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醫案》~ 卷一 (1)
卷一 (1)
1. 中風
(附類中)
黎(左),氣虛多濕之體,加以勞頓掣動陽氣,致陽氣挾痰上升,清曠之區,靈明之府,悉為濁所瀰漫,以致神情呆頓,迷沉多睡,右手足運行不利,口眼喎斜。脈弦而滑,苔白質膩。此由肝氣挾痰,阻於心脾之絡為類中之症刻在鴟張之際,恐陽氣復上而不語神昏,痰從內閉姑先開竅滌痰,以備商進。
白話文:
這個病人氣虛,體內濕氣很重,再加上勞累過度,導致陽氣帶動痰液上升,使得頭部這個清淨通達的區域,以及思慮敏捷的部位,都被渾濁的痰液所充斥,因此導致神情呆滯,昏沉嗜睡,右手和右腳的運行不靈便,口眼歪斜。把脈感覺脈象像琴絃一樣緊繃且滑動,舌苔呈白色,質地粘膩。這是由於肝氣帶動痰液,阻滯了心脾脈絡所導致。這種情況正在迅速發展,擔心陽氣再次上升,導致病人昏迷不語,痰液從內部堵塞,現在暫時疏通經絡,祛除痰液,以備進一步治療。
製半夏(二錢),枳實(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廣鬱金(一錢五分),菖蒲(七分),赤白苓(各二錢),炒遠志(五分),白殭蠶(炒打二錢),白蒺藜(三錢炒),制南星(七分),人參再造丸(一丸先化服)
白話文:
製作藥方,包含:
- 半夏:2 錢
- 枳實:1 錢 5 分
- 廣橘紅:1 錢
- 廣鬱金:1 錢 5 分
- 菖蒲:7 分
- 赤茯苓、白茯苓:各 2 錢
- 炒遠志:5 分
- 炒打白殭蠶:2 錢
- 炒白蒺藜:3 錢
- 制南星:7 分
- 人參再造丸:1 丸(用溫水化開後先服用)
二診,神情略為靈爽,沉迷多寐之象,亦覺稍退,脈象柔和,未始不為起色。但右手足不能運用自如,口眼喎斜,舌強言蹇,不飢不納,時見噯噫,似呃非呃。右關脈沉滑有力,舌苔白膩,中心焦黃。濁痰之瀰漫,心竅之閉阻,固得稍開,而火風鼓旋之勢,尚在熾盛。總期藥能續效,風火庶可敉平耳。方草商之。
白話文:
第二次診斷後,神態稍有靈活,沉迷嗜睡的現象也減退了,脈象柔和,這表明病情有所好轉。但是,右手和右腳無法靈活運用,口眼偏斜,舌頭僵硬,說話困難,不覺得飢餓也不願意進食,有時會打嗝,但不是真正的打嗝。右手關脈沉穩有力,舌苔白膩,中間偏黃。雖然痰液瀰漫和心竅閉塞的情況有所好轉,但風火上攻的勢頭仍然很強。總之,希望藥物能繼續發揮作用,平息風火。請參照我開出的藥方。
製半夏(一錢五分),栝蔞仁(六錢打),遠志肉(甘草湯炒七分),枳實(一錢五分),制南星(七分),甜廣皮(一錢),風化霜(沖一錢五分),九節菖蒲(七分),鬱金(用明礬三分化水磨沖七分),人參再造丸(一丸)
白話文:
半夏(1.5 克),栝蔞仁(6 克),遠志肉(用甘草湯炒過,7 克),枳實(1.5 克),南星(7 克),甜廣皮(1 克),風化霜(用 1.5 克沖服),九節菖蒲(7 克),鬱金(用明礬 3 克化水磨碎,沖服 7 克),人參再造丸(1 丸)
三診,昨云火風尚在熾盛之時。今面色帶紅,時欲起坐,即痰鬱化火,火從內擾之象。正虛火風互煽,此際大有出入。再當清化痰火,以制其勢。
白話文:
上一次診察時,說你的體質火風仍然很旺盛。現在你的臉色泛紅,時常想坐起來,這表示痰液積結化為火,火氣在體內擾動的徵兆。你的正氣虛弱,火風互相煽動,此時大有好轉的跡象。應該再次清化痰火,以控制病情。
羚羊片(一錢五分),天竺黃(三錢),枳實(一錢),茯苓(四錢),九節菖(五分),粉丹皮(一錢五分),廣鬱金(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白殭蠶(一錢五分),竹瀝(一兩滴入薑汁少許)
白話文:
羚羊角片(1.5錢),印度黃連(3錢),枳實(1錢),茯苓(4錢),九節菖蒲(0.5錢),丹皮粉(1.5錢),廣鬱金(1.5錢),製半夏(1.5錢),廣陳皮(1錢),白僵蠶(1.5錢),竹瀝(1滴加入少量薑汁)
四診,昨臥甚安,起坐不寧之狀已定,面色紅赤較退,火象得以漸平。惟右半不遂,神呆不慧。其清曠之地,為痰濕瀰漫,竅絡被阻,神機不運。不能一時開豁,惟徐以圖之而已。
白話文:
四項診斷,昨日臥牀時尚安適,起身坐起不適的症狀已安定下來,面色紅赤已較為消退,火熱之象逐漸平息。唯獨右側仍不靈活,神智恍惚不清。其清氣空曠的地方,因痰濕瀰漫,竅道阻塞,神機運行不靈。無法立刻開展豁然,只能慢慢圖謀。
製半夏(三錢),茯苓神(四錢),天竺黃(三錢),白殭蠶(炒打三錢),橘紅(一錢),遠志肉(甘草湯炒五分),陳膽星(七分),白蒺藜(去刺炒三錢),九節菖蒲(六分),枳實(一錢二分),竹瀝(八錢滴入薑汁少許),杜合蘇合丸(一丸兩次化服)
白話文:
製作半夏三錢,茯苓神四錢,天竺黃三錢,炒打白殭蠶三錢,橘紅一錢,遠志肉五分,甘草湯炒後的陳膽星七分,去刺炒的白蒺藜三錢,九節菖蒲六分,枳實一錢二分,竹瀝八錢並滴入少許薑汁,杜合蘇合丸一丸分兩次服用。
五診,神情漸清,稍能言語病勢大為轉機。然寐不甚長,心中稍覺躁熱。還是痰鬱化火內擾之象,未能欲速圖功。
白話文:
