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壽

《重訂靈蘭要覽》~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卒中

凡卒中之時,不可驚惶搬攪,只掐其人中,徐徐以藥灌之。

《儒門事親》記一老人患頭痛吐下,灸火後出門,見日而僕,家人慾揉撲之。戴人立止曰:大不可攪。蓋病人衰老湧泄,血脈易亂,身體內有灸火,外有太陽,是以跌僕。若又攪之,便不救矣。惟安神思待之以靜,靜便屬水,自然無事。古人治病,先審其用,次辨體質強弱,然後治之,如射之的。而市井傭工,何能夢見。

白話文:

《儒門事親》中記載,一位老人罹患頭疾嘔吐不止。施灸治療後,他走出門外,竟然曬到太陽而癱倒。家人想把他扶起來按壓,戴先生立刻阻止說:「絕對不能隨便動他!」原因是病人年老體弱,嘔吐後氣血虛弱,身體內有灸火,體外又有烈日,所以才會跌倒。如果再輕舉妄動,後果不堪設想。唯有讓他安心養神,保持靜止,才能讓身體的水分得到補充,自然就會好轉。古人治病,首先要審視症狀,其次辨別體質強弱,最後才能施以治療,就像射箭要瞄準靶心一樣。而那些庸醫,豈能懂得這種道理。

按:卒中,大症也。聊聊數語,毋乃太簡乎?世稱卒中者,初中風時,如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內經》為偏枯。其左癱右瘓,及畏腿風,皆卒倒後邪淺之見證。其舌強不言,唇吻不收,經稱為痱病,即《千金》風懿之候,乃卒倒後邪深之見證。而東垣以中腑邪淺易治,中臟邪深難治。

白話文:

中風,是大病症。我只說了這麼幾句話,難道也太簡略了嗎?一般所說的「中風」,指的是剛中風的時候,例如嘴角歪斜、半身不遂的人,在《黃帝內經》中稱為「偏枯」。左半身癱瘓而右半身活動自如,以及害怕中風,這些都是中風後病邪較淺的表現。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嘴脣合不攏,在醫書中稱為「痱病」,也就是《千金要方》中所說的「風懿」,這是中風後病邪較深的表現。而劉河間認為,病邪在腑部較淺,容易治療;病邪在臟器較深,難以治療。

今考樓英、孫一奎二家立法,分晰最善,乃明乎冒、傷、中三者,權輕重而用藥,其重者,即太陽病、頭項痛、腰脊強,治以桂枝湯。謂之傷風。其輕者,四時皆有,為感冒,即冒風也,治以九味羌活湯柴胡,為各經活套法也。其極重者,即三陰中寒症,及六經卒中症,治以辛熱溫中法也。

白話文:

現在考量樓英和孫一奎兩家的醫學理論,他們制定治療方法時條分縷析得最好,就是清楚區分「冒風」、「傷風」和「中風」三種情況,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使用藥物。重的病症,例如太陽病、頭痛項強、腰脊僵硬,就用桂枝湯治療,稱為「傷風」。輕的病症,一年四季都有,是感冒,也就是「冒風」,用九味羌活湯加上柴胡治療,這是各個經絡的通用治療方法。最重的病症,包括三陰中寒證和六經卒中證,就用辛熱溫中法來治療。

2.

凡病多能為寒熱,但發作有期者,瘧也。無定期者,諸病也。瘧之為病,若邪淺則一日一發,邪深則間一日或二三日而一發,邪在陰陽之分,則日與夜各發,邪在陽分上半日發,邪在陰分則下半日發。有先寒後熱者,先傷寒後傷風,名曰寒瘧。有先熱後寒者,先傷風而後傷寒,名曰溫瘧。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可能以寒熱形式出現,但有規律性發作的,就是瘧疾。沒有規律性發作的,則屬於其他疾病。瘧疾發病,如果是邪氣淺表,則一天發作一次;邪氣較深,則間隔一天或兩三天發作一次;邪氣位於陰陽交界處,則白天晚上都發作;邪氣位於陽分上半部,則上半天發作;邪氣位於陰分,則下半天發作。有先發寒後發熱的,是先受寒後受風,稱為寒瘧。有先發熱後發寒的,是先受風後受寒,稱為溫瘧。

有但熱不寒者,陰虛不能制陽,而陽氣獨發,名曰癉瘧。有但寒不熱者,陽虛不能制陰,而陰氣獨勝,名曰牝瘧。至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弦遲者溫之,弦緊數清之,浮大吐之,浮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虛微無力為久病,洪數無力與微皆虛也。

白話文:

