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堂隨筆》~ 卷下 (11)
卷下 (11)
1. 卷下
古詩云:服藥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豈不信哉!
(刊)隱居岩谷者,深山無日,霧露時侵,溪澗水寒,人煙闃寂,其服松脂、蒼朮之類,不過藉以祛寒濕之邪耳。若富貴人尤而效之,是不揣其本而齊其末矣。
又云:世俗遇食物凝滯之病,即以其物燒灰存性,調水服之。余初斥其妄,然亦往往驗。審思其故,此皆油膩凝滯者也。蓋油膩先凝,食物稍多,則遇之必滯。凡藥物入胃,必湊其同氣,故其物之灰,能自到某物凝滯處。凡油膩得灰即解散,故灰到其處,滯者自行,猶之以灰浣垢耳。
若脾弱之凝滯,胃滿之凝滯,氣鬱、血瘀、痰結之凝滯,均非灰所能除矣。接此理人所未悟,先生見理甚明,故有此妙解。
徐悔堂嘗云:本草言何首烏之最大者,服之鬚髮可轉白為黑。余在廣西,見鎮安府所產何首烏,大者每重百餘斤,彼處人食之與薯芋等,初不聞變皓首為黑頭也。又全州西延六洞諸山中,土人皆以種百合為業,大者每枚重五、六十斤,最小者亦六、七斤,其形與吾鄉白花百合等,惟龐然特異耳。土人澄為粉,每斤售銀五、六分,物多價賤,皆不以奇物視之也。
按觀此益見神仙服食之說為虛誕不足信。又云:蚺蛇出兩廣,而西省為更多。其形頭方口闊,目光如鏡,皮色黑白斑然,尾甚細,其末可貫數百錢。土人言蛇大如人臂,行即風生,常豎身三、四尺而逐人。性最淫,婦女山行者,皆佩觀音藤一條,否則必為其所纏,以尾入陰死。
觀音藤遍身皆倒刺,似吾鄉之虎杖而較柔。人見山有此藤,即知近處有蚺蛇矣。其穴兩頭皆通,此入則彼出,彼入則此出。捕者探知穴之所在,群集多人,各斷藤尺許,攜之以往。伺其入穴,以婦女汙裩袒衣置諸前穴之口,而燔柴草於後穴,以叉入之,煙滿穴中,蛇不能耐,遂直竄前穴而出,聞衣裩穢氣,即盤旋纏繞之,至於破碎而不已,人伺其力懈,群以所齎藤遍擲其身,遂垂首貼地不敢動矣。復用藤作圈套其頸,弄之若鰻鱔然。
盛諸竹筐,舁之以歸。宰蚺之法,出置於地,先取其膽。膽有二:在肝者曰坐膽,不適於用,在皮曰行膽,以杖頻擊其一處,則此處漸高如雞卵,剖之而膽出焉,蓋護疼也。炭火煏干,瓷瓶錮之。用作傷科之藥,價比兼金。然後直舒其身,以毛竹巨釘釘之於地,剖腹剝皮畢,逐段斷之。
其頸上藤圈,至斷之為段方可棄去,否則雖已剖腹剝皮,尚能奮躍而起。物之相制,此為最甚矣。其肉能祛風疾,愈瘡瘍,功效如神,以燒酒浸之,可以歷久。其皮蛇大則紋細,樂器中用以鞔三絃之鼓,必硝熟而後可用,生則易蛀易裂也。其骨有名如意鉤者,形僅如錢,惟雄者有之,為房術中上藥,口銜之可通宵不倦。
白話文:
[卷下]
古人有詩云:「服用藥物求得長生不老,大多反被藥物所害」,這話確實值得深思!