通過這五種診斷,病人的神志逐漸清醒,可以稍微說話,病情出現了重大轉機。但睡眠時間不長,心中還有點煩躁。這仍然是痰液鬱結化熱在體內擾亂的跡象,不能急於求成。
製半夏,竹茹,遠志肉,茯神,天竺黃,枳實,陳膽星,栝蔞仁,橘紅,菖蒲,礞石滾痰丸(三錢先服)
六診,大便暢行,神情較爽,言語亦清,寐亦安穩。藥既應手,再以退為進。
白話文:
製成半夏、竹茹、遠志肉、茯神、天竺黃、枳實、陳膽星、栝蔞仁、橘紅、菖蒲、礞石滾痰丸(先服用三錢)。
陳膽星,九節菖蒲,橘紅,竹茹,茯苓,白蒺藜,製半夏,枳實,廣鬱金,遠志,煨天麻,白金丸(四分先服)
白話文:
- 陳膽星
- 九節菖蒲
- 橘紅
- 竹茹
- 茯苓
- 白蒺藜
- 製半夏
- 枳實
- 廣鬱金
- 遠志
- 煨天麻
- 白金丸(先服用四分之一)
七診,脈症相安,病勢逐日減退,幸矣幸矣。但飲食起居,急宜加意謹慎。若稍有感觸而至復中,則非才疏者所敢許治。
膽星,遠志,廣橘紅,製半夏,天竺黃,枳實,九節菖蒲,廣鬱金,竹茹(薑汁炒),雪羹湯(煎湯代水)
白話文:
按照我這七種診察方法來診斷,你的脈象和症狀都比較穩定,病情正在逐漸好轉,這真是太好了!不過,在飲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你必須更加註意謹慎。如果你稍有感受而病情復發,那可不是我這個才疏學淺的人敢保證能治好的。
八診,咳嗽大減,新感之邪漸解。言語亦漸能如舊,右手稍覺有力。治此者已覺應手,患此者未能滿意,所以李士材云、外邪已解,內邪已除而言語蹇澀,半身不遂,未能即愈,宜久服六君兼補氣養陰之品,使氣旺血盛,氣行而血灌注經絡,經絡既充,則舉動自若矣。第體豐者多濕多痰,所以治痰在先。今濕痰漸化,則以養血補氣之品,收效於後,擬方商正。
白話文:
針灸治療八次後,咳嗽明顯減少,新染上的外邪逐漸解除。說話也逐漸恢復正常,右手感覺稍有力氣。治療者已覺得效果顯著,但患者還不滿意。所以李士材說:外邪已解除,內邪已清除,但言語不利索,半身不遂,不能馬上痊癒,宜繼續服用六君子湯,同時補氣養陰,讓氣血旺盛,經氣運行,血流灌注經絡,經絡充盈,就能自然行動自如了。但體型肥胖者多濕痰,因此治療痰液為先。現在濕痰逐漸化解,則以養血補氣之藥,在後調理收效,所擬定的處方請您審閱。
臺參鬚,當歸,潞黨參,雲茯苓,製半夏,臺白朮,白芍,炙綿耆,廣橘紅,桑枝(酒炒),竹瀝(滴入薑汁少許)
白話文:
西洋參鬚、當歸、潞州黨參、雲南茯苓、炮製半夏、臺灣白朮、白芍、炙乾的綿羊膝、廣州橘紅、炒過的桑樹枝、滴入少許薑汁的竹瀝
馮(右)肝風挾痰,中於府絡,驟然手足偏左不遂,口眼歪斜,言蹇舌強。若以中絡而論,尚無關於大局。但心中煩懊,烙熱如燎,時索涼物,有時迷睡,神識時清時昧,呃忒頻頻。脈弦大而數,舌苔白膩。府絡既阻,而痰火風復從內擾,神靈之府,為之搖撼,所以懊憹莫名。
白話文:
馮氏(右側)的肝風挾帶痰濕,侵犯全身的經絡,突然間左手左腳都不能動,嘴巴和眼睛都歪斜,說話不清,舌頭僵硬。如果只考慮經絡阻塞,情況並不是很嚴重。但是心中煩躁不安,感覺像被火燒一樣,時常想找涼的東西,有時會昏睡,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模糊,經常打嗝。把脈時脈搏又快又強勁,舌苔白白的滑膩膩的。經絡既已阻塞,而痰火和風又從身體內部作祟,讓人神智不清,所以莫名其妙地焦慮不安。
痰在胸中,與吸入之氣相激,所以頻頻呃忒,飲食不得下咽。若再復中心絡,必至神昏不語,誠極險又極可虞之際也。勉擬清鎮護神,以御其痰火風之直入,再參降胃化痰熄肝,即請商酌行之。
白話文:
痰液在肺部,受到吸入的氣體刺激,導致頻繁打嗝,食物難以下嚥。如果痰液蔓延至心脈,必然會導致神志昏迷無法言語,這是一個極其危險且令人擔憂的時刻。
建議使用清涼鎮靜的方法,保護心神,防止痰火風邪直接入侵。同時,再配合降胃化痰,平息肝火的方法,請大家討論後實施。
製半夏(一錢五分),天竺黃(三錢),旋覆花(絹包二錢),九節菖(五分),陳膽星(一錢),代赭石(四錢),煨天麻(一錢五分),茯苓神(各二錢),竹茹(水炒二錢),淨雙鉤(二錢),濂珠(三分),西黃(四釐二味研末梨汁先調服)
白話文:
製作:
- 半夏(1.5錢)
- 天竺黃(3錢)
- 旋覆花(用絹布包裹,用量2錢)
- 九節菖蒲(0.5錢)
- 陳年膽星(1錢)
- 代赭石(4錢)
- 煨製的天麻(1.5錢)
- 茯苓神(各2錢)
- 竹茹(用清水炒製,用量2錢)
- 淨雙鉤(2錢)
- 濂珠(0.3錢)
- 西黃(4釐,研磨成粉末,先用梨汁調服)
二診,神迷轉清。煩懊較定,痰得咯吐而出,未始非鬆動之象。然心胸之熱,雖減於前而猶團聚不化,時帶呃忒。脈形弦滑,舌苔厚濁。眩暈不能轉側。火風挾痰上旋,猶恐發痙發厥。再泄木火以清痰熱。
白話文:
第二次診脈,病人的意識已經清醒。煩躁和懊惱情緒有所緩解,痰液也已咳出,這些都是病情有所好轉的跡象。但是,心胸中的熱氣雖然有所減輕,但仍然聚集在一起,沒有消散,有時還會伴有呃逆。脈象呈現弦滑,舌苔厚膩。眩暈症狀仍然較重,無法轉身。由於火氣和痰液上衝,仍有發生抽搐或昏厥的風險。因此,需要繼續瀉去肝火以清除痰熱。