有的人只發熱,不發冷,這是因為陰氣虛弱,不能控制陽氣,而陽氣過於旺盛,所以稱為「癉瘧」。有的人只發冷,不發熱,這是因為陽氣虛弱,不能控制陰氣,而陰氣過於旺盛,所以稱為「牝瘧」。

瘧疾發作時脈象緊弦,脈搏數快的多為發熱,脈搏數較慢的多為發冷。脈象較緊小時需要治療下焦,脈搏數較慢時需要溫補。脈象緊而數快時需要清熱,浮而大的脈象需要用吐法治療,浮而數快的脈象是風熱發作,可以用飲食調節來緩解。

脈象虛微無力說明疾病已經拖延很久了,脈象洪大數快無力或脈象虛微都是虛證。

(脈無力虛微,重按幾無,皆正虛邪盛之候。)暑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面垢口渴,雖熱退後而身常有汗,心熱而煩,脈洪而虛。風則惡寒自汗,煩躁頭疼,轉而為瘧。風,陽氣也,故先熱而後寒。寒則惡寒而無汗,攣痛面慘,轉而為瘧。寒,陰氣也,故先寒而後熱。二症初發之際,風寒在表,雖寒熱過後,而身體常自疼痛,常自畏風,宜以發散為主。

白話文:

(脈象微弱無力,按下去幾乎沒有,都是正氣虛弱、邪氣盛行的表現。)熱症只有熱沒有寒,或熱多寒少,面容憔悴、口渴,即使熱退後仍然經常出汗,心窩發熱煩躁,脈象洪大有力卻空虛。風邪導致惡寒自汗,煩躁頭痛,轉為瘧疾。風,屬於陽氣,所以先熱後寒。寒邪導致惡寒無汗,肌肉痙攣疼痛、面色蒼白,轉為瘧疾。寒,屬於陰氣,所以先寒後熱。這兩種病症在初期發作時,風寒之邪在體表,雖然寒熱退後,但身體經常自己疼痛,經常怕風,應以發散風寒邪氣為主。

濕則身體重,骨節痛,嘔逆脹滿,因冒襲雨濕,汗出澡浴得之。食則若飢而不能食,食則中滿,嘔逆腹痛,因飲食無節,飢飽有傷得之。痰則發時痰涎上壅,兀兀欲吐,或時眩暈,兼平時有痰之人,一得瘧即當以豁痰為主。古人云:無痰不成瘧故也。虛則久瘧之後,表裡俱虛,真元未復,瘧雖暫止,小勞復來,名曰勞瘧。

白話文:

濕證

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噁心嘔吐,腹部脹滿,多因接觸雨水或汗出太多後洗澡所致。飲食時感覺飢餓,卻吃不下東西;吃點東西後就感覺腹部飽滿,噁心嘔吐,腹痛,多因飲食不節制,飢飽失常所致。

痰證

發病時痰液上湧,喉頭堵塞,感覺欲吐,有時會頭暈,平時有痰的人,一旦患了瘧疾,應以化痰為主要治療方法。古人說:「沒有痰,就不會有瘧疾。」

虛證

長期瘧疾後,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瘧疾雖然暫時停止,但稍微勞累就會復發,這種情況稱為勞瘧。

大抵間作者多,日作者少。積則久瘧不止,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症癖,謂之瘧母。大抵感暑邪為多,衛氣與邪相併則病作,與邪相離則病休。並於陰則寒已,離於陽則熱止,至次日又集而併合,則復病也。其間日者,由邪氣內薄五臟,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寒多者,宜升其陽,使不並於陰,則寒自已。

白話文:

一般來說,隔日發作的瘧疾較多,每天發作的較少。如果積聚時間久,瘧疾發作不止,邪氣會潛伏在肋骨之間,形成頑固的病症,稱為「瘧母」。

大多數瘧疾都是由暑邪引起的。衛氣和邪氣相結合時,就會發作;衛氣和邪氣分離時,就會好轉。邪氣和陰氣結合,就會發冷;邪氣和陽氣分離,就會發熱。到了第二天,邪氣又會聚集和結合,就會再次發作。

至於間日瘧,是因為邪氣侵入五臟,蔓延到募原(胸腔)。這條路途遙遠,邪氣深入,運行緩慢,不能和衛氣一起運行,所以無法完全排出體外,因此才會間日發作。

如果寒氣較多,應當提升陽氣,讓衛氣和邪氣不結合,這樣寒氣自然就會消失。

熱者多,宜降其陰,使不並於陽,則熱自已。寒熱交作者,一升一降,而以滲利之藥從中分之,使不交併,此秘訣也。暑熱則清之,風寒則散之,濕則燥之,有食消食,有痰行痰,虛者補之,有症癖者,以緩消之。不可急攻也。

