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靈蘭要覽》~
1. 卷上
2. 中風
《素問·風論》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滑云:枯當作風。)或(當作均)。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岐伯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
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而不能食,名曰寒熱。(怢音突,忽忘也。又音退。慄,寒戰也。)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肉膹䐜(音忿真。
)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即不仁也。癘者有(疑當作因)。榮氣熱胕,(腐同)。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滑云:此當在上收假癘者上)。或曰名寒熱。(五字疑衍。)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風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書云:中右為真氣已絕,較中左更深,余嘗治右偏類中數人,皆用養血祛風,佐以化痰利濕而愈。已於《治驗錄》詳言之,參觀即知。)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腸風飧泄。
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當作皆)風氣也。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態。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書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仲景云:肺中風者,口燥而唾,身暈而重,冒而腫脹。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哧,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仲景云: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則嘔。)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仲景云:肝中風者,頭目瞤,反脅痛,常嘔,令人嗜甘。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論在鼻上,其色黃。(仲景云: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肢中煩重,目皮瞤瞤而短氣。)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奇病論》云:有龐然如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處,形不瘦,不能食,食少。
名為何病?岐伯對曰:病生在腎,名為腎風。不能食,善驚而心氣痿者死。)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論形瘦而腹大。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風日則痛少愈。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中風最宜辨閉脫二症,閉症宜開,脫症宜固,惟當辨其脈虛大以為別。至於閉症氣塞,亦有六脈俱絕者,不得以其無脈而誤認為脫症也。
中風將發預防之方
黃耆(蜜炙,五錢),防風(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橘紅(一錢),歸身(酒洗,二錢五分),木通(二錢五分),山梔(一錢),甘草(五分),紅花(三分)。
脾胃虛弱,語言無力,再加人參三錢,乾山藥一錢五分,薏仁二錢,白朮一錢。內熱加山梔至二錢,仍多啖雪梨妙。渴加麥冬二錢五分,五味子五分。眩暈加明天麻一錢。痰多而暈,更加旋覆花五分;腳膝麻痹無力,加杜仲薑汁炒去絲,牛膝,酒浸,石斛,酒浸,各一錢五分。夜臥不安,或多驚恐,心神不寧,加炒酸棗仁,茯神各一錢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至一鍾,入竹瀝一杯,梨汁一匙,溫服無時。
方書每以六經形證為定法,用小續命湯加減。豈不知《內經》云: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必審十二經見證,庶無實實虛虛之誚矣。
中風將發之前,未有不內熱者。熱極生風,能令母實,故先輩謂以火為本,以風為標,治法先以降心火為主,心火既降,肝木自平矣。此實則泄其子之法也。若作風治而以辛熱之藥疏之者,固貽害不小,而調氣一法,亦百無一驗,明者更精思之。
《太平廣記》載:唐·梁新見一朝士診之曰:風疾已深,請速歸去。其朝士復見鄜州馬醫趙鄂,乃復診之,言疾危與梁說同矣。曰:只有一法,請官人試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齕不及,絞汁而飲。到家旬日,惟吃消梨首爽矣。此亦降火除熱之驗也。《本草》云:有士人病危,諸治不應,遂就診楊吉老。令服雪梨擔余而瘳,與此朝士相彷彿。
卒中之初,有決不可吐者,有決不可進辛劑,即薑湯亦禁用者,不可不知。
今人治五臟氣絕,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鼻聲如鼾,昔人所不治者,以大劑參、耆濃湯灌之,多有得生者。可見世無不可醫之證,而昔人徒認此證為有餘,不知其不足,見投之以順氣疏風之藥,往往長逝。(順氣疏風而妄損元真,豈可不明辨以悟人哉。)遂目為氣絕不治之候也。則其他之為虛症,而為醫所誤,或幸而獲痊,或不幸而斃者,可勝計哉。
每見時師初用八味順氣散,多不得效。(八味順氣散為治痰多實證之方,涉虛者是抱薪救火。今人不辨虛實,以為治風主劑,則遺誤非淺,今特正之。)已而用二陳,四物,加膽星、天麻之類,自謂穩當之極,可以久而奏功,而亦竟無一效,何也?蓋妄以南星、半夏為化痰之藥,當歸、川芎為生血之劑,而泥於成方,變通無法故也。正不知通血脈,助真元,非大劑人參不可,而有痰者,惟宜竹瀝,少加薑汁佐之。
不宜輕用燥劑。至於歸、地甘黏,能滯脾氣,使脾精不運,何以能愈癱緩。豈若人參出陽入陰,少則留而多則宜無所不達哉?其能通血脈,雖明載《本草》,人誰信之。
里中一老醫,右手足廢,不起於床者二年矣。人傳其不起,過數月,遇諸途。訊之,曰:吾之病幾危矣,始服順氣行痰之藥,了地無應驗。薄暮神志輒昏,度不可支,令家人煎進十全大補湯,即覺清明。遂日服之,浹數月,能扶策而起,無何,又能拾策而步矣。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吾治其虛,不理其邪,而邪自去,吾所以獲全也。余曰:有是哉,使進順氣疏風之藥不輟者,墓木拱矣。然此猶拘於成方,不能因病而變通,隨時而消息,故奏功稍遲。吾早為之,當不止是也。姑書之以俟明者採焉。
此老始亦服順氣疏風,病延載余,繼因病久年老氣虛,試服補劑而有效。遂日進一帖,沉疴若失,遂保其身。然亦不幸之幸,執方治病,病必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