川雅連(吳萸一分煎汁炒四分),白芍(酒炒二錢),製半夏(一錢),代赭石(三錢),黃芩(酒炒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炙柿蒂(三個),煨天麻(一錢五分),旋覆花(絹包一錢五分),鮮竹茹(二錢),生薑(打汁三滴)
白話文:
川雅連(吳茱萸,取一份研磨取汁,再與四份一起炒香)
白芍(用酒炒過,取二錢)
製半夏(取一錢)
代赭石(取三錢)
黃芩(用酒炒過,取一錢五分)
廣皮(取一錢)
炙柿蒂(取三個烤焦)
煨天麻(取一錢五分,用火煨黃)
旋覆花(用絹布包著,取一錢五分)
鮮竹茹(取二錢)
生薑(取三滴薑汁)
三診,心中熱熾,日見輕鬆,舌強短縮,已能伸出牙關,略能進食,身體轉動,略為輕便呃忒亦減,種種轉機之象。泄熱涼肝化痰,固屬一定之理。但頭昏眩暈,略一轉側,輒昏昏欲厥。脈形弦大。肝火風鴟張不熄,恐陰分劫爍,而舌起糜腐。
白話文:
經過三診,發現患者內心火熱旺盛,病情逐漸緩解,舌頭雖然僵硬縮短,但已能伸出口外,進食能力稍有恢復,身體也能稍稍轉動,呃逆的症狀也有所減少,這些都是病情好轉的跡象。治療方針主要是清熱涼肝化痰,這是確定的。但是患者仍然感到頭暈目眩,稍稍轉動頭部就會昏昏沉沉,幾乎要昏厥。脈象弦大,這說明肝火旺盛,風熱之邪仍在作祟,恐怕會損傷陰分而導致舌苔糜爛。
羚羊片(先煎二錢),元參(三錢),黑豆衣(三錢),栝蔞皮(三錢),石決明(五錢),池菊(二錢),鮮生地(洗打六錢),鮮竹茹(一錢五分),陳關蟄(一兩洗淡),大荸薺(三枚拍碎二味煎湯代水)
白話文:
- 羚羊角片(先煎兩錢)
- 元參(三錢)
- 黑豆皮(三錢)
- 栝樓皮(三錢)
- 石決明(五錢)
- 千里光(二錢)
- 新鮮生地(洗淨擦碎六錢)
- 新鮮竹茹(一錢五分)
- 陳蝦蟆(一兩,洗淡)
- 大荸薺(三枚,拍碎並榨汁,用於煎煮藥方取代水)
四診,昨診痰火風劫陰,恐舌起糜腐,實症變成虛症。今診脈弦大漸轉細弱,舌胎果起白腐,上齶兩腮,均布糜點呃忒雖止,而多言妄笑五志之火,盡從上亢,而真水欲竭,不能相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恐藥力不足抵制。勉擬救陰泄熱,清護神明。
白話文:
根據前一次診察的結果,判斷患者有痰火、風邪、劫陰的虛實夾雜症,擔心舌頭會糜爛腐敗,實證轉化為虛證。今天看診時,脈象從弦大逐漸轉為細弱,舌苔果然出現白腐,上顎和兩腮都佈滿糜點。雖然乾嘔的症狀已經停止,但患者卻出現多言妄笑的現象。表明體內的五志之火全部上衝,真正的水液將要耗盡,無法相互調和。病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恐怕藥力不足以抑制病情。必須繼續採取補救陰液、清熱降火的措施,保護神智清明。
阿膠珠(蛤粉炒鬆三錢),細生地(四錢),川貝母(二錢),西洋參(一錢),生牡蠣(打先煎五錢),大麥冬(去心三錢),東白芍(酒炒一錢五分),朱茯神(三錢),濂珠粉(四分分兩次服)
白話文:
- 阿膠珠(蛤蜊粉炒鬆,3錢)
- 細生地(4錢)
- 川貝母(2錢)
- 西洋參(1錢)
- 生牡蠣(先煎,5錢)
- 大麥冬(去心,3錢)
- 東白芍(酒炒,1錢5分)
- 朱茯神(3錢)
- 濂珠粉(4分,分兩次服用)
五診,糜腐較化,多言妄笑稍定,略思納穀而食入中脘作痛。脈細弦轉大。陰分稍復,而火風鴟張之下,風木乾土。再育陰化痰,兼平肝木。
白話文:
五種診斷方法:
- **舌象:**舌苔糜爛化腐。
- **神志:**多言妄笑,稍稍安定。
- **飲食:**略有食慾,但食物進入中脘(胃脘部)會引起疼痛。
- **脈象:**脈象細弦,逐漸轉為大脈。
- **證候:**陰分稍有恢復,但仍有火邪盛行,導致風木虧損、脾土乾燥。
因此,治療需要滋陰化痰,同時平肝木。
金石斛(四錢),半夏曲(一錢五分鹽水炒),白蒺藜(去刺炒三錢),鉤鉤(三錢),女貞子(三錢),大天冬(三錢),川貝母(二錢),石決明(先煎五錢),左金丸(包煎七分),橄欖膏(三錢沖),濂珠粉(三分先服)
白話文:
金斛(20克)
半夏(7.5克,用鹽水炒過)
白蒺藜(15克,去刺炒過)
鉤吻(15克)
女貞子(15克)
大天冬(15克)
川貝母(10克)
石決明(25克,先煎)
左金丸(3.5克,包起來煎)
橄欖膏(15克,用沖泡)
濂珠粉(1.5克,先服用)
六診,導心胃之熱下行,口糜大退,然猶未盡化,口舌作痛。每交陰分,輒心胸煩懊,無非陰虧火旺,火挾痰濕上蒸胃口。得食則呃,亦食入與胃中之火相激耳。小溲熱痛,不能即出,大便七日不行。再導熱下行。
白話文:
根據人體的六種診斷方法,發現身體的熱氣過盛,需要引導它往下運行。這樣一來,口腔潰瘍便大幅消退。然而,熱氣仍未完全消除,因此口腔和舌頭會疼痛。每到下午或晚上,心胸就會煩躁不安,這都是因為陰氣不足、火氣旺盛所致。火氣夾雜著痰濕,向上蒸騰到胃口。進食後就會打嗝,這是因為食物在胃中與火氣相互激發所致。小便灼熱疼痛,無法立即排出;大便七天未通。因此需要再度引導熱氣往下運行。
