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壽

《重訂靈蘭要覽》~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泄瀉之病,水穀或化或不化,但大便泄水,並無努責後重者是也。脈細、皮寒、少氣、瀉利、不食,為五虛死。泄瀉而犯五虛,中土已竭,危候也,參附湯尤不能挽,必加七味白朮湯,可以追其既失之脾陽,而固其元氣,試之效捷。用人參附子之類救之,亦有得生者。脈緩、時小結,或微下留連者,皆可治。

白話文:

腹瀉這個病,吃進去的食物可能消化,也可能沒有消化,但大便都是水樣便,沒有排便後感到無力或肛門墜脹的感覺。

脈象細弱,皮膚冰冷,氣虛,腹瀉,不思飲食,這屬於「五虛死證」。腹瀉合併了「五虛證」,中氣已經衰竭,是很危險的徵兆。參附湯已經無法挽救,一定要加上「七味白朮湯」,才能補回脾陽的虧損,固住元氣。使用過這種方法後,效果顯著。

如果脈象緩和,偶爾有小便結,或者排便後還有殘便的感覺,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

浮大洪數,或緊或弦急,皆難治。脈數疾為熱,沉細為寒,虛豁為氣脫,澀實為積滯,弦而遲者為氣泄。心脈止者,為驚泄。濕則瀉水,腹不痛。風則米穀不化而完出。火則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痰則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食則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腎虛則五更時便瀉,常時則否。

白話文:

浮大洪數(脈象浮大,脈波洪大)

  • **或緊或弦急:**都很難治。

脈數疾 (脈搏快速):*為熱證。 沉細 (脈搏沉伏、細微):*為寒證。 虛豁 (脈搏虛無,無力):*為氣脫。 澀實 (脈搏澀滯,有阻):*為積滯。 弦而遲 (脈搏弦緊而緩慢):*為氣泄。

心脈止 (脈搏斷續,若有若無):*為驚泄。

濕證

  • 腹瀉水樣物,不腹痛。

風證

  • 不消化食物完整排出。

火證

  • 腹痛、腹瀉水樣物,腸鳴,腹痛時瀉,不痛時止。

痰證

  • 腹瀉反覆,時多時少。

食證

  • 腹痛劇烈,腹瀉後痛減。

腎虛

  • 五更時腹瀉,平時不腹瀉。

寒則腹中冷痛,洞下清水,腹內雷鳴,米飲不化。濕者燥之,虛者補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有痰者行痰,有積者消積,氣陷則升之,氣脫則澀之。主方:白朮,炒二錢,燥濕補脾,白茯苓,去粗皮,分水,白芍,炒,各一錢五分,止腹痛,又能補脾而伐肝。陳皮、去白,一錢,行氣。

白話文:

如果天氣寒冷,會導致腹中冷痛、大便不成形、腹內雷鳴、米食不消化。對於濕氣,需要用燥性藥物治療;對於虛弱,需要用補益藥物治療;對於熱性,需要用清涼藥物治療;對於寒性,需要用溫熱藥物治療;有痰的,需要化痰;有積滯的,需要消積;氣下陷的,需要升提;氣脫出的,需要收斂。

主要藥方:

  • 白朮:生乾後炒製的,兩錢。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
  • 白茯苓:去掉粗皮和木屑,一錢五分。能夠止腹痛,又能補脾和疏肝。
  • 白芍:生乾後炒製的,一錢五分。能夠止腹痛,又能補脾和降肝火。
  • 陳皮:去掉白色內皮,一錢。具有理氣作用。

甘草,五分,炙,和中。如的系傷濕者,去白朮以蒼朮代之,蓋白主收斂,不若蒼能發散也,仍加羌活一錢,風能勝濕。豬苓、澤瀉各五分,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白話文:

