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上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4)

1. 卷上

清驚散,治小兒痙厥瘛瘲。

陳膽星(九分),飛辰砂(一分)

上二味,研細,以竹瀝半小杯,生薑汁一小匙和勻,再用麥冬一錢,橘紅八分,薄荷尖一分,煎湯調服。

(注)俗傳急驚風,方中行、喻嘉言兩先生闢之甚詳。此方以降痰、清熱、息風為治,得其指矣。

(刊)《醫鏡》云:俗云急驚風,痰火閉也。小兒或感風寒,或積乳食,皆能生痰,痰積則化火,或受暑熱,亦生火,失於清解,則火升而痰亦升,痰火上壅,閉其肺竅,則諸竅皆閉。其證目直氣喘,昏悶不醒,且火甚則肝燥筋急。為搐搦掣顫。反張竄視,而八候生焉。總由痰火閉結,肝風內動而成,非嚇驚也。

當其拘攣弓仰之時,不可用力緊抱,但以手扶,聽其自抽自止,庶不傷經絡而成廢人。初起宜通關散開其嚏,得嚏則醒,次以竹瀝或梨汁、蘆菔汁和入石菖蒲汁灌之,火降痰平,則病自己。愈後宜清熱養陰,勿投溫補。雄按:「痰」古作「淡」,顯系二火搏水以成痰也。萬密齋嘗云:人之有痰,猶木之有津,時令大熱,草木流津,痰自熱生,此明驗也。

痰猶水也,附氣自行,過顙在山,豈水之性哉!乃搏激使之也。故雄謂胃火盛則飲食生痰,痰愈盛則肥濃愈嗜者是也。肝火熾則津液凝痰,痰愈盛則筋絡愈燥者是也。痰因火動,理自不誣。

順流丹,治痘證險逆。

當歸,川芎,升麻,甘草(各六兩)

上四味,剉粗末,於臘月八日取東流清水七大碗,煎至三大碗,去渣,將藥盛新砂鍋內,再選:

明淨完體辰砂(四兩)

上砂盛細絹袋內,以線扎口,懸系藥汁中,約離鍋底一指,以桑柴慢火煮至汁盡,取起研細末,瓷瓶收藏,另用:

好糯米(半升,淘淨控乾水氣)

再以鹽滷和淨黃土乾濕得所,包米為團,放炭火內,煅令通紅,速即取出,冷定劈開,揀米粒色黃有性者,亦研細末。別盛瓷瓶收藏。凡小兒一歲足者,用辰砂末、米末各一分,白蜜一茶匙,米湯半杯,醇酒三匙,共二未調勻,以茶匙徐徐喂服。未出痘者免出,已見點者必稀,陷沒者片時即起。

合藥一料,施送可救數百人,惟合時須焚香淨室吉人,勿令雞犬、陰宦、孝服、殘疾、穢病人見,慎之珍之。

(注)《古愚消夏錄》載此方,云真定梁氏世施此藥,厥功甚著。而用藥平淡,製法甚奇,名之曰「順流丹」,蓋以水向東流為順,用治逆痘,證即轉順。夫□致膠煎以伏流之阿水,則名阿膠,亦為其功在水耳。故煎藥之水,不可不因證而擇其宜也。第東流水既取其順趨,亦取其流行、煎藥者宜取而即用,不可久停以失流行之性。

觀其不用井水、止水,意可見矣。

(校)上論方劑。

六月初一日取好水藏之,久而彌佳,名六一水,又名神仙水,宜於夏秋烹茗。何氏《醫碥》煎藥用水歌云:急流性速堪通便。宣吐回瀾水最宜,百沸氣騰能取汗,甘瀾勞水意同之,黃齏水吐痰和食,霍亂陰陽水可醫,新汲無根皆取井,除煩去熱補陰施,地漿解毒兼清暑,臘雪寒冰療疫奇,更有輕靈氣化水,奇功千古少人知,堪調升降充津液,滋水清金更益脾。

白話文:

[卷上]

清驚散,治療小兒痙攣抽搐。

藥材:陳膽星(九分),朱砂(一分)。

製法: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竹瀝半小杯、生薑汁一小匙調勻,再用麥冬一錢、橘紅八分、薄荷葉少許煎湯送服。