大生地(二錢),甘草梢(六分),川石斛(三錢),煨蛤粉(三錢),青竹葉(二十片),細木通(一錢),白茯苓(三錢),鮮竹茹(一錢五分),涼膈散(包煎四錢)
白話文:
生地黃(30公克),甘草根尖(10公克),川石斛(45公克),蛤粉(45公克),竹葉(20片),木通(15公克),白茯苓(45公克),新鮮竹茹(22.5公克),涼膈散(包煎60公克)
七診,糜腐已退,口舌作痛亦減。胃口熏蒸之火,得以漸平,殊出望外。但肝氣甚旺,中脘不舒,甚至有形攻突,氣衝作呃,大便不行。再擬平肝調氣。
白話文:
通過七次診脈,糜爛腐敗的症狀已經消退,口舌疼痛也減輕了。胃裡的灼熱之火逐漸平息,進展超乎預期。但肝氣非常旺盛,中脘不舒暢,甚至有形體上的攻衝和氣往上衝而打呃,大便也不通暢。再打算使用平肝調氣的方法。
金鈴子(一錢五分),白芍(土炒一錢),刀豆子(磨三分沖服),左金丸(包煎七分),炒枳殼(一錢),干橘葉(一錢),煨天麻(一錢),竹茹(一錢),炙柿蒂(三枚)
白話文:
金鈴子(0.75克),白芍(加土炒後0.5克),刀豆子(磨粉,每次用0.15克沖服),左金丸(包藥煎服,0.35克),炒枳殼(0.5克),幹橘葉(0.5克),煨天麻(0.5克),竹茹(0.5克),炙柿蒂(3片)
八診,糜腐既退,未經復起,舌紅色亦漸轉淡,痛亦漸輕,眩暈多言妄笑舌強發厥諸忌款,次第而退。豈人力所能致,此天相之也。但胸中氣機未宣,吸入之氣,與沖氣相激,時猶作呃。胃氣不降,則腐氣不行,大便不解。調氣降胃,冀穀食漸增,府氣漸通,庶可徐圖恢復耳。
白話文:
八項診斷方法中,糜爛腐敗已消退,沒有再復發的跡象,舌頭顏色漸漸變淡,疼痛也逐漸減輕。眩暈、多言、妄笑、舌強發厥等不適症狀,也依序消退。這些好轉不是人力能達到的,而是出自天道的幫助。
不過,患者胸中的氣息尚未宣通,吸入的氣息與上沖的氣息互相激盪,偶爾仍會呃逆。胃氣沒有下降,腐敗的氣息就無法運行,因此大便無法通暢。需要調理氣息,使胃氣下降,期望慢慢增加飲食,使臟腑氣息逐漸流通,纔有機會慢慢恢復健康。
川楝子(一錢五分),干橘葉(一錢),旋覆花(絹包一錢),刀豆子(五分磨分二次沖),蔞仁炭(五錢),甜杏仁(三錢),延胡索(一錢),煅赭石(四錢),炒枳殼(一錢),車前子(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炙柿蒂(三枚)
九診,中脘漸舒,諸恙亦日見起色。然至暮輒作嗆咳,還是肝氣逆而犯肺。大便未行。擬清金平木法。
白話文:
川楝子(1.5 克),乾燥橘子葉(1 克),旋覆花(用紗布包裹,1 克),刀豆子(磨成粉,分兩次沖泡,總共 0.5 克),茯苓炭(5 克),甜杏仁(3 克),延胡索(1 克),煅燒過的赭石(4 克),炒過的枳殼(1 克),車前子(1.5 克),新鮮竹茹(1 克),烤過的柿蒂(3 枚)
川貝母(二錢),光杏仁(三錢),茯苓神(各二錢),鮮竹茹(一錢五分),蛤黛散(絹包三錢),栝蔞皮(四錢),廣鬱金(一錢),夜交藤(四錢),干橘葉(一錢),金鈴子(一錢五分),干枇杷葉(去毛三片),更衣丸(先服一錢五分)
十診,得食則呃。是胃火與食相激。用黃連溫膽湯法。
白話文:
川貝母(12 克),甜杏仁(18 克),茯苓和神曲(各 12 克),鮮竹茹(9 克),蛤蜊散(用絹布包好,18 克),栝樓皮(24 克),廣鬱金(6 克),夜交藤(24 克),乾燥橘子葉(6 克),金鈴子(9 克),乾燥枇杷葉(去掉絨毛,三片),更衣丸(先服用 9 克)
川連(酒炒三分),法半夏(一錢五分),竹茹(鹽水炒一錢五分),柿蒂(三枚),橘皮(鹽水炒一錢),枳實(八分),白茯苓(三錢),枇杷葉(去毛兩片淡薑汁炒)
十一診,胃納稍起呃逆亦減。前法參以鎮逆。
白話文:
川連(用酒炒3分)
法半夏(1錢5分)
竹茹(用鹽水炒1錢5分)
柿蒂(3枚)
橘皮(用鹽水炒1錢)
枳實(8分)
白茯苓(3錢)
枇杷葉(去除絨毛,用2片薑汁炒)
川雅連(吳萸湯炒三分),枳實(七分),鮮竹茹(一錢五分),海風藤(三錢),煅赭石(三錢),橘皮(鹽水炒一錢)雲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桑寄生(酒炒三錢),木防己(一錢五分),白殭蠶(炒打一錢五分)
白話文:
川雅連(用吳茱萸湯炒至三分乾)
枳實(七分)
鮮竹茹(一錢五分)
海風藤(三錢)
煅赭石(三錢)
橘皮(用鹽水炒至一錢乾)
雲茯苓(三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桑寄生(用酒炒至三錢乾)
木防己(一錢五分)
白殭蠶(炒後打碎,一錢五分)
十二診,平素偶服參苓,輒胃納加增,神情振卓,其陽明中氣之虛,未病先露。此次病發,忽然眩暈,左肢不遂,病發於左,口歪於右,一時神識昏亂,多言妄笑,不時目竄發厥,呃逆頻頻,顯系火風挾痰上旋,乘陽明脈絡之虛,抵隙而入,首方言中於府絡者,即陽明大府之絡也。
白話文:
平時偶爾服用人蔘和茯苓,胃口就會變好,精神振奮。這表示陽明經的中氣虛弱,還沒生病就已經顯現端倪了。這次生病,突然出現眩暈,左半身不聽使喚,左邊發病,右邊口歪,一時神識混亂,胡言亂語,時不時眼睛上吊、昏厥,還頻繁打嗝。這顯然是火風挾痰上衝,乘虛侵入陽明脈絡所致。首先要說,病原入侵的部位是腑絡,也就是陽明經的大府脈絡。
