血旺盛,酒氣暫時不會造成危害。

中年以後,經脈骨肉,皆糟粕之味,所積穀食漸減,蒸胃腐腸,雖或色澤榮華,而中實敗壞。譬之本根朽蠹,未遇狂風耳。丹溪論中風主濕與痰,雖未嘗專指曲,然致痰濕者,莫盛於酒。豈徒以衽席議虛哉?若酒色並嗜之流,又為雙斧伐木,其僕可立而待,不得獨冤狂樂矣。

白話文:

中年以後,經絡、骨肉都顯露出衰老的跡象,積存的食物和飲品日益減少,蒸發於胃部腐蝕腸道,儘管外表仍然紅潤光鮮,但內裡已經敗壞。中風的根基已經逐漸形成,只不過還沒有遭遇狂風罷了。丹溪在論述中風的病因時主要集中在痰和氣上,雖然沒有特別指明風,但真正導致中風的,沒有比酒更甚的了。難道只有過度飲酒的人才容易中風嗎?如果兼有美色和別的一類不良嗜好,那就像雙斧伐木,毀滅的速度可見一斑,難以獨享狂歡之樂了。

3. 痹證析微論

痹者,閉也,皮肉筋骨,為風寒濕氣雜感,血脈閉塞而不流通也。三氣之中,一氣獨盛,即能為痹也。《內經》痹名甚多,不能細數。如雲風痹寒痹濕痹者,指病之因;行痹痛痹著痹者,言病之狀;脾肝心肺腎痹者,言病之所屬;筋脈皮肉骨痹者,言病之所在。故昔人云:風寒濕氣所謂行痹痛痹著痹,又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而命其名,非行痛著之外,別有何脈之五痹也。

白話文:

閉塞不通的現象稱為「痹」。皮肉筋骨在受到風寒濕氣或其他外邪侵襲時,導致血脈閉塞不通暢。三種外邪之中,如果某一種外邪特別強盛,就會導致痹症的發生。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許多痹症的名稱,無法一一細數。比如「風痹」、「寒痹」、「濕痹」等,是指導致疾病的原因;「行痹」、「痛痹」、「著痹」等,描述疾病的表現;「痹肝」、「痹心」、「痹肺」等,指疾病累及的部位;「筋痹」、「脈痹」、「皮肉骨痹」等,指疾病侵襲的部位。

因此,古代醫家說:「風寒濕氣導致的痹症就是行痹痛痹著痹」,再根據發病的時間和部位來命名。除了行痛著痹之外,沒有其他脈絡會出現痹症。

今世有憒憒者,問及痹證,輒曰;此痛風之類耳,亦不謬哉?惟近代王損庵列證最為有見,既以痹字提綱,復分條而直斷之曰:行痹者,行而不定,世稱走注、疼痛之類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稱痛風、白虎歷節之類是也;著痹者,著而不移,世稱麻木不仁之類是也。又走注與歷節不同,但支節疼痛,未必流行也。

白話文:

現代人討論風濕病,常常稱之為痛風,這種說法也不是全錯。近代的名醫王清任在《醫林指南》中對風濕病作了詳細分類,以「痹」字作為主線,並把不同的症狀一一羅列,分別稱為:

  • 行痹:症狀遊走不定,被俗稱為「走注」、「疼痛」。
  • 痛痹:疼痛劇烈難忍,被俗稱為「痛風」、「白虎歷節」。
  • 著痹:疼痛固定不移動,被俗稱為「麻木不仁」。

此外,王清任還指出「走注」和「歷節」有所區別,雖然都是支節疼痛,但「走注」疼痛遊走不定,而「歷節」疼痛則沒有這種情況。

至於治痹之要,治行痹者,散風為主,祛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治血之藥,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為害也。治著痹者,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仍不可少,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以制濕,而氣自足,自無麻頑也。然痹而因三氣者,治之宜然。

白話文:

