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疾芻言》~ 延醫
延醫
1. 延醫
疾病為生死相關,一或有誤,追悔無及。故延醫治病,乃以性命相托也,何可不加意慎擇!如無的確可信之人,寧可不服藥以待命。乃世人獨忽於此,惟以耳為目,不考其實學何如?治效何若?聞人稱說,即延請施治,服藥無效,毫不轉念,甚而日重一日,惟咎已病之難痊,不咎醫者之貽誤。孰知藥果中病,即不能速愈,必無不見效之理,不但服後奏功,當服時已有可徵者。
如熱病服涼藥,寒病服熱藥之類,聞其氣已馨香可愛,入於口即和順安適;如不中病之藥,即聞其氣已厭惡,入於腹必懊憹。《內經》云臨病人問所便,此真訣也。今人則信任一人,即至死不悔,其故莫解,想必冥冥之中,有定數也。又有與此相反者,偶聽人言,即求一試,藥未盡劑,又易一醫,或一日而請數人,各自立說,茫無主張。此時即有高明之人,豈能違眾力爭,以遭謗忌,亦惟隨人唯諾而已。
要知病之傳變,各有定期,方之更換,各有次第,藥石亂投,終歸不治,二者事異而害同。惟能不務虛名,專求實效,審察精詳,見機明決,庶幾不以性命為兒戲矣!
白話文:
延醫
治病攸關生死,稍有差錯,便追悔莫及。因此延請醫生治病,等於把性命託付給他,怎能不謹慎選擇!如果找不到確實可靠的人,寧可先不吃藥,等待病情變化。然而世人卻往往忽略這一點,只憑耳朵聽信他人,不考察醫生的真實學識和治療效果,只要聽說不錯,就立刻延請他治療。服藥無效,也不反思,病情甚至一天比一天重,只怪自己的病難治,而不怪醫生誤診誤治。殊不知,如果藥物對症,即使不能快速痊癒,也一定會有效果,而且不只是服藥後才有效果,服藥當時就應該有一些徵兆。
例如熱病服用涼藥,寒病服用熱藥之類,聞起來氣味就芬芳宜人,入口也感到舒適順暢;但如果藥物不对症,聞起來就覺得厭惡,服下後必然感到不舒服。《內經》說要仔細詢問病人的症狀,這才是真正的訣竅。現在的人卻盲目信任一個人,即使因此而死也不後悔,原因不明,大概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還有一些人與此相反,偶然聽信他人之言,就請醫生試試,藥還沒吃完,又換一個醫生,甚至一天之內請好幾個醫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毫無主見。即使有高明的醫生,又怎能違背眾人意見力爭,而招致誹謗忌恨呢?只能隨眾人的意思應付了事。
要知道疾病的傳變,都有其時間規律,治療方案的更換,也有其順序。胡亂用藥,最終還是治不好病,兩種情況雖然原因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卻是一樣的。唯有不追求虛名,專注於療效,仔細審察,果斷決策,才能不拿性命當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