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馬培之醫案》~ 流注

回本書目錄

流注

1. 流注

脈象兩關細弦而右兼澀,脾有濕痰,肝氣大旺,榮衛不利,以致胸腹不舒,腰髀作痛,不能轉側,左肋痰注成漏,間日必服通利之劑,而胸腹頓舒。然取快一時,恐傷胃氣,宜和榮衛化痰,兼平肝木。

當歸,茯苓,黑醜,川楝子,青皮,苡米,陳皮,丹參,淮牛膝,半夏,郁李仁,絲瓜絡

木旺水虧,脾多痰濕,肝風暈厥之疾數年,去冬漸至臥床不起,肝腎血液俱疲。春分後木挾相火用事,濕痰隨風火之氣充斥三焦,眩暈發熱,遍體作痛。疑以舊恙復萌,詎知模骨之旁結為癰毒,約半月有餘,是穴乃肝經部位火濕凝聚絡中所致,肝熱最易上升,濕火熏蒸胃腑,始則發熱譫語,後漸熱退神安。乃濕熱之邪歸併下焦,是外患之見,端非舊恙之復萌也。

現已成膿半月,未得更衣,齒乾苔燥,陰傷而濕火不化。症雖屬外,而藥餌尤當治內。幸脈衝和而關微弦象,似可無虞。擬用甘寒育陰,兼和中潤下之治。

南沙參,麥冬,川石斛,大貝,柏子仁,栝蔞仁,苡米仁,茯苓,天花粉,藕,青皮,甘蔗

流注臂臑已成,右腎俞穴結腫,痛難轉側,為患最劇,急為和氣化痰。

蒼朮,烏藥,半夏,全蠍,當歸,川芎,桂枝,蘇葉,赤芍,陳皮,獨活,酒

背俞痰注痛,膿從肋縫而出,難以速愈,兼之發熱面浮,胸腹飽脹,泄瀉,脈滑數,痰濕滯脾症,非輕候,當先其內。

小川樸,茯苓,神麯,砂仁,雞內金,苡米仁,麥冬,枳殼,青皮,生首烏,鮮荷葉

白話文:

脈象顯示兩關(指寸關尺中的關脈)細而弦,右邊的脈象還帶有澀的感覺,代表脾有濕痰,肝氣過於旺盛,導致身體內的營養和衛氣運行不順暢,造成胸腹不舒服,腰部和大腿疼痛,無法自由轉動身體。左肋因為痰液流注而形成瘻管,需要每隔一天服用通便藥才能讓胸腹感到舒暢。然而,這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下來恐怕會傷害脾胃功能,應該要調和營養和衛氣,化解痰濕,同時平息過旺的肝氣。

可使用的藥材有:當歸、茯苓、黑醜、川楝子、青皮、薏苡仁、陳皮、丹參、淮牛膝、半夏、郁李仁、絲瓜絡。

此人因肝木過旺而腎水不足,脾胃累積過多痰濕,數年來飽受肝風暈眩的困擾,去年冬天開始臥床不起,肝腎的精血都已耗竭。春分之後,肝木挾帶相火發作,濕痰隨著風火之氣充滿全身,導致眩暈發熱,全身疼痛。原以為是舊疾復發,沒想到竟然在肩胛骨附近長出癰瘡,大約半個多月,這個部位是肝經所經過的地方,因火濕之氣聚集在經絡之中所致,肝火容易向上竄,濕熱之氣蒸騰胃腑,起初會發燒說胡話,後來漸漸退燒神智也恢復正常。這是因為濕熱邪氣往下流竄到下焦,是外在的病症,並非舊疾復發。

現在癰瘡已經化膿半個月,排便不順暢,口乾舌燥,舌苔乾澀,是陰液受損而濕火無法化解。雖然是外在的病症,但藥物治療必須從內部著手。幸好脈象平和,只有關脈稍有弦象,應該沒有大礙。應採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養陰液,同時調和脾胃、潤腸通便。

可使用的藥材有:南沙參、麥冬、川石斛、大貝、柏子仁、栝蔞仁、薏苡仁、茯苓、天花粉、藕、青皮、甘蔗。

痰液流注到手臂,已經形成癰瘡,右邊的腎俞穴也結腫,疼痛難以轉動身體,這是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必須趕快調和氣血、化解痰濕。

可使用的藥材有:蒼朮、烏藥、半夏、全蠍、當歸、川芎、桂枝、蘇葉、赤芍、陳皮、獨活、酒。

背部的俞穴因為痰液流注而疼痛,膿液從肋骨間流出,難以快速痊癒,加上發燒、臉色浮腫、胸腹飽脹、腹瀉,脈象滑而快,是痰濕滯留在脾胃的症狀,病情不輕,應當先治療內部問題。

可使用的藥材有:小川樸、茯苓、神麯、砂仁、雞內金、薏苡仁、麥冬、枳殼、青皮、生首烏、鮮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