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畹香

《張畹香醫案》~ 卷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8)

1. 卷上

冬溫十二日,舌中間灰色,兩邊白滑(是濕體故滑,)大便作瀉,喉痛,述口舌燥,是仍在肺陰,怕熱而不寒,可用甘寒法,手牽動,足筋痛,易於發怒,是仍屬肝風之動,舌尖紅,是心經之虛熱。最怕作蒙,查清金可以制木,而肺與心同為上焦,再擬生津去熱,復入利水之藥,小溲清長,其病自愈矣。

又脈沉大而滯,是濕體之象,數屬化熱,而大屬陽脈,於病不悖,若小溲一長,其從無汗泄者,即可得汗而解。

北沙參(六錢),麥冬(三錢),羚羊角(二錢,先煎),連翹(三錢),炒丹皮(三錢),焦梔子(三錢),茯苓(四錢),生苡仁(四錢),象貝(五錢),陳皮(八分),冬桑葉(一錢半),燈心(一丸)

寒熱出冷汗,咳嗽痰紅,腹痛響瀉,兩腕腰痛,自正月至今,當屬肝風之射肺失紅。

青蒿梗(三錢),炙鱉甲(五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地骨皮(四錢),炙甘草(一錢半),桂枝(八分),生牡蠣(六錢),冬桑葉(一錢半),生地(五錢),續斷(三錢)

正月二十六日起,寒熱咳嗽痰紅,脈弦細,舌白,口渴,氣急。此屬風溫失紅(三月初一日)

元參(五錢),根生地(六錢),麥冬(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先煎),山茶花(三錢),象貝(三錢),桔梗(三錢),冬桑葉(一錢半),橘紅(八分),連翹(三錢),薄荷(一錢半),竹葉(三十片)

風溫十天,咳嗽作瀉,腹痛,舌黃口渴,脈弦數,是已化火,尚冷作熱,當表裡均解。

薄荷葉(一錢半),杏仁(三錢),淡黃芩(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一錢半),生苡仁(六錢),象貝(三錢),桔梗(二錢),連翹(三錢),枳殼(一錢半),羚羊角(一錢半,先煎),竹肉(一丸)

初時喉痛,作冷作熱,已有十日,欲嘔胸肋痛,咳嗽,尚無汗出,脈弦細,舌黃,是少陽經感風熱,當用逍遙散。

薄荷葉(一錢半),柴胡(一錢半),歸鬚(三錢),赤芍(二錢),桂枝(八分),冬桑葉(一錢半),杏仁(三錢),川鬱金(一錢半),生香附(一錢半),降香(一錢),荷葉(一角)

風溫後又感風邪,致作冷出汗,舌白,脈弦,再當甘寒。

杏仁(三錢),象貝(三錢),冬桑葉(一錢半),麥冬(三錢),桔梗(二錢),生甘草(一錢)陽春砂(八分,同煎),白蔻殼(一錢),根生地(五錢),陳皮(八分),竹葉(二十四片)

外感後帶起肝風,虛頭暈。

生地(六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懷山藥(三錢),生石決明(五錢),煨天麻(一錢半),冬桑葉(一錢半),半夏曲(一錢半),陳皮(八分),續斷(三錢),荷葉(一角)

白話文:

[卷上]

冬天溫暖的十二天裡,舌頭中間灰暗,兩邊白而光滑(因為體內濕氣重所以光滑),大便腹瀉,喉嚨痛,自覺口乾舌燥,這是肺陰不足的表現,怕熱不怕冷,可以用甘寒的方法治療。手部牽動,腿部筋骨疼痛,容易發怒,這是肝風引起的。舌尖發紅,是心經虛熱。最擔心病情加重,考慮金能克木,而肺與心同屬上焦,因此再次考慮使用滋陰降火,並加入利水藥物,小便通暢,疾病自然會痊癒。

脈象沉而有力且滯緩,這是濕邪的表現,脈象數則屬化熱,脈象大則屬陽脈,這與病情相符。如果小便通暢,且沒有汗出,就可以讓病人出汗來治療。

藥方一:北沙參(六錢),麥冬(三錢),羚羊角(二錢,先煎),連翹(三錢),炒丹皮(三錢),焦梔子(三錢),茯苓(四錢),生苡仁(四錢),象貝(五錢),陳皮(八分),冬桑葉(一錢半),燈心(一丸)

寒熱交替伴隨冷汗,咳嗽痰液呈紅色,腹痛腹瀉,兩腕和腰部疼痛,從正月持續到現在,應屬肝風侵犯肺部導致的出血。

藥方二:青蒿梗(三錢),炙鱉甲(五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地骨皮(四錢),炙甘草(一錢半),桂枝(八分),生牡蠣(六錢),冬桑葉(一錢半),生地(五錢),續斷(三錢)

正月二十六日起,寒熱咳嗽,痰液呈紅色,脈象弦細,舌苔白色,口渴,呼吸急促。這屬於風溫導致的出血(三月初一日)。

藥方三:元參(五錢),生地(六錢),麥冬(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先煎),山茶花(三錢),象貝(三錢),桔梗(三錢),冬桑葉(一錢半),橘紅(八分),連翹(三錢),薄荷(一錢半),竹葉(三十片)

風溫十天,咳嗽腹瀉,腹痛,舌苔黃厚口渴,脈象弦數,這是已經化熱,仍然是寒症表現為熱症,需要同時治療表裡。

藥方四:薄荷葉(一錢半),杏仁(三錢),淡黃芩(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一錢半),生苡仁(六錢),象貝(三錢),桔梗(二錢),連翹(三錢),枳殼(一錢半),羚羊角(一錢半,先煎),竹肉(一丸)

初期喉嚨痛,寒熱交替,已經持續十天,想嘔吐,胸肋疼痛,咳嗽,仍然沒有出汗,脈象弦細,舌苔黃,這是少陽經受風熱侵襲,應該使用逍遙散類藥物。

藥方五:薄荷葉(一錢半),柴胡(一錢半),歸鬚(三錢),赤芍(二錢),桂枝(八分),冬桑葉(一錢半),杏仁(三錢),川鬱金(一錢半),生香附(一錢半),降香(一錢),荷葉(一角)

風溫之後又感受風寒,導致冷汗淋漓,舌苔白,脈象弦,再次使用甘寒藥物治療。

藥方六:杏仁(三錢),象貝(三錢),冬桑葉(一錢半),麥冬(三錢),桔梗(二錢),生甘草(一錢)陽春砂(八分,同煎),白蔻殼(一錢),生地(五錢),陳皮(八分),竹葉(二十四片)

外感後導致肝風,頭暈目眩。

藥方七:生地(六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懷山藥(三錢),生石決明(五錢),煨天麻(一錢半),冬桑葉(一錢半),半夏曲(一錢半),陳皮(八分),續斷(三錢),荷葉(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