治療痹證的原則

  • **風痹:**以祛風為主,同時兼顧祛寒利濕。佐以活血化瘀的藥物,因為治療風邪首先要治療血瘀,血行暢通了,風邪自然消除。
  • **痛痹:**以祛寒為主,同時兼顧疏風燥濕。佐以補火助陽的藥物,因為寒凝血滯會導致疼痛,必須溫熱藥物才能化解寒凝。
  • **著痹:**以利濕為主,同時兼顧祛風解寒。佐以補脾益氣的藥物,因為脾胃強壯可以控制濕邪,氣血充足了,麻木頑固的症狀自然消失。
  • **三氣並侵的痹證:**治療時應結合上述原則,因證施治。

若邪郁病久,風變為火,寒變為熱,濕變為痰,即當易轍尋之,以降火清熱溪痰為主,參以通經活血,流散邪滯之劑,安可全作三氣治哉?此義惟丹溪得之。在《內經》原自有熱痹之證,非鑿說也,故凡痹而知痛知癢易治,不紅不痛而痹者難醫。又宜圖之於早,遲則必至煩悶喘嘔,肺傷;上氣嗌乾腹滿,心傷;多飲數溲,夜臥則驚,肝傷;尻以代腫,脊以代頭,腎傷。四肢懈惰。

白話文:

如果身體長期積聚寒邪、濕邪,導致風邪化為火邪,寒邪化為熱邪,濕邪化為痰邪,治療時就應該改變思路,以清火、清熱、化痰為主,輔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藥物,怎麼能只用祛寒、祛濕、祛風三種方法呢?這種觀念只有丹溪先生才真正懂得。在《內經》中本來就有熱痹的證型,並不是杜撰的理論。所以,凡是痹證而伴有疼痛或瘙癢的,比較容易治療;而沒有紅腫和疼痛的痹證,則難以根治。而且,治療痹證應該及早進行,否則會逐漸發展為心煩、氣喘、嘔吐,導致肺部受損;上氣、咽喉乾燥、腹滿,導致心臟受損;多飲、小便頻繁,夜間驚恐,導致肝臟受損;臀部代替了腫脹,脊背代替了頭部,導致腎臟受損;四肢疲倦乏力。

發咳嘔沫,脾傷五臟,證險而難愈矣。外有胞痹、腸痹、周痹、血痹、支飲作痹等證。仍當博考群書,以求全旨。

白話文:

咳嗽並嘔吐帶有泡沫,說明脾臟損害了五臟,病情危急,難以治癒。體外有胞痹、腸痹、周痹、血痹、支飲作痹等症候。仍然應該廣泛參考各家醫書,以求獲得治療要領。

4. 痿論

經曰:神傷思慮則肉脫,意傷憂愁則肢廢,魂傷悲哀則筋攣,魄傷喜樂則皮槁,志傷盛怒則腰脊難俯仰,所以筋攣不便之證,為內因之病,不可倒作風治。然五痿論云: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肺熱葉焦,皮毛枯燥而生痿躄,名曰皮毛痿。悲哀太甚,則經絡絕,名曰脈痿。思慮無窮,熱入於肝,致出白淫,名曰筋痿。

白話文:

古書上說:精神受損傷就會肌肉萎縮,情緒受影響就會肢體無力,魂魄受傷就會筋骨抽搐,體質虛弱就會皮膚枯燥,意志受損就會腰背難以彎曲伸展。因此,筋骨抽搐不靈活的症狀,是內部原因造成的疾病,不能誤認為是由風邪引起的。但是《五痿論》中記載:有所失去或者想要的東西得不到,肺部就會發熱,肺葉焦枯,皮膚和毛髮乾枯,就會產生萎縮癱瘓的現象,叫做皮毛痿。過度悲傷,就會經絡不通,稱為脈痿。思慮過多,熱氣侵入肝臟,導致產生白濁,稱為筋痿。

