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上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2)

1. 卷上

神造湯,治雙胎經養不周而偏夭,不去其死,害母失胎,此方主之。

蟹爪(一升),生甘草(二尺),阿膠(三兩,湯成去滓下)

上三味,於東向爐上,炊以葦薪,煮以東流水一斗,取二升。頓服或分二服。若人昏不能服者,灌之即活。

(注)晉三先生云:神造者,制方之妙,一若神仙所作者也。蟹爪尖專下死胎,甘草奠安中氣,不使屍氣上乘;阿膠滑利前陰。分兩用一、二、三者,取數之勝,衡以升、尺稱者,取器之動,爐向東者,取生氣,炊以葦薪者,取輕脫。若雙胎一死一生者,蟹爪又安生胎,阿膠專於育神,甘草培植生氣,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真神品也。

補脬飲,治產後脬損,小便淋瀝。

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丹皮根木,白芨(各一錢)

上三味,水一碗,煮至絹練如餳。空心服,咽時不得作聲。

(注)晉三先生云:脬,婦之膀胱也。產時為穩婆所傷,小水淋漓無度。觀其補法,有不可思議之妙。生絲造者曰絹,色黃者入血,丹皮連木者入里,色白者走氣:二者皆能瀉膀胱之火,引清氣以達外竅。白芨性黏,功專收澀,能補五內之破損。

咽之無聲乃有效者,蓋聲出於五臟,有聲則五臟之氣動而來迎,無聲則五臟之氣靜而寧謐,所餌之藥不由五臟分布入肺,竟從胃口闌門泌別清濁之處,由脂膜之絡,滲於膀胱之外膜,使白芨得以護外而為固也。

(刊)二方用藥,可謂情義入神,而前方煎法,此方服法,尤足開人之慧悟也。

青附金丹,治婦女癥瘕等病。

青皮(切四兩,用消石五錢化水浸),香附(捶碎四兩,童便浸),鬱金(敲碎二兩,用生礬五錢化水浸),丹參(切三兩,薑汁浸)

上四味,研細末,醋糊丸,麻子大,曬乾灑上阿膠水,搖令光澤,再用:

人參,當歸,川芎(各一兩),白朮,茯苓,製半夏(各二兩),陳皮,炙草(各五錢)

上八味,研細末,以米飲泛在光澤小丸上作外廓,曬乾。每三錢,開水下。

(注)此薛氏法,方制甚奇。緣虛弱人而患症痞痃癖有形之病,不可徑施攻下,故用此為緩消之計。其妙在以六君、歸、芎為外廓,使藥入胃時不知有攻消之味,而胃氣不傷,迨其漸化,則對證之藥已至病所,俾病去而正不傷。誠女科之要方也。

(刊)婦女經產,皆以血為用,故其體多虛,而受制於人,故其氣多郁,氣鬱則痰易凝而血易滯,此症癥等病所由成也。粗工率用峻劑,但可以治實證,庸流偏於養正,每致延為痼疾。觀此方以六君、歸、芎先為保護中氣,已寓化痰養血之治,可謂所至秋毫無犯,而暗伏奇兵拔其負固,安良除暴,允為王者之師。

喻氏論治下焦寒疝,義本於止,豈非善得師哉!雄謂以此類推,凡治下焦病,皆宜仿此法,庶無諺所云:「兵馬過」,籬笆破之弊也。

白話文:

[卷上]

神造湯:治療雙胞胎妊娠時,因營養不足導致其中一個胎兒夭折,而不流產,反而危及母親和另一個胎兒的情況,此方主治。

藥材:蟹爪一升、生甘草二尺、阿膠三兩(藥湯熬好後,去除藥渣再加入)。

使用方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在朝東的爐子上,用蘆葦作燃料煎煮,用東流的水一斗,煎成二升。一次服用或分二次服用。如果病人昏迷不能服藥,則灌服,即可使其甦醒。

(注釋):晉三先生說:神造,指藥方的妙處,如同神仙所製一般。蟹爪尖端專門排出死胎,甘草安穩中氣,防止死胎的濁氣上犯;阿膠潤滑陰道。用一、二、三的劑量,取其數的巧妙,用升、尺來衡量,取其器具的精準,爐子朝東,取其生氣,用蘆葦作燃料,取其輕靈。如果雙胞胎一死一生,蟹爪又能保住活胎,阿膠專門滋養胎兒,甘草培育生氣,服用此藥,就能排出死胎,活胎安好,真是神妙的藥方。

補脬飲:治療產後膀胱受損,小便淋漓不斷。

藥材: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丹皮根莖、白芨各一錢。

使用方法:以上三味藥材,加水一碗,煎煮至絹布如飴糖般黏稠。空腹服用,嚥下時不可發聲。

(注釋):晉三先生說:脬,就是婦女的膀胱。生產時被穩婆弄傷,小便淋漓不止。觀察其補法,有不可思議的妙處。生的絲織品稱為絹,黃色的入血,丹皮連根莖一起用入里,白色的走氣;這兩種藥材都能瀉去膀胱的火氣,引導清氣到達外竅。白芨黏性強,功效專門收斂,能修復五臟的損傷。

嚥下時不出聲才能有效,因為聲音出自五臟,有聲音則五臟之氣會被驚動而來迎合,無聲則五臟之氣平靜安寧,服用的藥物不會經過五臟而分佈到肺部,而是從胃口闌門(胃的出口)泌別清濁之處,通過脂肪膜的網絡,滲入膀胱的外膜,使白芨能保護外膜而起到固護的作用。

(刊記):這兩個方子用藥,可謂情義入神,而前一個方子的煎煮方法,這個方子的服用方法,尤其足以啟迪人們的智慧。

青附金丹:治療婦女癥瘕等疾病。

藥材:青皮四兩(切碎,用消石五錢化水浸泡)、香附四兩(捶碎,童尿浸泡)、鬱金二兩(敲碎,用生礬五錢化水浸泡)、丹參三兩(切碎,薑汁浸泡)。

使用方法: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藥,大小如麻子,曬乾後灑上阿膠水,搖晃使其光澤,再用:人參、當歸、川芎各一兩,白朮、茯苓、製半夏各二兩,陳皮、炙甘草各五錢。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和,包裹在光澤的小丸藥外面做成外層,曬乾。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

(注釋):這是薛氏的方劑,方劑製法非常奇特。因為虛弱的人患有癥瘕痞塊等有形的疾病,不能直接用攻下之法,所以用此方作為緩慢消除的策略。其妙處在於以六君子湯、當歸、川芎作為外層,使藥物進入胃中時感覺不到攻消之味,而胃氣不受損傷,等到藥物慢慢化開,對症的藥物已經到達病灶,使疾病消除而正氣不受損傷。誠然是婦科的重要方劑。

(刊記):婦女經產,都以血為用,所以其身體多虛弱,而受制於情志,所以其氣多鬱滯,氣鬱則痰液容易凝結而血液容易瘀滯,這就是癥瘕等疾病的成因。粗心的醫生常使用峻猛的藥物,雖然可以治療實證,庸醫則偏向於養護正氣,往往導致病情延誤成為慢性疾病。觀察此方,先用六君子湯、當歸、川芎來保護中氣,已經包含了化痰養血的治療,可謂無處不細緻,而暗藏奇兵,去除頑固的病邪,安定善良,去除邪惡,確實是王者之師。

喻氏論治下焦寒疝,其義本於止,豈非善得師哉!雄謂以此類推,凡治下焦病,皆宜仿此法,庶無諺所云:「兵馬過」,籬笆破之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