甘草:五錢,先烤過,能調和中氣。

如果是與寒濕有關的疾病,就把白朮去掉,改用蒼朮。因為白朮收斂,不如蒼朮發散。再加羌活一錢,風能克濕。

豬苓、澤瀉各五錢,但這些藥治療的病症是水濕不能順利排出,而不是本篇所治的濕邪傷中。

脾虛者加人參一錢,補脾氣之要藥。木香、砂仁各五分,脾虛則氣不運,故以藥之辛溫行氣而溫中,以腐水穀也。仍服(戊癸丸),方見脾門。或將前方加蓮肉五錢,陳糯米一合炒熟俱為末,加白砂糖,每朝空腹以白湯調服,其功尤捷。

白話文:

脾氣虛弱的人,再添加一錢人參,是補益脾氣的要藥。木香和砂仁各五分,脾氣虛弱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因此用辛溫走竄氣血的藥物來溫暖中焦,來促進食物的消化。仍然服用戊癸丸,才能看到脾門的效用。或者在前面提到的藥方中加入蓮肉五錢,陳糯米一合炒熟後磨成粉末,加上白砂糖,每天早上空腹用白湯送服,效果更加顯著。

腎虛者加破故紙一錢五分,益腎氣,肉豆蔻一錢,止虛泄。二藥氣味相合,能使脾腎之氣交相通而化水穀。仍多服戊癸丸。熱瀉糞色赤黃,彈響作痛,肛門焦痛,糞出穀道如湯之熱,煩渴,小便不利,宜以赤茯苓代白茯苓,用為君,蓋赤火色,取其相入也。熱既併入於大腸而作瀉,今欲引歸前陰以分其勢,故用為君。

白話文:

對於腎虛的人,可以加入細碎的紙張 1.5 錢,以增益腎氣,再加入肉豆蔻 1 錢,用來止住虛寒導致的腹瀉。這兩種藥材的氣味相合,可以幫助脾臟和腎臟的氣息相互溝通,進而消化吸收食物。仍須多服戊癸丸。

如果出現熱性的腹瀉,糞便呈赤黃色,伴有排便彈響疼痛、肛門灼熱疼痛、糞便排出時像滾燙的湯水,並伴有口渴、小便不暢等症狀,宜用赤茯苓取代白茯苓,作為君藥。因為赤色屬火,與熱症相應,可以引熱歸入大腸,分化其勢,故用為君藥。

仍加豬苓、澤瀉滲利之藥(各五分)以佐之,又加茵陳、山梔仁各五分,二味俱苦寒,俱能解邪熱而利小便。兼進如金丸,方見後。痰瀉加半夏曲一錢五分,行痰。用陳皮、白茯苓各二錢,治痰以行氣為先,而茯苓能利水行津液故也。

虛者加人參一錢,蓋痰氣多由脾虛不能運化也。用竹瀝、薑汁一盞加入服之。

白話文:

再加入豬苓、澤瀉等利尿藥物(各五分)作為輔助,同時加入茵陳、山梔仁各五分,這兩種藥材都性寒,都能夠清除熱邪和利尿。另外,需要同時服用金丸,具體方劑請見後面。對於痰濕瀉證,可以加入半夏曲一錢五分,以化痰。使用陳皮、白茯苓各二錢,治療痰濕首要疏通氣機,而茯苓能夠利尿並促進津液運化。

如體實能食者,不若加元明粉一錢,就其勢從大便去之,卻服收澀之劑。食積瀉多噫氣如敗卵臭,宜去白芍藥,加枳實、木香另磨,俱理氣之藥一錢,砂仁五分,仍看所傷之物而用藥。如傷肉食者加山楂,傷米食者加神麯,傷麵食者加蘿蔔子,傷酒者加乾葛各一錢,傷蟹者加丁香五分,仍進保和丸,方見傷食。酒積每晨起必瀉,本方內加人參、乾葛各一錢,白豆蔻仁、吳茱萸各五分。

寒瀉加人參一錢,熟附子、乾葛各五分,陽氣不足則寒,故用人參補氣,姜,附已寒。

白話文:

如果體質強壯能進食的人,可以添加一錢元明粉,利用它促使大便排出,再服用可以收斂止瀉的藥物。如果因為飲食積滯而腹瀉,伴有像壞雞蛋臭味似的很多胃氣,應去掉白芍藥,添加枳實、木香另磨成粉,每種藥物各一錢,砂仁五分,還要根據受傷的食物類別用藥。如果受傷的食物是肉類,就添加山楂;如果受傷的食物是米食,就添加神麴;如果受傷的食物是麵食,就添加蘿蔔子;如果受傷的食物是酒,就添加乾葛各一錢;如果受傷的食物是螃蟹,就添加丁香五分,還要服用保和丸,可以起到消食積的效果。如果因為酒積而導致早上必定腹瀉,可以將人參、乾葛各一錢,白豆蔻仁、吳茱萸各五分添加到原方中。

不能食者進八味丸。元是寒瀉,因瀉而寒燥引飲,轉飲轉瀉者,去白芍藥,加乾薑、黃連、人參各一錢。乾薑治初得之寒,黃連解新增之熱,寒何由動,熱瀉久而虛,故有虛熱也,須用人參補之。此理中湯加黃連也,名連理湯,多有奇效。

白話文:

無法進食食物的人可以用「八味丸」治療。最初是寒性腹瀉,因為腹瀉而導致寒燥引發口渴,口渴就腹瀉,腹瀉就口渴,這種情況下要去除白芍藥,加入乾薑、黃連、人參各一錢。乾薑治療剛開始的寒症,黃連解除後來產生的熱症,寒氣從何而動,熱性腹瀉時間久了就會虛弱,所以會有虛熱,需要用人參來補氣。此方為理中湯加上黃連,稱作「連理湯」,效果奇佳。

有一等盛暑,又復內傷生冷,及熱瀉暑瀉,諸藥不效者,疑似之間,尤宜用此。風瀉完穀不化,丹溪以為脾虛,前已列脾虛一條,若用補脾藥不效,便當治風。《素問》云:久風入中為飧泄。又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而《史記·倉公傳》又名之為迴風。足知完穀不化,(完穀不化乃迴風之候,連理湯必佐羌防以升之,關竅通而伏風自去。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天,尤其是在腹部受涼或暑熱泄瀉時,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形下,懷疑是迴風*時,更適合使用連理湯。

如果食入的穀物不能消化,丹溪認為是脾虛,前面已經列出一條脾虛的方劑。如果使用補脾的藥物無效,就應該治療風氣。《素問》說:久患風氣進入體內會導致腹瀉。又說:春天受到風氣的侵襲,夏天會發生腹瀉。而《史記·倉公傳》又稱之為迴風。這就能明白消化不良是迴風的徵候。連理湯必須加入羌防來升提,才能疏通關竅,讓隱伏的風氣自行消散。

*迴風:中醫病名,指風邪停滯於腸胃之間,導致腹瀉、消化不良的症狀。

)乃風症也。宜本方內以蒼朮代白朮,加羌活、防風各一錢,(辛溫通關竅而去風)升麻、柴胡各加五分,又經云:清氣在下,則飧泄。故以二藥助甘辛之味引清氣而上升。仍絕不與食一二日,泄當自止。暑月泄瀉與熱瀉同,仍宜服六和湯,(方見暑門。)並啖浸冷西瓜數片。

白話文:

這是風症。用本方,將白朮改成蒼朮,再加入羌活和防風各一錢。(辛溫藥物能疏通竅穴,祛風)升麻和柴胡各加五分,醫經上也說:清氣在下,會導致腹瀉。所以用這兩味藥幫助甘辛藥味帶動清氣上升。還是要完全禁食一兩天,腹瀉自然會停止。炎熱季節的腹瀉和熱瀉相同,還是應服用六和湯。(方子見於暑症條目。)並吃一些浸泡過的冷西瓜片。

又有一種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寬,須臾又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流轉,水穀不分所致,宜於本方內以蒼朮代白朮、去白芍藥,以其酸收故去之。加薑製厚朴、(結散氣),大腹皮(主氣攻心腹),各一錢,白蔻仁五分,(辛溫能下氣理中,)仍磨入木香汁服之。(木香治腹中氣不轉運,又火煨之,能實大腸。