感於卑濕,土氣傷脾,致肌肉不仁名曰肉痿。勞倦熱渴,陽氣內乏,熱舍於腎,腰脊不舉,甚則骨髓枯減,名曰骨痿。夫皮毛筋脈三痿,固為內因,而骨肉二痿,又屬外感。況生氣通天論云: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觀此則痿亦有外感者矣。丹溪以痹為外感風寒實邪,痿為內因濕熱本虛。

白話文:

由於環境潮濕,土氣損傷脾臟,導致肌肉失去知覺,稱為「肉痿」。

過度勞累和口渴,陽氣內虛,熱氣積聚在腎臟,導致腰部和脊椎無法活動自如,嚴重時會導致骨髓枯竭,稱為「骨痿」。

皮毛、筋脈的萎縮無力,這是內部因素造成的;而骨骼和肌肉的萎縮無力,則屬於外部因素造成的。

《生氣通天論》中說:由於濕氣,頭部好像被包裹著,濕熱之氣無法排解,大筋變軟變短,小筋變長變鬆弛,變軟變短的稱為拘攣,變長變鬆弛的稱為萎縮。由此可見,萎縮也有外部因素造成的。

丹溪認為,痹症是風寒實邪引起的外部因素,而萎縮是濕熱虛邪引起的內部因素。

愚謂痹乃正氣本和,因外感之風寒冷濕,為剛烈之邪,當以有餘名之。痿乃正氣本虛,致成怫鬱懈惰之病,為柔緩之邪,當以不足名之。故或因初感七情,乃飲食厚味,中焦鬱積,淫氣不清,濕熱乘虛而痿者有之。或因初感濕痹,郁久成熱,氣血漸虛為痿者有之,難以拘論也。

白話文:

我認為痹症是正氣原本調和,由於受到外來的風寒濕邪侵入,這種邪氣屬性剛烈,所以稱為「有餘之邪」。痿症則是正氣原本虛弱,導致產生精神鬱結、身體怠惰的疾病,這種邪氣屬性柔緩,所以稱為「不足之邪」。因此,有的痿症是因為一開始受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影響,繼而飲食過於肥甘厚味,導致中焦積滯不暢,淫穢之氣無法排出,濕熱之邪乘虛侵襲而得痿症。也有的痿症是因為一開始受到濕痹的影響,鬱積許久化為熱邪,氣血逐漸虛弱而得痿症,很難一概而論。

至於治法,如濕勝者,則有脾胃虛濕之證,脈微而緩弱,宜滲水燥土。熱勝者,則有內傷鬱熱之證,脈虛而浮大,宜益氣清熱,此內經治痿獨取陽明之法也。如肝腎精血虛而濕多者,謂之正虛,宜溫補精髓,內雖有熱,乃為虛熱,補之自除。若真火熱勝者,謂之偏虛,脈必沉數,及兼遺精,白濁、陰火等證,宜滋陰降火。

白話文:

在治療方面,如果濕氣過重,就會出現脾胃虛濕的症狀,脈搏虛弱緩慢,應該採用利水祛濕,溫補脾胃的方法。

如果熱氣過重,就會出現內傷鬱熱的症狀,脈搏虛浮洪大,應該採用益氣清熱的方法。這就是《內經》中治療萎症時只取陽明經的方法。

如果肝腎精血不足,濕氣過多,稱為正虛,應該溫補精髓。內部雖然有熱,但也是虛熱,補益後自然就能消除。

如果真火過旺,稱為偏虛,脈搏必定沉數,並且伴有遺精、白濁、陰火等症狀,應該滋陰降火。

熱甚者,宜服瀉火表劑以救肺熱,此丹溪治痿瀉南補北之法也,有用愈風湯、健步丸,以治濕熱相半之痿,愚謂止可施於挾風之證。若風邪甚者,又為痹矣。

白話文:

對於熱症嚴重的患者,應該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治療肺熱。這是明朝醫家丹溪治痿的方法,稱為「瀉南補北」。另外,可以使用益風湯和健步丸來治療濕熱夾雜引起的痿症,但我認為只適用於風熱兼見的證型。如果風邪過於嚴重,就會轉變為痹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