隱居深山的人,由於深山不見陽光,經常受到霧露的侵襲,溪澗的水又冰冷刺骨,而且人煙稀少,他們服用松脂、蒼朮等藥物,不過是為了去除寒濕之邪而已。如果富貴人等也效仿他們,那就是不了解事情的本質,而只注重表面形式了。
民間流傳一種方法:遇到食物消化不良的毛病,就將造成阻塞的食物燒成灰,保留其藥性,再用開水沖服。我起初認為這是荒謬的,但實際上卻常常有效。仔細想想其中的道理,這些都是油膩食物造成的阻塞。油膩物質容易凝固,如果食物稍多,遇到油膩物質就必然阻塞。各種藥物進入胃中,都會遇到與其氣味相近之物,所以食物的灰燼能自行到達阻塞的地方。油膩物質遇到灰燼就會溶解,因此灰燼到達阻塞的地方,阻塞就會自然消失,就像用灰燼清洗污垢一樣。
但是,如果是脾胃虛弱造成的阻塞,胃脹滿造成的阻塞,以及氣鬱、血瘀、痰結造成的阻塞,這些都不是用灰燼所能去除的。這個道理很多人沒有悟到,先生卻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有如此巧妙的解釋。
徐悔堂曾經說:本草書中記載何首烏最大的可以使頭髮由白變黑。我在廣西見過鎮安府產的何首烏,大的每株重達一百多斤,當地人吃它就像吃薯類芋頭一樣,從來沒聽說能使白髮變黑。又例如全州西延六洞的山區,當地人都以種植百合為生,大的每株重達五六十斤,小的也有六七斤,形狀和我們家鄉的白花百合一樣,只是特別巨大而已。當地人將其磨成粉,每斤賣銀五到六分,物產豐富價格低廉,他們根本不把它視為奇物。
由此可見,神仙服食之說都是虛假的,不足為信。此外,蚺蛇廣東、廣西都有,而西部省份更多。蚺蛇頭呈方形,嘴巴很大,眼睛像鏡子一樣明亮,皮膚黑白斑駁,尾巴很細,末端可以穿過幾百枚銅錢。當地人說蛇大如人的手臂,行動迅速,常常豎起身子三四尺高追逐人。蚺蛇的性情非常淫邪,婦女到山裡走,都要佩戴一條觀音藤,否則就會被蚺蛇纏繞,蛇尾進入陰部致死。
觀音藤全身長滿倒刺,像我們家鄉的虎杖,但比較柔軟。人們看見山上有這種藤,就知道附近有蚺蛇。蚺蛇的洞穴兩頭都相通,這邊進去那邊出來,那邊進去這邊出來。捕捉蚺蛇的人探知洞穴的位置後,很多人一起,每人砍下一尺長的藤條,帶到洞穴。等到蚺蛇進入洞穴,就在洞穴入口處放置婦女的污穢衣物,然後在另一端點燃柴草,用叉子往洞穴裡捅,煙霧充滿洞穴,蚺蛇受不了,就直衝到洞口出來,聞到衣物的惡臭,就會盤旋纏繞,直到衣物破碎才罷休。人們等到蚺蛇力氣衰竭,就用帶來的藤條猛擊它的身體,蚺蛇於是垂頭貼地不敢動彈。然後再用藤條套住它的脖子,像玩弄鱔魚一樣。
把蚺蛇裝進竹筐,抬回家。宰殺蚺蛇的方法是:把它放在地上,先取出膽囊。蚺蛇有兩個膽囊:一個在肝臟裡,叫做“坐膽”,不能用;一個在皮膚裡,叫做“行膽”,用棍子不斷敲打蚺蛇身體的一個部位,那個部位就會慢慢鼓起來像雞蛋一樣大,剖開就能取出膽囊,這是因為它護住疼痛的地方。然後用炭火烘乾,裝進瓷瓶裡密封保存。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價格比黃金還貴。然後把蚺蛇的身體拉直,用粗大的毛竹釘子釘在地上,剖開腹部剝皮,再一段一段地切斷。
直到把套在它脖子上的藤圈去掉,才能把它切斷,否則即使已經剖開腹部剝皮,它仍然能夠奮力跳起來。生物之間相互克制,這算是最厲害的了。蚺蛇的肉可以祛風除疾,治療瘡瘍,功效如同神明一般,用燒酒浸泡可以保存很久。蚺蛇的皮,大的蛇紋路細密,樂器中用來蒙三弦的鼓面,必須經過硝制處理才能使用,生的容易腐爛和破裂。蚺蛇的骨頭,有一種叫做“如意鉤”的,形狀像銅錢一樣大,只有雄性蚺蛇才有,是房事方面的良藥,含在口中可以整夜不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