說明:民間流傳的急驚風,行、喻二位先生已詳細闡述,此方以瀉痰、清熱、熄風為治法,正符合其病機。

醫鏡記載:俗稱急驚風,是由於痰火阻塞所致。小兒或感受風寒,或積食乳汁,都可能產生痰液,痰積則化為火,或因暑熱也可能生火,若未能及時清除,則火氣上升,痰液也隨之升騰,痰火阻塞肺竅,則所有竅穴都阻塞不通。其症狀表現為眼睛直視、氣喘、昏迷不醒,火氣盛則肝燥筋急,出現抽搐、顫抖、反張、斜視等症狀。總之,都是因痰火阻塞,肝風內動而引起,並非受驚嚇所致。

當孩子抽搐、身體反弓時,不要用力抱緊,只需用手扶著,讓其自行抽搐停止,以免損傷經絡,造成終身殘疾。初期宜用通關散開竅,使其打噴嚏,打噴嚏則會清醒。然後用竹瀝或梨汁、蘿蔔汁和石菖蒲汁灌服,降火平痰,疾病自然痊癒。痊癒後宜清熱養陰,不要服用溫補藥物。雄氏按語:「痰」古作「淡」,顯然是兩種火氣與水氣搏鬥而形成痰液。萬密齋曾說:人體有痰,如同樹木有津液,當季節酷熱時,草木流出津液,痰液也是因熱而生,這就證明了這一點。

痰猶如水,依附於氣而自行流動,怎麼會像水一樣停留在額頭呢?這是因為氣血搏動而造成的。因此雄氏認為,胃火旺盛則飲食化生痰液,痰液越多則越嗜食肥膩之物;肝火熾盛則津液凝結成痰,痰液越多則筋絡越乾燥。痰因火動,此理不容置疑。

順流丹,治療痘疹險惡逆症。

藥材:當歸、川芎、升麻、甘草(各六兩)。

製法: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於臘月八日取東流的清水七大碗,煎至三大碗,去渣,將藥液倒入新的砂鍋中,另取:

純淨朱砂(四兩)

將朱砂裝入乾淨細絹袋中,用線紮緊袋口,懸掛在藥汁中,距離鍋底約一指寬,用桑柴慢火煮至藥汁煎盡,取出研磨成細粉,貯存在瓷瓶中。另用:

上好糯米(半升,淘洗乾淨控乾水分)

用鹽滷和淨黃土混合,調整好乾濕程度,將糯米包成團,放入炭火中煅燒至通紅,迅速取出,待冷卻後掰開,挑選出顏色金黃、質地良好的米粒,也研磨成細粉,貯存在瓷瓶中。一歲以上的小兒,每次服用朱砂粉、米粉各一分,蜂蜜一茶匙,米湯半杯,米酒三匙,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用茶匙慢慢餵服。未出痘者可以不用,已出痘者痘疹必稀,痘疹陷沒者片刻即會隆起。

一劑藥可救治數百人,但配製時必須焚香淨室,選擇吉日良辰,不可讓雞犬、陰私之人、孝服之人、殘疾之人、患有穢疾之人見到,務必謹慎小心。

說明:《古愚消夏錄》記載此方,說真定梁氏世代使用此藥,療效顯著。此方用藥平淡,製法奇特,命名為「順流丹」,是因為水向東流為順,用來治療痘疹逆症,可使病情由逆轉順。古人用膠煎熬伏流的阿水,命名為阿膠,也是因為其功效來自於水。因此煎藥的水,不可不根據病情而選擇適宜的水。東流水既取其順暢,也取其流動,煎藥時宜取而立用,不可久置,以免失去流動之性。

由此可見,不用井水、死水是有道理的。

附:以上是對藥方和製法的校訂。

六月初一取好水儲存起來,時間越久越好,稱為六一水,又稱神仙水,宜在夏秋季節用來烹茶。何氏《醫碥》中煎藥用水歌云:急流的水性急,能通利大便;宣洩回流的水最適合吐瀉;百沸的水氣騰騰,能發汗;甘美的雨水與之功效相同;黃齏水能化痰和胃;霍亂時用陰陽水治療;新汲取的無根水都取自井水,能除煩解熱、滋陰;地漿水能解毒清暑;臘月雪水和冰水治療疫病奇效;還有更輕靈、更能化氣的水,其奇效千古少人知曉,能調節升降,充盈津液,滋陰降火,更能益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