疊進降火消痰熄熱,火之內擾者漸平,風之上旋者自熄,眩暈由此而定,神情由此而清,發厥亦由此而止。豈知痰熱甫平,而虛火挾濕上騰壅於胃口,以致通口糜腐,危險之境,較前更甚。遂導熱下行,兼用外治,糜腐次第而退,脈弦滑得以漸柔,飲食漸次而進。惟左手足不能舉動,不知痛癢。
白話文:
-
通過藥物調理,可以降低體內火熱,消除痰液,緩解熱症。內部由於熱火擾動而出現的異常逐漸平息,外部由於風氣上衝而導致的眩暈也自然消失。這樣一來,眩暈得到控制,精神狀態得以恢復,發作厥證的症狀也能得到改善。
-
但是,令人擔心的是,當痰熱稍稍平息後,虛火與濕氣相結合,向上蒸騰,堵塞了胃口。這樣一來,通向口部的通道糜爛潰腐,情況比之前更加危險。
-
於是,採用了導熱下行的治療方法,並配合外用藥物。糜爛潰腐的症狀逐漸消退,脈象由弦滑逐漸轉為柔和,飲食也逐漸能夠進食。
-
唯一的問題是,患者的左手和雙腳不能活動,而且對疼痛和瘙癢沒有感覺。
吾人左半屬血,右半屬氣。左半之血,還行於右是為氣中之血。右半之氣還行於左,是為血中之氣。今風火鬱阻絡中,左血雖得右行,而右氣不能左入,則偏左半身有血無氣,所以望之如常,撫之無異,欲舉而動之,則無氣以運也。無氣以運,欲動得乎。其祛風舒筋活絡之品,似為必用之藥。
白話文:
我們的身體左側屬血,右側屬氣。左側的血可以流動到右側變成氣中的血。右側的氣可以流動到左側變成血中的氣。現在風熱阻滯在經絡中,即使左側的血可以流動到右側,但右側的氣卻無法流動到左側,所以左側半身只有血沒有氣,因此看起來正常,摸起來也無異,但想要抬動或行動時,因為沒有氣來驅動,所以無法行動。既然沒有氣來驅動,想行動就無法實現。所以祛風、舒筋、活絡的藥物是必用之藥。
殊不知風不自生,血不行然後生風也。筋絡不自病,有所以阻之者,然後筋不舒而絡不宣。則是病在經絡,而病之本實在陽明之絡空,火風阻之。經云、治病必求其本擬通補陽明化痰清絡。
白話文:
其實風並非憑空產生,而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才會生風。筋脈也不會自行生病,一定是受到阻礙,才會導致筋脈不舒展、氣血運行不暢。因此,病根在於經絡,而病因則在於陽明經脈的氣血虛弱,導致有熱風阻滯。醫書中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根,對於此種情況,應採用溫補陽明、化痰、疏通經絡的治療方法。
臺參鬚(另煎沖七分),製半夏(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羚羊片(先煎一錢),白殭蠶(一錢五分),生於術(一錢),薄橘紅(一錢),煨天麻(一錢),生熟草(各二分),竹瀝(七錢),薑汁(三滴)
白話文:
臺灣黨參鬚(先另煎後取七分),製半夏(1.5錢),白茯苓(3錢),羚羊角片(先煎1錢),白殭蠶(1.5錢),生於術(1錢),薄片橘紅(1錢),煨製的天麻(1錢),生、熟地黃(各2分),竹瀝(7錢),薑汁(3滴)
十三診,類中大勢已定,而偏左不遂,肩胛作痛。此由肝火風挾痰入絡,直者為經,橫者為絡,邪既入絡易入難出,勢不能脫然無累。病重之時,早經談及。然既慶得隴,自宜望蜀。擬甘涼益胃,宣絡化痰。
白話文:
在診察的過程中,整體的病情已經基本確定,但偏左的一側身體活動不靈便,肩胛部位疼痛。這是由於肝火、風邪挾帶痰液侵入了經絡,縱向的經絡稱為經,橫向的稱為絡,邪氣一旦進入絡脈,就容易進入但難以排出,所以難以完全解除病痛。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我早就提到過這一點。但是既然已經僥倖獲得一點成果,那就應該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勝利。我打算用甘涼的藥物來益胃,疏通絡脈,化解痰液。
臺參鬚(六分),生甘草(三分),煨天麻(一錢五分),茯苓神(各二錢),生蒺藜(三錢),大麥冬(三錢去心),製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七分),黑豆衣(三錢),晚蠶砂(三錢),女貞子(三錢),竹瀝(一兩),丹皮(二錢)
白話文:
-
臺參鬚:0.6 克
-
生甘草:0.3 克
-
煨天麻:1.5 克
-
茯苓:2 克
-
生蒺藜:3 克
-
大麥冬(去心):3 克
-
製半夏:1.5 克
-
陳膽星:0.7 克
-
黑豆衣:3 克
-
晚蠶砂:3 克
-
女貞子:3 克
-
竹瀝:1 兩(約 30 克)
-
丹皮:2 克
徐(左),體豐於外,氣弱於內。氣弱則飲食釀痰,阻於心脾之絡,風陽挾痰,乘勢內煽,遂致舌強難言,右手足運行不利,神呆悲感,不能自主,喜笑無常。苔胖質膩,脈左弦右滑,而不分明。痰得風而愈熾,風挾痰而益旺,類中之漸勢恐復中變生不測。姑擬補氣之不足瀉痰之有餘,佐以熄風宣絡冀神清為幸。
