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畹香

《張畹香醫案》~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卷下

產後左手脈應細虛,而右手弦大,喉燥,肌熱,動則有汗,肌膚作腫,當屬血虛,肝風為病。產已彌月,身子尚未乾淨,服藥後經多且旺,其色紅,間有黑塊,恐日久致成崩漏也。

大生地(六錢),當歸(三錢),炙鱉甲(五錢),地骨皮(五錢),炒白芍(三錢),生牡蠣(五錢),澤瀉(一錢半),川石斛(三錢),陳皮(八分),麥冬(三錢)

目科分五輪八廓,若現物不清,是腎輪之事,方書以目力之衰,以石決明五味子同用,可使目視得力,用之頗效。惟脈弦細,藥不宜過重。

熟地炭(六錢),炙龜板(四錢),北五味子(二錢,搗碎),煅石決明(五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制香附(三錢),炒懷山藥(四錢),合歡(三錢),密蒙花(三錢),廣木香(八分),炒甘杞子(三錢)

大瘧後,咳嗽,舌黃,盜汗,腹痛響瀉,脈弦大,當屬出於厥陰。

青蒿梗(三錢),炙鱉甲(五錢),蜜炙桂枝(一錢半),清炙甘草(一錢半),冬桑葉(一錢半),生牡蠣(五錢),生白芍(五錢),半夏曲(三錢),陳皮(八分),當歸(三錢),乾荷葉(一角)

肺瘧無補法,久則必邪不淨。茲身上有汗已透,而頭上尚不至流,診脈右手尚弦大,左關獨數,胃口兩便均好,鄙見總屬肺瘧。

蘇薄荷葉(一錢半),淡豆豉(三錢),滑石(三錢),白芥子(一錢半),白蔻殼(一錢半),象貝(三錢),酒黃芩(三錢),桔梗(一錢半),炙甘草(八分),冬桑葉(一錢),絲瓜葉(三片)

六脈滯大,大便作溏,掌心作熱,當屬肺分有濕熱,嗜臥者,即其徵也。

生茅朮(三錢),六一散(三錢),淡黃芩(三錢),焦梔子(三錢),生薏苡仁(六錢),半夏曲(三錢,醋水炒),陳皮(八分),廣木香(八分)

肺瘧寒熱已去,而大便響瀉,初時痛,今已不痛,今日舌苔尚黃,脈弦數去,而右手滯大,左手已有滑利之象。大抵暑淨而濕熱未除,再從肺治。

生苡仁(六錢),茯苓(三錢),大豆卷(五錢),象貝(三錢),通草(一錢半),六一散(三錢),根生地(四錢),陳皮(八分),焦梔子(三錢),苦杏仁(三錢),竹葉(二十四片)

冬溫後,尚有餘熱作躁,脈細數,右關少帶滯象,舌黑苔已浮起,兩邊黃去而微白滑,喉燥喜飲,面色紅,左太陽與目牽痛,耳孔痛。吳氏以溫邪治肺,餘熱由於肺陰之虛,故曰根生地,可以除血中之熱。此症由於病中經至,血分更虛,所以從無汗出,法當滋其肺陰。陰分一滋,則表裡皆輟矣。至目牽耳痛,總屬夾有肝風與火,再擬滋肺陰,息肝風火。

北沙參(五錢),根生地(三錢),麥冬(六錢),生白芍(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先煎),丹皮(三錢),元參(三錢),焦梔子(三錢),冬桑葉(二錢),象貝(五錢),陳皮(八分),砂殼(一錢半)

白話文:

[卷下]

產後左手脈細弱虛弱,右手脈則弦大有力,喉嚨乾燥,身體發熱,活動就出汗,皮膚腫脹,這是血虛,肝風導致的疾病。生產已滿月,身體尚未完全恢復,服藥後經血量多且旺盛,顏色鮮紅,夾雜黑色血塊,恐怕日久會導致崩漏(月經失調)。

處方:生地黃六錢,當歸三錢,炙鱉甲五錢,地骨皮五錢,炒白芍三錢,生牡蠣五錢,澤瀉一錢半,川石斛三錢,陳皮八分,麥冬三錢。

眼睛分五輪八廓,如果視物不清,是腎輪的問題,方書中記載,對於目力衰退,用石決明和五味子一起使用,可以使視力恢復,效果很好。但是脈象弦細,藥量不宜過重。

處方:熟地黃炭六錢,炙龜板四錢,北五味子二錢(搗碎),煅石決明五錢,當歸三錢,炒白芍三錢,制香附三錢,炒懷山藥四錢,合歡花三錢,密蒙花三錢,廣木香八分,炒甘杞子三錢。

瘧疾痊癒後,咳嗽,舌苔黃,盜汗,腹部疼痛,大便稀溏,脈象弦大有力,這是厥陰經的病症。

處方:青蒿梗三錢,炙鱉甲五錢,蜜炙桂枝一錢半,清炙甘草一錢半,冬桑葉一錢半,生牡蠣五錢,生白芍五錢,半夏曲三錢,陳皮八分,當歸三錢,乾荷葉一角。

肺瘧沒有補益的方法,時間久了邪氣一定不能清除。現在身上已經出汗,但頭上還沒出汗,診脈右手脈弦大,左關脈獨數,胃口二便都正常,我認為是肺瘧。

處方:蘇薄荷葉一錢半,淡豆豉三錢,滑石三錢,白芥子一錢半,白蔻殼一錢半,象貝三錢,酒黃芩三錢,桔梗一錢半,炙甘草八分,冬桑葉一錢,絲瓜葉三片。

六脈皆洪大,大便稀溏,手掌心發熱,這是肺部濕熱,嗜睡是其症狀。

處方:生茅術三錢,六一散三錢,淡黃芩三錢,焦梔子三錢,生薏苡仁六錢,半夏曲三錢(醋水炒),陳皮八分,廣木香八分。

肺瘧的寒熱已經退去,但是大便稀溏,一開始疼痛,現在不痛了,今天舌苔還是黃的,脈象弦數,右手脈洪大,左手脈滑利。總體來說,暑熱已退,但濕熱未除,要從肺經治療。

處方:生薏苡仁六錢,茯苓三錢,大豆卷五錢,象貝三錢,通草一錢半,六一散三錢,生地黃四錢,陳皮八分,焦梔子三錢,苦杏仁三錢,竹葉二十四片。

冬天溫病後,還有餘熱煩躁,脈細數,右關脈略帶滯象,舌苔黑色已浮起,兩邊黃色消退而略顯白色滑潤,喉嚨乾燥喜飲水,面色紅潤,左太陽穴和眼睛牽扯疼痛,耳孔疼痛。吳氏認為溫邪傷肺,餘熱是因肺陰虛弱,所以用生地黃可以清除血中的熱。此症是因為病中經血耗損,血分更加虛弱,所以不出汗,治療方法應該滋養肺陰。陰液一滋養,則表裡症狀都會停止。至於眼睛和耳朵疼痛,總體來說是夾雜了肝風和肝火,再滋養肺陰,熄滅肝風肝火。

處方:北沙參五錢,生地黃三錢,麥冬六錢,生白芍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先煎),丹皮三錢,元參三錢,焦梔子三錢,冬桑葉二錢,象貝五錢,陳皮八分,牡蠣殼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