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畹香

《張畹香醫案》~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卷下

肺氣感冒,三日是半經,業經大汗,據理應涼淨,若未淨,當再三日,然亦無大苦,有汗者,不應再汗,況頭眩足滯痛皆瘥,脈數已流利,擬再清肺。

苦杏仁(三錢),連翹(三錢),桔梗(一錢半),生苡仁(八錢),礬半夏(二錢),陳皮(八分)茯苓(三錢),生甘草(八分),冬桑葉(一錢),焦梔子(三錢),竹葉(三十片),荷葉(一角)

右脈已滑,有力有神,左寸亦然,惟左關尚澀,是總由肝血之虛,再當補其肝血,兼以養絡。

熟地(八錢),當歸(三錢),陳龜膠(三錢,烊沖),真驢膠(三錢,烊沖),懷山藥(四錢)川續斷(三錢),炒杜仲(三錢),柏子仁(三錢),制狗脊(三錢),建石斛(三錢),新會皮(八分)

經年或瀉或燥,今已肝陽犯胃作嘔,用喻氏進退法而愈,惟瀉仍有不痛而響,以肝症合觀,當屬風木乘脾,第又有別,以其風勝也。

當歸(三錢),生白芍(五錢),桂枝(一錢半),清炙甘草(一錢半,要焦),懷山藥(五錢)澤瀉(三錢),炒刺蒺藜(三錢),冬桑葉(一錢),宣木瓜(三錢),新會皮(八分)

診脈甚流利而緩,緩即屬脾脈之本象,所謂脈貴有神者即此,非可進熱,再用益陰健骨法。

熟地(八錢),炒杜仲(三錢),柏子仁(三錢),懷山藥(四錢),當歸(三錢),制狗脊(二錢,去毛),真桑寄生(三錢),炒白芍(二錢),川續斷(三錢),懷牛膝(三錢,炒),建石斛(三錢)

發時純熱,口大渴有汗,總屬癉瘧。今日移早,瘧本將愈,惟不令出汗,明日須再至。飲後胸微脹,是水不速下,舌苔較昨厚,仍微黃色,口喉燥甚,是熱傷肺津。白虎湯本生津去熱之藥,祛熱生津,於病本合,先有頭眩肢重,本有濕熱痰,脈數不滯,斷非伏暑,再擬白虎湯復入祛濕消痰,兼以生津。

生石膏(一兩),知母(三錢),生甘草(一錢半),連翹(三錢),苦杏仁(三錢),赤茯苓(五錢),陳皮(八分),生苡仁(六錢),象貝(三錢),枳殼(一錢半),白粳米(三錢)

用白虎湯後,大熱大汗已止,舌苔前半已去,而根尚有黃色,口苦且膩,掌心尚熱,小溲赤,診脈左手已小,右手稍有滯象,惟皆數,數屬邪未淨,想癉瘧由於暑邪之在肺,再擬肺入法,惟素有濕邪,復入祛濕。

羚羊角(二錢,先煎),象貝(三錢),通草(一錢),陳皮(八分),連翹(三錢),麥冬(三錢),赤茯苓(三錢),生苡仁(八錢),六一散(三錢),焦梔子(三錢),竹肉(一丸)

昨日又勞,今日又有寒熱,舌黃口渴脈數。凡寒熱,有出於肺與少陽膽者,有出於肝者,有出地募原者,有出營衛之和者,今逢勞則發,當責營之衛不和,出汗大便溏,衛病也。乾嘔或有清水,肝病也。今日先擬調和營衛法。

白話文:

[卷下]

肺氣感冒,已經發病三天,出現大量汗出,按理來說應該痊癒了。如果還沒好,再過三天,但也不會有太大痛苦。已經出汗的人,不應該再出汗,況且頭暈、腳沉重疼痛都已經好了,脈象也變得流暢,所以打算再清熱解肺。

處方:苦杏仁三錢、連翹三錢、桔梗一錢半、生苡仁八錢、礬半夏二錢、陳皮八分、茯苓三錢、生甘草八分、冬桑葉一錢、焦梔子三錢、竹葉三十片、荷葉一角。

右手的脈象已經滑利,有力有神,左寸脈也一樣,只有左關脈略微澀滯,這是因為肝血不足引起的,需要再補益肝血,同時滋養經絡。

處方:熟地八錢、當歸三錢、龜膠三錢(烊化沖服)、驢膠三錢(烊化沖服)、懷山藥四錢、川續斷三錢、炒杜仲三錢、柏子仁三錢、制狗脊三錢、石斛三錢、新會皮八分。

多年以來或瀉或燥,現在肝陽犯胃,出現嘔吐,用喻氏進退法治療已經痊癒,只是大便仍然不成形,伴有響聲,從肝病的觀點來看,應該是風木乘脾,但又有所不同,因為風邪較盛。

處方:當歸三錢、生白芍五錢、桂枝一錢半、清炙甘草一錢半(需炒焦)、懷山藥五錢、澤瀉三錢、炒刺蒺藜三錢、冬桑葉一錢、木瓜三錢、新會皮八分。

脈象非常流暢而緩慢,緩慢是脾脈的本象,所謂「脈貴有神」就是指這個,不宜再用溫熱的藥物,再次使用益陰健骨的方劑。

處方:熟地八錢、炒杜仲三錢、柏子仁三錢、懷山藥四錢、當歸三錢、制狗脊二錢(去毛)、桑寄生三錢、炒白芍二錢、川續斷三錢、懷牛膝三錢(炒)、石斛三錢。

發病時純屬熱症,口渴、出汗,屬於瘧疾。今天症狀好轉,瘧疾將要痊癒,但要避免出汗,明天還需要再診。服藥後胸部略微脹滿,這是水液未迅速下降的緣故,舌苔比昨天厚,仍略帶黃色,口乾舌燥嚴重,這是熱邪傷了肺津。白虎湯原本就是滋陰清熱的藥物,清熱生津,符合病情。先前有頭暈肢體沉重,本就有濕熱痰飲,脈象數而無滯,肯定不是中暑,所以再次擬定白虎湯,再加入祛濕化痰,兼以生津的藥物。

處方:生石膏一兩、知母三錢、生甘草一錢半、連翹三錢、苦杏仁三錢、赤茯苓五錢、陳皮八分、生苡仁六錢、象貝三錢、枳殼一錢半、白粳米三錢。

服用白虎湯後,大熱大汗已止,舌苔前半已退,但根部仍有黃色,口苦而膩,掌心仍發熱,小便赤黃,脈象左手已經細小,右手略有澀滯之象,但都脈數較快,數脈代表邪氣未盡。我想瘧疾是因暑邪犯肺引起的,再次擬用清肺的方劑,但病人素有濕邪,所以還要加入祛濕藥物。

處方:羚羊角二錢(先煎)、象貝三錢、通草一錢、陳皮八分、連翹三錢、麥冬三錢、赤茯苓三錢、生苡仁八錢、六一散三錢、焦梔子三錢、竹瀝一丸。

昨天勞累,今天又寒熱交作,舌苔黃膩,口渴,脈象數。凡是寒熱,有的來自肺和少陽膽經,有的來自肝經,有的來自足厥陰肝經,有的來自營衛失調。現在勞累後發病,應當是營衛不和,出汗、大便稀溏,這是衛氣受損;乾嘔,有時吐出清水,這是肝病。今天先擬定調和營衛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