白話文:
徐先生,體型肥胖,但內裡氣虛。氣虛會導致飲食運化不暢,產生痰液,阻塞心脾的經絡。風熱之氣挾帶痰液,乘機內攻,於是導致舌頭僵硬,言語困難,右手足活動不利,精神呆滯悲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喜笑無常。舌苔白厚而膩,脈象左側弦緊,右側滑數,但不明顯。痰液受風熱之氣的影響而更加嚴重,風熱之氣挾帶痰液也更加旺盛,這種漸進性的病勢恐怕再次發生變化,出現難以預測的情況。暫時打算用補氣的方法來改善氣虛,用瀉痰的方法來去除多餘的痰液,輔以平熄風熱、疏通經絡的方法,希望能夠改善神志清醒的狀況。
臺參鬚,製半夏,遠志肉,鬱金,九節菖蒲,明天麻(煨),天竺黃,制南星,橘紅,白殭蠶(炒打),淨雙鉤,蘇合香丸
白話文:
**臺參鬚:**臺灣人參的鬚根。
製半夏: 經過加工處理的半夏。
遠志肉: 遠志植物的果肉。
鬱金: 薑科植物的根莖。
九節菖蒲: 菖蒲植物的根莖,分為九節。
明天麻(煨): 天麻經過煨煮處理。
天竺黃: 薑科植物的塊根。
制南星: 經過加工處理的南星。
橘紅: 橘子的果皮經過晾曬乾燥。
白殭蠶(炒打): 白殭蠶經過炒打處理。
淨雙鉤: 潔淨的鉤藤。
蘇合香丸: 由蘇合香等香料製成的丸劑。
陳(右),年近古稀氣血虧損,虛風暗動,心胸牽及咽喉熱辣,環口作麻四肢運用不便。脈象虛弦舌光無苔。為類中根源。惟有培養氣血,作保守之計。
白話文:
陳姓男子,年近七十,氣血虧虛,虛弱的風氣在體內暗中活動,導致心口不適,延伸到咽喉感到灼熱,口腔周圍發麻,四肢活動不便。脈象虛弱無力,舌頭光滑無苔。這是根源於體質類型的問題。只能調養氣血,採取保守的治療方針。
阿膠珠(二錢),歸身(二錢),炒杞子(三錢),黑豆衣(三錢),天麻(一錢煨),大生地(四錢),白芍(炒一錢五分),大麥冬(三錢),女貞子(酒蒸三錢)
白話文:
阿膠丸(2錢),當歸(2錢),炒枸杞(3錢),黑豆衣(3錢),天麻(1錢,煨過),生地黃(4錢),白芍(炒過的1錢5分),麥冬(3錢),女貞子(用酒蒸過的3錢)
朱(右),先自肝陽犯胃,嘔吐不止,繼則神昏發厥,左手足弛縱不仁,右手引動不止,目開手撒遺溺,舌伸不收。脈象虛弦。此由嘔吐太過。陽明胃液耗殘,遂致肝風乘陽明脈絡之虛,猝然中絡,胃脈通心,神機因而不運。類中之症,虛多實少。勉用救陰熄風,以盡人力。
白話文:
朱(右氏),一開始是因為肝陽侵犯胃部,導致嘔吐不止。接著神志不清,昏厥,左手腳麻痺沒有知覺,右手不停抽動,眼睛睜開,手散開,大小便失禁,舌頭伸出來縮不回去。脈象虛弱而弦緊。這是因為嘔吐過度造成的。陽明胃的津液耗盡,導致肝風乘虛侵犯陽明脈絡,突然中風,胃脈通到心臟,因此神志功能無法運作。類似的疾病中,虛證多,實證少。只能盡力用救陰熄風的方法來治療。
大生地(四錢),大麥冬(去心二錢),川石斛(四錢),煅蛤粉(三錢),丹皮(二錢),大天冬(二錢),大玄參(三錢),川貝母(二錢),阿膠珠(二錢),梨汁(一兩),珍珠(三分),金箔(三張二味另研調服)
白話文:
生地黃(4錢)
麥冬(去核2錢)
石斛(4錢)
煅蛤粉(3錢)
丹皮(2錢)
天冬(2錢)
玄參(3錢)
川貝(2錢)
阿膠珠(2錢)
梨汁(1兩)
珍珠粉(3分)
金箔(3張,另研磨調服)
轉方用鮮地鮮斛天麥冬元參蘿蔔青果梨等汁。
某,偏右不遂,舌強言謇。脈象弦滑少力。此氣虛挾痰化風中絡。
白話文:
使用新鮮的地黃、新鮮的石斛、麥冬、元參、蘿蔔、青果、梨等的汁液。
某人,身體偏向右側不靈活,舌頭僵硬,說話不清。脈搏呈現弦滑且力度不足的特徵。這是氣虛夾雜痰濕,導致風邪影響經絡。
黨參,炒於朮,廣橘紅,當歸,菊花,黃耆,天麻,製半夏,白芍,茯苓,竹瀝,薑汁
左,左半不遂,舌強言蹇。肝風挾痰類中心脾之絡也。
白話文:
黨參炒於朮:黨參和炒於朮
廣橘紅:廣橘紅
當歸:當歸
菊花:菊花
黃耆:黃耆
天麻:天麻
製半夏:製過的半夏
白芍:白芍藥
茯苓:茯苓
竹瀝:竹子的汁液
薑汁:生薑的汁液
左秦艽,遠志,殭蠶,橘紅,青防風,石菖蒲,天麻,川芎,獨活,製半夏,人參再造丸(一丸)
某,類中大勢雖定,而兩足仍難步履,頭暈偏左。氣虛挾痰,蘊於陽明。防其反復。
白話文:
左旋秦艽、遠志、殭蠶、橘紅、青防風、石菖蒲、天麻、川芎、獨活、製半夏,製成一丸「人參再造丸」。
製半夏,野於朮,枳殼,白蒺藜,左秦艽,川獨活,奎黨參(元米炒),天麻,桑寄生,杜仲,炒牛膝,廣橘紅
王(左),四肢不遂言語謇澀。脈濡而滑。此氣虛而濕痰入絡。類中之症,難望近功。
白話文:
製作半夏,野朮,枳殼,白蒺藜,左旋秦艽,川獨活,米炒黨參(元米),天麻,桑寄生,杜仲,炒牛膝,廣橘紅。
奎黨參(三錢),九節菖(五分),製半夏(三錢),遠志肉(五分),廣藿香(三錢),蒼朮(麻油炒黃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川萆薢(二錢),薏仁(四錢生),炒於朮(二錢),人參再造丸(一粒)
二診,中濕之後,絡隧未和。溫通和絡泄濕,脈症相安,守效方出入再進。
白話文:
