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畹香醫案》~ 卷上 (9)
卷上 (9)
1. 卷上
風溫後,邪已淨,惟胃不開,稍有咳痰,兩脈甚虛。
北沙參(五錢),麥冬(三錢),生地(五錢),生白芍(三錢),象貝(三錢),新會皮(八分)生穀芽(四錢),茯神(三錢),冬桑葉(一錢半),清炙甘草(一錢),乾荷葉(一角)
腹腰作痛,期早而多如崩狀,脈弦大,當調其肝。
大生地(六錢),當歸(三錢),川楝子(三錢),炒小茴香(一錢半),酒元胡(一錢半),烏鰂骨(三錢),白薇(三錢),茺蔚子(五錢),續斷(三錢),制香附(三錢)
身已涼,大便已解而不暢,惟咳嗽與痰氣急,咳時肋尚痛,舌苔尚黃厚,口燥而不渴,六脈弦小數,多夢話,再當涼肝息風。
根生地(五錢),生白芍(三錢),羚羊角(二錢,先煎),冬桑葉(一錢半),生牡蠣(五錢)炙鱉甲(五錢),當歸(三錢),象貝(三錢),陳皮(八分),陽春砂(八分,同煎),柏子仁(四錢)竹肉(一丸)
身熱三日,出冷汗,咳嗽有痰,胃不開,口燥頭眩,診脈弦,當用甘寒。
根生地(六錢),麥冬(三錢),地骨皮(四錢),生穀芽(四錢),象貝(三錢),桔梗(二錢)生甘草(一錢),生石決明(五錢),冬桑葉(一錢半),新會皮(八分),續斷(三錢),竹葉(二十四片)
胃痛大瘥且能食,而痛在右肋,診左手尚弦,右手已虛,厥陰大瘧後致此,是當再以清肝法。
當歸(三錢),川楝子(三錢),酒元胡(一錢半),炙鱉甲(五錢),青蒿梗(三錢),軟柴胡(一錢半),炒白芍(三錢),茯神(三錢),礬半夏(三錢),陳皮(八分),制香附(三錢),荷葉(一角)
久經失紅,咳嗽右肋痛,總怕失紅復起,少寐即血分之虛,脈弦細,再當清金潤肺。大抵勞力持重之體,未有不虛者。
生玉竹(五錢),大生地(八錢),生白芍(三錢),冬桑葉(一錢半),象貝(三錢),陳皮(八分),炒丹皮(三錢),麥冬(三錢),生牡蠣(五錢),軟柴胡梢(一錢半)
咳嗽失紅,雖從去年發作,然昨診六脈弦數,決其出於肺臟。今日述胃不開,逢食即吐,不能起床,勢必夾有風溫。擬再用風溫失紅例治。
元參(五錢),根生地(六錢),麥冬(三錢),山茶花(三錢),冬桑葉(三錢),炙甘草(一錢半),絲瓜絡(三錢)
自七月間起病,初時間日,今成兩發,小溲赤,足酸,腹中痛,肋痛,診脈弦細,當屬厥陰大瘧。
青蒿根(三錢),炙鱉甲(五錢),當歸(三錢),制首烏(六錢),煅牡蠣(五錢),青皮(一錢半),半夏曲(三錢),陳皮(八分),桂枝(一錢),炒白芍(三錢),清炙甘草(一錢半)
夜多盜汗,舌黃滑,大便溏,胃亦不開,診脈弦小數,當益陰調土。
白話文:
[卷上]
-
風溫痊癒後,胃口不好,略有咳嗽痰多,脈象非常虛弱。 處方:北沙參、麥冬、生地、生白芍、象貝、新會皮、生穀芽、茯神、冬桑葉、炙甘草、乾荷葉。
-
腹部腰部疼痛,經期提前且出血量多如同崩漏,脈象弦大,需要調理肝臟。 處方:生地、當歸、川楝子、炒小茴香、酒元胡、烏鰂骨、白薇、茺蔚子、續斷、制香附。
-
身體已經涼下來,大便已經通暢但不太順利,只有咳嗽、痰多氣喘,咳嗽時肋部疼痛,舌苔黃厚,口乾但不渴,脈象弦細數,多夢話,需要進一步清肝息風。 處方:生地、生白芍、羚羊角、冬桑葉、生牡蠣、炙鱉甲、當歸、象貝、陳皮、陽春砂、柏子仁、竹瀝。
-
發熱三天,出冷汗,咳嗽痰多,胃口不好,口乾頭暈,脈象弦數,需要使用甘寒藥物。 處方:生地、麥冬、地骨皮、生穀芽、象貝、桔梗、生甘草、生石決明、冬桑葉、新會皮、續斷、竹葉。
-
胃痛已經好轉且能進食,但疼痛位於右肋,左手脈象弦數,右手脈象虛弱,這是厥陰瘧疾後遺症,需要再次清肝。 處方:當歸、川楝子、酒元胡、炙鱉甲、青蒿梗、軟柴胡、炒白芍、茯神、礬半夏、陳皮、制香附、荷葉。
-
長期月經量少,咳嗽右肋疼痛,擔心再次月經量少,睡眠少,這是血虛,脈象弦細,需要清金潤肺。大多數勞累體力負擔過重的人,都會出現虛弱症狀。 處方:生玉竹、生地、生白芍、冬桑葉、象貝、陳皮、炒丹皮、麥冬、生牡蠣、軟柴胡梢。
-
咳嗽月經量少,雖然從去年就開始,但昨天診脈弦數,判斷是肺臟疾病。今天訴說胃口不好,一吃東西就吐,不能起床,很可能是風溫夾雜。擬用治療風溫兼月經量少的藥方。 處方:元參、生地、麥冬、山茶花、冬桑葉、炙甘草、絲瓜絡。
-
從七月開始生病,初期間日發作,現在變成每日兩次發作,小便赤色,足部酸痛,腹部疼痛,肋部疼痛,脈象弦細,屬於厥陰瘧疾。 處方:青蒿根、炙鱉甲、當歸、制首烏、煅牡蠣、青皮、半夏曲、陳皮、桂枝、炒白芍、炙甘草。
-
晚上盜汗,舌苔黃膩,大便溏稀,胃口也不好,脈象弦細數,需要滋陰健脾。 處方: (藥方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