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堂隨筆》~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藥字從草,故神農辨藥之書曰《本草經》,則本草宜以草部居先。草類甚多,孔子曰:蘭為王者之香,則蘭之於草,亦猶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後之修本草者,苟折衷於聖人,自當以蘭為冠矣。蘭以素心者為貴,舒思慮之鬱結,蠲蘊伏之濁邪,稀痘催生,清神養液,稟天地至清之氣而生,故昔人有吹氣如蘭之喻。
曉嵐先生《筆記》云:苗峒地界值蘭開時,有食蘭蕊之蟲,形似蜈蚣而色青,取置杯中,灑以鹽末少許,覆之以蓋,須臾化為水,湛然淨綠,澈如琉璃,蘭氣撲鼻。用以代醯,香沁齒頰,半日後尚留餘味。然蘭謝時即死,殊不易得,彼地亦甚珍也,惜不知其何名。愚謂此蟲可與脈望、鞠通相鼎立,洵稱仙品,宜其不易得也。
夫蟲而食蘭,猶得仙致,施之於人,效自可知。乃有以省頭草當之者,抑何陋耶!
(刊)潮州蔗田接壤,食蔗之蟲形如蠶蛹而小,味極甘美,性涼,解熱毒,助痘漿,可與蘭蟲並傳。
古之權量既小,而藥劑甚輕,每服數錢者居多;今世反是,故藥價漸貴,所以患病愈難矣,不但良醫罕出也。如人參一味,竟為富貴人常饌。夫人參亦草根耳,天之生此,原以療人之病,非以養人之生。因無病之人競相購服,而視為養生之物,無怪乎其價之日昂也。其價既昂,偽物日多,而病之果當用此者,遂不能用矣。
豈非以有用之才,銷磨於無用之地,而需才之時,反無才用乎?其實古之人參微涼微苦,與近時西洋參性味略同,深明醫理者似可通融代用,不必刻舟求劍,而默贊參價之昂,擅破貧人之產也。如證屬大虛,西洋參嫌其力薄,不妨以黃耆、甘草、枸杞子、龍眼肉之類隨宜匡佐,亦在善用者驅策得其道爾。此外更有習俗相沿而不知其誤者,略論如上。
枸杞子味純甘,色大赤,其質潤,其性平。《聖濟》以一味治短氣。余謂其專補心血,非他藥所能及也,與元參、甘草同用,名坎離丹,可以交通心腎。
肉蓯蓉溫潤潛陽,陰虛陽浮者,滋清藥中皆可佐用。
石菖蒲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而世俗有散心之說,不知創自何人。審是,則周文王嗜此,何以多男而壽考耶?故清解藥用之,賴以袪痰穢之濁而衛宮城;滋養藥用之,藉以宣心思之結而通神明。
《本經》淫羊藿氣寒味辛無毒,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後人因《別錄》羊食而淫之說,遂改為性熱助陽,誤矣。夫羊性喜淫,乃其天賦,不必食此藿也。即謂食之益淫,故以命名,然人非羊也,食之何必淫?吾鄉畜羊者,秋冬以桑葉飼之,故羊之益人,惟杭、嘉、湖者為最。然桑葉者,蠶食之而成絲之物也,若謂人食淫羊之藿而亦淫,則羊食成絲之桑而亦絲矣。
白話文:
[卷下]
《本草經》以草部為首,因藥字從草。草類眾多,孔子讚蘭花為王者之香,蘭花之於草,如同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後世的本草學家理應以蘭花為草類之首。其中,素心蘭最為珍貴,能舒緩鬱結的思慮,清除積聚的邪氣,促進痘疹痊癒,催生小孩,清神養液。蘭花吸收天地間最精純的氣息而生,古人有「吹氣如蘭」的比喻。
曉嵐先生的《筆記》記載:苗峒地區蘭花盛開時,有一種食蘭蕊的蟲,形似蜈蚣但呈青色,將其放入杯中,撒少許鹽,蓋上蓋子,片刻便化為清水,清澈碧綠,如同琉璃,蘭香撲鼻。可用它代替醋,香味沁人心脾,半日後仍留有餘香。但這種蟲只有在蘭花凋謝時才會死亡,極為難得,產地也十分珍貴,可惜不知其名。我認為這種蟲可以與脈望、鞠通並列,堪稱仙品,所以才如此難得。
蟲子吃蘭花都能得到仙氣,用於人體,功效可想而知。有人用省頭草代替,實在是太粗陋了!
潮州蔗田地區,一種食甘蔗的蟲,形似蠶蛹但較小,味道甘美,性涼,能解熱毒,促進痘疹的排出,可與蘭蟲齊名。
古代的度量衡較小,藥劑也較輕,大多每次服用幾錢;現代則相反,所以藥價越來越貴,治病也越來越難,良醫也越來越少。例如人參,竟然成為富貴人的日常飲食。人參不過是草根而已,上天創造它,本是為了治療疾病,而非養生。沒有病的人也爭相購買服用,視為養生之物,難怪價格日益昂貴。價格昂貴,假貨就多,真正需要用到它的人,反而用不起了。
豈不是將有用的人才浪費在無用的地方,等到需要人才的時候,反而沒有人才可用嗎?其實古時的人參微涼微苦,與現代的西洋參性味略同,精通醫理者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不必拘泥於古法,而默許人參價格高昂,損害窮人的財產。如果病症屬於大虛,西洋參藥力不足,可以用黃耆、甘草、枸杞子、龍眼肉等藥材配合使用,關鍵在於善於運用。此外還有許多沿襲下來的錯誤習俗,在此略作論述。
枸杞子味道甘甜,顏色深紅,質地潤滑,性平。《聖濟總錄》用它單獨治療短氣。我認為它專門補益心血,是其他藥物無法比擬的,與元參、甘草同用,稱為坎離丹,可以調和心腎。
肉蓯蓉溫潤,能補益腎陽,陰虛陽浮者,在滋陰藥中都可以佐用。
石菖蒲可以舒暢心氣,使心神愉悅,增強意志,是妙藥。但世俗有說法認為它能散心,不知是誰創立的說法。如果是真的,那麼周文王嗜好它,為何還能多子多孫且長壽呢?所以清熱解毒的藥方中使用它,可以去除痰濁穢物,保護心臟;滋補的藥方中使用它,可以宣通鬱結的心思,使精神通暢。
《本經》記載淫羊藿氣寒味辛無毒,主治陽痿、腰痛、小便不利、益氣力、增強意志。後人因為《名醫別錄》中羊吃了它會發情,便改認為它性熱助陽,這是錯誤的。羊好色是天性,不必非要吃這種植物。即使說吃了它會發情,所以才這樣命名,但人又不是羊,吃了它為何一定要發情呢?我們這裡養羊的人,秋冬季節用桑葉餵養,所以羊的益處,以浙江杭州、嘉興、湖州地區的最好。而桑葉是蠶吃的,能吐絲的東西,如果說人吃了淫羊藿也會發情,那麼羊吃了桑葉也會吐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