黨參(3錢),菖蒲(5分),製半夏(3錢),遠志(5分),藿香(3錢),蒼朮(麻油炒黃,1錢5分),廣橘紅(1錢),川芎(2錢),生薏仁(4錢),炒蒼朮(2錢),人參再造丸(1粒)
製半夏,枳殼,獨活,萆薢,澤瀉,桑枝(酒炒),橘紅,杏仁,防己,薏仁,桂枝,蔞皮(炒)
白話文:
製備半夏、枳殼、獨活、萆薢、澤瀉、桑枝(用酒炒過)、橘紅、杏仁、防己、薏仁、桂枝、蔞皮(炒過)等藥材。
何(左),痰濕素盛,於五日前陡然口眼喎斜,左手指伸屈不利。左關脈弦,右關脈滑。此痰濕阻於陽明之絡,類中之先聲也。急宜戒飲,以酒性上升而熱故也。
白話文:
他(病人),體內痰濕過重,五天前突然出現說話不清(口歪)和眼睛歪斜的症狀,左手指無法正常伸縮。左關脈弦緊,右關脈滑利。這表示痰濕阻滯在陽明經的經絡中,類似中風的前兆。應立即戒酒,因為酒性質溫熱,容易上行。
制南星,白殭蠶,煨天麻,廣皮,桑寄生,木防己,左秦艽,獨活,指迷茯苓丸
白話文:
配製成藥丸,藥材包括:
- 南星(炮製)
- 白殭蠶
- 煨天麻
- 廣皮
- 桑寄(生)
- 木防己
- 左歸秦艽
- 獨活
- 茯苓(神曲指迷時加)
復診稍好,改用人參再造丸。
二診,脈症相安,然手仍帶腫,經謂濕勝則腫。究之諸病之作,皆風火之所為也。
白話文:
複診時病情稍微好轉,改用「人參再造丸」治療。
第二次診治時,脈搏和症狀都比較穩定,但是手仍然有些腫脹,中醫認為這是濕氣過重所致。追根究底,各種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風火的因素所導致的。
炙綿耆,威靈仙,青防風,桂枝,制南星,野於朮,羚羊片,左秦艽,漢木防己,生薏米,木豬苓,建澤瀉,桑枝膏
白話文:
**炙綿耆:**曬乾的綿瞿麥。
威靈仙: 一種藤本植物的根莖。
青防風: 青色的防風草。
桂枝: 肉桂枝。
制南星: 經過加工處理的南星。
野於朮: 一種蘭科植物的根莖。
羚羊片: 羚羊的角。
左秦艽: 左旋的秦艽。
漢木防己: 生長在漢地的土防己。
生薏米: 沒有炒過的薏米仁。
木豬苓: 一種真菌。
建澤瀉: 生長在建康地區的澤瀉。
桑枝膏: 桑樹枝的煎煮液。
尹(左),語言謇澀。脈象左弦,右關帶滑。此驚痰入絡,機竅被阻,中厥之先聲也。
製半夏,枳實,橘紅,鬱金,殭蠶,煨天麻,茯苓,遠志,菖蒲,竹瀝,薑汁
陳(左),遺濁之後,濕襲經絡,以致四肢牽強,胸次不舒。久則為風痱之類。
秦艽,桑寄生,防風,川萆薢,漢防己,獨活,生薏仁,當歸,白殭蠶,絲瓜絡
陳(右),高年精血虧損,肝風鴟張頭暈心中震痙。脈細弦尺澀。為類中之漸,圖治非易。
大生地,蓯蓉,歸身,菊花,木瓜皮,黑豆衣,杞子,白芍,杜仲
白話文:
尹先生說話吞吞吐吐,脈象左手寸關尺部位弦緊,右手寸關尺部位滑利。這是驚痰阻滯經絡,導致神經系統受阻,出現昏厥前的徵兆。
服用半夏、枳實、橘紅、鬱金、殭蠶、煨天麻、茯苓、遠志、菖蒲,配合竹瀝、薑汁服用。
陳先生在遺精之後,體內濕氣侵犯經絡,導致四肢酸痛,胸悶難受。長期下去會出現風痱等皮膚病。
服用秦艽、桑寄生、防風、川萆薢、漢防己、獨活、生薏仁、當歸、白殭蠶、絲瓜絡。
陳先生年事已高,精血虧損,肝風內動導致頭暈心悸,出現抽搐現象。脈象細弦,尺脈澀滯。這是中風的先兆,治療起來並不容易。
服用生地黃、蓯蓉、當歸身、菊花、木瓜皮、黑豆衣、枸杞子、白芍藥、杜仲。
二診,右足弛強不仁,頭暈心中震痙,神煩不寐。舌色潤而自覺乾燥無津。良由精血虧耗,厥少二陰之火上炎。前法參以育陰降火。
白話文:
第二次診斷:右腿無力、麻木,頭暈,心悸,心煩意亂,失眠。舌頭顏色滋潤,但自己感覺口乾舌燥。這是由於精血虧損,腎陰腎陽虛火上行所致。前述方法加上滋陰降火之法。
阿膠珠(三錢),川雅連(雞子黃拌炒三分),煅龍齒(三錢),甘杞子(三錢),厚杜仲(三錢),大生地(四錢),炒棗仁(三錢),干蓯蓉(二錢),朱茯神(三錢),炒萸肉(一錢五分)
左,脈象弦滑。左臂作麻。此濕痰過盛,營衛之氣,為之阻蔽,有痱中之虞。
白話文:
阿膠粉(15公克)
川雅連(與雞蛋黃拌炒,9公克)
煅龍齒(15公克)
枸杞子(15公克)
杜仲(15公克)
生地黃(20公克)
炒棗仁(15公克)
乾山藥(10公克)
茯苓(15公克)
炒鹿茸(7.5公克)
桂枝,焦枳實,羌活,雲茯苓,白殭蠶,防風,制南星,天麻,廣橘,紅,製半夏,二妙丸
白話文:
**桂枝:**驅除風寒,治療感冒。
焦枳實: 治療胃痛、嘔吐。
羌活: 驅風散寒,治療頭痛、關節痛。
雲茯苓: 健脾祛濕,治療腹瀉、腹脹。
白殭蠶: 清熱解毒,治療咽喉腫痛。
防風: 驅風散熱,治療感冒、頭痛。
制南星: 祛痰止咳,治療咳嗽、氣喘。
天麻: 平肝熄風,治療頭痛、眩暈。
廣橘: 理氣化痰,治療胸悶、咳嗽。
紅: 活血化瘀,治療痛經、月經不調。
製半夏: 化痰止嘔,治療噁心、嘔吐。
二妙丸: 活血化瘀,調理氣血,治療胸痺、心絞痛。
某,眩暈耳鳴,四肢麻木。脈形弦滑。此胃有濕痰,膽木不降,有類中之虞。
製半夏,枳實,天麻,竹茹,秦艽,淨雙鉤,陳膽星,石決明,廣橘紅,山梔,磁朱丸(一錢五分)
左,左半主血。然血中無氣,則血不流。今左臂作麻。脈形弦滑。無非痰濕阻遏,榮衛不宣。仿石頑法。
白話文:
