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慎疾芻言》~ 中風

回本書目錄

中風

1. 中風

中風,北人多屬寒,宜散寒,南人多屬火、宜清火,而祛風、消痰則南北盡同。古方自仲景候氏黑散、風引湯而外,則續命湯為主方。續命湯共有數首,不外驅風,其隨症加減,皆有精義。從未有純用溫熱滋補,不放風寒痰火一毫外出,以致重病必死,輕病則使之不死不生。

惟日服人參以破其家而戀其命,最可傷也!又有稍變其說者用地黃飲子,以為得陰陽兼補之法,亦大謬也。此方乃治少陰氣厥不至,舌喑足痿,名曰痱症,乃純虛無邪,有似中風,與風寒痰火之中風正相反,劉河間之書可考也。乃以此方治有邪之中風,其害相等。

余每年見中風之症,不下數十人,遵古治法,十愈八九,服溫補藥者,百無一愈,未甚服補藥者,尚可挽回;其不能全愈,或真不治者,不過十之一二耳!奈何一患此症,遂甘心永為廢人,旁人亦視為必不起之症,醫者亦惟令多服重價之藥,使之直得一死而可無遺憾,豈不怪哉!願天下之中風者,斷勿以可愈之身,自投於必死之地也。

白話文:

中風,北方人多屬寒症,治療應以散寒為主;南方人多屬熱症,治療應以清熱為主;但驅除風邪、消除痰濁則南北皆相同。古代治療中風的方劑,除了張仲景和候氏的黑散、風引湯之外,續命湯是主要的方劑。續命湯有多個版本,但都以驅除風邪為主,加減藥物也各有道理。從未見過單純使用溫熱滋補的療法,完全不考慮風寒痰熱,導致重症病人必死,輕症病人則不死不活。

尤其服用大量人參只圖保命卻耗盡家財,最為可惜!還有些人稍作修改,使用地黃飲子,認為是陰陽雙補的方法,這也是大錯特錯。地黃飲子是治療少陰氣虛導致的厥逆、舌麻、足痿等症狀,稱為痱症,屬於純虛無邪,症狀看似中風,但與風寒痰熱引起的真正中風正好相反,劉河間的著作中有記載。用此方治療有邪的中風,危害性相當。

我每年遇到的中風病人不下數十人,遵照古法治療,十個病人能治好八九個;服用溫補藥物的病人,一百個沒有一個痊癒的;那些沒有服用太多補藥的病人,病情尚可挽回;真正無法痊癒或根本無法治療的,只佔十分之一二而已!為什麼一患上中風,就甘願終生殘廢,旁人也認為必定無法痊癒,醫生也只讓病人服用大量昂貴的藥物,讓病人等死而無遺憾,豈不可悲?希望天下所有中風病人,不要放棄康復的希望,把自己逼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