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卷下

皆黃柏之專司也。去其蝕陰之病,正是保全生氣,誰謂苦寒無益於生氣哉!蓋黃柏治下焦濕熱諸證,正與蛇床子治下焦寒濕諸證為對待。

槐實味苦色黃,清肝膽而涼血。清肝涼血之品類可安胎,獨槐實既不能安胎而反墮胎者何也?則《本經》主子藏急痛一言已括其義矣。子藏即胎宮,屬任脈,為受精之所。急痛者,因交合不節所致。槐實專通任脈,直達子宮,能滌射入之精,而瀉淫欲之火,故孕婦用之,其胎即墮。

推之黴瘡便毒,利西泰謂發於外腎橫骨上,亦穢毒入於任脈之病。《景岳全書》有一味槐蕊之方,不知傳自何人,余服其妙。

竹類甚多,其名不一,但驗其節起雙線者,皆可入藥。以壯嫩者為良。若節間單線者,名毛竹。所謂「刮腸蓖」者,即毛竹之筍也。其籜有毛,故名毛竹,勿入藥用。凡種竹向西北,其根無不向東南行者,盧氏謂其稟木火之氣信矣。然既傲雪凌霜,亦能忘炎敵暑,四時不改其操,性極平和,號為君子。

且植物之本,無不由小而漸大,惟竹出土之後,雖干青雲而直上,能不改其本體之恆,故「節」字從竹,表其無毫髮之放溢也。其皮最韌而緊,名之曰筠,塞舟不漏。以鮮者入藥曰茹,清五志之火,祛穢濁之邪,調氣養營,可塞血竇,胎前產後,無所不宜。葉則內息肝膽之風,外清溫暑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瀝則其液也,故能補血養經絡,達四肢而起廢疾。凡病人久不理髮,結而難梳者,用竹瀝少加麻油和勻潤之,即可梳通。故一切憂思鬱結之病,無不治之。世人但用以開痰結,陋矣。

黑棗肉腴味厚,紅棗色赤氣香,均以大而堅者為良。入藥各有所宜,隨證分別而用可也。南棗香味皆遜於北棗,徒以形貌取悅於人者。宜供食品,入藥力薄。《備要》之言,不可從也。

梨亦以北產者良,南產以義烏之插花梨為最。徽州雪梨皮色甚佳而味帶酸,不可入藥。蓋梨不論形色,總以心小肉細,嚼之無渣而味純甘者為佳。凡丹石、煙火、煤火、酒毒,一切熱藥為患者,啖之立解;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此果中之甘露子,藥中之聖醍醐也。瀕湖發明,詳著其功矣。

(校)甘露子,蕉實也。生津解渴,潤燥除煩,更勝於梨。乃果中之仙品,惜不易結耳。

鮮柿以熟透不生核者良。味甘性寒,養肺胃之陰。宜於火燥津枯之體,脾氣虛寒者啖之即瀉。乾柿以北產無核者良。本草已載其功,而滋補脾胃,最宜於小兒。凡小兒忌食香燥乾硬等物,以疳者干也,又疳字從甘,弗食甘酸果品雜物。惟柿樹不生蠹,故小兒初進穀食,宜用乾柿飯上蒸熟,嚼飯喂之,自無疳蟲脹瀉諸病。此古人所未言也。

木瓜一味為末,治黴瘡結毒,惟《解要》載此方。

白話文:

[卷下]

黃柏專門治療陰虛蝕損的病症,這正是保護人體生機的關鍵,怎麼能說苦寒之性無益於生機呢!黃柏治療下焦濕熱諸症,正好與蛇床子治療下焦寒濕諸症相反相成。

槐實味苦色黃,能清熱肝膽、涼血。一般清肝涼血的藥物都能安胎,但槐實卻反而會導致流產,這是為什麼呢?《神農本草經》中「主子藏急痛」一句話就說明了原因。子藏就是胎宮,屬於任脈,是受精的地方。「急痛」是指因房事不節制引起的疼痛。槐實能通利任脈,直達子宮,能排出射入的精液,並瀉去淫欲之火,所以孕婦服用它,就會流產。

由此推論,梅毒等瘡毒,西方醫學認為是發生在外腎橫骨上的疾病,其實也是穢濁之毒侵入任脈引起的。《景岳全書》中有一個單用槐蕊的方子,不知是誰傳下來的,我親自服用過,覺得效果奇佳。

竹子的種類很多,名稱也不一,但凡竹節上有兩條線的,都可以入藥,以粗壯鮮嫩的為佳。如果竹節間只有一條線的,叫做毛竹。「刮腸蓖」指的是毛竹的筍子,它的籜上有毛,所以叫毛竹,不能入藥。凡是種植竹子時,竹根總是向東南方向生長,盧氏認為這是因為竹子吸收了木火之氣,這是正確的。然而,竹子卻能傲雪凌霜,又能抵禦炎熱,四季不變其性情,其性情平和,堪稱君子。

而且,植物的生長都是從小到大,唯獨竹子出土後,雖然直衝雲霄,卻能保持其本體的特性,所以「節」字從竹,表示它沒有絲毫的放逸。竹皮非常堅韌,稱為筠,用它塞船不會漏水。鮮竹的嫩莖入藥叫做茹,能清瀉五臟的熱火,祛除穢濁之邪,調和氣血,滋養營衛,可以止血,孕期前後服用都適用。竹葉能內治肝膽風,外治溫暑之熱,所以有安神止痙的功效。

竹瀝是竹子的汁液,所以能補血養經絡,能使四肢活動恢復,治療久病癱瘓。凡是病人很久不理髮,頭髮糾結難梳的,用少許竹瀝加麻油調勻塗抹,就能梳通。所以一切憂思鬱結的病症,沒有不能治療的。世人只用它來治療痰結,太狹隘了。

黑棗肉肥味厚,紅棗色赤氣香,都以個大堅實的為佳。入藥各有適應症,要根據病症分別使用。《備要》中說南棗不如北棗,只是因為外形好看而已,藥效較差,這是不對的。南棗適合做食物,藥用效果較差。

梨也以北方的產量為佳,南方產的梨以義烏的插花梨為最好。徽州雪梨雖然顏色好看,但味道偏酸,不能入藥。總的來說,梨不論外形顏色,都以果心小、肉細、嚼起來沒有渣、味道甘甜為佳。凡是服用丹石、煙火、煤火、酒毒以及一切熱性藥物而導致身體不適的人,吃梨就能立刻見效;溫熱燥病以及陰虛火旺、津液枯竭的人,搗汁飲用也能迅速見效。梨是果中甘露,藥中聖醍醐,瀕湖(瀕湖脈學)對其功效記載詳盡。

(校勘)甘露子,是香蕉的果實。能生津止渴,潤燥除煩,比梨更好,是果中仙品,可惜不容易結果。

鮮柿子以成熟透了的、沒有核的為佳。味甘性寒,能滋養肺胃之陰。適合於陰虛火旺、津液枯竭的人,脾胃虛寒的人吃了會腹瀉。乾柿子以北方產的無核的為佳。《本草綱目》已經記載了它的功效,能滋補脾胃,最適合小兒服用。凡是小兒忌食辛辣燥熱、乾硬的食物,因為疳積是由於吃這些食物引起的,而「疳」字從「甘」,所以不能吃甘酸等果品雜物。唯獨柿樹不生蟲,所以小兒剛開始吃飯時,可以用乾柿子放在飯上蒸熟,嚼碎了喂他吃,就能避免疳蟲、腹脹、腹瀉等疾病。這是古人沒有說到的。

木瓜研成粉末,能治療梅毒結毒,只有《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