病人頭昏眼花、耳鳴、四肢麻木,脈象弦滑。這是因為胃裡有濕痰,膽氣不降,有中風的風險。
處方:半夏、枳實、天麻、竹茹、秦艽、淨雙鉤、陳膽星、石決明、廣橘紅、山梔、磁朱丸(一錢五分)
左邊半身麻木,主要是血脈不通。然而血中沒有氣,血液就不能流動。現在左臂麻木,脈象弦滑,都是因為痰濕阻礙,氣血運行不暢。可以仿照石頑的治療方法。
蒼朮(八分),黃柏(薑汁炒一錢),羌活(一錢),天麻(一錢五分),當歸(酒炒二錢),桑寄生(酒炒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白殭蠶(二錢),橘皮(一錢),左秦艽(一錢五分),桂枝(五分)
過(右),右臂不能舉動。高年血虛,風陽入絡,為痱中之根。
白話文:
蒼朮(八份),黃柏(用薑汁炒制一錢),羌活(一錢),天麻(一錢五分),當歸(用酒炒制二錢),桑寄生(用酒炒制三錢),制半夏(一錢五分),白殭蠶(二錢),橘皮(一錢),左秦艽(一錢五分),桂枝(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當歸(酒炒二錢),桑寄生(三錢),天麻(一錢五分),獨活(一錢),白殭蠶(一錢五分),白芍(酒炒一錢),木防己(一錢五分),桂枝(四分),絲瓜絡(三錢炒),大活絡丹(一丸)
白話文:
秦艽(0.75 克),當歸(1 克,用酒炒過),桑寄生(1.5 克),天麻(0.75 克),獨活(0.5 克),白殭蠶(0.75 克),白芍(0.5 克,用酒炒過),木防己(0.75 克),桂枝(0.2 克),絲瓜絡(1.5 克,炒過),大活絡丹(1 粒)
左,外瘍之後,風與濕合,流入絡隧。以致遍體煩疼,手足軟弱,恐成類中。
秦艽,焦蒼朮,黃柏,半夏,絲瓜絡,獨活,桂枝,生薏仁,萆薢,桑枝(酒炒),漢木防己
二診,兩次得汗,濕鬱稍宣,遍體煩疼大退。藥既應手,無容更張。
白話文:
左側患處外傷後,風寒濕氣入侵經絡,導致全身痠痛,手腳無力,恐成風濕痹症。
處方:秦艽、焦蒼朮、黃柏、半夏、絲瓜絡、獨活、桂枝、生薏仁、萆薢、桑枝(酒炒)、漢木防己。
第二次診斷,服用藥物後連續兩次出汗,濕氣略有宣洩,全身痠痛明顯減輕。藥效顯著,無需再調整。
於朮(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絡石藤(三錢炒),杜仲(二錢),製半夏(一錢五分),茯苓(四錢),秦艽(一錢五分),炙綿耆(二錢),焦蒼朮(二錢研末米飲作丸藥汁送下)
三診,投劑之後,脈症相安。然四肢痠軟,筋惕少寐。良由痰濕阻絡,甲木之氣,不能下降。前法出入再進。
白話文:
蒼朮(6克),陳皮(6克),澤瀉(6克),炒過的絡石藤(12克),杜仲(8克),半夏(6克),茯苓(16克),秦艽(6克),炙過的綿耆(8克),焦黑的蒼朮(研磨成粉末,用米湯作丸藥,用藥汁送服)
桂枝(五分),秦艽(一錢五分),獨活(一錢),桑寄生(酒炒三錢),木防己(一錢),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萆薢(二錢),枳實(一錢),生薏仁(四錢),白蒺藜(三錢),木瓜(一錢),鮮竹茹(一錢)
某,浮游之火漸平,而食入輒作反逆。此膽胃不主下降,肝陽從此獨升。再降膽胃。
白話文:
桂枝(15 克),秦艽(4.5 克),獨活(3 克),桑寄生(9 克,用酒炒過),木防己(3 克),茯苓(9 克),半夏(4.5 克,經過加工處理),萆薢(6 克),枳實(3 克),生薏仁(12 克),白蒺藜(9 克),木瓜(3 克),鮮竹茹(3 克)
製半夏,枳實,甜廣皮,杏仁,白蒺藜,茯苓,茯神,黑山梔,陳膽星,竹茹,生薑汁(二滴),陳關蟄,大荸薺(二味煎湯代水)
右,脈濡滑,左關微弦。面色浮黃,四肢痠軟,心悸少寐。此由中氣不足,濕土生痰,郁阻絡隧,為痱中之根。
白話文:
製作藥材:
- 半夏
- 枳實
- 甜廣皮
- 杏仁
- 白蒺藜
- 茯苓
- 茯神
- 黑山梔
- 陳膽星(一種中藥材)
- 竹茹
- 生薑汁(兩滴)
- 陳關蟄(一種中藥材)
- 大荸薺(兩味煎湯代水使用)
野於朮(一錢五分),廣皮(一錢),澤瀉(一錢五分),絡石藤(三錢炒),焦蒼朮(一錢研末米飲為丸烘乾藥汁送下),製半夏(一錢五分),茯苓(四錢),秦艽(一錢五分),厚杜仲(三錢),炙綿耆(二錢)
白話文:
野朮(1.5錢),廣陳皮(1錢),澤瀉(1.5錢),絡石藤(3錢,炒過),焦蒼朮(1錢,研成細末,用米湯做成丸子,烘乾後用藥汁送服),製半夏(1.5錢),茯苓(4錢),秦艽(1.5錢),厚杜仲(3錢),炙綿耆(2錢)
某,舌強,右半不用。氣虛挾痰,治無近功也。
製半夏,橘紅,炒菊花,石菖蒲,遠志肉,白殭蠶,
左秦艽,煨天麻,竹油,再造丸(開水先服)
白話文:
某人的舌頭僵硬,右側不能正常使用。這是因為氣虛且伴有痰濕,治療效果不會立竿見影。
藥方包括製半夏、橘紅、炒菊花、石菖蒲、遠志肉、白殭蠶、
左秦艽、煨天麻、竹油,以及再造丸(需用開水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