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衡

《重慶堂隨筆》~ 卷上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7)

1. 卷上

古書惟《元和紀用經》以不用桂、附、石藥者為上丹,猶為近理,故首錄其方於下。

上丹,平補氣血,健力加餐。

北五味(八兩,夏月再加四兩),百部(酒宿浸焙),菟絲子(酒宿浸焙),淡肉蓯蓉(酒浸各二兩,四季土旺,蓯蓉再加六兩),杜仲(炒),巴戟肉,遠志肉(各二兩,冬月遠志再加六兩),甘枸杞(二兩,秋月再加六兩),防風(無叉枝者),白茯苓,蛇床子(炒),柏子仁(另研),干薯蕷(各二兩)

上十三味,用甘泉、桑柴火、砂鍋,煎至味盡去滓,將藥汁慢火熬成膏,瓷器收盛。封置泥地或冷水中拔去火氣。每晨淡鹽湯調服數錢,春月用棗湯化服。

(注)醫書有肥兒丸,無養老方,可見人情之厚於慈、薄於孝,故《韓氏醫通》嘗三嘆焉。先府君年逾大耋,神明不衰,雖知醫而素不服藥,獨諄諄以養老為言。夫良醫不治老,老豈能治之轉少哉?然藥以扶老,使之康健而少病,未始非怡清養志之先務,雖以藥扶老,實以孝治人耳。上丹本是丸方,恐老人脾氣不健,運化殊難,改丸為膏,俾易融洽。

酒宿浸者,酒浸一宿也。

集靈膏,人年五十,陰氣先衰,老人陰虧者多,此方滋養真陰,柔和筋骨。

西洋參(取結實壯大者,刮去皮,飯上蒸九次,日中曬九次),甘杞子,懷牛膝(酒蒸),天冬,麥冬,懷生地,懷熟地,仙靈脾

上八味,等分,熬成膏,白湯或溫酒調服。

(注)此方始見於《廣筆記》,無仙靈脾,云出內府,又載於《治法匯》,並無牛膝。方後法血虛加當歸四兩,脾弱加白朮四兩或八兩。且云治一切氣血兩虛,身弱咳嗽者,罔不獲效。凡少年但覺氣弱倦怠,津液少,虛火上炎,急宜服之,免成勞損。後惟魏玉橫先生善用此方,《續名醫類案》極言其功效。

愚謂即人參固本加味也,峻補肝腎之陰,實無出此方之上者。原方用人參,近年參價甚昂,非大力者不能致,易以西洋參,可與貧富共之矣。方名「集靈」,則以有仙靈脾者為是。《理虛元鑑》治勞嗽,於原方去參、膝,加甘、桔、元參。

(刊)如治陰虛遺帶,宜去牛膝,加黃柏。凡便滑者,亦宜去牛膝,重加生薏苡仁。

草靈丹,老人陽氣偏虛,便溺不禁者,用此溫補下元,可以耐冷。

茅山蒼朮(泔水浸,刮去皮,飯鍋上酒蒸透),川椒紅(各四兩),懷熟地,干薯蕷(各三兩),炙甘草,茯苓(各二兩),茴香(二兩鹽水炒),川烏(制一兩)

上八味,將六味研細末,以熟地杵膏、薯蕷煮糊,共杵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淡鹽湯下,以干食物壓之。

(注)脾腎兩虧,內挾寒濕者,此方宜方。若陰虛火盛之人,不可服也。

十灰散,治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

白話文:

[卷上]

古書中唯有《元和紀用經》認為不使用桂枝、附子、石藥的藥方才是上等的補益藥方,這比較符合道理,因此首先收錄其方劑如下。

上丹,能平和地補益氣血,增強體力,促進食慾。

配方:北五味子(八兩,夏季加四兩)、百部(用酒浸泡一夜後烘乾)、菟絲子(用酒浸泡一夜後烘乾)、淡肉蓯蓉(用酒浸泡,各二兩,春夏秋冬土旺季節,蓯蓉再加六兩)、杜仲(炒)、巴戟天、遠志(各二兩,冬季遠志加六兩)、甘枸杞(二兩,秋季加六兩)、防風(無分叉枝條的)、白茯苓、蛇床子(炒)、柏子仁(另研磨)、山藥(各二兩)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用甘甜的泉水、桑柴火、砂鍋煎煮,直至藥汁濃縮成膏狀,去除藥渣。然後用小火慢慢熬製成膏,盛放在瓷器中。密封後放置在泥土中或冷水中,以去除藥材中的火氣。每天早晨用淡鹽湯調服幾錢,春季可用棗湯沖服。

(注)醫書中有肥胖兒童的藥方,卻沒有養生延年的藥方,可見人們重慈愛輕孝順,因此《韓氏醫通》曾三次感嘆此事。先父年逾八十,精神矍鑠,雖然懂得醫術,平時卻很少服藥,只一再強調養生之道。好的醫生不治療老年人,老年人又怎能藉由治療而返老還童呢?但是,用藥來保養老年人的身體,使其健康少病,未嘗不是怡情養性、修身養德的首要任務,即使是藉由藥物來保養老年人,實際上也是以孝順之心來侍奉人。上丹原本是丸劑,擔心老年人脾胃功能不好,難以吸收,因此將丸劑改為膏劑,更容易吸收。

(注釋)酒宿浸:將藥材用酒浸泡一夜。

集靈膏,人到五十歲,陰氣開始衰退,老年人陰虛體質的人很多,此方滋養真陰,使筋骨柔軟。

配方:西洋參(選擇飽滿結實的,刮去外皮,用米飯蒸九次,中午曬九次)、甘枸杞子、懷牛膝(用酒蒸)、天冬、麥冬、生地黃、熟地黃、仙靈脾

以上八味藥材,等量,熬成膏,用白開水或溫酒調服。

(注)此方最初見於《廣筆記》,沒有仙靈脾,據說出自宮廷內府,也記載於《治法匯》,但沒有牛膝。方後記載,若血虛,可加當歸四兩;若脾虛,可加白朮四兩或八兩。並且說此方治療一切氣血兩虛、身體虛弱咳嗽等症,都有效。凡是年輕人如果感覺氣虛乏力、津液不足、虛火上升,應該及時服用,避免勞損。後來魏玉橫先生善於使用此方,《續名醫類案》極力稱讚其功效。

我認為這就是人參養榮湯加味方,強力補益肝腎陰虛,沒有比此方更好的了。原方用人參,近年來人參價格昂貴,不是家境殷實的人難以承受,改用西洋參,便能讓貧富都能使用。方名“集靈”,是因為含有仙靈脾。 《理虛元鑑》治療勞嗽,在原方去參、膝,加甘草、桔梗、元參。

(刊)如果治療陰虛白帶,應去除牛膝,加入黃柏。如果大便稀溏,也應去除牛膝,增加生薏苡仁。

草靈丹,老年人陽氣虛弱,大小便失禁者,用此方溫補下元,可以耐寒。

配方:茅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刮去外皮,用酒在米飯鍋上蒸透)、川椒(紅色的)、懷熟地黃、山藥(各三兩)、炙甘草、茯苓(各二兩)、茴香(用鹽水炒,二兩)、川烏(炮製後一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中的六味研磨成細末,用熟地黃搗成膏狀,山藥煮成糊狀,混合搗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淡鹽湯送服,並用乾糧壓服。

(注)脾腎兩虛,內有寒濕者,此方適合。如果陰虛火旺的人,不能服用。

十灰散,治療吐血、咯血、咳嗽出血,先用此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