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疾芻言》~ 老人
老人
1. 老人
能長年者,必有獨盛之處。陽獨盛者,當補其陰;陰獨盛者,當益其陽。然陰盛者十之一二,陽盛者十之八九。而陽之太盛者,不獨當補陰,並宜清火以保其陰。故老人無不頭熱、耳聾、面赤、便燥,現種種陽症。乃醫者為老人立方,不論有病無病,總以補陽為主,熱盛生風,必生類中等病,是召疾也。
若偶有風寒痰濕等因,尤當急逐其邪,蓋老年氣血不甚流利,豈堪補住其邪,以與氣血為難。故治老人之有外感者,總與壯年一例,或實見其有虛弱之處,則用輕淡之品而量為補托。若無病而調養,則當審其陰陽之偏勝而損益使平。蓋千年之木,往往自焚;陰盡火炎,萬物盡然也。
故治老人者,斷勿用辛熱之藥,竭其陰氣,助其亢陽,使之面紅、目赤、氣塞、痰壅、脈洪、膚燥,當耆艾之年,而加以焚如之慘也。
白話文:
長壽的人,一定有某方面特別旺盛的地方。陽氣過盛的人,應該補充陰氣;陰氣過盛的人,應該增強陽氣。但是陰氣過盛的人只佔一兩成,陽氣過盛的人卻佔八九成。而陽氣過盛的人,不僅要補陰,還應該清熱降火來保護陰氣。所以老年人常常出現頭暈發熱、耳聾、臉紅、大便乾燥等陽氣過盛的症狀。可是醫生給老年人開藥方,不論有沒有病,總是主要以補陽為主,結果導致熱盛生風,必然會產生各種疾病,這是自己招致疾病啊!
如果老年人偶爾患上風寒、痰濕等疾病,更應該趕快驅除邪氣,因為老年人的氣血運行不暢,怎麼能把邪氣補在身體裡,讓它和氣血互相抗衡呢?所以治療老年人的外感疾病,原則上和治療壯年人一樣,或者確實發現有虛弱的地方,就用溫和的藥材少量補益。如果沒有疾病,只是調養身體,就要仔細判斷陰陽的盛衰偏倚,然後再調整使之平衡。就像千年的大樹,常常會因為自身火勢過大而自燃;陰氣耗盡,就會導致火旺,萬物都是如此。
所以治療老年人,絕對不要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這樣會耗盡陰氣,加重陽亢,導致面紅目赤、氣喘、痰多、脈搏有力、皮膚乾燥,在老年時承受如同烈火焚燒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