白話文:

如果熱證患者較多,宜用降陰法,使陰不和陽相併,則熱自然消退。寒熱兩相交作,使用升提或降泄藥物,從中間分開寒熱,使它們不相交併,這是祕訣。夏季炎熱則清熱解毒,風寒侵襲則祛風散寒,濕氣過盛則燥化濕氣,有食物停滯則消食,有痰飲則化痰,虛證則補益,有痞滿證候則緩緩消散。不可急於攻伐。

辨症精詳,分六氣感傷而加減,啟迪後進非淺。師其法者細心研究,則致病之源亦獲矣。

主方

柴胡一錢五分,升麻葛根羌活防風各五分,

白話文:

柴胡 1.5 錢,升麻、葛根、羌活、防風各 0.5 錢。

以上五味,俱甘辛氣清,能升陽氣使離於陰,而寒自已。知母一錢,石膏三錢,黃芩枯飄者五分,以上三味,母、芩味苦,石膏體重,俱性寒而下行,故能引陰氣下降,使離於陽而熱自已。豬苓一錢五分,分利陰陽,令不交併。穿山甲一錢,(此物能水能陸,故借其氣引諸藥出陰入陽,穿走經絡,無不利道。

白話文:

上述五種藥物,都具有甘辛之味,性微寒,能夠提升陽氣,使陽氣離開陰氣,自身的寒氣自然消失。

知母一錢,石膏三錢,黃芩枯飄者五分,以上三種藥物,知母和黃芩味苦,石膏質重,性寒而能下降,因此可以引導陰氣下降,使陰氣離開陽氣,自身的熱氣自然消失。

豬苓一錢五分,能夠調和陰陽,使陰陽不相互交錯。

穿山甲一錢,(這種動物既能在水中活動,又能在地上行走,所以借用它的藥性來引導其他藥物從陰轉陽,穿行經絡,無處不通。

甘草五分。(調和諸藥。嘗聞一方士言,瘧忌甘草,能助脾經濕熱耳。)此餘五六年前自制方也。尋常治人,只一服便止不復發,蓋表裡驅逐其邪,令無停留之處,故寒熱立已,而他人得此方者,尚為方所泥,不能盡操縱變通之妙,時或不效。緣伏暑鬱蒸,滯而為氣,鬱而為痰,皆為寒熱之根,而此無利氣行痰之藥故也。

白話文:

甘草,用五分。(用來調和各種藥物。我曾聽說過一位方士說,瘧疾忌用甘草,因為它會助長脾經的濕熱。)這個方子是我五六年前自己配製的。我用這個方子通常治療病人,只吃一服就會止住瘧疾,不再復發。這個方子能驅逐表裡寒邪,讓寒邪無處停留,所以能馬上止住寒熱。但其他得到這個方子的人,仍拘泥於方子本身,不能靈活變通。有時會治療無效。這是因為暑熱積蓄,鬱結而化為氣,鬱結而化為痰,這些都是導致寒熱的根源,而這個方子中沒有利氣化痰的藥物。

今議加薑製厚朴一錢以利氣,三和曲一錢五分以行痰,更立加減法於後,治瘧之法,盡於此矣。暑瘧熱多寒少者,減柴胡以下五味三分之二,母、芩、石膏倍原數用之。但熱不寒者,去柴胡以下五味及山甲、豬苓,(即非寒熱交併,只宜退熱為主,故去此七味。)仍加粳米一勺,人參一錢五分。

白話文:

現在建議加入生薑製厚朴一錢,以疏通氣機;三和曲一錢五分,以化痰。另外再製定加減法如下:治療瘧疾的方法,就盡在於此了。患有暑瘧,發熱多而發冷少者,則將柴胡以下五味減少三分之二的用量,黃芩、石膏加倍使用。但只有發熱而沒有發冷者,則去掉柴胡以下五味以及山甲、豬苓(也就是說不屬於寒熱交併的類型,只宜以退熱為主,所以去掉這七味藥)。再加入粳米一勺,人參一錢五分。

(石膏善瀉胃氣,故用粳米佐之,使胃氣不受傷,人參亦此意。且熱傷氣,故用補氣之藥為主。)此即白虎湯加人參也。煎藥外仍宜進消暑丹一二百粒。以疏伏暑而行積痰。(見傷暑門。)暑病必自汗,其無汗者,乃當風取涼,閉汗不泄而致,宜芎蘇散發之。(見傷寒門。)不可與白虎湯。

