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下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8)

1. 卷下

所以治病總要先察其體氣臟性之何如,而後辨其藥之宜否也。

蘭熏一名火腿,和中養胃,補腎生津,益氣血,充精髓,治虛勞怔忡,止虛痢泄瀉。愚按又名南腿,蓋以南產者為勝。然南產惟金華之東陽造者為良,浦江次之,義烏又次之,他邑即不佳。

其造法於十一月內取壯嫩花豬後腿,用力自爪向上緊捋,有瘀血一股向腿面流去,即拭去,晾一、二日待乾,將腿面油脂細細剔去,每腿十斤,用燥鹽五兩,竭力擦透其皮,然後落缸。腳上懸牌記明月日。缸半預做木板為屜,屜鑿數孔,將擦透之腿平放板屜之上,余鹽灑勻腿面,腿多則重重疊之不妨。鹽烊為滷,則從屜孔流之缸底,醃腿總以腿不浸滷為要訣,以著滷則肉黴而味必苦也。

既醃旬日,將腿翻起,再用鹽如初醃之數,逐腿灑勻。再旬日,再翻起,仍用鹽如初醃之數,逐腿灑勻。再旬日,自初醃至此匝一月矣,將腿起缸,浸溪中半日,將腿刷洗極淨,隨懸日中曬之。故起缸必須晴天,若雨雪,不妨遲待。如水氣曬乾之後,陰雨則懸當風處,晴霧再曬之,必須水氣幹盡,皮色皆紅,可不曬矣。

修圓腿面。入夏起花,以綠色為上,白次之,黃、黑為下,並以香油遍抹之。若生毛蟲有蛀孔,以竹籤挑出,香油灌之。過五月,裝入竹箱盛之。再至次年,即為陳腿。味極香美,甲於珍饈。苟知此法,但得佳豬,雖他處亦可造也。最補益者,取腳骨上第一刀,刮垢洗淨,整塊置盤中,飯鍋上蒸七次,切食。

若湯煮,則力薄矣。然必上上者,始可蒸食也。

(注)淡風豬肉名千里脯,功同火腿。如醃腿不得其法者,則風肉甚易,亦為病後、產後、虛人調補之上品也。但於冬令極冷之日,取壯嫩好豬肋肉,亦須㷟淨即取,不可浸水灌氣,晾乾之後,割去裡面浮油及脊骨肚囊,用白糖霜擦透其皮,並抹四圍肥處,懸於風多無日屋檐下。至夏煮食,味甚甘香,亦可任加鹽醬。

蓋豬肉得糖霜則不痵,故臘月煉豬脂入糖霜少許,則久藏不壞,雖盛夏,若以糖霜收豬脂亦不壞。凡烹庖豬肉,少加糖霜,味更佳也。

(刊)昔老友範君慶簪語雄曰:解渴莫如豬肉湯,凡官爐銀匠,每當酷暑,正各縣傾造奏銷銀兩納庫之際,銀爐最高,火光迎面,故非血氣充足者不能習此業。然人受火爍,其渴莫解,必市豬肉,以急火煎清湯,撇去浮油,缸盛待冷,用此代茶。雄聞而悟曰:此渴乃火爍其液,非茶可解。

豬為水畜,其肉最腴,功專補水救液,允非瓜果可比。因此推及虛喘、虛秘、下損、難產諸證之無液者,無不投之輒應,乃知豬肉為滋陰妙品也。若終身肉食,則與臟氣相習,有見其功過者,有不見其功過者。蓋人之體性不同,亦猶谷蔬果蔬之類,有須肥壅不須肥壅之異也。

白話文:

[卷下]

總而言之,治療疾病首先要觀察病人的體質、臟腑功能如何,然後才能判斷藥物的適宜性。

蘭熏,又名火腿,具有和胃、養胃、補腎、生津、益氣血、充實精髓的功效,可以治療虛勞、心悸怔忡、虛痢泄瀉等症。據我所知,它也叫南腿,因為南方產的火腿品質更好。其中,金華東陽產的火腿最好,浦江次之,義烏再次之,其他地方產的就比較差了。

