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7)

1. 卷下

夏至一陰生,故靜而為草;冬至一陽生,故動而為蟲。輾轉循運,非若腐草為螢、陳麥化蝶,感濕熱之氣者可比。入藥故能治諸虛百損,以其得陰陽之氣全也,然以冬取者良。張子潤云:夏取者服之可以絕孕。周兼士云:冬取者可種子治蠱脹也。

(刊)得陰陽之氣既全,具溫和平補之性可知。因其活潑靈動,變化隨時,故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聖藥,功勝九香蟲。且至冬而蟄,德比潛龍,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周稚圭先生云:須以秋分日採者良,雄謂夏取者可治陽氣下陷之病。

解𤸫草葉如建蘭而闊厚,入冬不凋,初茁芽,背作紫色,長則色青,夏開紫花成穗,亦如麥冬狀,其根有子,分苗種,極易繁茂。以其出粵中,故俗呼為廣東萬年青,《綱目》有名未用吉祥草下瀕湖所引吉祥草即此也。時俗妊婦臨蓐,以此草連盆移至產室,云能解產厄,免血𤸫。

此草色澤青翠,葉葉勁直如箭,入產室則葉皆軟垂,色亦槁瘁,必經數日乃復鮮豔。亦一奇也。其根下子入藥用,性涼味甘,清肺理血,解火毒,為咽喉妙藥。或云搗汁加冰片少許,灌數匙,治小兒急驚立效。

(注)𤸫本作員,音「運」。《刺熱篇》: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後人加疒為𤸫,俗作「暈」,非。然通用已久,不能正也。

南天燭人但知其有補益之功,而三奇湯治小兒天哮甚效。方用經霜天燭子、臘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收,臨用水煎服。一劑可痊。又治三陰瘧,用天燭隔年陳子蒸熟,每歲一粒,早晨白湯下。其葉洗眼,去風火熱腫,眵淚赤障。

清明插檐柳條,盧不遠但言治白濁甚妙。若大人小兒溺閉不通者,煎湯內服外熏皆效。惟向南者入藥。《百草鏡》云:桑葉採過二次者,力薄無用。入藥須止採過頭葉者,則二葉力全,至大雪後猶青於枝上,或黃枯於枝上,皆可用。若經雪壓更妙,雪晴之日即採下,線穿懸戶陰乾,其色漸黑,風吹作鐵器聲,故一名鐵扇子。治腸風目疾,咳嗽盜汗。

愚按雖治盜汗,而風溫、暑熱服之,肺氣清肅,即能汗解。其葉有毛,能治皮膚風熱癮疹,色青入肝,能息內風而除頭痛,止風行腸胃之泄瀉,已肝熱妄行之崩漏。胎前諸病由於肝熱者,尤為要藥。

米油乃煮粥鍋內滾起沫團,醲滑如膏油者是也。大鍋能煮五升米以上者良。一名粥油。其力能實毛竅,滋養五臟,肥肌體,填補腎精。每晨撇取一碗淡服,或加煉過食鹽少許亦可。黑瘦者,服百日即肥白。精清無子者,即精濃有子。愚按精生於穀,粥油乃米穀之精華,補液生精,固勝他藥,但必其人素無痰飲者始有效,否則極易成痰。推之魚鰾、海參及一切醲郁之物,無不皆然。

白話文:

[卷下]

夏至時節,陰氣初生,萬物趨於靜止,呈現出草木的狀態;冬至時節,陽氣初生,萬物開始活動,呈現出蟲類的狀態。這種陰陽循環的變化,與腐草化螢、陳麥化蝶因濕熱而生的情況不同。解鬱草因為能充分吸收陰陽之氣,所以入藥能治療各種虛損百病,而冬季採集的藥效最佳。張子潤說:夏季採集的解鬱草服用可以絕育。周兼士說:冬季採集的解鬱草,其種子可以治療蠱脹。