白話文:

還有一種氣虛的證狀,有腸鳴、腹脹、胸悶、腹部急痛等情形,大便後腹部會暫時得到舒緩,但不久又會再次出現腹痛,且伴隨氣滯不通的感覺。這是由於中脘(胃脘部)氣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水穀難以消化所造成的。此時,應在原有的方劑中用蒼朮代替白朮,去掉白芍藥(因為白芍藥有酸收的作用,需要移除)。加入生薑製成的厚朴(能疏散胸腹中的氣)、大腹皮(主要治療氣攻心腹的症狀)、白蔻仁(辛溫,能理氣降逆)各一錢,再研磨成汁後加入木香服用。(木香能治療腹中氣體不流通的情形,經過火煨後,還能實健大腸。)

)如小便不利,加豬苓、澤瀉各五分,並調進車前子散。如口渴引飲,加人參、麥冬各一錢,(二藥何為能生津而止渴,蓋脾氣上升於肺,肺氣下降,乃生津液,而二藥能補脾肺故也)。升麻五分,(引清氣上朝於口。)烏梅肉五個,(酸能止渴。)如久瀉氣脫加人參一錢,罌粟殼五個,(酸能止渴)。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入豬苓和澤瀉各半錢,同時調入車前子散。

如果口渴想喝水,可以加入人參和麥冬各一錢。(這兩味藥能生津止渴,因為脾氣上升到肺,肺氣下降,就能產生津液,而這兩味藥能補益脾肺。)

另外,還可以加入升麻半錢(引清氣上升到口)。烏梅肉五個(酸味能止渴)。

如果久瀉導致氣虛,可以加入人參一錢。罌粟殼五個(酸味能止渴)。

訶子皮,(二藥俱酸澀,故能斂脫氣而止瀉)。肉豆蔻各一錢,木香,煨另磨。砂仁各五分,(肉蔻止泄之要藥,澀以固脫,煨木香實大腸,砂仁理氣。)瀉久氣必下陷,須用升舉之藥,加升麻、柴胡各一錢,羌活、防風各五分,(風藥能鼓舞元氣上升。)有久瀉不止,及瀉已愈而隔年及後期復瀉者,有積故也。

白話文:

訶子皮(這兩味藥都具有酸澀味,所以能收斂散洩的元氣,止住腹瀉)。肉豆蔻各一錢,木香(煨過後磨成粉)。砂仁各五分(肉蔻是止瀉的重要藥物,它的收斂作用能固住散洩的元氣,煨過的木香能溫實大腸,砂仁能理氣)。腹瀉時間久了,元氣必然下陷,需要使用升舉的藥物,加入升麻、柴胡各一錢,羌活、防風各五分(風藥能鼓舞元氣上升)。有久瀉不止的情況,或者腹瀉已經痊癒,隔年或後期又復發的,這是因為體內有積滯的緣故。

宜本方內加三稜(醋煮),莪朮醋煮焙乾,二藥消積,各一錢。木香、砂仁各五分,(理氣。)兼進保和丸。凡大便泄,服理中湯,小便不利,大便反泄,不知氣化之過,本肺不傳化,以純熱之藥治之,是以轉泄,少服則不瀉,多服則愈熱,所以不分,若以陳皮、青皮之類治之則可。經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矣。

白話文:

這個方劑裡面可以再加入三稜(用醋煮過)、莪朮(用醋煮過後烘乾)。這兩味藥可以消積,各取用一錢。木香和砂仁各取用五分(理氣作用)。

同時服用保和丸。只要是大便稀,就服用理中湯;如果小便不利,大便反而稀,卻不知道是因為氣化過度所導致,是因為肺部沒有傳化,用純熱的藥物治療,所以會導致腹瀉。少量服用則不會腹瀉,多服用則會加重熱性,所以不能分辨(大便稀和熱性的症狀)。如果使用陳皮、青皮等藥物治療,就會好轉。經典裡說:膀胱是津液的儲藏場所,如果氣化,就能排出小便。