它的製作方法是:在十一月份,選用健壯肥嫩的花豬後腿,用力從豬蹄向上用力捋,使瘀血從腿部流出,擦拭乾淨後,晾曬一到兩天,待其乾燥。然後,將腿部表面的油脂仔細剔除乾淨。每隻腿約十斤,用五兩乾燥的鹽,用力擦透豬腿的皮,再放入缸中醃製。在豬腿上掛上標籤,註明醃製的日期。缸內預先做好木板做成的隔層,隔層上鑿幾個孔,將擦好鹽的豬腿平放在隔層上,其餘的鹽均勻地撒在豬腿上,豬腿多可以疊放。鹽溶化成滷水後,會從隔層的孔洞流到缸底。醃製火腿的關鍵是豬腿不能浸泡在滷水中,如果浸泡在滷水中,肉就會發黴變苦。

醃製十天後,將豬腿翻面,再用和第一次醃製一樣多的鹽,均勻地撒在每隻豬腿上。再醃製十天,再次翻面,仍然用和第一次醃製一樣多的鹽,均勻地撒在每隻豬腿上。再醃製十天,從第一次醃製到現在正好一個月了,將豬腿從缸中取出,浸泡在溪水中半天,然後將豬腿刷洗乾淨,再掛起來曬太陽。取出醃製的豬腿必須是晴天,如果下雨下雪,可以延遲到天氣好轉再進行。如果水氣曬乾後遇陰雨天氣,就懸掛在通風的地方,晴天再曬,必須將水氣完全曬乾,豬腿皮色都變成紅色,就可以停止曬了。

然後修整豬腿的形狀。夏天開始長毛時,綠色的毛最好,白色的次之,黃色和黑色的最差。然後用香油塗抹豬腿的全身。如果有蟲蛀的孔洞,用竹籤挑出來,然後灌入香油。過了五月,將火腿裝入竹箱保存。等到第二年,就是陳年的火腿了,味道非常香美,堪比珍饈美味。只要掌握了這個方法,只要能得到好的豬腿,即使在其他地方也能製作。最補益的方法是,取豬腿骨上的第一塊肉,刮去污垢洗淨,整塊放在盤中,放在飯鍋上蒸七次,然後切片食用。

如果用湯煮,則營養價值較低。但是,只有品質最好的火腿才能蒸著吃。

(注)瘦豬肉稱為千里脯,功效與火腿相同。如果醃製火腿的方法不對,那麼製作風乾肉就更容易,也是病後、產後、虛弱者調補的上品。只需在冬天最寒冷的日子,選用健壯肥嫩的好豬肋肉,必須清洗乾淨後立即取用,不能浸水,晾乾後,割去裡面的浮油和脊骨、肚囊,用白糖霜擦透豬皮,並塗抹在四周肥肉處,懸掛在通風無日照的屋簷下。到夏天煮熟食用,味道非常香甜,也可以根據喜好添加鹽和醬油。

因為豬肉加了糖霜就不容易腐敗,所以臘月煉製豬油時加少許糖霜,就可以長期保存而不壞,即使是盛夏,用糖霜保存豬油也不會壞。凡是烹飪豬肉,加少許糖霜,味道會更好。

(記載)以前我的老朋友范慶簪先生告訴雄先生說:解渴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喝豬肉湯。凡是官府的銀匠,每當酷暑,各縣都在趕製銀兩送交國庫的時候,銀爐的溫度最高,火光迎面撲來,所以只有血氣充足的人才能從事這個行業。但是,人受火烤後,口渴難耐,就必須購買豬肉,用急火煎煮豬肉湯,撇去浮油,裝在缸裡放涼,用它代替茶水喝。雄先生聽後恍然大悟:這種口渴是火烤損傷了體液,不是茶水可以解渴的。

豬是水生動物,豬肉最肥美,專門補充水分和體液,遠非瓜果蔬菜可比。因此,推及虛喘、便秘、下元虛損、難產等體液不足的症狀,只要使用豬肉,都有效,可見豬肉是滋陰的妙品。如果終身食用豬肉,就會與臟腑之氣相適應,有些人能看到它的功效和弊端,有些人則看不到。因為人的體質不同,就像穀物、蔬菜、水果一樣,有些需要肥膩的,有些不需要肥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