解鬱草得天地陰陽之氣,溫和平和,具有補益的功效。因其活潑靈動,變化隨季節而異,所以是治療虛瘧、虛痞、虛脹、虛痛的良藥,其功效勝過九香蟲。尤其在冬季蟄伏時,其德性如同潛藏的蛟龍,凡是陰虛陽亢導致喘逆、痰嗽的病症,服用它都能有效治療,而且它在調經、治療蠱脹方面也有獨特的功效。周稚圭先生說:秋季秋分時採集的解鬱草藥效最好,而雄性解鬱草,夏季採集的可以治療陽氣下陷的疾病。

解鬱草的葉子像建蘭,但更寬厚,冬天不凋謝。剛發芽時葉背呈紫色,長大後則變成青色,夏天開紫色的穗狀花,形狀像麥冬。它有種子,可以分苗繁殖,很容易繁茂生長。因為它產於廣東,所以俗稱廣東萬年青,《本草綱目》中未收錄,但瀕湖所引的吉祥草就是指它。民間習俗,孕婦臨盆時,會將此草連盆移至產房,據說可以化解生產時的困難,避免血崩。

這種草色澤青翠,葉片挺拔如箭,一旦放到產房,葉子就會軟垂,顏色也會枯萎,要經過幾天才能恢復鮮豔。這也是它奇特的地方。它的根和種子入藥,性涼味甘,能清肺理血,解毒,是治療咽喉疾病的良藥。有人說,將其搗汁加入少許冰片,灌服幾匙,可以有效治療小兒急驚。

(注)「𤸫」字古作「員」,讀音為「yun」。《刺熱篇》中記載:「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後人加上「疒」旁,寫作「𤸫」,俗寫作「暈」,這是錯誤的。但由於「𤸫」字已經通用很久,所以無法糾正。

南天燭,人們只知道它有補益的功效,但用它治療小兒天哮的三奇湯卻非常有效。方劑是:用經霜的南天燭子、臘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提前預備好,臨用時用水煎服。一劑即可痊癒。它還能治療三陰瘧,方法是用隔年的陳南天燭子蒸熟,每年服用一粒,早上用白開水送服。南天燭的葉子可以洗眼,治療風火引起的紅腫、眼屎和目赤障翳。

清明節插在屋檐下的柳條,盧不遠說它治療白濁非常有效。如果大人小孩小便不通,可以用它煎湯內服外熏,都有效。但入藥時必須選擇向南長的柳枝。《百草鏡》中說:採摘過兩次的桑葉藥效很弱,無用武之地。入藥的桑葉必須只採摘頂部的葉子,這樣兩片葉子的藥效才最強。大雪後,桑葉有的仍然青綠,有的則枯黃,都可以使用。如果經受過雪壓的桑葉更好,雪停後立即採摘,用線穿起來掛在陰涼處晾乾,它的顏色會逐漸變黑,風吹時會發出像鐵器一樣的聲音,所以又叫它鐵扇子。它可以治療腸風、目疾、咳嗽和盜汗。

我認為,雖然它能治療盜汗,但如果風溫、暑熱患者服用,肺氣得以清肅,汗就能自然退去。桑葉表面有毛,能治療皮膚風熱引起的癮疹。桑葉青色入肝,能平息肝陽之內風而止頭痛,治療風行腸胃引起的泄瀉,以及肝熱妄動引起的崩漏。孕婦孕期因肝熱引起的各種疾病,桑葉更是重要的藥物。

米油,就是煮粥時鍋內滾起的濃稠泡沫,像膏油一樣。用大鍋煮五升米以上效果最好,也叫粥油。它能滋養毛竅,滋養五臟,使肌肉豐滿,補充腎精。每天早晨舀一碗淡服,或者加少許煉過的食鹽也可以。身體消瘦的人,服用一百天就能變得肥白;精氣不足,沒有生育能力的人,服用後就能精氣充盈,生育子女。我認為精氣源於穀物,粥油是米穀的精華,能補益津液、生精,其功效勝過其他藥物。但是,只有素體無痰飲的人服用才有效果,否則很容易導致痰飲。以此推論,魚鰾、海參以及所有濃稠油膩的食物,都具有同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