《儒門事親》云;昔聞山東楊先生者,治府主洞泄不已,楊初未對病人,與眾人談日月星辰纏度,及風雲雷雨之變,自辰至未,而病者聽之,而忘其圊。楊嘗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問其所好之事。(良醫治法變通化裁,出奇制勝,而愈其病。非拘執藥餌一法,其用心智慧,非庸工所可揣度。好棋者與之棋,好樂者與之笛笙不輟)。

白話文:

《儒門事親》中記載:過去聽說過山東的楊先生,他治療腹瀉不止的病,一開始沒有面對病人,而是和其他人談論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以及風雲雷雨的變化。從早上到下午,病人一直聽著這些,而忘記了要去上廁所。楊先生曾經說過:治療腹瀉不止的人,首先要詢問他感興趣的事情。(好的醫生治療方法靈活多變,出奇制勝,從而治癒病人的疾病。他們不會拘泥於使用藥物,而是用心智慧,這是平庸的醫生無法揣測的。喜歡下棋的,就陪他下棋;喜歡音樂的,就用笛子或笙不停地吹奏。)

按:茲法匪直可以治泄,即七情虛勞之類亦宜然,是故枚生《七發》。楚太子聞吳客之辯,澀然汗出,霍然病已。雖是寓言,實有此理也。第曉日風雲之變者,世已難其人,而況可求之庸醫中乎。可嘆!可嘆!

白話文:

說明:這種治療的方法不只可以用來治療腹瀉,即使是情緒失調、身體虛弱等問題也可以適用,因此枚生寫了《七發》這本書。楚國太子因為聽到吳國客人的辯論,感到緊張而流汗,但辯論結束後,他的病勢就痊癒了。雖然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但裡面的道理卻是真實存在的。然而,現在已經很難找到能通曉這些道理的人,更不用說在庸庸碌碌的醫生中尋找了。真是令人感嘆!

《白雲集》云;黃子厚者,江西人也,精醫術。鄰郡一富翁病泄瀉彌年,禮致子厚診療,浹旬莫效。子厚曰:予未得其說,求歸一月。讀《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運旋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如人弄碗,只運動不住,故空中不墜,少有息則墜矣。因悟曏者富翁之病,乃氣不能舉,為下脫也。

白話文:

《白雲集》記載:黃子厚是江西人,精通醫術。鄰郡一個富翁患有腹瀉一年多,恭敬地請黃子厚診治,卻十幾天都沒有效果。黃子厚說:「我還沒找到病因,請求回家一個月。」黃子厚回去後研讀《易經》,讀到乾卦「天行健」,朱熹註解道:「天運轉不停歇,所以物體能保持在中間,就像人轉碗一樣,只要不停止運動,碗就不會掉下來,稍一停頓就會墜下。」黃子厚由此領悟到富翁的病是氣不升舉,才會導致腹瀉。

又時持水滴吸水,初以大指按滴上竅,則水滿筒,放其按,則水下溜無餘。乃豁然悟曰:吾可以治翁證矣。即治裝往,翁家驚喜,至即為治艾灸百會穴,未三四十壯,泄瀉止矣。

白話文:

他又時常拿起吸水滴裡的水,一開始用大拇指按住吸水滴的孔,水就會充滿吸水筒,放開後,水就涓滴無餘地流下來。他於是豁然開悟,說道:「我可以治療翁證了!」於是收拾行裝出發,翁家又驚又喜,他到後就為翁先生施行艾灸百會穴,還沒有灸到三四十分鐘,腹瀉就停止了。

一人服內托藥,大便大泄,小便秘,或用五苓散則全秘,與陳皮、茯苓氣化則效。

一人病虛,服附子熱藥小便閉,諸藥不效,惟得黃連、黃芩則效。

白話文:

一個人服用了內託藥後,大便嚴重腹瀉,小便卻嚴重便祕,如果使用五苓散,反而會導致完全便祕。但是如果加上陳皮和茯苓促進氣化,就能見效。