白話文:

石膏具有通瀉胃氣的作用,因此用粳米作為輔料,避免胃氣受到損傷,人參的作用與此相同。此外,暑熱會傷氣,因此應以補氣藥為主。

這便是加了人參的白虎湯。服藥後,仍建議服用數百粒消暑丹,以疏導潛伏的暑氣並排出痰液。(請參閱傷暑類疾病的章節。)

暑病患者通常會自發出汗。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可能是因為吹風取涼,導致汗孔閉塞而無法出汗。此時,應使用芎蘇散來發汗解表。(請參閱傷寒類疾病的章節。)此時不應服用白虎湯。

風瘧宜芎蘇散,不必覆蓋衣服,待其自然微微汗出,卻以本方視寒熱多少,發作早晏,消息與之。蓋為已自汗,不可更大發汗,故但微微取汗,去其寒邪而已。寒瘧宜芎蘇散取汗,汗不出加麻黃一二錢以發之,發後不除,以本方消息與之。濕瘧用除濕湯一劑服,(見傷濕門。

白話文:

風寒瘧疾適合用芎蘇散,不需要蓋上衣服,讓自己自然微微出汗,再根據本方的劑量來判斷寒熱的程度,發作時間的早晚,並以此調整劑量。因為已經發汗,不能再大量發汗,所以只要微微出汗,去除體內的寒邪即可。

寒瘧適合用芎蘇散發汗,如果不出汗,可以加一到兩錢的麻黃來發汗,發汗後症狀未除,可以根據本方的劑量進行調整。

濕瘧使用除濕湯一劑服用。(參閱傷濕類疾病的章節)

)卻以本方消息與之。食瘧宜於傷食門中消導之法,兼陳平飲、局方雙飲子、清脾飲,俱可服。陳平飲乃二陳湯平胃散也。凡虛人久瘧脈弱,不能食者,慎勿用瘧藥,每發五更以人參一兩,生薑(一兩),同煎連進二服,立止。

白話文:

但是用這個處方給予一些補益和調理。飲食引起的瘧疾應該用治療飲食問題的方法進行消導,同時可以服用陳平飲、局方雙飲子、清脾飲。陳平飲就是把二陳湯和平胃散結合起來。所有身體虛弱、患有長期瘧疾、脈搏虛弱、不能吃東西的人,都要慎重使用抗瘧藥,每次發作時,在凌晨五點左右,用人參一兩、生薑(一兩),一起煎服兩次,即可立馬停止發作。

治瘧之法,詳於《內經》。今但言夏秋病瘧,而不詳明脈症,僅取升散之藥五種,苦寒之藥三種,雖王金壇得意之作,竊有異議,誠恐後進誤會,不審病原,輒用其方,未必盡效。蓋病有萬變,未可執一也。諺云:執方治病,病必殆是也。假如正氣不能勝邪,若再升散殆矣。

白話文:

治療瘧疾的方法,《黃帝內經》中有詳細記載。現在只談夏秋季節患上的瘧疾,但沒有詳細說明脈象和症狀,只是選用了五種升散藥物,以及三種苦寒藥物,雖然是王金壇醫生的得意之作,但我個人有些看法不同,擔心後學者誤會,沒有仔細辨別病因,就使用這個方子,不一定有效。因為疾病有千變萬化,不能只拘泥於一種方法。俗話說:「死用處方治病,病勢一定會加重。」假如正氣不能夠戰勝邪氣,再採用升散的方法,只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此方用在初期,固能逐邪外出,有升降陰陽之妙。若正虛久瘧,用必增劇。余每用白蔻仁一錢易穿山甲,取其辛香,宣逐膈膜之壅蔽,流行榮衛,較原方尤效。用古方妙在化裁,未可拘執,則敏捷矣。余治久瘧,審其所因,每以六八味加減,何人休瘧為佐,詳治驗中。但師其法,不泥其方。

白話文:

這個方劑用於瘧疾初期,確實能夠驅邪外出,具有調節陰陽的作用。但是如果正氣虛弱,瘧疾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使用這個方劑反而會加重病情。我每次都改用一錢白蔻仁來代替穿山甲,因為白蔻仁辛香,能宣通隔膜的壅塞,促進氣血運行,治療效果比原方更好。使用古方妙在於靈活變通,不能死板照搬,這樣治療才會更有效。我治療久瘧,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調整配伍的藥味,根據不同的誘因,加入不同的輔助藥物,具體的治療方法會在驗案中詳細記載。總之,學習中醫的精髓在於領悟方法,而不是拘泥於具體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